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河乡教理中心 贵州 毕节 551700)
【摘 要】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均有过因学生好动、坐不住、易分神等而效果不佳的深切体会。虽然课前很精心地去设计,课堂上也极尽自己之所能,可仍收效甚微。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教师准备不充分?是学习风气不浓?还是学生接受能力差?其实,归根结底是没有构建好高效的课堂。本文试从读懂学生,走入其内心世界;学会换位思考,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把数学自身特点与学生学习心理需求有机结合;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粗探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欣赏;换位;高效
要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兴趣爱好等方面做深入地调查了解;其次学会变化角色,将自己当成学生,这样可以有效把握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针对不同学情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再次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爱上数学,自然也就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
1. 懂得欣赏,使其收获成就 入学前,有些家长已对孩子进行了教育,当同龄学生坐在同一教室,差距已存在。故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否认这种差异,要充分观察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努力把旧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作为脚手架,引导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学会新知。
比如有位教师在执教北师大版一年级的《乘车》时,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知识起点,由于上公开课,教学中粗暴打断学生谈话,错过了一个精彩的新知识的生成。当她出示乘车图2的时候,114路公交车上有7人,到站了后,后门下去3人,前门上来2人,执教教师抛出了问题:看了图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学生们很快就找到了两种方法:7-3+2=6(人);7+2-3=6(人)。突然,一位学生的手高高的举起来,他想说第三种方法,即3-2=1,7-1=6(人),可话没说完就被老师粗暴打断了。听课的笔者陷入了思考:他的方法是正确的,按理是下车的比上车的多一人,减去多的一人,就是车上的人数。当时这个想法基本超出了老师的预设,没等这个学生说完,老师就匆匆进行下一环节:引导学生交流加减混合计算的步骤。执教教师以为自己教了多年的低年级数学,自认为经验丰富,不会出差错。针对这个课堂中的小瑕疵,我做了一番课后调查:这个学生在幼儿园就学过蒙氏数学,当时的老师就带着他们做过此类的题目,学习新课后,他立刻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没想到老师根本不让他有表达的机会。本来是一节课的亮点,却由于该名教师没调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没能根据实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没能有效的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没能认识到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才会弄得手忙脚乱草草收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如果执教者课前充分了解学生,深入学生内心,就不会出现教学失误。
要真正了解学生不能仅仅靠经验,还需要掌握巧妙的方法方式,包括小测验、单独交流、课堂观察、作业分析、试卷讲评等,比如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分析他到底是哪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可以把每次作业的错误率制作成表格,加以分析,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2. 以心换心,互动中实现双赢 充分了解学生后,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然后在众多方法的比较交流中,体会方法的多样性。通过对同类事物的比较,初步建立新知识的模型,从而解决学生怎么学的问题。
换位思考要从学生层面进行反思: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特点有哪些,学生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思维的瓶颈,只有明确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认知规律,才能真正的读懂学生,构建有效的教学过程。学习基本概念后,就要及时的加以巩固,使学生扎实的运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这种巩固练习就不能是新授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新知识的再现和拔高,这样的巩固练习才更有意义。比如我在教学《倒数的基本认识》后,这样进行巩固练习,把自己当成学生,以学生的口吻写了一篇数学日记:今天,我学习了一个新知识——倒数。我知道了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等于1,比如×=1,那么是的倒数, 是的倒数,你知道了吗?我还知道了所有的数都有倒数(小数除外),比如整数2的倒数是。我还学会了求任何数的倒数只要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就可以了,比如1的倒数是1。瞧!我学的怎么样?
学生们对这个富有挑战性的日记打动了,纷纷运用所学的倒数知识指出“我”的错误之处,在纠错的过程中,学生有效地巩固了新知,在头脑中形成了倒数的正确概念。
3. 创造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读懂学生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各种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从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对小学生来说,活动尤为重要。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学习,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不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具体生动的、丰富的。与此同时,学生的观察、动手、创造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和充分发展。
创设生活情境,将新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将计算题的联系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争输赢的态度相结合,以比赛的形式开展,或者创设一种具有生活一样的问题,例如学习圆角分的时候,我就创设此类的购物情境:妈妈给你了两元钱,你买了一支铅笔5角钱,售货员应该找你多少钱?请你自己算一算。或举行模拟商场购物活动。学生经常参与商品买卖,这样,把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习活动有效的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营造教学情境时,应当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性服务。我们必须加大对学生“学”的研究力度,通过加强对学生“学”的方面的探讨,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获取,变学会为会学,变苦学为乐学,使其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4. 巧用媒体,让其愉悦受教 新课程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和他人协同作业的合作精神。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充分发展为本,以训练思维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抓手,以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可使数学课堂焕发生气与活力。如我在教学第七册《常用的计量单位》整理和复习一课时,利用网络教室,要求小组合作,内容是:把常用的计量单位分类整理,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又清楚、又完整、又有特色。从而改变以往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学生在练习纸上整理数据,教师很难了解到学生整理数据的全过程,教学的实效性很难把握等结果。而网络环境的互动性,大信息量传载功能正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使师生及时地掌握各小组整理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充分地读懂学生,走入学生内心世界,学会换位思考,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多方面多角度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把数学的自身特点与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就可以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孔凡哲主编.《上好课有技能》,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2] 鲁孙名.新课改教学论[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 陈见时,刘松平.现代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1年第3期
【摘 要】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均有过因学生好动、坐不住、易分神等而效果不佳的深切体会。虽然课前很精心地去设计,课堂上也极尽自己之所能,可仍收效甚微。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教师准备不充分?是学习风气不浓?还是学生接受能力差?其实,归根结底是没有构建好高效的课堂。本文试从读懂学生,走入其内心世界;学会换位思考,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把数学自身特点与学生学习心理需求有机结合;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粗探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欣赏;换位;高效
要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兴趣爱好等方面做深入地调查了解;其次学会变化角色,将自己当成学生,这样可以有效把握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针对不同学情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再次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爱上数学,自然也就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
1. 懂得欣赏,使其收获成就 入学前,有些家长已对孩子进行了教育,当同龄学生坐在同一教室,差距已存在。故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否认这种差异,要充分观察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努力把旧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作为脚手架,引导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学会新知。
比如有位教师在执教北师大版一年级的《乘车》时,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知识起点,由于上公开课,教学中粗暴打断学生谈话,错过了一个精彩的新知识的生成。当她出示乘车图2的时候,114路公交车上有7人,到站了后,后门下去3人,前门上来2人,执教教师抛出了问题:看了图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学生们很快就找到了两种方法:7-3+2=6(人);7+2-3=6(人)。突然,一位学生的手高高的举起来,他想说第三种方法,即3-2=1,7-1=6(人),可话没说完就被老师粗暴打断了。听课的笔者陷入了思考:他的方法是正确的,按理是下车的比上车的多一人,减去多的一人,就是车上的人数。当时这个想法基本超出了老师的预设,没等这个学生说完,老师就匆匆进行下一环节:引导学生交流加减混合计算的步骤。执教教师以为自己教了多年的低年级数学,自认为经验丰富,不会出差错。针对这个课堂中的小瑕疵,我做了一番课后调查:这个学生在幼儿园就学过蒙氏数学,当时的老师就带着他们做过此类的题目,学习新课后,他立刻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没想到老师根本不让他有表达的机会。本来是一节课的亮点,却由于该名教师没调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没能根据实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没能有效的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没能认识到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才会弄得手忙脚乱草草收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如果执教者课前充分了解学生,深入学生内心,就不会出现教学失误。
要真正了解学生不能仅仅靠经验,还需要掌握巧妙的方法方式,包括小测验、单独交流、课堂观察、作业分析、试卷讲评等,比如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分析他到底是哪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可以把每次作业的错误率制作成表格,加以分析,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2. 以心换心,互动中实现双赢 充分了解学生后,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然后在众多方法的比较交流中,体会方法的多样性。通过对同类事物的比较,初步建立新知识的模型,从而解决学生怎么学的问题。
换位思考要从学生层面进行反思: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特点有哪些,学生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思维的瓶颈,只有明确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认知规律,才能真正的读懂学生,构建有效的教学过程。学习基本概念后,就要及时的加以巩固,使学生扎实的运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这种巩固练习就不能是新授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新知识的再现和拔高,这样的巩固练习才更有意义。比如我在教学《倒数的基本认识》后,这样进行巩固练习,把自己当成学生,以学生的口吻写了一篇数学日记:今天,我学习了一个新知识——倒数。我知道了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等于1,比如×=1,那么是的倒数, 是的倒数,你知道了吗?我还知道了所有的数都有倒数(小数除外),比如整数2的倒数是。我还学会了求任何数的倒数只要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就可以了,比如1的倒数是1。瞧!我学的怎么样?
学生们对这个富有挑战性的日记打动了,纷纷运用所学的倒数知识指出“我”的错误之处,在纠错的过程中,学生有效地巩固了新知,在头脑中形成了倒数的正确概念。
3. 创造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读懂学生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各种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从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对小学生来说,活动尤为重要。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学习,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不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具体生动的、丰富的。与此同时,学生的观察、动手、创造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和充分发展。
创设生活情境,将新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将计算题的联系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争输赢的态度相结合,以比赛的形式开展,或者创设一种具有生活一样的问题,例如学习圆角分的时候,我就创设此类的购物情境:妈妈给你了两元钱,你买了一支铅笔5角钱,售货员应该找你多少钱?请你自己算一算。或举行模拟商场购物活动。学生经常参与商品买卖,这样,把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习活动有效的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营造教学情境时,应当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性服务。我们必须加大对学生“学”的研究力度,通过加强对学生“学”的方面的探讨,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获取,变学会为会学,变苦学为乐学,使其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4. 巧用媒体,让其愉悦受教 新课程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和他人协同作业的合作精神。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充分发展为本,以训练思维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抓手,以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可使数学课堂焕发生气与活力。如我在教学第七册《常用的计量单位》整理和复习一课时,利用网络教室,要求小组合作,内容是:把常用的计量单位分类整理,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又清楚、又完整、又有特色。从而改变以往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学生在练习纸上整理数据,教师很难了解到学生整理数据的全过程,教学的实效性很难把握等结果。而网络环境的互动性,大信息量传载功能正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使师生及时地掌握各小组整理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充分地读懂学生,走入学生内心世界,学会换位思考,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多方面多角度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把数学的自身特点与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就可以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孔凡哲主编.《上好课有技能》,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2] 鲁孙名.新课改教学论[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 陈见时,刘松平.现代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