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妻弃子的中日之“我”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deyangl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将20世纪20年代的中日文坛相互映照,发现主张“自叙传”式文学表达的郁达夫发表了名为《茑萝行》的短篇小说,日本私小说代表作家嘉村矶多发表了《业苦》系列短篇。虽处于不同的国家和语境,但郁达夫和嘉村的这些小说均有“抛妻弃子”情节和自我暴露的文学表现手法。通过重读经典,可回到20世纪20年代的历史现场,感知当时中日文人极为相似的个人矛盾之所在,挖掘出表层相似的文本中迥异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郁达夫 嘉村矶多 “自叙传”式文学 私小说
  郁达夫(1896—1945)是创作个性鲜明的中国现代作家,曾言“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传”。也正由于切实贯行“自叙传”式自我表现,他被称为中国“私小说”作家第一人。而“私小说”是日本近现代文学的特异产物,其特质在于排斥艺术虚构的真实自我暴露和剖白。《茑萝行》是郁达夫于1923年出版的小说集《茑萝集》中的一篇短篇,讲述了好强的“我”因不愿演一出“失意的还乡记”而送妻儿独自回乡后对妻子的种种回忆,其中有对旧式媒妁婚姻的抗拒,婚后对妻子的疏离、虐待,也有对自己曾经“荒妄的邪游,不义的淫乐”的自曝,文本中包含大量愧疚、同情、怨恨等矛盾心理的自我剖析。结合郁达夫的生活经历,可以确认小说中妻子的原型即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孙荃。
  嘉村矶多(1897—1933)是日本私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业苦》是嘉村于1928年发表在日本《不同调》杂志上的短篇小说处女作,《崖下》是同年发表于同一杂志的短篇续作。这两篇作品讲述了主人公圭一郎抛弃妻儿于故乡家中,与情人千登世私奔后的种种境遇与心理纠葛,有离家后对儿子的想念、无法给予千登世合法身份的愧疚,有对妻子贞洁的猜疑以及由此引发的对黑暗中女性胴体的“兽欲”等。经学者考证,《业苦》的情节基本与嘉村矶多的现实生活吻合。
  这两篇同时代的作品产自于不同国别作家的笔下,却都使用了真实的暴露自我的创作手法,道出相似的“抛妻弃子”事件始末。但同时,这两位同龄作家又对自己的行为、心理以及周边环境有着不同的解释与自处之道,展现出中日文人不同的气质和思想倾向。
  一、“我”之世界的危机重重
  日本私小说的研究者魏大海指出:“日本所有的‘私小说’作家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个人化’的现实生活中,无可避免地皆要面对生活上、精神上或心理上的严重‘危机’。”《茑萝行》和《业苦》《崖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作家对个人现实生活以及心理危机的自我暴露。
  现实危机首先是工作不顺导致的生活困窘以及由此引发的向身边女人宣泄情绪而产生的情感危机。两位作家都长期郁郁不得志,郁达夫的朋友为其寻了几处工作,但“那几处不是说我没有声望,就嫌我脾气太大,不善趋奉他们的旨意,不愿意用我”;嘉村换了份文艺杂志社的工作,却“每天的生活就像一个乞丐”,“大多数采访遭到了残酷的断然拒绝”。原先怀抱的理想被现实无情地击碎,日复一日的压抑情绪导致《茑萝行》里的“我”变得歇斯底里,呵斥妻子:“你去死!你死了我方有出头的日子……只知道在家里坐食的你这行尸,你究竟是为了什么目的生存在这世上的呀?”嘉村笔下的“我”也多次对陪伴着自己艰苦度日的千登世尖声斥责、抱怨。
  心理危機则源于二人所做出的“抛妻弃子”的决定。郁达夫对妻子的乡气与不自立百般在意,怜其不幸,怒其不争,却又不愿落下始乱终弃的骂名,是以长期在爱恨中逡巡。嘉村的内心每天萦绕着对妻子并非处女的猜疑与愤恨,对失责于家庭的恐惧与愧疚以及虽与千登世私奔却无意与其终老的自私念头等。“这种‘危机’强烈且具伤害性”,使处于重重危机中的主人公要么伤人,要么害己。
  两位作者各自在作品中诉说着相似的个人哀愁与危机——因社会经济不景气造成的谋生难、对封建式传统家庭的责任感和追求“自由”之间必然产生的矛盾。值得注意的是,郁达夫对自己妻子的不满意,来自于对媒妁婚姻的抗拒以及对“新时代独立女性”这一当时新型女性气质的向往。嘉村对妻子的不满也有因媒妁婚姻带来的不信任感和对所谓“纯洁”女性形象的执着。对媒妁婚姻的抗拒显示出当时近代自由思想的渗透,但郁达夫将妻子物化为听任自己摆布并且必须能与自己共情的攀附之物,嘉村对“洁白”的女性肉体独有的性欲和强烈的占有欲,其实都源于封建父权制思想的残留。尽管这些男性知识分子作为近代思想的先觉者,试图摆脱封建桎梏,但其实自身都尚未实质性地脱离其中,这是20世纪初这一变革时代中典型的个人矛盾之所在、痛苦症结之所源。
  二、毁灭,还是和解
  魏大海提到,在日本的私小说发展史上,曾有理论将私小说样式区分为“破灭型”和“调和型”。“破灭型”私小说中的主人公们“面对的只有哀愁和绝望,‘破灭’或‘毁灭’乃是他们每日每时都要面对的必然”,而“调和型”私小说中的“我”则有可能在某种寻求和解的过程中,“达成一种妥协或者调和的状态”。郁达夫和嘉村矶多的作品就明显体现出了这两种类型的私小说之间的差异。
  嘉村作品中的主人公圭一郎每天面对的只有哀愁和绝望,痛苦时刻盘踞心间。看到家中写来的书信,圭一郎“反复咀嚼着良心谴责带来的无尽痛楚”,对于妻子非处女的猜疑,他“日复一日、日渐激昂的痛苦,逐渐转变成茫然或消沉的痛苦”。这种颓废、消沉的生活方式也是他无以回避的结局。圭一郎自问,即使将自己的爱统统奉献于现世丑恶之外的比人生更具蛊惑力的艺术,“明天、将来又能得到多少值得企盼的光明和安宁呢?”《崖下》最终以“不难想象,最终绝望会缠绕圭一郎的一生”做出回答,嘉村作为一个清醒的悲哀者,却又无力地任凭自己的人生毁灭于重重危机中。
  与之相对,郁达夫在《茑萝行》中通过忏悔与示弱,试图寻求内心与外界之间的“和解”。施加于妻子之身的种种虐待,他解释说:“我在社会上受来的种种苦楚,压迫,侮辱,若不向你发泄,教我更向谁去发泄呢!”接着便期待“我的最爱的女人,你若知道我这一层隐衷,你就该饶恕我了”。贯穿全文的“我”的号泣与悲鸣也同样源于他的不肯认命——“你”的憔悴柔弱使“我”落泪,对“你”的想念与愧疚使“我”痛哭,这样的情感剖白无异于将“我”置于弱者地位,暗示“我”因无法选择而无罪。此外,对妻子的期待也表现出“我”对和解状态的内心指向,“你一边怨我,一边又必在原谅我的”。然而,这种和解仍是将妻子视为“他者”而加以排斥,一味要求对方来配合“我”的意志,缺乏对于他人困境的本质上的理解与关怀,因此这种和解意愿也终将走向虚无。   三、谁造就了“我”的悲剧
  两位作家对自己的悲剧生活都进行了追因,得出了不同的答案。提及旧式婚姻的失败,郁达夫说:“这原不是你的错,也不是我的错,作孽者是你的父母和我的母亲”,嘉村却说“这桩婚事与其说是父母之命,不如说很大成分上是自己命该如此、自作自受”。对妻子的种种斥责和情绪宣泄,郁达夫将之归因于社会对自己的虐待、欺凌、侮辱,使他在家成为一个“凶恶的暴君”。嘉村却不曾为自己斥责千登世的行为开脱,反而“暗暗责备自己刚才的声音太过粗暴”,暗自哀伤。
  在寻了几处职业都失败后,《茑萝行》的“我”想,要逃出这“恶浊的空气”唯有一死,但若要自杀,至少也要先击杀一两个人类,若杀了比自己富裕的,算是替社会除了恶,杀了比自己更苦的,也算拯救他于苦难了。谈及自己丢下家中老少独自死去的想法,“我”认为这责任也不该是自己负的,该负责的第一便是“我们的国家社会”,因为“不能用我去作他们的工”;第二是妻子的父母,没有教育她独立营生;第三是“我的母亲戚族”,明知“我”没有养活妻儿的能力,还要苦苦劝“我”结婚。而《业苦》的“我”面对工作的屡屡失意,无奈之余“只好暗骂自己蠢,是咎由自取”,他把一切都归因于自己的不通世故,愚钝与固执。同样是面对家庭的悲剧、工作的失意,郁达夫问责于“社会”,而嘉村矶多陷入了“自责”的泥潭。
  在20世纪20年代因自由主义与封建旧道德的碰撞而造就的充满“危机”的苦痛生活中,嘉村把自己“斩筋碎骨”地揉进哀愁与绝望中,他认为是自己的自作自受使得未来也注定无望。郁达夫则在同困苦和悲哀对峙的人生中充满对社会的愤恨,强烈地呼喊自己不愿以悲剧收场。可以说两者趋向不同的生存之道,但都逃避了一定的责任。郁达夫不愿正视自我的问题,他所追求的和解始终寄希望于外界的改变,注定失望;而嘉村不加掩饰的自我暴露仅止步于“发现问题所在”的阶段,他忽视了社会的弊病,陷入日本自然主义“无理想、无解决”的窠臼。
  或许正如小说的题目所暗示的含义一般,嘉村在绝崖之下独自承受着修行之苦,伴随着随时可能被滚落的崖石彻底摧毁的破灭感绝望度日。郁达夫则迫使只知攀附的“茑萝”独自远行,他认为自己固然狠心,但自己和妻子的悲剧之根本乃是社会的“不养”之责。由此可知,作家对于社会历史与个人生活之间的关系的不同认知,造就了中国与日本的代表性自傳式小说从审美范式到思想取向的异质。
  参考文献:
  [1] 郁达夫. 郁达夫经典作品选[M].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3.
  [2] 宇野浩二等. 枯木风景[M].魏大海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3] 魏大海. 私小说:20世纪日本文学的一个“神话”[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
  [4] 潘世圣. 关于日本近代文学中的“私小说”[J]. 外国文学研究,2001(2).
  基金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公案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影响研究”(项目编号:SK2020A0073);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互联网 ’背景下基于学情画像和学习激励机制的小语种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jyxm0091)
  作 者: 岳笑囡,华东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日本近现代文学;陈婷婷,文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中日比较文学。
  编 辑: 康慧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衩姐:宫斗剧最让我无法接受的一点,是:在宫斗的逻辑中,是非对错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皇上怎么看这件事。人类奋斗那么多年,不就是为了建立一个有秩序、有规则,并在遵守秩序规则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尊重个人意志的社会么?宫斗斗得再精彩,也全是一群人在一个人面前表现各种做小伏低的姿态。作为一个现代社会里的正常人,谁愿意学习宫斗“智慧”啊?  @东哥:成长和成功需要的是勤奋加智慧,而不是“斗”,幸福需要的是抱守
在国际射击比赛中,尤其是像奥运会的射击比赛,既是各国运动员体育技能的较量,也是不同品牌运动枪、弹的比试,俄罗斯和德国的运动枪和弹,意大利、瑞士的运动枪,英国的运动弹,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奥运会射击比赛共产生17块金牌,是金牌的大项,而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又在射击比赛中产生,其影响和意义重大。我国的射击运动员具有较高的射击水平,多次在大赛中获得金牌,但使用的枪和弹绝大多数从国外进口。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
这些年,家庭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人们开始明白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但是,由于经验与专业知识的不足,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常常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也是“家庭问题”的一部分。今天,我们为大家总结了30个常见的家庭教育误区及其危害,并提出了走出这些误区的相应建议,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帮助。 1.把电子产品当“保姆”  误区:很多家长扔一个电子产品给孩子看看动画或有声绘本,这样自己可以轻松好一会儿;
摘 要: 落后的生产技术、变幻莫测的自然环境、不定时的人为干扰等因素增强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使原本以农为生的乡村社会随时处于濒临破产的边缘。两宋时期,乡村社会以“乡谊”为纽带,以“生存”为目的,逐步形成政治上保甲连坐、经济上互助救济、文化上互信共存的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宋代 乡村社会 命运共同体  乡村是封建统治的基础,乡村社会稳定直接关系着封建统治大厦的稳固性。“皇权不下县”理念统治之下的
导演:凯尔·巴尔达/皮埃尔·柯芬/埃里克·吉隆编剧:辛科·保罗/肯·道里欧主演:史蒂夫·卡瑞尔/克里斯汀·韦格/崔·帕克/米兰达·卡斯格拉夫/达纳·盖尔类型:喜剧/动画/冒险  纵观《神偷奶爸》系列的三部影片,格鲁在第一集里是超级反派,实施偷走月球的犯罪计划,电影从坏蛋的角度切入让人眼前一亮;第二集中,被拉去当卧底的格鲁游走在黑白道之间,邪不压正的套路乏善可陈。而《神偷奶爸3》中,被反坏蛋联盟解雇
一夜之间,澳大利亚政坛又变天了。2018年8月24日,澳大利亚原国库部长斯科特·莫里森突然就当上了新总理。现年50岁的他在当晚宣誓就职时慷慨激昂地说:“我爱澳大利亚,我爱澳大利亚人民。”  自从澳大利亚老牌政客约翰·霍华德2007年卸任总理以来,频繁换总理似乎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政坛的“家常便饭”。到此次莫里森取代马尔科姆·特恩布尔成为澳大利亚第三十任总理,澳大利亚已走马灯似的更换了6位总理。频繁的权
我参加过一场行业内的工作年会。同行们聚在一起,私下讨论的话题自然离不开工作。李亮算得上是我们当中特别健谈的一个,每次聊起工作来都是头头是道的模样。但是没多久,我就发现,他特别喜欢把“凑合”两个字挂在嘴上。  李亮告诉我们,“这么多年来,我的工作理念就是能凑合就凑合,只要能让我每天完成任务,准时下班就好。”“小事可以凑合,原则性的问题还是要认真对待。”旁边一位同事笑着回应。李亮不以为然地挥挥手:“那
摘 要:《大难临头》是美国当代作家琳内·沙伦·施瓦茨的一部描写9·11事件的小说。本文以这部小说作为研究起点,在概述帝国主义文化和帝国主义小说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霸权主义以及由此引发的9·11事件,并结合《大难临头》这部小说阐释帝国主义小说向9·11主题小说的转向。  关键词:帝国主义小说 9·11小说 《大难临头》  21世纪初,发生于美国的9·11事件标志着恐怖主义的正式来临,既是人类危机的信
摘要:《聊斋志异》作为一部代表我国古代文言小说最高水平的小说集,有近五百篇故事,其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篇章都有涉及天道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本文通过对《聊斋志异》中的果报小说的分析和总结,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作者思想受到佛教理论和儒家价值观念的影响,并对二者加以融合的创作特点以及这类作品的社會价值、现实意义和局限性。  关键词:《聊斋志异》果报小说 佛教因果论 儒家封建伦理道德  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要说现在年轻男生最发愁的事情,估计就是找对象了,现在的女生似乎眼光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现实。即使有了对象,准备结婚也让人发愁。不仅要操心婚房的首付款,还要面对丈母娘高额彩礼的要求,常常感到压力山大。  这样的你,听到父辈谈论自己当年靠几封情书抱得美人归的光辉事迹,或者祖辈当年只谈思想觉悟不讲物质要求的纯真革命感情。可能都会情不自禁感慨自己生不逢时,错过了那些美好的年代。  那么,当年的女性真的啥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