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组梅毒流行的特点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chao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治性病不仅是医学问题,而且是社会卫生问题,所以性病的社会流行病学调查具有特殊的意义.尽管在防治性病,特别是梅毒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从全国及大多数地区来看还应加强对此问题的重视.

其他文献
新近研究证明,SLE患者的抗核糖体抗体与分别称为P0、P1和P2(总称P蛋白)的三种大核糖体亚单位磷酸蛋白反应.有意义的是,有这种抗体的病人常发生狼疮性精神病,并已证明血清抗P蛋白抗体的水平与狼疮性精神病的临床活动性有关.本文报道3例无精神病症状的SLE病人,皆为女性,尿液分析和血清生化学检验都正常,均具典型LE皮疹及阳性LBT,但体检未显示其它异常.
期刊
一些研究表明,对尚未发展为AIDS的HIV感染者进行适当的治疗[主要用叠氮胸苷(AZT)和用MC3187、WC41对卡氏肺囊虫肺炎进行预防治疗时]可以降低发展为AIDS的速度,对控制发病有一定的作用。但事实证明这些治疗对于控制发病仍然是有限的。有很多辅助因素可以影响AIDS发展速度,年长患者比年轻患者发病速度快。另外一些辅助因素对发病进展也有一定影响,其它性传播疾病感染可以加速发病。同时感染了人类
期刊
对WHO推荐的少菌型麻风联合化疗(MDT)方案的疗效进行了研究,并与常规DDS单疗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研究对象为54例具单个皮损的新发少菌型病人。初诊时进行临床分类、皮肤涂片查菌、病理检查和麻风菌素试验,然后随机分为两组。MDT组为28例患者(TT21例,BT7例),给予WHO推荐的少菌型MDT方案,疗期6个月。
期刊
叙述了增加抗原产量后,进一步鉴定地方性落叶型天疱疮(FS)抗原的方法,认为此法能简化对表皮抗原的生化分析。实验中分别用生化方法制备含FS抗原的不溶性人表皮组分;用生化加声处理制备含FS抗原的可溶性人表皮成分;制备1%SDS人表皮提取物。经125I标记FS抗原后,用FS血清免疫沉淀125I标记的FS抗原。凝胶层析法分离FS抗原。
于1983年,在马拉维用WHO推荐的联合化疗方案(WHO/MDT)治疗了499例少菌型麻风,其中4例在治疗期间死亡,24例在随访期间死亡。在随访4年后因非死亡原因失访病人的累积比例为14.4%(68/471)。在随访期间,总复发率每年为6.5‰。男性患者,年龄较轻的病人,诊断时皮损多于10块者,临床分类BB型麻风和(或)组织学分类为未定类者、和(或)完成治疗后麻风菌素反应很弱者复发的危险可能增高。
期刊
大疱性类天疱疮(BP)及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在临床、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的鉴别有时非常困难。目前采用的一些鉴别方法有昂贵、费时,或不方便,甚至不可靠等缺点。作者用改良的直接免疫荧光(DIF)检查能够比较简便可靠地鉴别BP及EBA。8例BP及3例EBA患者,均被血清学和(或)抗原定位检查证实。
目前普遍认为单用组织病理作为原发性黑素瘤的预后参数的可靠性是不够的.鉴于恶性黑素瘤会出现HLA-DR抗原和96-K抗原,而且HIA-DR抗原的存在又常伴有肿瘤内淋巴细胞的浸润(ILI),因此有可能用作为该肿瘤的预后参数.为进一步弄清它们与组织病理类型、肿瘤厚度等已知预后参数之间的关系,作者用单克隆抗体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40个手术切除标本进行了观察.
带状疱疹通常呈单侧分布,若分布于两个不相邻神经节支配区域时称为多发性带状疱疹。与泛发性带状疱疹相似,存在一个问题:其基础疾病是否有恶性肿瘤或严重合并症?为此,作者将多发性带状疱疹与普通的带状疱疹进行比较,并探讨前者是否有免疫异常。
本文首次报告应用Mohs外科技术和快速石蜡常规切片控制切除边缘,治疗1例恶性雀斑样痣(LM).患者女,70岁,白人,因左内毗色素沉着斑2月就诊.
花斑癣的传播呈世界性,尤于热、湿的热带气候如非洲的利比里亚和萨摩亚群岛有近半数成人发病。在整个热带其患病率可达30%以上,男女之比为2:1,大多数病人年龄在20~45岁之间,此时的皮脂腺最为活跃。本病的诱发因素有肾上腺切除术、柯兴氏病、糖尿病、妊娠、营养不良、严重烧伤、注射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口服避孕剂、多汗症和鱼鳞病等。花斑癣不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已婚夫妇中发病并不高于一般人群。有人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