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认为动物低等,说不定动物还觉得人类可笑呢
天空把多余的颜料倾倒进大海,令海水变得更加湛蓝。揉碎了晨曦的冷风唤醒了静谧的码头,海鸥开始放声歌唱。靠近码头的水面上漂浮着许多木板,木板上布满了黑压压的海狮。一只海狮懒洋洋地横卧在一块木板上,把滚圆的肚皮翻过来晒太阳。突然,它被旁边木板上两只扭打得正欢的同伴所吸引,只见它们互相顶着胸脯,扬起脑袋,不遗余力地把对方往木板外面拱,两个乌黑油亮的肉球在此起彼伏的吼叫声中震颤不停。几个回合之后,“扑通”一声,其中一只终于落水。
说时迟,那时快,坐山观虎斗的海狮猛地扎入水中,紧接着一跃而起,如炮弹般,把刚才的胜利者一下子砸进了海里。在飞溅的浪花中,它面对大海,得意洋洋地昂首高歌起来:“嗷!嗷!嗷!”谁料一曲未完,它就被另一位挑战者从背后偷袭成功,毫无防备地栽进水里。待它探出头来时,发现自己原先享受日光浴的地盘早被占据,而旁边的木板上,一轮新的战斗已经拉开了序幕。观望片刻之后,它似乎有些气馁,恋恋不舍地扭身向远处游去。
这样的场景,每时每刻都在旧金山渔人码头上演。这些海狮来自何方?又为何而来?有一种说法认为,1989年的洛马普列塔地震,促使大批海狮放弃了原先的栖息处“海豹岩”来此避难。可后经证实发现,第一批海狮早在地震前几个月就已定居渔人码头,所以海狮的光临与地震并无关联。
另一种说法认为,湾区素来气候宜人、风平浪静、食物充足、环境安全,所以深受海狮们的青睐。这种说法似乎一直被人接受,直到2009年入冬之时,所有海狮毫无征兆地消失,令渔人码头顿时空空如也,人们才开始重新陷入思考。正当学者们排除了气候变化、食物匮乏、天敌威胁等种种因素,为它们无缘无故地离去而困惑不解时,它们却在来年春天安然无恙地全部回归了。从此,它们延续了这个习惯,冬去春来,每年如此。人们猜测它们的迁徙是为了获取更充足的食物来源,但是没人知道确切的原因,就像没人知道它们当初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渔人码头一样。
那么它们的“互搏”又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争夺阳光?争夺地盘?争夺配偶?还是纯粹娱乐消遣?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海狮给我们出了一个又一个谜语,至于答案,恐怕只有它们自己最清楚。
不过它们的到来,无疑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在路边为它们修建了雕塑,竖立了标牌,开展了教育活动,让渔人码头成为了旧金山著名景点之一,每天吸引着成百上千慕名而来的游客。
海狮们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正在被窥探吗?它们知道自己在人类的世界中早已名扬四海了吗?也许它们不知道,也许它们不在乎。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其他物种,却连自己身上的许多奥秘都没搞清楚。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比已经了解的要多得多,“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人类认为动物低等,说不定动物还觉得人类可笑呢。其实,大家不过是在尘网中挣扎的蜉蝣而已。“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与其冥思苦想,不如顺其自然的好。
太阳升高了,海狮团队愈发壮大,擂台赛也愈演愈烈。码头旁的店铺陆续开张,香喷喷的早点气味在咸腥的海风中弥漫开来。岸边游客渐渐聚集,各式相机快门噼啪作响,淘气的孩子们乐此不疲地模仿着海狮的叫声。在转身离开之前,我向海面望了最后一眼,一只雪白的海鸥从喧嚣的木板上方滑翔而过,在荡满了蓝柑橘甜酒的清澈中,绘出一道长长的波澜,然后振翅远飞,融进灿烂的阳光里。
天空把多余的颜料倾倒进大海,令海水变得更加湛蓝。揉碎了晨曦的冷风唤醒了静谧的码头,海鸥开始放声歌唱。靠近码头的水面上漂浮着许多木板,木板上布满了黑压压的海狮。一只海狮懒洋洋地横卧在一块木板上,把滚圆的肚皮翻过来晒太阳。突然,它被旁边木板上两只扭打得正欢的同伴所吸引,只见它们互相顶着胸脯,扬起脑袋,不遗余力地把对方往木板外面拱,两个乌黑油亮的肉球在此起彼伏的吼叫声中震颤不停。几个回合之后,“扑通”一声,其中一只终于落水。
说时迟,那时快,坐山观虎斗的海狮猛地扎入水中,紧接着一跃而起,如炮弹般,把刚才的胜利者一下子砸进了海里。在飞溅的浪花中,它面对大海,得意洋洋地昂首高歌起来:“嗷!嗷!嗷!”谁料一曲未完,它就被另一位挑战者从背后偷袭成功,毫无防备地栽进水里。待它探出头来时,发现自己原先享受日光浴的地盘早被占据,而旁边的木板上,一轮新的战斗已经拉开了序幕。观望片刻之后,它似乎有些气馁,恋恋不舍地扭身向远处游去。
这样的场景,每时每刻都在旧金山渔人码头上演。这些海狮来自何方?又为何而来?有一种说法认为,1989年的洛马普列塔地震,促使大批海狮放弃了原先的栖息处“海豹岩”来此避难。可后经证实发现,第一批海狮早在地震前几个月就已定居渔人码头,所以海狮的光临与地震并无关联。
另一种说法认为,湾区素来气候宜人、风平浪静、食物充足、环境安全,所以深受海狮们的青睐。这种说法似乎一直被人接受,直到2009年入冬之时,所有海狮毫无征兆地消失,令渔人码头顿时空空如也,人们才开始重新陷入思考。正当学者们排除了气候变化、食物匮乏、天敌威胁等种种因素,为它们无缘无故地离去而困惑不解时,它们却在来年春天安然无恙地全部回归了。从此,它们延续了这个习惯,冬去春来,每年如此。人们猜测它们的迁徙是为了获取更充足的食物来源,但是没人知道确切的原因,就像没人知道它们当初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渔人码头一样。
那么它们的“互搏”又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争夺阳光?争夺地盘?争夺配偶?还是纯粹娱乐消遣?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海狮给我们出了一个又一个谜语,至于答案,恐怕只有它们自己最清楚。
不过它们的到来,无疑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在路边为它们修建了雕塑,竖立了标牌,开展了教育活动,让渔人码头成为了旧金山著名景点之一,每天吸引着成百上千慕名而来的游客。
海狮们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正在被窥探吗?它们知道自己在人类的世界中早已名扬四海了吗?也许它们不知道,也许它们不在乎。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其他物种,却连自己身上的许多奥秘都没搞清楚。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比已经了解的要多得多,“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人类认为动物低等,说不定动物还觉得人类可笑呢。其实,大家不过是在尘网中挣扎的蜉蝣而已。“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与其冥思苦想,不如顺其自然的好。
太阳升高了,海狮团队愈发壮大,擂台赛也愈演愈烈。码头旁的店铺陆续开张,香喷喷的早点气味在咸腥的海风中弥漫开来。岸边游客渐渐聚集,各式相机快门噼啪作响,淘气的孩子们乐此不疲地模仿着海狮的叫声。在转身离开之前,我向海面望了最后一眼,一只雪白的海鸥从喧嚣的木板上方滑翔而过,在荡满了蓝柑橘甜酒的清澈中,绘出一道长长的波澜,然后振翅远飞,融进灿烂的阳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