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网络语境,在这个匿名的虚拟平台,人人都享有信息传播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正在考验着广大网民的理智与情感,叩问网络传播的伦理道德。
【关键词】网络传播 伦理道德 网络语境
综观历史,每一次技术革命都给人类信息传播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则是千百年来最伟大的技术进步,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麦克卢汉当年预言的“地球村”已经实现。网络传播作为最先进、最快捷、最方便、最互动的传播方式,已经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随着网络传播的日渐成熟,形成了网络语境这个新的话语平台,人们只要上网都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在这里人人平等、人人参与、信息共享。恰恰是因为它的这些优势,很多时候也成了它的弊端,由于我国网民结构复杂,每个人都希望表达自己个性的观点以博得点击率,这种各抒己见的、散漫的意见常常容易走向偏激,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发展成为网络暴力。网络语境下的伦理道德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广大社会人士的关注。
一、何谓网络语境
1、网络语境的定义。要明白何为网络语境,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语境。语境,顾名思义,就是语言环境、话语环境。“语境”这一概念是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最早提出来的。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那么究竟什么是网络语境?笔者认为,网络语境就是互联网上的语言和言语环境,即在互联网上使用语言时与言语行为有关的各种因素对言语表达者、接受者造成的影响和约束。这种因素有主客观之分,其中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主观因素包括身份、职业、思想、修养、处境、心情等。
二、网络语境下伦理道德的新变化
1、“把关人”角色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就是拥有信息处理权的人,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过滤,再传播给受众,通过这种方式掌握信息传播的垄断权。在传统媒体运作过程中,把关人的角色相当重要,体现权威、规范和专业。传统的“把关”实质上是媒体内部的控制机制,虽然其中也有记者和编辑的参与,但是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相当有限。如果说传统媒体是一只信息漏斗,那么新的传播技术结构就是一种分散型的信息交流结构,这种结构宛如一张巨大的蜘蛛网,四通八达,把分散的个体联系在一起。同一个人或者组织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或者传送者,任何一个交接点都可能生产发布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把关人角色开始出现泛化现象和不确定性,出现了多元化的“把关人”。
2、网络语境下“人肉搜索”的道德尺度。研究认为,“人肉搜索”,即一种利用现代信息科技的网上互助,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的活动,它是一种“一人提问、八方回应”的搜索体验。在一些特殊的时刻,“人肉搜索”作为一种“人问人”的搜索工具确实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使灾难中失散的亲人及时联系上。当一个求助信息发布后,响声四起,大家互不认识但却尽力传递这个信息,信息接力棒传到最后信息量越来越大,直到求助的问题得到解决。
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人肉搜索”起到正面作用的实例,但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它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有人说“人肉搜索”是网络暴力的一种形式。也有人说“人肉搜索”可以让那些挑战人们道德底线的言行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道德的批判,可以更好地监督社会。但是网络上的盲从性和缺乏核心价值取向性,经常让“人肉搜索”搜索“太多”,以至于侵犯人们的个人隐私,而失去了它最初的目的。因此,在运用“人肉搜索”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度”,只有把握好这个“度”,网络搜索才能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社会和生活。至于怎么把握好这个“度”还是取决于广大网友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修养,最终还是取决于网络传播者的自律性和责任心。
3、网络群体中的乌合之众。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随着媒体的发展,3G技术的应用,开启了众多用户的移动互联网生活。该报告还显示,2010年我国手机网民已达3.03亿。互联网已经渗透社会生活,我国网民群体特性呈多元化发展。这个群体得益于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网络成了他们的宣泄平台,瞎起哄、谩骂、造谣、甚至恶意中伤,屡见不鲜。如2005年的反日游行,2008年的抵制家乐福,都是由网友先在网络上号召起来的,虽然其中也有一些理智的声音,但是当冲动的参与者越来越多,反对者的声音被押了下去,“多数意见”的压力让它们变成了“沉默的螺旋”,最后形成了强大的“意见环境”,最终达成一致的行动。由于网络上也有很多“草根”阶层,他们平时缺乏话语权,但在网络上却能实现自我表达,于是也参与进来,他们大多数冲动、急躁、缺乏理性、没有判断力和批判精神,往往夸大感情,于是网络上的“乌合之众”形成了。
4、“数字鸿沟”问题。“数字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在数字化时代,信息资源在国家和国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分配很不平衡。互联网促进全球化的同时,进一步加剧了国际新闻传播的不平等状况,造成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侵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但是互联网产生于美国,其使用的语言和技术最早源自美国,这有利于英语国家在全球推广自己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以至于网络文化逐渐形成了一种英语文化势力。这样一来,英语成了一些非英语国家推广计算机技术的“瓶颈”,而人们要学习电脑同时也必须学习英语,这种“语言霸权”常常被称为“网络殖民主义”。在英语为主的网络语境里,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颠覆,掌握着世界话语权。“数字鸿沟”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就会给社会增加很多不稳定因素,使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化。
三、构建和谐的网络语境
“构筑‘自由’而‘负责’的新闻业是网络时代的客观要求,是负有重大社会责任的传媒业对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回应。”要创造健康而理智的网络环境,首先网络公民要自律,先自己管理自己,才能进行他律。其次,我们还需要专业精神。虽然现在网上出现了很多的“公民记者”、“草根记者”,但是作为职业传播者,我们的专业态度、专业意识、专业精神还要不断加强。我们常信奉“专业的东西更可靠”,只有专业了才能增强可信度。如果我们每个新闻从业人员在报道新闻时总是力求公平、公正,追求客观真实的报道,那么人们就不会轻易相信一些非专业渠道报道出来的虚假新闻,而是选择传统正规的媒体获取信息。当然要想做得更专业,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相信在追求真理的路上,我们会变得更加专业。
在网络语境下,恪守媒体伦理,坚持传播道德是每个网络传播者应该履行的责任,我们要在理智的情况下运用情感,各方共同努力共建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和网络语境。■
参考文献
①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③程洁、张健:《网络传播学》[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9级研究生)
责编:刘冰石
【关键词】网络传播 伦理道德 网络语境
综观历史,每一次技术革命都给人类信息传播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则是千百年来最伟大的技术进步,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麦克卢汉当年预言的“地球村”已经实现。网络传播作为最先进、最快捷、最方便、最互动的传播方式,已经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随着网络传播的日渐成熟,形成了网络语境这个新的话语平台,人们只要上网都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在这里人人平等、人人参与、信息共享。恰恰是因为它的这些优势,很多时候也成了它的弊端,由于我国网民结构复杂,每个人都希望表达自己个性的观点以博得点击率,这种各抒己见的、散漫的意见常常容易走向偏激,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发展成为网络暴力。网络语境下的伦理道德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广大社会人士的关注。
一、何谓网络语境
1、网络语境的定义。要明白何为网络语境,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语境。语境,顾名思义,就是语言环境、话语环境。“语境”这一概念是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最早提出来的。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那么究竟什么是网络语境?笔者认为,网络语境就是互联网上的语言和言语环境,即在互联网上使用语言时与言语行为有关的各种因素对言语表达者、接受者造成的影响和约束。这种因素有主客观之分,其中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主观因素包括身份、职业、思想、修养、处境、心情等。
二、网络语境下伦理道德的新变化
1、“把关人”角色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就是拥有信息处理权的人,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过滤,再传播给受众,通过这种方式掌握信息传播的垄断权。在传统媒体运作过程中,把关人的角色相当重要,体现权威、规范和专业。传统的“把关”实质上是媒体内部的控制机制,虽然其中也有记者和编辑的参与,但是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相当有限。如果说传统媒体是一只信息漏斗,那么新的传播技术结构就是一种分散型的信息交流结构,这种结构宛如一张巨大的蜘蛛网,四通八达,把分散的个体联系在一起。同一个人或者组织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或者传送者,任何一个交接点都可能生产发布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把关人角色开始出现泛化现象和不确定性,出现了多元化的“把关人”。
2、网络语境下“人肉搜索”的道德尺度。研究认为,“人肉搜索”,即一种利用现代信息科技的网上互助,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的活动,它是一种“一人提问、八方回应”的搜索体验。在一些特殊的时刻,“人肉搜索”作为一种“人问人”的搜索工具确实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使灾难中失散的亲人及时联系上。当一个求助信息发布后,响声四起,大家互不认识但却尽力传递这个信息,信息接力棒传到最后信息量越来越大,直到求助的问题得到解决。
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人肉搜索”起到正面作用的实例,但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它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有人说“人肉搜索”是网络暴力的一种形式。也有人说“人肉搜索”可以让那些挑战人们道德底线的言行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道德的批判,可以更好地监督社会。但是网络上的盲从性和缺乏核心价值取向性,经常让“人肉搜索”搜索“太多”,以至于侵犯人们的个人隐私,而失去了它最初的目的。因此,在运用“人肉搜索”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度”,只有把握好这个“度”,网络搜索才能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社会和生活。至于怎么把握好这个“度”还是取决于广大网友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修养,最终还是取决于网络传播者的自律性和责任心。
3、网络群体中的乌合之众。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随着媒体的发展,3G技术的应用,开启了众多用户的移动互联网生活。该报告还显示,2010年我国手机网民已达3.03亿。互联网已经渗透社会生活,我国网民群体特性呈多元化发展。这个群体得益于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网络成了他们的宣泄平台,瞎起哄、谩骂、造谣、甚至恶意中伤,屡见不鲜。如2005年的反日游行,2008年的抵制家乐福,都是由网友先在网络上号召起来的,虽然其中也有一些理智的声音,但是当冲动的参与者越来越多,反对者的声音被押了下去,“多数意见”的压力让它们变成了“沉默的螺旋”,最后形成了强大的“意见环境”,最终达成一致的行动。由于网络上也有很多“草根”阶层,他们平时缺乏话语权,但在网络上却能实现自我表达,于是也参与进来,他们大多数冲动、急躁、缺乏理性、没有判断力和批判精神,往往夸大感情,于是网络上的“乌合之众”形成了。
4、“数字鸿沟”问题。“数字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在数字化时代,信息资源在国家和国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分配很不平衡。互联网促进全球化的同时,进一步加剧了国际新闻传播的不平等状况,造成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侵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但是互联网产生于美国,其使用的语言和技术最早源自美国,这有利于英语国家在全球推广自己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以至于网络文化逐渐形成了一种英语文化势力。这样一来,英语成了一些非英语国家推广计算机技术的“瓶颈”,而人们要学习电脑同时也必须学习英语,这种“语言霸权”常常被称为“网络殖民主义”。在英语为主的网络语境里,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颠覆,掌握着世界话语权。“数字鸿沟”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就会给社会增加很多不稳定因素,使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化。
三、构建和谐的网络语境
“构筑‘自由’而‘负责’的新闻业是网络时代的客观要求,是负有重大社会责任的传媒业对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回应。”要创造健康而理智的网络环境,首先网络公民要自律,先自己管理自己,才能进行他律。其次,我们还需要专业精神。虽然现在网上出现了很多的“公民记者”、“草根记者”,但是作为职业传播者,我们的专业态度、专业意识、专业精神还要不断加强。我们常信奉“专业的东西更可靠”,只有专业了才能增强可信度。如果我们每个新闻从业人员在报道新闻时总是力求公平、公正,追求客观真实的报道,那么人们就不会轻易相信一些非专业渠道报道出来的虚假新闻,而是选择传统正规的媒体获取信息。当然要想做得更专业,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相信在追求真理的路上,我们会变得更加专业。
在网络语境下,恪守媒体伦理,坚持传播道德是每个网络传播者应该履行的责任,我们要在理智的情况下运用情感,各方共同努力共建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和网络语境。■
参考文献
①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③程洁、张健:《网络传播学》[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9级研究生)
责编:刘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