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东北地区冬季城市消防水源的基本分类,并针对东北严寒地区室外消火栓存在的责任主体职责不明确、建设维护保养费用难落实、维保和监管失控漏管等问题,针对严寒气候条件下室外消火栓的建设、管理、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寒冷地区;消防水源;建设
消防水源是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战斗的子弹,只有弹药充足才能信心百倍地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灭火战斗。然而东北地区有近5个月时间是零度以下天气,甚至有的地区全年平均气温达到零下2度。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于消防水源的建设、保养和使用都带来了严峻考验。本文结合东北地区冬季最常用的人工水源中的室外消火栓的分类及现状进行分析,对室外消火栓的建设、管理和使用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供大家探讨。
1城市消防水源的基本分类
1.1人工水源
人工水源分为室外消火栓和消防水池两类,室外消火栓分为地上式、地下式、上水鹤三类;按所属权限分市政消火栓和单位消火栓。室外消火栓连接市政自来水管网,管网压力普遍在O_2兆帕-0.4兆帕之间。连接企事业单位的内部自来水管网有的进行了二次加压,可达到0.5兆帕。上水鹤管径多为150-200mm,消火栓管径多为80mm。上水鹤和消火栓出水接口分为:水带出水口接口(分65mm\80mm两种型号,上水鹤和消火栓都有)和吸水管出水口接口(分125mm/150mm兩种型号,上水鹤和消火栓因生产厂家及型号不同,有的上水鹤和消火栓没有吸水管出水口接口),上水鹤和消火栓是目前消防员主要加水设施,上水鹤在东北地区最为常见,冬季使用也最普遍。
消防水池是企事业单位修建供固定或移动消防水泵吸水用的消防储水装置,室外消防水池冬季必须进行防寒处理,由于储水量、加水方式等原因致使消防员救火时使用率较低。
1.2天然水源
天然水源是由自然和地理条件下形成,可供消防部门灭火救援时取水的场所。冬季东北地区多处于枯水期,且天然水源结冰,基本发挥不了消防用水作用,只能依靠人工水源供水,无形中增加了人工水源供水负荷。
2严寒地区室外消火栓的现状
2.1责任主体职责不明确
室外消火栓配建、维护、保养管理涉及到规划、建设、消防等多个职能部门。
2.2建设维护保养费用难落实
室外消火栓是城市公共消防水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应该明确专门经费用于建设。同时,日常维修养护费用也应在城市维护管理费用之内。
2.3维保和监管失控漏管
因责任主体不明晰,经费落实难的一系列问题,室外消火栓建成后的维护保养存在漏管失控的现象。
3加强室外消火栓工作的几点建议
3.1室外消火栓的建设
3.1.1明确职责,推进水源建设
推动地方政府制定出台公共消防水源建设维护保养管理规定,把消防水源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应急管理保障体系,明确住建、规划、财政等部门责任,从根本上提升城市消防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和火灾防控能力。
3.1.2整合资源,确保消防用水
以市政消火栓、消防水池为主,天然水源为辅的综合消防供水体系。加大改造自来水厂的供水能力,将所有水厂进行联网,实现整个城市的消防供水能够集中调度。当发生火灾时,能够实现自来水部门和消防部门联动,确保火场消防用水需要。
3.1.3贴近实际,转变建设理念
在现行法规、规范和标准中,未明确提出消防水鹤与消火栓的折算问题。综合消防水鹤和消火栓的保护面积、使用性能和建设维修成本,消防水鹤具有给消防车加水速度快,易于使用、维修方便,覆盖范围广、建设速度快、防冻性能强等特点,尤其适用于东北寒冷地区,在解决火场用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2室外消火栓的管理
3.2.1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推动消火栓建设
建议由市财政拨专款,指定部门负责对目前市区损坏、埋压的消火栓进行维修,同时建立维修资金的长效机制。成立水源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水源管理办公室,组织开展水源普查活动,对本地区消防水源逐一排查,详细摸排各类消防水源设施的数量、分布、缺欠状况以及供水管径、供水方式、压力和流量情况,摸清公共消防水源建设现状,研判消防形势,及时提前、推动政府和部门强化消防水源建设。
3.2.2加大宣传和监管力度,打击违法行为
利用新闻媒体、群众宣传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公安、消防、规划、建设等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共同对消火栓实施监管,消防部门利用119接警系统,发动广大群众对故意偷窃、破坏、占用、撞坏逃逸等行为提供举报线索,联合公安及交警部门查实后,按照法规从严、从重处罚。
3.2.3加大巡查和维护力度,确保水源随时好用
建立水源巡查报告制度,明确责任人,每月至少巡查一次,建立本地区火场供水预案、水源养护记录、水源巡检记录。维修单位每月开展一次检查维保,及时发现、修复隐性问题,与水务部门、维修单位建立长效维保机制,确定一般性损坏12小时内修复、重要元件损坏48小时内修复。对消防水源进行智能化管理,在调度指挥中心设立消防水源系统管理平台,利用手机APP,使水源的改动、维护、寻找、定位等信息,与管理平台及消防车联网,达到水源维护保养、监测、管理智能化。
3.3室外消火栓的使用
3.3.1外观形式标识化
对市政消火栓统一安装标识牌,推动公安交警部门喷涂禁停区,推动交警、巡警形成常态化督导机制,对违章停靠、影响水源使用的车辆实行动态纠违和清理;增设夜视装置,实现消防水源的“标识化”。
3.3.2防寒保暖基础化
新建消防水鹤、消火栓的同时,在地下井内室四周墙壁、上方及井口制做永久性的保温壁、保温层、保温门,对原有的水鹤、消火栓增设保温设施,避免水源保暖工作“冬季做、夏季拆”的重复建设。
3.3.3消防宣传阵地化
充分发挥水源“点多面广”优势,在水鹤标识牌的预设可替换的宣传版面,设立消防宣传标语口号,使每个水鹤成为一个宣传阵地,最大限度地形成“星火燎原”的消防宣传攻势,实现消防水源阵地效益的最大化。
3.3.4演练测试实战化
把实际水源测试工作与“六熟悉”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演练日和演练周的时间,本着逐个察看、逐个测试、逐个登记的原则,对辖区内消防水源开展“地毯式”、“拉网式”的熟悉演练,熟悉和掌握公共消防水源具体情况、性能参数。基层中队在对测试出水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反馈上报督促整改,为灭火救援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消防水源的使用者是消防部门,受益者是广大人民群众,政府部门应该承担起推进消防水源建设、管理、使用的主体任务,加大水源建设管理力度,能够完成的也要全力完成,暂时解决不了的也要想出应对措施,因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刻不容缓,消防员逆向而行从未停止,消防用水也绝不能间断。
关键词:寒冷地区;消防水源;建设
消防水源是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战斗的子弹,只有弹药充足才能信心百倍地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灭火战斗。然而东北地区有近5个月时间是零度以下天气,甚至有的地区全年平均气温达到零下2度。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于消防水源的建设、保养和使用都带来了严峻考验。本文结合东北地区冬季最常用的人工水源中的室外消火栓的分类及现状进行分析,对室外消火栓的建设、管理和使用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供大家探讨。
1城市消防水源的基本分类
1.1人工水源
人工水源分为室外消火栓和消防水池两类,室外消火栓分为地上式、地下式、上水鹤三类;按所属权限分市政消火栓和单位消火栓。室外消火栓连接市政自来水管网,管网压力普遍在O_2兆帕-0.4兆帕之间。连接企事业单位的内部自来水管网有的进行了二次加压,可达到0.5兆帕。上水鹤管径多为150-200mm,消火栓管径多为80mm。上水鹤和消火栓出水接口分为:水带出水口接口(分65mm\80mm两种型号,上水鹤和消火栓都有)和吸水管出水口接口(分125mm/150mm兩种型号,上水鹤和消火栓因生产厂家及型号不同,有的上水鹤和消火栓没有吸水管出水口接口),上水鹤和消火栓是目前消防员主要加水设施,上水鹤在东北地区最为常见,冬季使用也最普遍。
消防水池是企事业单位修建供固定或移动消防水泵吸水用的消防储水装置,室外消防水池冬季必须进行防寒处理,由于储水量、加水方式等原因致使消防员救火时使用率较低。
1.2天然水源
天然水源是由自然和地理条件下形成,可供消防部门灭火救援时取水的场所。冬季东北地区多处于枯水期,且天然水源结冰,基本发挥不了消防用水作用,只能依靠人工水源供水,无形中增加了人工水源供水负荷。
2严寒地区室外消火栓的现状
2.1责任主体职责不明确
室外消火栓配建、维护、保养管理涉及到规划、建设、消防等多个职能部门。
2.2建设维护保养费用难落实
室外消火栓是城市公共消防水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应该明确专门经费用于建设。同时,日常维修养护费用也应在城市维护管理费用之内。
2.3维保和监管失控漏管
因责任主体不明晰,经费落实难的一系列问题,室外消火栓建成后的维护保养存在漏管失控的现象。
3加强室外消火栓工作的几点建议
3.1室外消火栓的建设
3.1.1明确职责,推进水源建设
推动地方政府制定出台公共消防水源建设维护保养管理规定,把消防水源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应急管理保障体系,明确住建、规划、财政等部门责任,从根本上提升城市消防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和火灾防控能力。
3.1.2整合资源,确保消防用水
以市政消火栓、消防水池为主,天然水源为辅的综合消防供水体系。加大改造自来水厂的供水能力,将所有水厂进行联网,实现整个城市的消防供水能够集中调度。当发生火灾时,能够实现自来水部门和消防部门联动,确保火场消防用水需要。
3.1.3贴近实际,转变建设理念
在现行法规、规范和标准中,未明确提出消防水鹤与消火栓的折算问题。综合消防水鹤和消火栓的保护面积、使用性能和建设维修成本,消防水鹤具有给消防车加水速度快,易于使用、维修方便,覆盖范围广、建设速度快、防冻性能强等特点,尤其适用于东北寒冷地区,在解决火场用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2室外消火栓的管理
3.2.1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推动消火栓建设
建议由市财政拨专款,指定部门负责对目前市区损坏、埋压的消火栓进行维修,同时建立维修资金的长效机制。成立水源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水源管理办公室,组织开展水源普查活动,对本地区消防水源逐一排查,详细摸排各类消防水源设施的数量、分布、缺欠状况以及供水管径、供水方式、压力和流量情况,摸清公共消防水源建设现状,研判消防形势,及时提前、推动政府和部门强化消防水源建设。
3.2.2加大宣传和监管力度,打击违法行为
利用新闻媒体、群众宣传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公安、消防、规划、建设等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共同对消火栓实施监管,消防部门利用119接警系统,发动广大群众对故意偷窃、破坏、占用、撞坏逃逸等行为提供举报线索,联合公安及交警部门查实后,按照法规从严、从重处罚。
3.2.3加大巡查和维护力度,确保水源随时好用
建立水源巡查报告制度,明确责任人,每月至少巡查一次,建立本地区火场供水预案、水源养护记录、水源巡检记录。维修单位每月开展一次检查维保,及时发现、修复隐性问题,与水务部门、维修单位建立长效维保机制,确定一般性损坏12小时内修复、重要元件损坏48小时内修复。对消防水源进行智能化管理,在调度指挥中心设立消防水源系统管理平台,利用手机APP,使水源的改动、维护、寻找、定位等信息,与管理平台及消防车联网,达到水源维护保养、监测、管理智能化。
3.3室外消火栓的使用
3.3.1外观形式标识化
对市政消火栓统一安装标识牌,推动公安交警部门喷涂禁停区,推动交警、巡警形成常态化督导机制,对违章停靠、影响水源使用的车辆实行动态纠违和清理;增设夜视装置,实现消防水源的“标识化”。
3.3.2防寒保暖基础化
新建消防水鹤、消火栓的同时,在地下井内室四周墙壁、上方及井口制做永久性的保温壁、保温层、保温门,对原有的水鹤、消火栓增设保温设施,避免水源保暖工作“冬季做、夏季拆”的重复建设。
3.3.3消防宣传阵地化
充分发挥水源“点多面广”优势,在水鹤标识牌的预设可替换的宣传版面,设立消防宣传标语口号,使每个水鹤成为一个宣传阵地,最大限度地形成“星火燎原”的消防宣传攻势,实现消防水源阵地效益的最大化。
3.3.4演练测试实战化
把实际水源测试工作与“六熟悉”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演练日和演练周的时间,本着逐个察看、逐个测试、逐个登记的原则,对辖区内消防水源开展“地毯式”、“拉网式”的熟悉演练,熟悉和掌握公共消防水源具体情况、性能参数。基层中队在对测试出水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反馈上报督促整改,为灭火救援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消防水源的使用者是消防部门,受益者是广大人民群众,政府部门应该承担起推进消防水源建设、管理、使用的主体任务,加大水源建设管理力度,能够完成的也要全力完成,暂时解决不了的也要想出应对措施,因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刻不容缓,消防员逆向而行从未停止,消防用水也绝不能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