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验和理论的相互结合,对学生理解物理概念以及物理规律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并且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深刻理解,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也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物理学习观,要想使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须要探索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教学质量 有效方法
一、重视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作记忆效率比语言文字记忆效率要高好几倍。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教师除做好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演示实验外,还可以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制作器材,“教师导,学生演”,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采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指导学生做“动手做”、“我的设计”、“家庭实验室”等。例如,利用鸡蛋可做压强的实验、大气压实验、物体的浮沉实验。鸡蛋握在手中,使劲握也难以破碎,但手拿鸡蛋在碗边轻轻一敲即破,说明压强大小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将浸湿酒精的棉花放在广口瓶内,点燃棉花,并让它燃烧一会儿,然后将一只剥壳的熟鸡蛋(稍大于瓶口)置于瓶口上,熟鸡蛋在瓶内、外压强差作用下,被压入了瓶里,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将鸡蛋放入浓盐水中,然后缓缓倒入清水稀释、搅拌,随着盐水的不断稀释,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随着增大,由漂浮状态慢慢变成悬浮状态,最终沉入杯底。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浮和下沉,决定于它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合力。通过演示,既直观地说明物理道理,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
分组实验多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实验为主。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究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则会印象更加深刻,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我将物理《电路的连接》由原来的验证性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索性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利用桌上现有的器材连接成一个电路,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教师从中选择几个相类似的电路,组织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进行讨论,找出相同之处进行归纳,由此得出电路的一种连接方法:串联。然后让学生取走其中的一个小灯泡,看其余小灯包还能不能继续发光。由于有极少数的学生有不同的连接方法,当取走其中的一个小灯泡时,另一个灯泡仍然发光。学生会发现他们所连接的电路与前面所示的电路有区别,教师由此组织他们进行讨论,分析它的连接特点,得出电路的另一种连接方法:并联。
运用实验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每次实验前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对于学生初次接触的仪器、实验操作中的难点和关键之处,教师给予适当指点。实验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正确使用仪器,谨慎操作;尊重客观事实,不拼凑数据;实验完毕后自觉整理并爱护仪器等。实验后,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三、发挥教材中小实验的作用,训练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物理教材中的“观察”、“动手做”、“家庭实验室”的小实验,往往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发展智力。
四、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要有断的突破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开设“物理实验专题”模块,目的是使学生较为深入地学习物理实验有关理论、方法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交流与合作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强化实验方案的自我设计;深入对实验过程和实验误差分析;重视对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评估。教师应精心设计实验教学方式,以用于不同的实验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达成各种实验教学目标,使物理实验更适合学生的学习,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和体验。
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发学生产生问题,鼓励学生想像和猜测。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奥秘。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从生活中获取的经验,学生感受比较深。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把学到的物理规律,力求使之贴近生活,去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把物理规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号入座。这样即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规律的理解,又会使学生觉得物理知识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的浓厚兴趣。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必要的基础。
五、在教学评价的制度上要有新的突破
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应该与课程标准相一致,促使学生提高用实验方法研究物理现象与规律的能力,使学生在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方面受到较系统的训练,加深对物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物理实验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加强笔试与操作相结合。传统的评价中,笔试是唯一的评价方法。书面评价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创新能力以及实验素养将会被忽略。新课标强调评价形式多样化,实验教学评价形式可采用笔试与操作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李宁.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再思考[J].试题研究,2013(18)
[2]刘俊龙.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内容显化研究[J].新课程,2013(01)
【关键词】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教学质量 有效方法
一、重视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作记忆效率比语言文字记忆效率要高好几倍。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教师除做好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演示实验外,还可以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制作器材,“教师导,学生演”,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采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指导学生做“动手做”、“我的设计”、“家庭实验室”等。例如,利用鸡蛋可做压强的实验、大气压实验、物体的浮沉实验。鸡蛋握在手中,使劲握也难以破碎,但手拿鸡蛋在碗边轻轻一敲即破,说明压强大小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将浸湿酒精的棉花放在广口瓶内,点燃棉花,并让它燃烧一会儿,然后将一只剥壳的熟鸡蛋(稍大于瓶口)置于瓶口上,熟鸡蛋在瓶内、外压强差作用下,被压入了瓶里,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将鸡蛋放入浓盐水中,然后缓缓倒入清水稀释、搅拌,随着盐水的不断稀释,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随着增大,由漂浮状态慢慢变成悬浮状态,最终沉入杯底。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浮和下沉,决定于它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合力。通过演示,既直观地说明物理道理,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
分组实验多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实验为主。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究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则会印象更加深刻,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我将物理《电路的连接》由原来的验证性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索性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利用桌上现有的器材连接成一个电路,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教师从中选择几个相类似的电路,组织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进行讨论,找出相同之处进行归纳,由此得出电路的一种连接方法:串联。然后让学生取走其中的一个小灯泡,看其余小灯包还能不能继续发光。由于有极少数的学生有不同的连接方法,当取走其中的一个小灯泡时,另一个灯泡仍然发光。学生会发现他们所连接的电路与前面所示的电路有区别,教师由此组织他们进行讨论,分析它的连接特点,得出电路的另一种连接方法:并联。
运用实验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每次实验前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对于学生初次接触的仪器、实验操作中的难点和关键之处,教师给予适当指点。实验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正确使用仪器,谨慎操作;尊重客观事实,不拼凑数据;实验完毕后自觉整理并爱护仪器等。实验后,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三、发挥教材中小实验的作用,训练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物理教材中的“观察”、“动手做”、“家庭实验室”的小实验,往往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发展智力。
四、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要有断的突破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开设“物理实验专题”模块,目的是使学生较为深入地学习物理实验有关理论、方法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交流与合作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强化实验方案的自我设计;深入对实验过程和实验误差分析;重视对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评估。教师应精心设计实验教学方式,以用于不同的实验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达成各种实验教学目标,使物理实验更适合学生的学习,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和体验。
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发学生产生问题,鼓励学生想像和猜测。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奥秘。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从生活中获取的经验,学生感受比较深。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把学到的物理规律,力求使之贴近生活,去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把物理规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号入座。这样即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规律的理解,又会使学生觉得物理知识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的浓厚兴趣。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必要的基础。
五、在教学评价的制度上要有新的突破
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应该与课程标准相一致,促使学生提高用实验方法研究物理现象与规律的能力,使学生在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方面受到较系统的训练,加深对物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物理实验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加强笔试与操作相结合。传统的评价中,笔试是唯一的评价方法。书面评价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创新能力以及实验素养将会被忽略。新课标强调评价形式多样化,实验教学评价形式可采用笔试与操作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李宁.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再思考[J].试题研究,2013(18)
[2]刘俊龙.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内容显化研究[J].新课程,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