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要:介绍了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通过数字图书馆系统的模型构建阐述了UML在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关键词:UML;面向对象;需求分析;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2—10473—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通过数字图书馆系统的模型构建阐述了UML在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关键词:UML;面向对象;需求分析;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2—10473—02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Web的通用注册系统的研究开发,该系统可以通用于会员注册、课程注册等需要在线注册的系统。可以对注册地点、人数、范围进行管理,为实现信息化管理、无纸化办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关键词:通用;注册;Web;asp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2—10396—02
摘要:本文针对中介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器系统在负载均衡、处理效率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综合前置机系统的解决方案。该方案的核心问题是基于CORBA技术负载均衡器的设计与实现。对现有主流负载均衡算法及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优势所在。 关键字:CORBA;负载均衡;综合前置机系统;中介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要:Struts框架具有组件的模块化,灵活性和重用性的优点,同时简化了基于MVC的web应用程序的开发。本文讨论了Struts框架实现MVC模式的原理与方法,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MVC;Struts;框架 中图分类号:TP31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2—10445—02
摘要:本文针对三维场景的运动模拟,详细讨论了在OpenGL中利用摸板测试和深度测试进行碰撞检测的原理和方法。这种基于图像空间的碰撞检测方法,充分利用了图形硬件的性能并有效地降低了CPU的计算负担。由于充分结合了OpenGL的操作特点,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模板缓存;碰撞检测;图像空间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2—10
摘要:本文通过跑马灯的实例介绍了PROTEUS的单片机仿真应用,提出了将PROTEUS和Keil进行关联调试的方法,并通过PROTEUS对PLD的仿真,提出了用PROTEUS进行PLD仿真的思路。 关键词:PROTEUS;Keil;PLD仿真 中图分类号:TP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2—10418—02
摘要:本文在分析ASP.NET三层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结构在ASP.NET页面之间进行传值的程序代码。 关键词:ASP.NET;页面;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1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2—10337—01
摘要:多维数组指针和递归是C语言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引入面指针、行指针和列指针,并与相应级别的指针相关联,阐述了应用指针访问多维数组的方法。借助做游戏的方式展开递归的教学,使教学难点变得有趣和易于被学生接受。 关键词:多维数组;指针;递归;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2—10462—01
摘要:CAD/CAE/CAM技术被模具行业所广泛应用。现借助Unigraphics软件对模具CAD部分进行参数化设计,并通过草图全约束和建立零件家族进行尺寸驱动,完成高效建模和模型修改;CAM部分使用UG对凹模部分进行模拟加工并获得自动编程G代码。提高了生产效率。 关键词:模具;CAD/CAM;UG;参数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
摘要:Hibernate是一个对象持久化工具,它通过其强大的O/R映射功能将Java对象同存放于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映射,避免了开发人员使用大量的SQL语句通过JDBC的方式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开发的效率。 关键词:Hibernate;Java;对象/关系映射;对象持久化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2—10505—03
摘要:C语言区别于其他高级语言特点之一就是运算符的结合性。该文通过几个典型实例剖析了C语言运算符结合性的具体应用及分析方法。 关键词:C语言;运算符;结合性 中图分类号:TP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2—104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