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甜7号播期、栽培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来源 :种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2009sha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甜玉米新品种浙甜7号不同播期、栽培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研究,得出了浙甜7号的最佳播期和最适宜的栽培密度,为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表明,浙甜7号在浙江春季干种子直播或地膜覆盖栽培,最佳播期为3月23至3月28日,最适宜的栽培密度为49500~54000株/hm^2,密度过高产量反面有下降趋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对踝跖屈肌群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肌肉痉挛和运动功能恢复的早期治疗作用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选择20例踝跖屈肌群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电刺激引导下局部肌肉
目的探讨甲氧氯普胺和地塞米松联合预防术后镇痛引起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腰-硬联合阻滞下行妇科手术120倒。术毕行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随机分为3组:A组,昂丹
利用本实验室完善后的SDS—PAGE,分析了8个水稻品种(组合)的贮藏蛋白,结果表明,品种(组合)间贮藏蛋白带谱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并在实际检验工作中,运用水稻品种(组合)贮藏蛋白SDS-PAGE带
染色体原位杂交(chromosome in situ hybridization,CISH)是一种新兴的日趋完善的技术。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1)外源染色质及远缘杂种的鉴定;(2)多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行为和精神症状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78例AD患者,通过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评定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