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多年前,看过一部电影名叫《剪刀手爱德华》,这次的剪辑专栏,正好借电影的标题一用,顺便借机重新推荐一下刚才提到的那部影片。并非电影如何不朽,而是一个奇怪的念头多年挥之不去:我们一个多彩的世界,爱情与憎恨,梦幻与残酷,单纯与伤感,它们是如何造就?
剪刀手,透过技术谈感触,本期开讲。
北京人,深受电影毒害并为技术所累,忙碌不停中手脚并用操练多种后期软件,深信技术是艺术的原动力并努力地实践着,实践着……
专栏作者:SciSor
同一场景内的交叉
对于好莱坞这样的商业电影工厂,吸引住观众从来都是导演的第一要务,由此才多少年积累演变了不计其数的电影技巧。在电影《老无所依》一开始,有一个“人、狗追逐”的段落,很好地展现了最基本的交叉剪辑套路。
这个段落通过反复插入细节镜头,交叉交代冲突双方的反应,增加了情节的紧张程度。
2008年2月24日,一年一度的电影饕餮盛宴——奥斯卡金像奖再次揭晓。本届最大的赢家非科恩兄弟莫属,他们协力再度炮制的《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an)独捧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配角四项大奖。这部改编自老作家Cormac McCarthy (以73岁的高龄,刚刚在2007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 同名小说的电影,血腥暴力,悬念迭出,紧张得简直让人透不过气,头绪错综得让人摸不着头脑。
科恩兄弟这对电影鬼才早就以“玩”电影、“玩”视听在电影界著称。
《老无所依》正好是我们这次聊的主题——交叉剪辑——最好的例证,借此机会正好可以好好体味一下如何使用视听技术构建紧张刺激的电影作品。
●图1-3:第一个镜头是远景男主角游上岸,之后接狗的主观视角,再反打到男人上岸,掏出枪准备给子弹上堂。要知道,手枪遇水很容易打出哑弹,而男主角要想逃脱猎犬,就必须要退出枪膛里的子弹,甩干枪管,再重新上膛,才能发射子弹,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图4-7:此时,男人的手在抽出弹夹重新装弹的过程中,反复正反打男人和狗的镜头,狗游得越近,男人动作越慌张。
●图8-10:就在狗游到岸边的时候,镜头插入到了男人手部的特写(特写镜头更能清晰描写男人抖动的双手,制造紧张感),之后再次反打到狗的逼近镜头,画面前景是颤抖着男人的背影。
●图11-14:终于,男人枪膛上弹,举手发出了一枪。
●图15-16:就在这一瞬间,狗也飞身扑到了男人的身上。而我们注意到,之前非常快速的剪辑(每个镜头都没有超过10格),到此嘎然而止,节奏突然变缓,我们不知道男人到底被咬到没有,揪着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良久,镜头缓慢摇下,男人翻身,露出了前胸中弹的狗的特写。
这一连串交叉剪辑的镜头,非常完美的展现了发生在同一空间内冲突双方的表现套路。有时,一个反复重复的镜头(狗的逼近),穿插入另一组矛盾人物的动作当中,可以制造越来越紧迫的感觉。
这是开始段落的剪辑工程文件的模拟,影片主角在这个段落在水中被一条猎犬追逐。我们可以看到,主轨一直是男主角的连续动作剪辑(关于连续动作剪辑,可以参看前面几期的相关内容),而辅轨(上面一行的轨道)不停地插入了猎犬游水的镜头。如果我们单把猎犬游水的镜头连接在一起,根本不会产生紧张的感觉,无非是一只狗游水越来越近。而把它和男主角的动作剪辑到一起,就产生了揪心的紧张感。下面我们来看看实际的段落分析。
不同场景内的交叉
正如我反复强调的,电影是一门错觉的艺术,不学会制造错觉,就了解不了电影的真谛。幸运的是,科恩兄弟在同一部影片里给了我们另一个完美的例子,通过不同场景素材的交替剪辑,展现如何制造“错觉”。下面我们就看一看影片发展到中间部分时,杀手追杀男主角的段落。
●图1-3:第一组镜头自然是男主角步入汽车旅馆的房间,为了安全起见探听是否隔墙有耳。
●图4-6:此时,镜头直接切到了室外冷色调的杀手段落。他带着探测仪在大街上四处搜寻。
●图7:这时画面切到室内的男主角。观众马上把前后做了联系,认为杀手是找到了男主角。
●图8-10:镜头继续切回杀手,探测器不停闪动,最后杀手停在了一间房间门口,此时的探测器疯狂闪烁。
●图11-12:画面再次切到男主角,暗示车停在了男主角房外。我们注意到此时的镜头都是大特写,主角的任何动作在画面中运动幅度都非常大,观众本能的就会认为男主角会产生噪音,从而轻易被杀手发现。
●图13-14:镜头给回杀手,在门房登记选择入住刚才发现的房间。
●图15-16:画面再次给到男主角,此时镜头给到男主角自然的神态特写,这好像暗示他并没有发现正在步步逼近的杀手。
●图17-18:这时,镜头切杀手推门进入,四处搜寻。我们注意到,此时的光影色调都与男主角的段落一样。但出人意料的是,这是一间空屋子,并不是男主角的房间,观众大松了一口气。
●图19-20:镜头再次给到男主角,开始打开通风孔。此时他开始制造大量搬动东西的噪音,而结合前面杀手在房中小心寻找的镜头,我们再次产生错觉:男主角产生的噪音会引来杀手。(剪辑节奏再次变紧张)
●图21-23:杀手小心的脱下牛仔靴,拿出武器,光脚走出屋外。
●图24-25:男主角已经打开通风孔,更肆无忌惮的把棍子伸到里面开始勾钱箱,噪音更大了。
●图26-27:杀手停在一个房间的门口,仔细的听里面的动静。
●图28-29:男主角终于费力的勾住了钱箱,但动静已经非常大了。这时的镜头机位是正对着男主角的,他身后就是房门。观众这时的错觉就是他还浑然不觉身后的危险,自己的噪音早就把杀手引导了自己的身后。
●图30-31:杀手用空气泵击开门锁,举枪推门而入。一阵乱枪扫射之后,观众发现被杀死的并不是男主角,再次大出一口气,同时产生更大的疑问,到底杀手在杀谁?
●图32:这时,男主角还在优哉游哉的勾着钱箱。我们才知道,杀手与男主角根本不会在次碰面,一款凭空依靠剪辑产生的交叉剪辑在这里通过不同场景的对打镜头,成功的营造了紧张错综的氛围,出其不意又情理之中。
科恩兄弟不愧为个中高手,拿捏视听的功力真是非同小可。希望通过这些示范段落的讲解,你能够体会到交叉剪辑的魔力,并善加利用
这是该段落的完整剪辑模拟,我们可以看到杀手与男主角是分别交叉剪辑到一起的,每隔几个镜头,就会硬切到另外一个人的动作上。而我们再看杀手这边,他车载一个探测仪,寻找着那箱钱,最后找到了男主角所在的旅馆,然后开房进屋,四处寻找。之后又取出武器,枪杀了隔壁屋的人。
我们来看看经过科恩兄弟交叉剪辑过的镜头素材。
剪刀手,透过技术谈感触,本期开讲。
北京人,深受电影毒害并为技术所累,忙碌不停中手脚并用操练多种后期软件,深信技术是艺术的原动力并努力地实践着,实践着……
专栏作者:SciSor
同一场景内的交叉
对于好莱坞这样的商业电影工厂,吸引住观众从来都是导演的第一要务,由此才多少年积累演变了不计其数的电影技巧。在电影《老无所依》一开始,有一个“人、狗追逐”的段落,很好地展现了最基本的交叉剪辑套路。
这个段落通过反复插入细节镜头,交叉交代冲突双方的反应,增加了情节的紧张程度。
2008年2月24日,一年一度的电影饕餮盛宴——奥斯卡金像奖再次揭晓。本届最大的赢家非科恩兄弟莫属,他们协力再度炮制的《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an)独捧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配角四项大奖。这部改编自老作家Cormac McCarthy (以73岁的高龄,刚刚在2007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 同名小说的电影,血腥暴力,悬念迭出,紧张得简直让人透不过气,头绪错综得让人摸不着头脑。
科恩兄弟这对电影鬼才早就以“玩”电影、“玩”视听在电影界著称。
《老无所依》正好是我们这次聊的主题——交叉剪辑——最好的例证,借此机会正好可以好好体味一下如何使用视听技术构建紧张刺激的电影作品。
●图1-3:第一个镜头是远景男主角游上岸,之后接狗的主观视角,再反打到男人上岸,掏出枪准备给子弹上堂。要知道,手枪遇水很容易打出哑弹,而男主角要想逃脱猎犬,就必须要退出枪膛里的子弹,甩干枪管,再重新上膛,才能发射子弹,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图4-7:此时,男人的手在抽出弹夹重新装弹的过程中,反复正反打男人和狗的镜头,狗游得越近,男人动作越慌张。
●图8-10:就在狗游到岸边的时候,镜头插入到了男人手部的特写(特写镜头更能清晰描写男人抖动的双手,制造紧张感),之后再次反打到狗的逼近镜头,画面前景是颤抖着男人的背影。
●图11-14:终于,男人枪膛上弹,举手发出了一枪。
●图15-16:就在这一瞬间,狗也飞身扑到了男人的身上。而我们注意到,之前非常快速的剪辑(每个镜头都没有超过10格),到此嘎然而止,节奏突然变缓,我们不知道男人到底被咬到没有,揪着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良久,镜头缓慢摇下,男人翻身,露出了前胸中弹的狗的特写。
这一连串交叉剪辑的镜头,非常完美的展现了发生在同一空间内冲突双方的表现套路。有时,一个反复重复的镜头(狗的逼近),穿插入另一组矛盾人物的动作当中,可以制造越来越紧迫的感觉。
这是开始段落的剪辑工程文件的模拟,影片主角在这个段落在水中被一条猎犬追逐。我们可以看到,主轨一直是男主角的连续动作剪辑(关于连续动作剪辑,可以参看前面几期的相关内容),而辅轨(上面一行的轨道)不停地插入了猎犬游水的镜头。如果我们单把猎犬游水的镜头连接在一起,根本不会产生紧张的感觉,无非是一只狗游水越来越近。而把它和男主角的动作剪辑到一起,就产生了揪心的紧张感。下面我们来看看实际的段落分析。
不同场景内的交叉
正如我反复强调的,电影是一门错觉的艺术,不学会制造错觉,就了解不了电影的真谛。幸运的是,科恩兄弟在同一部影片里给了我们另一个完美的例子,通过不同场景素材的交替剪辑,展现如何制造“错觉”。下面我们就看一看影片发展到中间部分时,杀手追杀男主角的段落。
●图1-3:第一组镜头自然是男主角步入汽车旅馆的房间,为了安全起见探听是否隔墙有耳。
●图4-6:此时,镜头直接切到了室外冷色调的杀手段落。他带着探测仪在大街上四处搜寻。
●图7:这时画面切到室内的男主角。观众马上把前后做了联系,认为杀手是找到了男主角。
●图8-10:镜头继续切回杀手,探测器不停闪动,最后杀手停在了一间房间门口,此时的探测器疯狂闪烁。
●图11-12:画面再次切到男主角,暗示车停在了男主角房外。我们注意到此时的镜头都是大特写,主角的任何动作在画面中运动幅度都非常大,观众本能的就会认为男主角会产生噪音,从而轻易被杀手发现。
●图13-14:镜头给回杀手,在门房登记选择入住刚才发现的房间。
●图15-16:画面再次给到男主角,此时镜头给到男主角自然的神态特写,这好像暗示他并没有发现正在步步逼近的杀手。
●图17-18:这时,镜头切杀手推门进入,四处搜寻。我们注意到,此时的光影色调都与男主角的段落一样。但出人意料的是,这是一间空屋子,并不是男主角的房间,观众大松了一口气。
●图19-20:镜头再次给到男主角,开始打开通风孔。此时他开始制造大量搬动东西的噪音,而结合前面杀手在房中小心寻找的镜头,我们再次产生错觉:男主角产生的噪音会引来杀手。(剪辑节奏再次变紧张)
●图21-23:杀手小心的脱下牛仔靴,拿出武器,光脚走出屋外。
●图24-25:男主角已经打开通风孔,更肆无忌惮的把棍子伸到里面开始勾钱箱,噪音更大了。
●图26-27:杀手停在一个房间的门口,仔细的听里面的动静。
●图28-29:男主角终于费力的勾住了钱箱,但动静已经非常大了。这时的镜头机位是正对着男主角的,他身后就是房门。观众这时的错觉就是他还浑然不觉身后的危险,自己的噪音早就把杀手引导了自己的身后。
●图30-31:杀手用空气泵击开门锁,举枪推门而入。一阵乱枪扫射之后,观众发现被杀死的并不是男主角,再次大出一口气,同时产生更大的疑问,到底杀手在杀谁?
●图32:这时,男主角还在优哉游哉的勾着钱箱。我们才知道,杀手与男主角根本不会在次碰面,一款凭空依靠剪辑产生的交叉剪辑在这里通过不同场景的对打镜头,成功的营造了紧张错综的氛围,出其不意又情理之中。
科恩兄弟不愧为个中高手,拿捏视听的功力真是非同小可。希望通过这些示范段落的讲解,你能够体会到交叉剪辑的魔力,并善加利用
这是该段落的完整剪辑模拟,我们可以看到杀手与男主角是分别交叉剪辑到一起的,每隔几个镜头,就会硬切到另外一个人的动作上。而我们再看杀手这边,他车载一个探测仪,寻找着那箱钱,最后找到了男主角所在的旅馆,然后开房进屋,四处寻找。之后又取出武器,枪杀了隔壁屋的人。
我们来看看经过科恩兄弟交叉剪辑过的镜头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