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荆棘鸟》作为考琳·麦卡洛的代表作,被誉为西方近现代文学三大经典作品之一,这部小说通过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动人的爱情故事,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荆棘鸟》中蕴藏着大量的生态女性主义观,在指导当代女性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身命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荆棘鸟》 生态女性主义观 探讨
《荆棘鸟》的作者考琳·麦卡洛同时也是一个精神病医生,作者的思想意识中充满自由、独立,并且渴望自身这种意识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纳,为女性赢得更多的尊重。本文就《荆棘鸟》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观进行简单探讨。
一.《荆棘鸟》简介
《荆棘鸟》创作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作者为澳大利亚的女作家考琳·麦卡洛,这部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在文学界引起了较大轰动,被称为澳大利亚的《飘》,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这部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克利里一家3代在上个世纪中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经历。小说最开始讲述的是帊迪·克利里应膝下无子女的老姐姐贵夫人玛丽·卡森之召,然后是讲述的是克利里带着妻儿从新西兰迁居至澳大利亚的德罗海达牧羊场。这部小说围绕帊迪的女儿梅吉和神父拉尔夫之间的爱情为主线,叙述了对克利里家族十多位成员的悲欢离合。《荆棘鸟》的结局是为梅吉的女儿朱丝婷成为了一名才华横溢的演员,在异国他乡寻找到了人生的道路,收获了自己的爱情[1]。
二.《荆棘鸟》的生态女性主义观分析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生态女性主义观提倡注重女性和自然之间的联系,鼓励在人与自然之间构建一种和谐的发展关系,指出人类仅仅是大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既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也不能在自然之外,而是应该处在自然之中。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在《荆棘鸟》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该部小说中,德罗海达牧羊场便是大自然的代表,其表现出的广阔、接纳、仁慈等精神为人类提供了避难所和居住地。对梅吉而言,德罗海达牧羊场不单单是她的避难所,更是其生存的力量之源。当梅吉要离开守财奴丈夫卢克时,德罗海达牧羊场便成为了她今后的人生归宿。拉尔夫——罗马红衣大主教也将德罗海达牧羊场当成自己的归宿。对菲奥娜而言,德罗海达牧羊场则是其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力量,在玛丽·卡森去世后,德罗海达牧羊场的账目全权由菲奥娜掌管,在此过程中逐渐寻找到自信,找回了自己的尊严,拥有了女君主的气度。菲奥娜之所以会发生如此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将功劳归功于德罗海达牧羊场,让她拥有施展才华的阵地,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除此之外,对于帕西和詹斯这两位上过北非战场的双胞胎兄弟而言,德罗海达牧羊场能够治愈残酷、血腥的战争给他们心灵带来的创伤,抚慰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在德罗海达牧羊场做回最真实的自我[2]。
(二)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
1.压抑的女性意识——菲奥娜。小说中的菲奥娜形象是美丽、端正、严肃等,虽然菲奥娜一共生育了六个子女,却依然擁有美丽的外表,但是无人知晓她内心的想法,即便是她最亲密的丈夫也无从知晓,这主要归咎于其沉默寡言的性格,在平时不苟言笑,也很少发脾气。很多人认为,菲奥娜如此优雅且漂亮,为什么会嫁给一个奶厂的工人,认为纯粹是在浪费自己,认为她值得拥有更好的。菲奥娜要想保持自己的高贵和教养,便不能像农场中的妇女一般情绪外露,但是随着生活的艰辛和命运的不公逐渐抹杀了她对生活的热情,长期处在压抑的生活中,导致了她越来越沉默寡言。自从菲奥娜嫁给帊迪后,从未抱怨,但也不能随意的欢笑或者哭泣。长达25年的时间里,菲奥娜一直压抑自身的情感,她始终坚信坚持便一定会成功,在历经了追求、背叛、痛苦后,她不得不向男尊女卑的社会妥协。因为在历经了各种巨变和痛苦后,完全对生活丧失了信心,因此很少给梅吉一个亲吻甚至一个拥抱。在19岁时,菲奥娜遭遇了第一次女权运动的高潮,在最初的时候她也曾有一丝自我觉醒萌芽,但是因为所爱之人选择了权利,最终以悲剧收场,菲奥娜这一悲剧结局归咎于其父亲,并在父亲的安排下嫁给了帊迪。虽然菲奥娜也曾渴望追求自己的生活,但是在现实面前被一一击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让菲奥娜逐渐失去信心,最终不得与向命运低头,抑郁生活。
2.觉醒的女性意识——梅吉。《荆棘鸟》中的梅吉,是一个漂亮、善良、聪明的女人,在年轻的时候,梅吉便对婚姻和孩子充分渴望,即便如此依然摆脱不了和母亲同样不幸的爱情经历。梅吉渴望得到帕克哈和神父拉尔夫的爱,但是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和母亲菲奥娜相比,梅吉的不同在于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中的勇气。梅吉的爱是坚定且忠诚的,这也是梅吉最吸引读者的地方,并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觉醒、独立的女性形象。在拉尔夫离开自身后,梅吉依然非常思念,并一度拒绝了其他人的追求,直到最后遇到了流动的剪羊毛工人卢克,因为卢克和拉尔夫在相貌上非常相似,最终梅吉选择了和卢克结婚,为他生儿育女。但是卢克并非真心爱梅吉的,他仅仅是想从梅吉身上得到更多的财富。在生产时,梅吉难产差点丧命,但是卢克也未曾去看过,面对残酷的现实,梅吉的女性意识开始觉醒,最后提出和卢克离婚。梅吉在德罗海达牧羊场附近的马特洛小岛调整心情时,拉尔夫因为去罗马见教皇前来给梅吉告别,深深相爱的两个人,最终无法克制住感情,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梅吉和拉尔夫在这个只有他们两个人的小岛上,渡过了几个终身难忘的日子。二人分手后,拉尔夫便远赴罗马,并成功地成为了澳大利亚的大主教,而梅吉则带着贾斯丁回到了德罗海达牧羊场,回到了家中。因为爱情,梅吉的女性意识开始觉醒,她不再恐惧上帝,并常常质问上帝为什么要将拉尔夫夺走。梅吉在和上帝的抗争中,虽然并未得到拉尔夫,但是却剩下了和拉尔夫爱的结晶——戴恩。从梅吉追求爱情的历程来看,充分了痛苦、绝望、斗争、叛逆、反省,这代表着女性意识的决心,梅吉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坚强、敢于挑战命运的女性形象。
3.独立的女性思维——朱丝婷。《荆棘鸟》中的朱丝婷作为克利里家族中的第三代女性,也是梅吉与卢克的女儿。在很小的时候,朱丝婷独立、聪明的个性便已经表现出来了,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朱丝婷的这种独立、叛逆的个性也越来越明显,朱丝婷不相信宗教,在选择工作时非常具有主见,并且还拒绝爱情和婚姻。当拉尔夫回到德罗海达牧羊场后,戴恩让朱丝婷亲吻拉尔夫手指上的戒指时,朱丝婷却拒绝,认为亲吻戒指是不卫生的。在坚强的意志推动下,逐渐形成了朱丝婷独立的性格,在每一件事情上拥有自身独特的见解,不轻易向命运低头,思想也不受他人控制。独立的朱丝婷,其叛逆的天性便展示了女性主义观,这些帮助她在婚姻和爱情方面拥有独特的见解,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得到周围人的尊重[3]。 (三)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
在《荆棘鸟》这部小说中,作者讲述的克利里家族三代女性的爱情时,都在一定程度上遭受了男权社会的压迫。而生态女性主义提倡消除对女性的偏见和压迫,构建一种无男性偏见的理论和实践。这和我国古代的男尊女卑根源大同小异,共同点均是剥夺了女性的话语权,进一步剥夺女性的自由和地位。在克利里家族中,遭受父权制压迫最为严重的便是菲奥娜,虽然菲奥娜聪明睿智,但是在社会现实面前选择了低头,这主要是因为其在最美好的少女时代爱上了夫帊吉汗这位有妇之夫,虽然最后剩下了夫帊吉汗的孩子弗兰克,但是夫帊吉汗为了自己的政治权利放弃了菲奥娜。菲奥娜不仅被自己深爱的男人所抛弃,而且受到整个家族的嫌弃,最后不得不接受父亲的安排嫁给了帊迪,在父权制的压迫下过上了表面幸福的生活。但是在所有的孩子中,最喜欢的依然是弗兰克,菲奥娜最终沦为父权制社会中的牺牲品。而《荆棘鸟》中的女主人公梅吉则是整个克利里家族中的第二只荆棘鸟,而她深爱的人拉尔夫则是插入她胸膛荆棘,拉尔夫一心只想成为红衣大主教的教父,最终放弃了梅吉。在當时的社会中,梅吉对拉尔夫的爱是不被社会允许的,一方面他们的爱情违背了天主教的教规教义,另一方面则是拉尔夫追逐荣誉和前途,梅吉的这份感情注定只能以悲剧收尾。在遭受了拉尔夫的拒绝后,梅吉选择嫁给了卢克,但是发现卢克并不爱她,最后和卢克离婚,离开卢克后,梅吉下定决心同上帝抢夺拉尔夫,最终依然以悲剧结尾——她和拉尔夫孩子戴恩死亡[4]。
三.小结
综上所述,在《荆棘鸟》这部小说中,作者考琳·麦卡洛为读者塑造了很多坚定、勇敢、叛逆的女性形象,充分表现了女性在同命运抗争中展现出来的忍耐、承担的生态女性主义,展现了女性的强大魅力,实现了生命意义的升华。
参考文献
[1]陈琪.《荆棘鸟》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新疆社会科学,2016(05):135-139.
[2]穆云云.《荆棘鸟》的生态女性主义观解读[J].海外英语,2015(23):189-190.
[3]汪娜.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荆棘鸟》[D].安徽大学,2015.
[4]林映春.自然 女性——《荆棘鸟》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03):111 -113.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
关键词:《荆棘鸟》 生态女性主义观 探讨
《荆棘鸟》的作者考琳·麦卡洛同时也是一个精神病医生,作者的思想意识中充满自由、独立,并且渴望自身这种意识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纳,为女性赢得更多的尊重。本文就《荆棘鸟》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观进行简单探讨。
一.《荆棘鸟》简介
《荆棘鸟》创作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作者为澳大利亚的女作家考琳·麦卡洛,这部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在文学界引起了较大轰动,被称为澳大利亚的《飘》,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这部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克利里一家3代在上个世纪中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经历。小说最开始讲述的是帊迪·克利里应膝下无子女的老姐姐贵夫人玛丽·卡森之召,然后是讲述的是克利里带着妻儿从新西兰迁居至澳大利亚的德罗海达牧羊场。这部小说围绕帊迪的女儿梅吉和神父拉尔夫之间的爱情为主线,叙述了对克利里家族十多位成员的悲欢离合。《荆棘鸟》的结局是为梅吉的女儿朱丝婷成为了一名才华横溢的演员,在异国他乡寻找到了人生的道路,收获了自己的爱情[1]。
二.《荆棘鸟》的生态女性主义观分析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生态女性主义观提倡注重女性和自然之间的联系,鼓励在人与自然之间构建一种和谐的发展关系,指出人类仅仅是大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既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也不能在自然之外,而是应该处在自然之中。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在《荆棘鸟》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该部小说中,德罗海达牧羊场便是大自然的代表,其表现出的广阔、接纳、仁慈等精神为人类提供了避难所和居住地。对梅吉而言,德罗海达牧羊场不单单是她的避难所,更是其生存的力量之源。当梅吉要离开守财奴丈夫卢克时,德罗海达牧羊场便成为了她今后的人生归宿。拉尔夫——罗马红衣大主教也将德罗海达牧羊场当成自己的归宿。对菲奥娜而言,德罗海达牧羊场则是其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力量,在玛丽·卡森去世后,德罗海达牧羊场的账目全权由菲奥娜掌管,在此过程中逐渐寻找到自信,找回了自己的尊严,拥有了女君主的气度。菲奥娜之所以会发生如此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将功劳归功于德罗海达牧羊场,让她拥有施展才华的阵地,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除此之外,对于帕西和詹斯这两位上过北非战场的双胞胎兄弟而言,德罗海达牧羊场能够治愈残酷、血腥的战争给他们心灵带来的创伤,抚慰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在德罗海达牧羊场做回最真实的自我[2]。
(二)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
1.压抑的女性意识——菲奥娜。小说中的菲奥娜形象是美丽、端正、严肃等,虽然菲奥娜一共生育了六个子女,却依然擁有美丽的外表,但是无人知晓她内心的想法,即便是她最亲密的丈夫也无从知晓,这主要归咎于其沉默寡言的性格,在平时不苟言笑,也很少发脾气。很多人认为,菲奥娜如此优雅且漂亮,为什么会嫁给一个奶厂的工人,认为纯粹是在浪费自己,认为她值得拥有更好的。菲奥娜要想保持自己的高贵和教养,便不能像农场中的妇女一般情绪外露,但是随着生活的艰辛和命运的不公逐渐抹杀了她对生活的热情,长期处在压抑的生活中,导致了她越来越沉默寡言。自从菲奥娜嫁给帊迪后,从未抱怨,但也不能随意的欢笑或者哭泣。长达25年的时间里,菲奥娜一直压抑自身的情感,她始终坚信坚持便一定会成功,在历经了追求、背叛、痛苦后,她不得不向男尊女卑的社会妥协。因为在历经了各种巨变和痛苦后,完全对生活丧失了信心,因此很少给梅吉一个亲吻甚至一个拥抱。在19岁时,菲奥娜遭遇了第一次女权运动的高潮,在最初的时候她也曾有一丝自我觉醒萌芽,但是因为所爱之人选择了权利,最终以悲剧收场,菲奥娜这一悲剧结局归咎于其父亲,并在父亲的安排下嫁给了帊迪。虽然菲奥娜也曾渴望追求自己的生活,但是在现实面前被一一击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让菲奥娜逐渐失去信心,最终不得与向命运低头,抑郁生活。
2.觉醒的女性意识——梅吉。《荆棘鸟》中的梅吉,是一个漂亮、善良、聪明的女人,在年轻的时候,梅吉便对婚姻和孩子充分渴望,即便如此依然摆脱不了和母亲同样不幸的爱情经历。梅吉渴望得到帕克哈和神父拉尔夫的爱,但是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和母亲菲奥娜相比,梅吉的不同在于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中的勇气。梅吉的爱是坚定且忠诚的,这也是梅吉最吸引读者的地方,并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觉醒、独立的女性形象。在拉尔夫离开自身后,梅吉依然非常思念,并一度拒绝了其他人的追求,直到最后遇到了流动的剪羊毛工人卢克,因为卢克和拉尔夫在相貌上非常相似,最终梅吉选择了和卢克结婚,为他生儿育女。但是卢克并非真心爱梅吉的,他仅仅是想从梅吉身上得到更多的财富。在生产时,梅吉难产差点丧命,但是卢克也未曾去看过,面对残酷的现实,梅吉的女性意识开始觉醒,最后提出和卢克离婚。梅吉在德罗海达牧羊场附近的马特洛小岛调整心情时,拉尔夫因为去罗马见教皇前来给梅吉告别,深深相爱的两个人,最终无法克制住感情,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梅吉和拉尔夫在这个只有他们两个人的小岛上,渡过了几个终身难忘的日子。二人分手后,拉尔夫便远赴罗马,并成功地成为了澳大利亚的大主教,而梅吉则带着贾斯丁回到了德罗海达牧羊场,回到了家中。因为爱情,梅吉的女性意识开始觉醒,她不再恐惧上帝,并常常质问上帝为什么要将拉尔夫夺走。梅吉在和上帝的抗争中,虽然并未得到拉尔夫,但是却剩下了和拉尔夫爱的结晶——戴恩。从梅吉追求爱情的历程来看,充分了痛苦、绝望、斗争、叛逆、反省,这代表着女性意识的决心,梅吉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坚强、敢于挑战命运的女性形象。
3.独立的女性思维——朱丝婷。《荆棘鸟》中的朱丝婷作为克利里家族中的第三代女性,也是梅吉与卢克的女儿。在很小的时候,朱丝婷独立、聪明的个性便已经表现出来了,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朱丝婷的这种独立、叛逆的个性也越来越明显,朱丝婷不相信宗教,在选择工作时非常具有主见,并且还拒绝爱情和婚姻。当拉尔夫回到德罗海达牧羊场后,戴恩让朱丝婷亲吻拉尔夫手指上的戒指时,朱丝婷却拒绝,认为亲吻戒指是不卫生的。在坚强的意志推动下,逐渐形成了朱丝婷独立的性格,在每一件事情上拥有自身独特的见解,不轻易向命运低头,思想也不受他人控制。独立的朱丝婷,其叛逆的天性便展示了女性主义观,这些帮助她在婚姻和爱情方面拥有独特的见解,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得到周围人的尊重[3]。 (三)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
在《荆棘鸟》这部小说中,作者讲述的克利里家族三代女性的爱情时,都在一定程度上遭受了男权社会的压迫。而生态女性主义提倡消除对女性的偏见和压迫,构建一种无男性偏见的理论和实践。这和我国古代的男尊女卑根源大同小异,共同点均是剥夺了女性的话语权,进一步剥夺女性的自由和地位。在克利里家族中,遭受父权制压迫最为严重的便是菲奥娜,虽然菲奥娜聪明睿智,但是在社会现实面前选择了低头,这主要是因为其在最美好的少女时代爱上了夫帊吉汗这位有妇之夫,虽然最后剩下了夫帊吉汗的孩子弗兰克,但是夫帊吉汗为了自己的政治权利放弃了菲奥娜。菲奥娜不仅被自己深爱的男人所抛弃,而且受到整个家族的嫌弃,最后不得不接受父亲的安排嫁给了帊迪,在父权制的压迫下过上了表面幸福的生活。但是在所有的孩子中,最喜欢的依然是弗兰克,菲奥娜最终沦为父权制社会中的牺牲品。而《荆棘鸟》中的女主人公梅吉则是整个克利里家族中的第二只荆棘鸟,而她深爱的人拉尔夫则是插入她胸膛荆棘,拉尔夫一心只想成为红衣大主教的教父,最终放弃了梅吉。在當时的社会中,梅吉对拉尔夫的爱是不被社会允许的,一方面他们的爱情违背了天主教的教规教义,另一方面则是拉尔夫追逐荣誉和前途,梅吉的这份感情注定只能以悲剧收尾。在遭受了拉尔夫的拒绝后,梅吉选择嫁给了卢克,但是发现卢克并不爱她,最后和卢克离婚,离开卢克后,梅吉下定决心同上帝抢夺拉尔夫,最终依然以悲剧结尾——她和拉尔夫孩子戴恩死亡[4]。
三.小结
综上所述,在《荆棘鸟》这部小说中,作者考琳·麦卡洛为读者塑造了很多坚定、勇敢、叛逆的女性形象,充分表现了女性在同命运抗争中展现出来的忍耐、承担的生态女性主义,展现了女性的强大魅力,实现了生命意义的升华。
参考文献
[1]陈琪.《荆棘鸟》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新疆社会科学,2016(05):135-139.
[2]穆云云.《荆棘鸟》的生态女性主义观解读[J].海外英语,2015(23):189-190.
[3]汪娜.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荆棘鸟》[D].安徽大学,2015.
[4]林映春.自然 女性——《荆棘鸟》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03):111 -113.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