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价”艺术品流拍的原因是什么?拍卖实际上是买方、卖方与拍卖中介的三方博弈,似乎交易的一方集中、强势而独大,可以动用包括商业、技术、宣传、法律等等的任何手段来获取并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交易的另一方却分散、弱势、渺小,两方对同一件拍品的价值乃至价格认知不同,自会造成艺术品的流拍。表面上看,2008年的拍卖市场因遭受内“忧”(汶川大地震的突袭)外“患”(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的双重影响,令不少“天价”拍品遭遇流拍,而深究起来,这恐怕与之前市场短期火暴令买家们怀揣“发财梦”入市不无关系。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正负两极——如果正因为“流拍”给予市场反馈的真实信息,促使交易的强势端重新审视整个市场,并开始从长计议,从过去短视行为向长期扎实地培养客户行为转变;而交易的弱势端则借此完成优胜劣汰,非专业性的买家遭遇失败,投机资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不再“掺和”,那么,属于真正专业艺术品爱好者、收藏者的“好日子”难道不是指日可待?
2007年,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之后,我曾为《收藏·拍卖》写过一篇分析文章,针对当时呈现出的古董市场走势,提出了三个观点:1国外业界显然过高地估计了国内买家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意愿;2.国内投资、投机资金已经开始撤离“古市”(古董市场);3.传统的、真正的买家处于静观状态,暂时不会轻易出手入货。在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之后,我又撰写过另一篇分析文章,具体阐述了近年来中国的收藏热主要是以经济、商业行为来推动,是以投机行为、短期行为作为其标志,因此必定会与国际、国内整体的经济大环境密切相关,一旦经济大环境陷入低谷,则必然会引起“古市”的震荡。从现今的情况看起来,这些观点都在逐步地兑现。
香港佳士得和苏富比今年春拍的成绩反映出市场状况并不稳定,甚至出现许多流拍的“天价”标的,内地的拍卖行也有一批高端拍品遭遇流拍。而现场的情况也不甚理想,仅看5月13日中国嘉德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嘉德四季”拍卖会,入场参拍的客户不足两百人,连大厅中间的座位都没有占满。如果是往年,可以容纳三百多人的大厅通常会挤入四、五百人,不仅是“座无虚席”,连走廊过道都站满了。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状况呢?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异常火暴,拍卖价格不断创出新高,这令买家和卖家都陷入了疯狂,不但是传统的中国艺术品经营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多对中国古玩根本不了解的人也匆忙挤入这个市场,希望能从中捞取一粟,而在初期,确实也有人在投入巨额资本建仓之后取得了极大的收获。业内的人士趁此机会大肆宣传,极力要将“蛋糕”做大,再加上全民收藏热的推波助澜,整个市场在2003-2005年进入最高潮。但是,正如我近年来在各种媒体上不断强调的一样,中国艺术品市场短期内的火暴是不正常的,因为首先它没有文化根基,完全是打着“文化”的旗帜而以商业手段来进行的市场炒作;其次它没有历史积累,在当代中国百年的历史特别是共和国前四十年的历史之中它完全是一个空白页面;再三它没有游戏规则,没有监督机制,交易的一方集中、强势而独大,可以动用包括商业、技术、宣传、法律等等的任何手段来获取并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交易的另一方却分散、弱势、渺小,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保障可言,甚至连“说话”的权利和地方都没有,唯一支撑他们疯狂入市行为的就是“发财”的梦想。这样一边倒的市场绝对不可能长期保持平衡,最终就是以一边被彻底压倒而告终——这种结局是必然的,它的到来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而即将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全球经济萎缩。股市的萎缩、汇率的变化、因出口目的国经济恶化而造成的国内工业产业的萎缩,使得过去的买方、现在的卖方要急于获取利益或者套现来度过难关,而同样的原因却使得潜在的买方也拿不出钱来再做“投机”了,这就是“天价”艺术品流拍的成因,也是目前艺术品市场要面对的实际状况,这样状况造成的影响,恐怕就是未来整个艺术品市场的状况和走向,要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观望”了。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正负两极,在当下,我们当然更应该辩证地去看以上问题:正因为市场不再火暴,正因为非理智行为行将崩溃,促使交易的强势端将重新审视整个市场,并开始从长计议,从过去的短视行为而转向长期扎实地培养客户行为转变;而交易的弱势端则优胜劣汰,非专业性的买家彻底失败,投机资金将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不再“掺和”,真正专业艺术品爱好者、收藏者的“好日子”即将来临。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正负两极——如果正因为“流拍”给予市场反馈的真实信息,促使交易的强势端重新审视整个市场,并开始从长计议,从过去短视行为向长期扎实地培养客户行为转变;而交易的弱势端则借此完成优胜劣汰,非专业性的买家遭遇失败,投机资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不再“掺和”,那么,属于真正专业艺术品爱好者、收藏者的“好日子”难道不是指日可待?
2007年,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之后,我曾为《收藏·拍卖》写过一篇分析文章,针对当时呈现出的古董市场走势,提出了三个观点:1国外业界显然过高地估计了国内买家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意愿;2.国内投资、投机资金已经开始撤离“古市”(古董市场);3.传统的、真正的买家处于静观状态,暂时不会轻易出手入货。在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之后,我又撰写过另一篇分析文章,具体阐述了近年来中国的收藏热主要是以经济、商业行为来推动,是以投机行为、短期行为作为其标志,因此必定会与国际、国内整体的经济大环境密切相关,一旦经济大环境陷入低谷,则必然会引起“古市”的震荡。从现今的情况看起来,这些观点都在逐步地兑现。
香港佳士得和苏富比今年春拍的成绩反映出市场状况并不稳定,甚至出现许多流拍的“天价”标的,内地的拍卖行也有一批高端拍品遭遇流拍。而现场的情况也不甚理想,仅看5月13日中国嘉德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嘉德四季”拍卖会,入场参拍的客户不足两百人,连大厅中间的座位都没有占满。如果是往年,可以容纳三百多人的大厅通常会挤入四、五百人,不仅是“座无虚席”,连走廊过道都站满了。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状况呢?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异常火暴,拍卖价格不断创出新高,这令买家和卖家都陷入了疯狂,不但是传统的中国艺术品经营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多对中国古玩根本不了解的人也匆忙挤入这个市场,希望能从中捞取一粟,而在初期,确实也有人在投入巨额资本建仓之后取得了极大的收获。业内的人士趁此机会大肆宣传,极力要将“蛋糕”做大,再加上全民收藏热的推波助澜,整个市场在2003-2005年进入最高潮。但是,正如我近年来在各种媒体上不断强调的一样,中国艺术品市场短期内的火暴是不正常的,因为首先它没有文化根基,完全是打着“文化”的旗帜而以商业手段来进行的市场炒作;其次它没有历史积累,在当代中国百年的历史特别是共和国前四十年的历史之中它完全是一个空白页面;再三它没有游戏规则,没有监督机制,交易的一方集中、强势而独大,可以动用包括商业、技术、宣传、法律等等的任何手段来获取并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交易的另一方却分散、弱势、渺小,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保障可言,甚至连“说话”的权利和地方都没有,唯一支撑他们疯狂入市行为的就是“发财”的梦想。这样一边倒的市场绝对不可能长期保持平衡,最终就是以一边被彻底压倒而告终——这种结局是必然的,它的到来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而即将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全球经济萎缩。股市的萎缩、汇率的变化、因出口目的国经济恶化而造成的国内工业产业的萎缩,使得过去的买方、现在的卖方要急于获取利益或者套现来度过难关,而同样的原因却使得潜在的买方也拿不出钱来再做“投机”了,这就是“天价”艺术品流拍的成因,也是目前艺术品市场要面对的实际状况,这样状况造成的影响,恐怕就是未来整个艺术品市场的状况和走向,要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观望”了。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正负两极,在当下,我们当然更应该辩证地去看以上问题:正因为市场不再火暴,正因为非理智行为行将崩溃,促使交易的强势端将重新审视整个市场,并开始从长计议,从过去的短视行为而转向长期扎实地培养客户行为转变;而交易的弱势端则优胜劣汰,非专业性的买家彻底失败,投机资金将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不再“掺和”,真正专业艺术品爱好者、收藏者的“好日子”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