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卫士”守护“国脉”

来源 :宁夏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ead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塘在宁夏最西边,包兰铁路从这里分叉,其中一路向西直奔河西走廊。即便已是四月,这里仍然一片枯黄,草、砂石、裸露的土地和远处的秃山混成一种颜色;风不停地吹,黄沙裹挟下的天显得灰蒙蒙的。一条黑色的柏油路纵贯而过,不时有车辆带着马达的轰鸣声和摩擦空气的呼啸声快速通过,没有一丝停留的意思。
  公路不远处有一座红顶白墙的两层建筑立于荒漠之中,虽然规模不大,但色彩很跳,建筑顶上立着“中国石油 西气东输”八个大字,这里就是甘塘站。
  西气东输管道进入宁夏第一站就是甘塘站,甘塘站的主要任务是承担辖区内373公里管线巡护工作和向甘肃、宁夏、内蒙古三省输配天然气。甘塘站于2007年建站,当年7月投产,2008由功能联络站并入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管线建设的特殊要求选择了甘塘站的位置,也注定有这么一批人需要奋战在这茫茫荒漠之上。
  建站初期,各方面条件非常艰苦,荒滩之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距离中卫市90公里、距离景泰县70公里、距离甘塘镇 12公里。当时人员只能暂时住在甘塘镇干打垒的土房子里。虽然艰苦,但甘塘站的员工们人心不散,大家都愿意扎根在此。站上的赵晓军从2007年建站开始到现在一直在这里工作。据他介绍,那时甘塘的风沙比现在狂躁,每年春季沙尘暴吹得人面对面1米都看不清是谁。交通不便也让人头痛,两三个月回一次家,站上唯一的一台车既做通勤用又要巡线。赵晓军今年58岁,还有2年就要退休了,公司考虑他是老职工原本打算调他到银川工作,赵晓军却拒绝了,他说:“这地方我已经习惯了,这里的设备、一草一木都太熟悉了,亲身经历了站上的点点滴滴,有感情了,每次想到要走心里都会很难过。”
  甘塘站肩负着向甘肃、宁夏、内蒙古三省输配天然气的任务,关乎到三省份工业、市民生活用气的大事,他们的口号是“输气一刻不能断,运行一刻不能停”,这个任务能否完成的重中之重就是安全,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是站上的宗旨,任何时候都是安全第一。他们的所有工作也是围绕着安全进行的,建站至今,甘塘站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整个作业区有职工15人,工作时间是上一个月休半个月,上班期间所有人24小时值守,有命令随时到位,只要一进站就进入工作状态。有时站上工作多、人手紧,职工们会超期值班,忙的时候如果遇到父母住院也不能回家照顾。
  中国石油的工作服是红色的,员工们在站内吃饭、休息、娱乐时也都穿着工作服,就为了能在紧急时刻更快地进入工作岗位。他们的日常工作主要有例行设备巡检、数据上报、线路巡查、消防演练、各类学习等,遇到线路施工,还要去完成监护工作。每天工作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清晰有序。
  甘塘站隶属甘塘作业区,辖区内有3个站,分别是甘塘站、马莲湖站、左旗站,都地处荒漠,尤其是马莲湖站,就在沙丘之中。虽然条件艰苦,但甘塘站的员工们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在站外周边植树、种小菜园,绿意在周围泛开,生机有了;粉刷房屋,添置硬件设施,舒适的生活环境有了;办好食堂,丰富饭菜种类,家的味道有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职工的心也越来越稳定了。长达1个月、每天24小时的相守,站上的职工们更像是一家人,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一个锅里搅勺子”。没有吵吵闹闹的事情,同事间相处得很和谐。如果有谁从外面回来,无论带来吃喝还是生活用品,一定是分给大家共享的。
  工作上的认真严谨、同事间的互相团结、生活上的心情愉悦,为甘塘作业区带来一项项荣誉。甘塘站多年被評为优秀站队,奖状挂满整面墙。前两天作业区主任纳学礼又为大家抱回了两块奖状:甘塘站、马莲湖站在2019年度双双被评为标准化建设标杆水平站队。
  荣誉的获得实属不易,国家重要的天然气资源从这里纵横而过,大家都懂得,只要值守在这里,今后的工作只能比现在责任更大,也更繁重:管道环焊缝开挖验证项目、输气任务的增加、辖区内还有一个站(左旗站)尚未达标验收……这些都在等着他们。
  甘塘作业区的职工们会迸发他们的使命精神和旺盛活力,让这荒漠下的能源脉搏生生不息地跳动着传向远方。
其他文献
阅读在,阅读的公共领域就不会消失。  尽管阅读是私人化的行为,但人们又不自觉地愿意借助公共领域来完成这一行为,似乎只有如此,阅读才不是寂寥的,才是重要的,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图书馆、书店、书吧,传统的阅读公共空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但它们所承载的仪式感和传递的文化气质,在这个喧嚣的当下,却依旧显得格外珍贵。  纸质书、电子书,未来我们读什么样的书?科技推动着阅读载体的飞速发展,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
期刊
什么是铅字,它摸上去是什么感觉,它又是怎么变成书上的那一个个字?  在宁夏传媒文创活字印刷体验馆的字库里,当面对8000枚铅字时,时光仿佛倒流,情绪被倏然调动,眼前的那些字挣脱了纸的禁锢,成为一个个独立的存在,那凹凸有致的笔画复活着关于铅与火的故事、关于汉字的故事。  既为体验馆,在了解了中华印刷文化的发展历史、学习了汉字的历史知识、参观了报纸书刊的印制过程后,便进入了“动手”环节。在这里,体验者
期刊
有人说:“想要了解一个城市,一定要去博物馆和书店。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历史积淀,书店便是城市的精神家园。”一本好书,可以照亮人生。一家好书店,可以照亮一座城市。书店不只是地标,更成为承载城市气质的最好载体。   在银川,书香苑无疑是这样的存在——古朴优雅,每一处陈设都透露着淡淡的书香,是静心品读的上佳去处。2014年12月12日,坐落在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文化城内的书香苑正式开门迎客。现在已然成为银
期刊
阅读是个老话题,也是个新谈资。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让阅读有了更多的可能。  一台Kindle、一个平板,亦或一部手机,在指尖的轻触与滑动间,阅读翻开了新的一页。  2020年初,国内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比达咨询发布了《2019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19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到7.4亿人,其中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4.6亿人,同比增长8.3%,市场规模达到204.8亿元,
期刊
庚子新春,新冠肺炎疫情以一种猝然的方式蔓延神州大地,打乱了归家的脚步、团聚的脚步、生活的脚步,以及学习的脚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必须守住校园这片净土”;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全民防控;全区教育系统严防死守、守土尽责,坚决防止疫情进入校园。  182位名师变“主播” 154万学生在家上课  对于154万宁夏学生而言,一根网线架起了“空中课堂”。自2月5日上线以来,“空中课堂”累
期刊
捧着手机,看着电视,身边电脑时刻在线……疫情期间,宁夏的中小学生接受了在线教育,通过视频观看优秀教师录制的不同学科视频课程,停课不停学。有人甚至称2020年为在线教育元年。  在线教育的喜忧  “我对这次疫情期间的在线教育比较满意,尤其学校的在线辅助教学,比如老师互动、答疑等”,刘女士的孩子在上小学四年级,孩子的班主任为直播课堂下了不少的功夫,“虽然开始有点‘ 乱’,但很快就步入正轨,每次直播前老
期刊
仿佛江南水国乡  位于西北内陆地区的宁夏,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干旱是她的主色调,有幸的是黄河自南而北纵贯宁夏境内397公里,世代哺育着宁夏平原。2000多年来历代兴修水利,优越的引黄灌溉条件造就了西北干旱地区的绿洲,湿地使宁夏成为国家四大自流灌溉区之一,同时也形成了以湖泊湿地为主要特征的湿地生态系统。  宁夏湿地面积20.72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左右,可分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
期刊
作为宁夏特产,硒砂瓜声名远播,也被坊间列为宁夏“新五宝”之一,当之无愧地成为宁夏特色产业。  宁夏的硒砂瓜尤以中卫的最为出名,“中卫硒砂瓜”不但被确定为宁夏精准扶贫的主产业,还被农业农村部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加以登记保护。  硒砂瓜最早长在这儿  “中卫硒砂瓜”与众不同之处是其独特的压砂种植方法。经过风化、被山洪冲刷到山沟里淤积的以石炭系为主的岩石碎片,被铺压在灰钙土土壤上,可以提高地温、蓄水保墒,
期刊
3月25日,莘莘学子们终于结束漫长假期,走进久别的校园,开始新学期的校园生活。当日,银川初三、高三年级学生正式开学复课,随着孩子们的到来,校园里又是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  “来,同学们,分两边测温。”唐徕回民中学西校区分出自行车通道和步行通道,两个通道都需要经过测温才能通过。唐徕回民中学西校区初三年级共有20个班1082名学生,学校采取错峰入校的方式,1~5班学生7∶00~7∶15时入校,6~10
期刊
文物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不但是一个地方发展史的见证者,更是人类文明的讲述者。本刊特别推出“宁夏文物”系列报道,讲述宁夏文物背后的故事,用文物梳理文明。  唐代胡旋舞石刻墓门是宁夏博物馆馆藏的一件国宝级文物。  墓门上的惊世发现  1985年,盐池县苏步井乡,一座距今约1400年的唐代墓葬抖去厚重的尘土,现身世人的面前。墓中出土了两扇成套的石门,虽被铁锁紧闭,但凿磨光滑的门扇正面刻画的胡旋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