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年初演绎至今的阿拉伯国家政局动荡令巴以冲突“黯然失色”。对于这场被西方媒体冠以“阿拉伯之春”的政治社会变革,巴勒斯坦人感到新鲜,以色列人则为之忧心。开罗从亲以立场上后退,大马士革制造戈兰高地危机,阿盟要求在加沙地带设禁飞区……地区氛围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巴以双方的心理状态;而在巴勒斯坦内部,随着掌控约旦河西岸的巴解主流派法塔赫与军管加沙的“单干户”哈马斯和解,巴当局抛开以色列、单方面寻求建国的声势日涨。为促使巴以在今年9月联大开会前恢复和谈,法国提议双方6月底或7月初到巴黎接触,美国却泼冷水。就目前而言,巴以之争可谓“新瓶老酒”,看不到转圜的迹象。
冲击边界有幕后推手
如果没有“阿拉伯之春”,巴人的第63个“灾难日”可能会相对平静地度过——尽管巴勒斯坦青年肯定会在东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与以色列军警发生一些冲突,但那已是这个地区的“正常状态”。正是阿拉伯世界的动荡,让一些巴人对今年的“灾难日”有所期待。早在3月7日,社交网站Facebook上即出现一个页面,呼吁巴人在5月15日“灾难日”这一天发动针对以色列的第三次“因提法达”(起义)。Twitter和YouTube上,也很快有人响应。
“灾难日”主要是纪念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导致巴难民流离失所。虽然以色列军警判断届时出现大规模暴力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但还是准备了应对预案,核心是应对在约旦河西岸可能出现的巴人大规模和平抗议活动。相比之下,巴勒斯坦领导层对控制巴内部局势显得信心十足。法塔赫的一名高级官员称:不认为互联网上的串联活动会导致第三次“因提法达”爆发。“组织者不是来自高层的,因此我们不担心,”这名法塔赫高官说,“约旦河西岸的情况与埃及不同。在这里,如果高层不下令发动‘因提法达’,那么就不会有‘因提法达’。”
“灾难日”这一天的情况,正如所预料的,在约旦河西岸的多个巴勒斯坦城镇,抗议示威活动大都平和、有序地进行、结束。然而,在加沙地带、以黎边境和以叙边境,却发生了大规模流血事件。尤其令以色列人感到震惊的是,在以黎边境和以叙边境,都有上千名巴勒斯坦难民试图越过临时分界线,进入以色列一侧——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景象!以军士兵向试图翻越栅栏的人群开枪,在以叙边境造成4人身亡,而在以黎边境,死亡者达到10人之多。
以色列军方承认事先缺乏周密准备。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约旦河西岸,未料到在本国北部边境会发生如此规模的巴难民冲击边界事件。以色列的媒体,无论是左翼的还是右翼的,此时一致认为冲击边界事件绝非巴难民自发而为,背后是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在蓄意推动。
依照国际法,以色列和叙利亚仍处战争状态,但两国的临时边境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的几十年里却是异常平静。叙利亚父子两代总统哈菲兹·阿萨德和巴沙尔·阿萨德都与以色列保持了一种“冷和平”态势。可当“阿拉伯之春”波及叙利亚后,阿萨德政权不再稳固,以色列媒体相信,其有意在两国边境地区挑起某些事件,以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控制黎巴嫩南部的真主党是阿萨德政权的“小兄弟”,以黎边境发生类似事件也不奇怪。
以方的判断似乎在6月5日得到了印证。这一天,是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44周年纪念日,阿拉伯人称之为“挫败日”——他们在这场战争中遭受了空前的失败,丢掉了东耶路撒冷、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西奈半岛、戈兰高地等大片土地。“挫败日”到来之前,依然有巴民众通过互联网呼吁发动大规模抗议活动。然而,抗议活动成行且发生流血冲突的地方仍然是以叙边境。数百人再次试图越过以叙临时边界线,遭到严阵以待的以军士兵的枪击。叙利亚官方媒体报道称,有超过20人被打死,另有数百人受伤。以军方则认为叙方蓄意夸大伤亡数字。事发后,有叙利亚反对派人士透露:叙政府向当天参与冲击边界的巴人每人支付了1000美元,并向当天遇难者家属每户补偿1万美元。但这种说法目前还无法得到证实。
相比北部边境,以色列与埃及接壤的南部边境却波澜不惊。支持巴人的埃及民众也曾计划向埃以边界线行进,但被埃及当局阻止。以色列对埃及当局此举并未过度欣喜,因为“盟友”穆巴拉克倒台后,与哈马斯关系密切的穆斯林兄弟会在埃及掌权的可能性以及埃及民众中要求废除埃以和约的呼声都让它深为担忧。而因去年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船队事件彻底闹僵的以土关系,在6月12日土耳其现政府赢得大选后也无法好转。以色列在地缘上再陷孤立。
不信任阻碍和谈进行
奥巴马发表5·19中东政策讲话5天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美国国会演讲,称不许分裂耶路撒冷,不许巴勒斯坦国拥有军队,并拒绝后撤到1967年之前国界线,被认为对冲了奥巴马讲话的影响。其前任奥尔默特批评说,仅靠演讲不能缔造和平,内氏应向巴人做出更多让步。奥尔默特担任总理期间,据称有意向巴方交还全部约旦河西岸土地(约6.8%的土地置换),允许10万巴难民回归,耶路撒冷敏感区域由“以巴美约沙”共管,可依然没能同巴方达成协议。因此,在国际环境于以色列不利的情况下,内塔尼亚胡更不愿轻易让步。
去年9月初,巴以双方在华盛顿宣布恢复和谈,但仅过了不到一个月,和谈便再度中断,并停滞至今。和谈停摆的直接原因是以色列拒绝再次在约旦河西岸冻结犹太人定居点修建,深层次原因恐怕是双方领导人的互不信任。可以肯定的是,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不相信内塔尼亚胡真的愿意让巴方建国,而内塔尼亚胡或许也不相信巴人真的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并且双方当前均对作为“掮客”的美国政府缺乏信任。在阿巴斯眼中,奥巴马与历任美国总统一样偏袒以色列;而在内塔尼亚胡看来,奥巴马不若其前任小布什那般支持以色列。
心理状态如斯,自然很难坐到谈判桌旁。阿巴斯似乎早已放弃了与内塔尼亚胡重新对话的打算,转而将精力投入到寻求国际社会支持巴建国的努力上,甚至暗示如果今年9月巴方建国的努力失败,他将辞去主席职务并解散巴民族权力机构,由以色列承担相应后果。9月13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将在纽约开幕,阿巴斯正是希望通过这个场合完成巴勒斯坦建国大业。不过,按照联大程序,要成为联合国成员国必须获得安理会的推荐,而巴方的单边行动肯定无法在安理会通过美国这一关。因此,这或许是一场已经被打上了失败标签的努力。
尽管如此,以色列和美国仍将巴方此举视若“洪水猛兽”。道理很明显:即便巴勒斯坦无法“入联”,但势必在联大会议上掀起一场“外交海啸”,以国际社会压倒性的支持来彰显以、美之孤立。为避免此等尴尬,以色列政府已开始频繁的外交活动,希望使尽量多的国家放弃支持巴方的行动。目前法国同意劝说巴方放弃单方面建国,但要求以方配合重开和谈。
作为巴以和谈的重要变量,哈马斯今年5月与法塔赫签约和解,寄望于一年后举行大选。哈马斯曾于2006年初赢得巴立法会选举并一度执政,如今4年任期早过;而2005年当选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的阿巴斯虽一再延长原定的4年任期,却也亟需藉选举重续合法性,因此两派握手言和并筹组由独立人士任总理的过渡政府,确系民心所向。但内塔尼亚胡政府将此视为和谈恢复的障碍,要求阿巴斯终止与哈马斯的和解,这进一步加深了巴以双方的不信任。
尽管和谈停滞不前,但巴以地区的安全局势却处于2000年以来的最好时期。那种恐怖袭击频发、以暴易暴的“凛冬”时期早已成过去。不过,如果巴方坚持将建国要求诉至联合国,那么即将到来的这个秋天将可能成为关键时刻。和平进程将藉此前行或倒退,值得关注。
冲击边界有幕后推手
如果没有“阿拉伯之春”,巴人的第63个“灾难日”可能会相对平静地度过——尽管巴勒斯坦青年肯定会在东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与以色列军警发生一些冲突,但那已是这个地区的“正常状态”。正是阿拉伯世界的动荡,让一些巴人对今年的“灾难日”有所期待。早在3月7日,社交网站Facebook上即出现一个页面,呼吁巴人在5月15日“灾难日”这一天发动针对以色列的第三次“因提法达”(起义)。Twitter和YouTube上,也很快有人响应。
“灾难日”主要是纪念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导致巴难民流离失所。虽然以色列军警判断届时出现大规模暴力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但还是准备了应对预案,核心是应对在约旦河西岸可能出现的巴人大规模和平抗议活动。相比之下,巴勒斯坦领导层对控制巴内部局势显得信心十足。法塔赫的一名高级官员称:不认为互联网上的串联活动会导致第三次“因提法达”爆发。“组织者不是来自高层的,因此我们不担心,”这名法塔赫高官说,“约旦河西岸的情况与埃及不同。在这里,如果高层不下令发动‘因提法达’,那么就不会有‘因提法达’。”
“灾难日”这一天的情况,正如所预料的,在约旦河西岸的多个巴勒斯坦城镇,抗议示威活动大都平和、有序地进行、结束。然而,在加沙地带、以黎边境和以叙边境,却发生了大规模流血事件。尤其令以色列人感到震惊的是,在以黎边境和以叙边境,都有上千名巴勒斯坦难民试图越过临时分界线,进入以色列一侧——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景象!以军士兵向试图翻越栅栏的人群开枪,在以叙边境造成4人身亡,而在以黎边境,死亡者达到10人之多。
以色列军方承认事先缺乏周密准备。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约旦河西岸,未料到在本国北部边境会发生如此规模的巴难民冲击边界事件。以色列的媒体,无论是左翼的还是右翼的,此时一致认为冲击边界事件绝非巴难民自发而为,背后是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在蓄意推动。
依照国际法,以色列和叙利亚仍处战争状态,但两国的临时边境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的几十年里却是异常平静。叙利亚父子两代总统哈菲兹·阿萨德和巴沙尔·阿萨德都与以色列保持了一种“冷和平”态势。可当“阿拉伯之春”波及叙利亚后,阿萨德政权不再稳固,以色列媒体相信,其有意在两国边境地区挑起某些事件,以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控制黎巴嫩南部的真主党是阿萨德政权的“小兄弟”,以黎边境发生类似事件也不奇怪。
以方的判断似乎在6月5日得到了印证。这一天,是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44周年纪念日,阿拉伯人称之为“挫败日”——他们在这场战争中遭受了空前的失败,丢掉了东耶路撒冷、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西奈半岛、戈兰高地等大片土地。“挫败日”到来之前,依然有巴民众通过互联网呼吁发动大规模抗议活动。然而,抗议活动成行且发生流血冲突的地方仍然是以叙边境。数百人再次试图越过以叙临时边界线,遭到严阵以待的以军士兵的枪击。叙利亚官方媒体报道称,有超过20人被打死,另有数百人受伤。以军方则认为叙方蓄意夸大伤亡数字。事发后,有叙利亚反对派人士透露:叙政府向当天参与冲击边界的巴人每人支付了1000美元,并向当天遇难者家属每户补偿1万美元。但这种说法目前还无法得到证实。
相比北部边境,以色列与埃及接壤的南部边境却波澜不惊。支持巴人的埃及民众也曾计划向埃以边界线行进,但被埃及当局阻止。以色列对埃及当局此举并未过度欣喜,因为“盟友”穆巴拉克倒台后,与哈马斯关系密切的穆斯林兄弟会在埃及掌权的可能性以及埃及民众中要求废除埃以和约的呼声都让它深为担忧。而因去年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船队事件彻底闹僵的以土关系,在6月12日土耳其现政府赢得大选后也无法好转。以色列在地缘上再陷孤立。
不信任阻碍和谈进行
奥巴马发表5·19中东政策讲话5天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美国国会演讲,称不许分裂耶路撒冷,不许巴勒斯坦国拥有军队,并拒绝后撤到1967年之前国界线,被认为对冲了奥巴马讲话的影响。其前任奥尔默特批评说,仅靠演讲不能缔造和平,内氏应向巴人做出更多让步。奥尔默特担任总理期间,据称有意向巴方交还全部约旦河西岸土地(约6.8%的土地置换),允许10万巴难民回归,耶路撒冷敏感区域由“以巴美约沙”共管,可依然没能同巴方达成协议。因此,在国际环境于以色列不利的情况下,内塔尼亚胡更不愿轻易让步。
去年9月初,巴以双方在华盛顿宣布恢复和谈,但仅过了不到一个月,和谈便再度中断,并停滞至今。和谈停摆的直接原因是以色列拒绝再次在约旦河西岸冻结犹太人定居点修建,深层次原因恐怕是双方领导人的互不信任。可以肯定的是,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不相信内塔尼亚胡真的愿意让巴方建国,而内塔尼亚胡或许也不相信巴人真的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并且双方当前均对作为“掮客”的美国政府缺乏信任。在阿巴斯眼中,奥巴马与历任美国总统一样偏袒以色列;而在内塔尼亚胡看来,奥巴马不若其前任小布什那般支持以色列。
心理状态如斯,自然很难坐到谈判桌旁。阿巴斯似乎早已放弃了与内塔尼亚胡重新对话的打算,转而将精力投入到寻求国际社会支持巴建国的努力上,甚至暗示如果今年9月巴方建国的努力失败,他将辞去主席职务并解散巴民族权力机构,由以色列承担相应后果。9月13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将在纽约开幕,阿巴斯正是希望通过这个场合完成巴勒斯坦建国大业。不过,按照联大程序,要成为联合国成员国必须获得安理会的推荐,而巴方的单边行动肯定无法在安理会通过美国这一关。因此,这或许是一场已经被打上了失败标签的努力。
尽管如此,以色列和美国仍将巴方此举视若“洪水猛兽”。道理很明显:即便巴勒斯坦无法“入联”,但势必在联大会议上掀起一场“外交海啸”,以国际社会压倒性的支持来彰显以、美之孤立。为避免此等尴尬,以色列政府已开始频繁的外交活动,希望使尽量多的国家放弃支持巴方的行动。目前法国同意劝说巴方放弃单方面建国,但要求以方配合重开和谈。
作为巴以和谈的重要变量,哈马斯今年5月与法塔赫签约和解,寄望于一年后举行大选。哈马斯曾于2006年初赢得巴立法会选举并一度执政,如今4年任期早过;而2005年当选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的阿巴斯虽一再延长原定的4年任期,却也亟需藉选举重续合法性,因此两派握手言和并筹组由独立人士任总理的过渡政府,确系民心所向。但内塔尼亚胡政府将此视为和谈恢复的障碍,要求阿巴斯终止与哈马斯的和解,这进一步加深了巴以双方的不信任。
尽管和谈停滞不前,但巴以地区的安全局势却处于2000年以来的最好时期。那种恐怖袭击频发、以暴易暴的“凛冬”时期早已成过去。不过,如果巴方坚持将建国要求诉至联合国,那么即将到来的这个秋天将可能成为关键时刻。和平进程将藉此前行或倒退,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