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23条规定:“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必将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那么,学生的学习方式会有哪些变化呢?
一、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的地位。虽然老师也会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讨论题,但往往害怕学生过于发散,使自己的主动权削弱或处于尴尬境地,一般还是根据自己的预设来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所以整个课堂还是“学生跟着老师走”,“学生跟着老师说”。这种接受型的学习方式虽然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但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惰性和对教师的依赖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研究性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因为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他感兴趣的研究专题,也可以完全由自己选择和确定问题。问题确立以后,通常采用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整个专题的内容、方式、进度、实施地点、表现形态等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人或小组的努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成为某一个研究课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他对课题的完成负有主要的责任。学生真正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主观积极性便会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就有了内在的动力。
二、阅读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注重的一般是与课程教学直接相关的阅读,包括课前的预习阅读,上课时边听讲边进行的课堂阅读和课后的复习阅读。阅读的主要对象是教材,这种阅读对学生打好语文基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它的阅读范围比较狭窄,更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所学到的知识有限,学生的自我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充分的提高。
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阅读方式将发生变化。因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还有从课本中衍生的研究性问题,或者是课外阅读中发现的可行性的研究专题。如在学习了《木兰诗》这首民歌后,就可确定这样的研究课题:“在我国民歌中,铺排手法运用有很多,请你收集相关信息,谈谈你对铺排手法作用的看法。”而这些问题不是靠课本就能解决的,学生要通过广泛的阅读去搜索、获取与研究专题有关的资料。他们可以到图书馆、阅览室去查阅资料,也可以从网络上获取有关信息。这种阅读是开放性的阅读,它将打破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的封闭性阅读模式,给学生以更多的获取资料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为学生以后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学生由无“问题”到有“问题”
传统的语文课堂往往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按照老师设计的问题来研读文章,很少有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原因是提不出问题,或者有问题却不敢提,因为老师一般不留机会也不留时间给他们提问题。长此以往,本来对一切都怀有好奇心的学生们就变成了“无问题”的学生了。
研究性学习以“问题”(专题、课题)作为载体,整个过程主要是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所以,在研究性的学习中,提出问题是研究的第一步。这对学生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因为学生们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坐享其成了,要学会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
四、独立研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语文研究性学习一般要求学生自选专题,自我解决,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因此,个人独立研究是其中一项最基本的学习形式。开展独立研究的课题一般切口要小,内容要单一、容易,便于学生个体操作。例如:学习了沈从文的《端午节》后,就可确立这样一个小课题:了解端午节习俗及其由来。这个课题就便于学生开展独立研究,学生自己可以去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端午节的渊源和相关知识,也可以搜集一些端午节时人们开展各种活动的照片,还可以去走访附近的老人,听他们讲屈原的故事,还可以学着包粽子、做香袋等。最后可以综合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完成自己的研究课题。但由于学生个体在性格、兴趣、能力、知识等方面存在差异,以及研究条件的局限性,学生个人的力量往往难以解决复杂的问题。因此,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既要发挥学生的个体力量,又要发扬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所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
五、参与实践成为一种学习方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传授,主要是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学生所有问题的答案全在语文课本上,他们不需要到课本外去寻找答案。
研究性学习强调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训练和培养。这种实践性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自己去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由于学生们所提出的问题有时不是依靠课本就能解决的,必须走出教室,到图书馆、阅览室、网上去查阅、搜集资料或到社会上做调查、走访请教等,因此,实践性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
综上所述,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势必引发传统语文教学的变革,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变化。但无论是哪一种学习方式,我们都要选其中恰当的加以运用。研究性学习作为新生事物,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探索,只要我们致力于教育教学,相信会寻找到更有效的学习方式。
一、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的地位。虽然老师也会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讨论题,但往往害怕学生过于发散,使自己的主动权削弱或处于尴尬境地,一般还是根据自己的预设来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所以整个课堂还是“学生跟着老师走”,“学生跟着老师说”。这种接受型的学习方式虽然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但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惰性和对教师的依赖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研究性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因为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他感兴趣的研究专题,也可以完全由自己选择和确定问题。问题确立以后,通常采用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整个专题的内容、方式、进度、实施地点、表现形态等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人或小组的努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成为某一个研究课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他对课题的完成负有主要的责任。学生真正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主观积极性便会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就有了内在的动力。
二、阅读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注重的一般是与课程教学直接相关的阅读,包括课前的预习阅读,上课时边听讲边进行的课堂阅读和课后的复习阅读。阅读的主要对象是教材,这种阅读对学生打好语文基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它的阅读范围比较狭窄,更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所学到的知识有限,学生的自我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充分的提高。
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阅读方式将发生变化。因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还有从课本中衍生的研究性问题,或者是课外阅读中发现的可行性的研究专题。如在学习了《木兰诗》这首民歌后,就可确定这样的研究课题:“在我国民歌中,铺排手法运用有很多,请你收集相关信息,谈谈你对铺排手法作用的看法。”而这些问题不是靠课本就能解决的,学生要通过广泛的阅读去搜索、获取与研究专题有关的资料。他们可以到图书馆、阅览室去查阅资料,也可以从网络上获取有关信息。这种阅读是开放性的阅读,它将打破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的封闭性阅读模式,给学生以更多的获取资料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为学生以后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学生由无“问题”到有“问题”
传统的语文课堂往往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按照老师设计的问题来研读文章,很少有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原因是提不出问题,或者有问题却不敢提,因为老师一般不留机会也不留时间给他们提问题。长此以往,本来对一切都怀有好奇心的学生们就变成了“无问题”的学生了。
研究性学习以“问题”(专题、课题)作为载体,整个过程主要是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所以,在研究性的学习中,提出问题是研究的第一步。这对学生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因为学生们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坐享其成了,要学会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
四、独立研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语文研究性学习一般要求学生自选专题,自我解决,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因此,个人独立研究是其中一项最基本的学习形式。开展独立研究的课题一般切口要小,内容要单一、容易,便于学生个体操作。例如:学习了沈从文的《端午节》后,就可确立这样一个小课题:了解端午节习俗及其由来。这个课题就便于学生开展独立研究,学生自己可以去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端午节的渊源和相关知识,也可以搜集一些端午节时人们开展各种活动的照片,还可以去走访附近的老人,听他们讲屈原的故事,还可以学着包粽子、做香袋等。最后可以综合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完成自己的研究课题。但由于学生个体在性格、兴趣、能力、知识等方面存在差异,以及研究条件的局限性,学生个人的力量往往难以解决复杂的问题。因此,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既要发挥学生的个体力量,又要发扬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所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
五、参与实践成为一种学习方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传授,主要是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学生所有问题的答案全在语文课本上,他们不需要到课本外去寻找答案。
研究性学习强调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训练和培养。这种实践性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自己去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由于学生们所提出的问题有时不是依靠课本就能解决的,必须走出教室,到图书馆、阅览室、网上去查阅、搜集资料或到社会上做调查、走访请教等,因此,实践性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
综上所述,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势必引发传统语文教学的变革,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变化。但无论是哪一种学习方式,我们都要选其中恰当的加以运用。研究性学习作为新生事物,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探索,只要我们致力于教育教学,相信会寻找到更有效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