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F模式不同微物理过程对东北降水相态预报的影响

来源 :气象与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m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不同微物理过程对中尺度模式降水相态预报的影响,利用中尺度模式WRF(V3.1)和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WSM 6方案、Goddard方案和New Thompson方案等3种不同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2006-2008年东北地区存在降水相变的11次降水过程进行敏感性试验。通过对降水和云微物理特征影响进行分析,了解不同方案间的预报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微物理方案对降水落区和降水强度预报影响不明显,而降水相态对微物理参数化方案较敏感,主要表现在对雨区和雨夹雪区预报影响显著。从总体预报效果来看,Godd
其他文献
应用英国气象局的特定点预报模式,对2001年6月1日~7月15日中国10个城市的地面温度、相对湿度、海平面气压和风速等气象要素进行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析检验.结果表明,SSFM方
打开水龙头,哗哗流淌着有点甜的“农夫山泉”。2019年9月29日,历时近五年建设的杭州千岛湖配供水工程正式通水运行。来自千岛湖的清泉,出淳安、过建德、穿桐庐、经富阳,奔腾而过113公里长的“人工地下暗河”,流入杭城千家万户。千岛湖配供水工程是保障杭州城市供水安全、提升饮水水质的重大民生工程,项目通水标志着杭州城市供水格局从以钱塘江为主的单一水源供应,转变为千岛湖、钱塘江等多水源供水,同时千岛湖水源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多普勒雷达、卫星和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6月11日豫北局地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特征和触发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局地强对流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