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震未了,家园破碎,留还是走,其实已由不得他们:多数人选择了离开,但还是有人选择了守候,还有人迁移后归来,离别故土的痛楚,袭击着他们;各项政策的尚不明确,对未来的不确定,困扰着他们——
6月2日,傍晚。
马公乡在青川关庄安置点开了一次村民会。十几个村民蹲在乡党委书记黄兴文周围,听着第二天离开的安排。这是他们作为马公乡村民的最后一次会议。
后来,大家天南海北地冲起了壳子(方言,聊天的意思)。在他们的谈话里,出现了很多人名,有的死了,有的已经离开了。
他们也即将离开。
3000名青川人,成为“5·12”大地震后第一批大规模的移民。
余震中离乡
5月25日下午4时,628名青川灾民踏上了离乡的路。
马公乡的杨文帮两手空空。惟一能记录他在青川生活过的,是贴在胸口的户口本。有村民肩上背着从废墟中扒出的几十斤腊肉,有的用被单裹着几件单衣,空隙处,塞满牛奶和火腿肠。
虽然上午才接到离开的消息,但等待上车的他们,大都面色平静。“也想家,可是家没了。”杨文帮和村里人议论更多的,是以后的生活。
他们坐在军车的大篷里,面朝家乡离去。
刚走不远,军车开始晃动,随后,船一样左右摇摆。“地震了!”车上的村民一阵慌乱,很快,很多人拉着手靠在了一起。车停了。有一处山体滑坡,通往剑阁县的路被堵上了。
下午4时21分,汶川地震后最大的一次余震,6.4级。
杨文帮记得,有人说了一句“老天爷不想让走喽”,没人接话。当时军车靠在山崖的一侧。山体随时可能滑坡。杨文帮只有一个念头:离开。他再也不想过这种被余震和山体滑坡包围的日子。大家都沉默着。偶尔有人下车,看看前面堵着的路,叹口气,回来继续等待。
3个小时后,路通了。晚上11点左右,他们到了剑阁。下起了大雨,50毫米的降雨量。掀开车厢的篷布,哗哗的雨声,黑黢黢的夜,什么都看不清。
下不了车,他们踏不上剑阁的土地。
关庄镇移民工作的负责人王治要求灾民在车上休息。发放了饼干、开水和被子。所有的车灯都被打开了。
那天晚上,杨文帮觉得冷。他睡不着,想的最多的是5月12日之前的生活。在山里,有房,有田,有家。想到最后,他哭了。看看身边的村民靠在行李卷上,睡得正香。
第二天,5点钟,王治让大家下车,排队泡方便面。灾民迅速排起了队,齐整整地撕开盒子,伸出来等待开水。“像小学生一样抬头看着你。”王治说。乡亲们那种依赖的眼神,让他一阵心酸。那曾经是自己的“孩子”,现在就要放出去了。
石坝乡的书记舒云送村民时,灾民问他,书记你什么时候来看看我们?送走他们,舒云回到帐篷里哭了。舒云说,不光家没了,乡也要没了。
毁掉的家园
青川的关庄镇在这次地震中受灾严重,尤其是马公、红光、石坝三个乡。村子变得面目全非的一瞬,红光乡康乐村的强炳煜记得很清楚。
康乐村村民散居在两座山上,山被清竹江隔开,中间有座铁索桥。满山都是野菊花,喝的是山泉水。
地震来临,先是大炮似的一声巨响,黑烟翻腾着覆盖了地面。两座山头直线坠落,滑到清竹江中游,将清竹江一段填平并推高了300米。一眨眼,世界变了,河川成了山,上游堆积起了一个堰塞湖。
有村民在山顶种地,被推到江中,又被托起。前后不过几十秒。
山上到处是几米长的裂缝,需要跳跃才能通过。有的房屋被掩埋,有的房屋被淹,有的房屋塌了。
强炳煜清醒过来后就知道,康乐村永远没了。
他舍不得自己的家。2006年,他刚建起房子,当年8月28日发大洪水,房子被冲垮了。他不泄气,继续修。家在铁索桥边上,砖和水泥运不过去。他把水泥,石头和沙子从铁索桥的一边背到另一边,直到今年春节房才修好。
三个乡2006年都遭了洪灾,和强炳煜一样境况的村民有很多。
地震阻断了交通,很多村民步行9小时翻过几座大山,从村里走到关庄镇的灾民安置点。马公乡的村民刘思均走出来之后,没有想过再回头。他说他离开的地方已经不是生养他的地方了。以前山林茂密,药材遍地,空气清新,现在只剩下恐惧。
地质专家踏勘这三个乡镇后,认为这一连片地区已无任何生产生活资料,且是地震次生灾害的高危地带,已不再适合人居住。
这意味着,三个乡一万两千余人都需要迁出。
故土难离
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离开。
不愿离开的人,他们选择在相对安全的地方生活。他们的食物靠解放军背进去,或者他们花9个小时走出来,到安置点领了物资,再背回去。
关庄的灾民安置点,容量达到了极限,平时只有2000人生活的小镇子,最多的时候,聚集了近两万灾民。每个帐篷里都住着几户人家,睡觉的时候挪不开手脚。
有人来到安置点看了看,又回去了。他们觉得还是守在自己的家里边舒服。守着守着,就再也不愿走了。
62岁的章星光顶住了几轮说服。他认为自己的地方是安全的。他说死也要死在马公,“不管咋个都不走”。他还告诉乡里的干部,如果要强搬,他就跑。
有的老人是无法接受两手空空地离开,家里什么都带不走。强炳煜说,村里有一个80多岁的老人,每天从房子的废墟里往外掏东西,掏出来就坐在一边守着。老人说,那是一辈子的心血,他没有时间重新开始了。
老人不走,家里的年轻人也走不了。镇里的政策是整体搬迁,必须整家整家地走。有的老人被说服了,因为挂念着孙子还要上学。也有的一家人瞒着老人报了名,户主先迁过去,再回来接老人。
马公现在是生存条件最差的一个乡,当初的计划是全部搬迁。现在还有300多人留下来。乡党委书记黄兴文说只能等以后逐步往外搬了。人越走越少,坚持的人就会顶不住了。不通电,不通路,人也就没法呆下去了。不肯出来,是以前的日子过惯了,有药材、有矿,虽然不富,“生活质量好”。
还有灾民在临走的那一刻下车了,不肯再走。
选择与观望
更多的犹疑,不是搬与不搬,而是搬到哪里。
当初知道移民的地方有两个,元坝和剑阁,几乎所有申请外迁的灾民都填了元坝。两个地方都属于广元,他们知道元坝比剑阁富裕。
元坝接收1000人,剑阁接收2000人。有的灾民在临走前还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石坝乡有人迁到剑阁,有人迁到元坝。乡领导用第一批和第二批来区分,不提迁往地。有的灾民为了能迁到元坝,自己背着行李去找当地政府,被劝了回来。
在灾民安置点,话题都和搬迁有关。石坝乡的一个村民讲他的理论,“就是嫁 人,也要看看那家条件怎么样,哪能随便就跟了人家。”马公乡村民刘思均则认为,争也没用,不是争就能争得到的。他被分到了剑阁,可以选择乡。他看了看三个乡名,选了一个叫公兴镇的地方。“他名字里有公,马公乡也有个公字,算是缘分吧。”
青川移民办副主任王方明说,灾民安置的原则是重灾区优先。也就是受灾越重,安置的地方越好。但是很多人受灾差不多,移民办也只能随机安置。对于剑阁和元坝的各个乡镇的情况,他们也了解得并不清楚。
“不排除有的灾民在等待更好的地方。”关庄镇移民工作负责人王治说,很多灾民在观望。曾经有消息传出要迁往浙江,激起了灾民很大的热情。“浙江是个好地方。”村民何自三说,那边条件好,自己还可以学着做小生意。
观望的同时,灾民也会心慌,也许没下一次了呢?也许下一次地方更差呢?
衔接的难题
对于剑阁县来说,接收2000移民并不轻松。
剑阁也是地震的受灾区。剑阁县副县长贾剑生说,在这次地震中剑阁有近20万人无家可归,接近万人要在县内完成移民。他说,县里压力很大,但本着轻灾帮重灾的原则,他们必须接受,“这是一个政治任务”。
广元市副市长张兴德说,之所以选择剑阁和元坝,是因两地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可以腾出土地给灾民。青川3000移民当时情况危急,必须移出,只能先在本市范围内解决。而广元境内的其他区县或承担着大量的水库移民任务,或土地资源不够,没有移民的条件。
从地震发生到青川县第一次移民,中间只有10多天的时间。最开始的工作,显得有些慌乱。“双方衔接的问题,是难点之一。”剑阁和青川双方,都对此印象深刻。
统计人数是青川移民办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地震发生后,三个乡的交通和通讯都被阻断,乡村干部只能步行进入,最远的乡要步行9个多小时。有灾民投亲靠友,不知去向,无法联系统计移民意向。
青川第一次移民本定在5月27日出发,但由于可能下暴雨,提前到25日。统计工作并未完成,有的灾民没有来得及赶到。当时的政策就是“谁在谁上”。
由于没有一份明确的名单,剑阁县接移民的时候,没有办法了解移民具体情况。大多数灾民身份证件丢失,到达剑阁后只能依靠口述来确定身份。
第一批移民到剑阁后,先集中安置在一起,两天后由各乡镇领走。
6月3日第二次移民,则直接由车拉到了各乡镇。“减少了中间环节。”王治说,第一次太仓促,显得无序。由于剑阁方面没准备好,本来打算一次性完成3000移民的工作,叫停了几天。第二次直接采取了乡镇点对点的方式。
对于这批移民,王治认为,现在只能说是安而未置。这些灾民只是暂时生活在了那个地方,他们以后会怎样,还要看政策下来后他们自己的选择。
贾剑生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说,剑阁只能算暂时性地管起了这些灾民,让他们有水喝有饭吃。之后灾民也许会重新打主意,双方是否接纳彼此,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土地和房屋
吃饭和暂住的问题,当地政府的安置,都让灾民比较满意。
当地的百姓特意煮鸡蛋给灾民,有的村子还凑钱给分到本村的灾民买电视。“老百姓对我们没话说。”石坝乡的王开文觉得很感动。
在帐篷短缺的情况下,每户灾民都得到一顶帐篷。但是对于土地和永久房屋,就不那么简单了。
2000名灾民被分到了剑阁的30个乡镇,采取分散安置的办法。剑阁县规定,给每个灾民分一亩田地和0.5亩以上的林地。“从村民手里往外划土地比较困难。”凉山乡的徐建富书记说,村民对灾民都比较同情,但是牺牲利益,就另当别论了。有土地承包法,村民不肯出让土地是受法律保护的,徐建富说不能强制。另外,靠村民出让土地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让出来的土地过于分散,“每家让一分,灾民怎么来种?”
凉山乡接收了9户灾民,共39人。乡里开始的方案是,把村里一块集体土地划分出来,给9户居民做宅基地、土地和林地。由于这块地已经没有人种,解决起来相对容易。后来,凉山乡一个木材厂的厂长提出,39人都可以到厂里打工。村里划给厂里一块地,灾民可以在此建房。那个厂长提出,可以帮灾民出一半的钱建房,另外的钱可以先从厂里借,之后在工资里扣。村呈同时还会给每户2到3亩的土地。
9户灾民商量后,一致同意了后面的方案。这也是得到剑阁和青川双方肯定的一个成功安置案例。
更多灾民首先要选择的是被安排在哪个村。几乎所有的灾民,都希望能靠集镇。垂泉乡的书记郭龙宝带着灾民到各村逛,让他们看好哪个村子。有人为了挨近集镇,放弃了好的土地。
郭龙宝说,有些灾民到一起就不愿意分开了,本来帐篷已分到了各村,灾民们又偷偷聚到了一起。郭龙宝说他理解灾民的心情,但是全分到一个村是不可能的,毕竟一个村的土地是有限的。
对于分配灾民土地,更多的乡把希望寄托在全家外出打工的人身上。他们希望灾民把这些人的房子租或买下来,就可以种他们闲置的地了。
对于移民关注的子女上学问题,剑阁已出台了相应政策,公办的中小学作为接受移民子女的主渠道,无条件接收移民子女入学。并规定了就近入学的原则。
刘思均知道这个政策后松了口气,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好一点的学校里读书。
而对于永久性房屋的建造,剑阁县认为更加头疼。因为国家的政策还没有出来,县里的压力比较大。他们担心,如果没有政策支持,建房会不会成为剑阁县的“无私奉献”。另外,剑阁也有几万人的房子需要重建,如果因为青川灾情重,青川灾民的政策更优惠,那同样需要重建房的剑阁老百姓,会不会有怨言?
顾虑与回流
还是有人离开了移民地,虽然是少数。据青川移民办统计,比例在百分之二三左右。
王治认为这是正常的,有的人去时就是单身一人,去看看情况,觉得不错再把家人接去,不好就继续等待。
贾剑生认为,回流的原因首先是生活环境不习惯。其次是期望值太高了。有的灾民要求很高,但好的地方肯定以前已有老百姓了。
马公乡的董天桃就选择了回乡。他背着行李回到了关庄,准备再走回马公。“还是家里好。”他说,分到的乡里,百姓对他不错,但是他觉得不适应。在马公他种的是玉米,到剑阁要种水稻,他不习惯。另外他不喜欢那边的水,喝惯了家里的山泉。他还认为到了旱季,他被分的那个乡会缺水。
还有的人不愿接受租或买别人房子的建议:谁知道那个房子是不是危房?但又担心如果不买,在村里就不会有地。
另外一些人是“请假”回乡的。他们还不确定要不要继续留在剑阁。他们准备先在家里把东西看好,收收庄稼,等国 家的建房政策出来,再做打算。
对于他们的回头,和他们同时迁移的一些灾民不认同。“再差也比原来地方好。”王开学说,人不能太不知足。
广元市负责三个乡移民的一位副组长李智说,市政府正在研究灾民的永久性房屋的问题。他们希望除了国家补助外,还能从金融和贷款上解决灾民的建房资金问题。市政府还在讨论,建房资金是否可由当地政府先行补助。
王治说,最重要的还是看国家对灾民房屋的补助政策。很多观望的灾民就在等待这个政策,政策一下来,他们就会根据自己家里的情况,来做最后的决断,留还是走。
青川移民办的何国明说,移民工作到现在才仅仅是开了个头,“以后肯定有很多问题出来”。他说时间长了,灾民难免和当地的百姓有摩擦,他们的心理是否能够承受?双方能否融入彼此?另外善后工作如何跟上,比如户口身份证办理等等问题。
他说以前移民的经验是,过了10年,还会有人往回跑。不过,灾民和一般的水库移民有着不同的地方。首先是时间紧急,没有给灾民选择的余地,他们只能听从分配。另外灾民已经一无所有,他们的心态可能和普通的移民不同,容易接受安排。
缺口与等待
3000移民只是青川移民的一小部分。县长陈正永说,青川需要移民两、三万人。
移民小组负责人李智告诉记者,面对这么大的灾情,广元市已无能为力了。四川这次大规模受灾,省内移民的可能性也不大。而四川已承担了很多水库移民的任务,难以再有大的移民容量。
对之前的移民一万人到浙江的说法,李智称,当时只是地市这一级对外的一厢情愿。跨省移民需要国家的协调,他希望国家能尽快协调省外移民的计划。另外,他认为国家应尽快制定灾民的移民和安置政策,只有国家政策出台了,省市才好对接,下一步的移民工作才好开展。
在王治看来,既然国家在灾难中鼓励投亲靠友,那也可以制定相应的移民投亲靠友的政策,这样有利于缓解移民的压力。
目前在青川关庄镇的临时安置点里,还有许多人在等待,等待下一批移民。
村民刘思均说,他永远忘不了马公乡,他希望有一天自己在外面富了,能开车回来看看自己的家。
马公乡书记黄兴文坐在前往剑阁的客车上,看了看车里,说,人还在,不管到哪里,都忘不了我们马公。
6月2日,傍晚。
马公乡在青川关庄安置点开了一次村民会。十几个村民蹲在乡党委书记黄兴文周围,听着第二天离开的安排。这是他们作为马公乡村民的最后一次会议。
后来,大家天南海北地冲起了壳子(方言,聊天的意思)。在他们的谈话里,出现了很多人名,有的死了,有的已经离开了。
他们也即将离开。
3000名青川人,成为“5·12”大地震后第一批大规模的移民。
余震中离乡
5月25日下午4时,628名青川灾民踏上了离乡的路。
马公乡的杨文帮两手空空。惟一能记录他在青川生活过的,是贴在胸口的户口本。有村民肩上背着从废墟中扒出的几十斤腊肉,有的用被单裹着几件单衣,空隙处,塞满牛奶和火腿肠。
虽然上午才接到离开的消息,但等待上车的他们,大都面色平静。“也想家,可是家没了。”杨文帮和村里人议论更多的,是以后的生活。
他们坐在军车的大篷里,面朝家乡离去。
刚走不远,军车开始晃动,随后,船一样左右摇摆。“地震了!”车上的村民一阵慌乱,很快,很多人拉着手靠在了一起。车停了。有一处山体滑坡,通往剑阁县的路被堵上了。
下午4时21分,汶川地震后最大的一次余震,6.4级。
杨文帮记得,有人说了一句“老天爷不想让走喽”,没人接话。当时军车靠在山崖的一侧。山体随时可能滑坡。杨文帮只有一个念头:离开。他再也不想过这种被余震和山体滑坡包围的日子。大家都沉默着。偶尔有人下车,看看前面堵着的路,叹口气,回来继续等待。
3个小时后,路通了。晚上11点左右,他们到了剑阁。下起了大雨,50毫米的降雨量。掀开车厢的篷布,哗哗的雨声,黑黢黢的夜,什么都看不清。
下不了车,他们踏不上剑阁的土地。
关庄镇移民工作的负责人王治要求灾民在车上休息。发放了饼干、开水和被子。所有的车灯都被打开了。
那天晚上,杨文帮觉得冷。他睡不着,想的最多的是5月12日之前的生活。在山里,有房,有田,有家。想到最后,他哭了。看看身边的村民靠在行李卷上,睡得正香。
第二天,5点钟,王治让大家下车,排队泡方便面。灾民迅速排起了队,齐整整地撕开盒子,伸出来等待开水。“像小学生一样抬头看着你。”王治说。乡亲们那种依赖的眼神,让他一阵心酸。那曾经是自己的“孩子”,现在就要放出去了。
石坝乡的书记舒云送村民时,灾民问他,书记你什么时候来看看我们?送走他们,舒云回到帐篷里哭了。舒云说,不光家没了,乡也要没了。
毁掉的家园
青川的关庄镇在这次地震中受灾严重,尤其是马公、红光、石坝三个乡。村子变得面目全非的一瞬,红光乡康乐村的强炳煜记得很清楚。
康乐村村民散居在两座山上,山被清竹江隔开,中间有座铁索桥。满山都是野菊花,喝的是山泉水。
地震来临,先是大炮似的一声巨响,黑烟翻腾着覆盖了地面。两座山头直线坠落,滑到清竹江中游,将清竹江一段填平并推高了300米。一眨眼,世界变了,河川成了山,上游堆积起了一个堰塞湖。
有村民在山顶种地,被推到江中,又被托起。前后不过几十秒。
山上到处是几米长的裂缝,需要跳跃才能通过。有的房屋被掩埋,有的房屋被淹,有的房屋塌了。
强炳煜清醒过来后就知道,康乐村永远没了。
他舍不得自己的家。2006年,他刚建起房子,当年8月28日发大洪水,房子被冲垮了。他不泄气,继续修。家在铁索桥边上,砖和水泥运不过去。他把水泥,石头和沙子从铁索桥的一边背到另一边,直到今年春节房才修好。
三个乡2006年都遭了洪灾,和强炳煜一样境况的村民有很多。
地震阻断了交通,很多村民步行9小时翻过几座大山,从村里走到关庄镇的灾民安置点。马公乡的村民刘思均走出来之后,没有想过再回头。他说他离开的地方已经不是生养他的地方了。以前山林茂密,药材遍地,空气清新,现在只剩下恐惧。
地质专家踏勘这三个乡镇后,认为这一连片地区已无任何生产生活资料,且是地震次生灾害的高危地带,已不再适合人居住。
这意味着,三个乡一万两千余人都需要迁出。
故土难离
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离开。
不愿离开的人,他们选择在相对安全的地方生活。他们的食物靠解放军背进去,或者他们花9个小时走出来,到安置点领了物资,再背回去。
关庄的灾民安置点,容量达到了极限,平时只有2000人生活的小镇子,最多的时候,聚集了近两万灾民。每个帐篷里都住着几户人家,睡觉的时候挪不开手脚。
有人来到安置点看了看,又回去了。他们觉得还是守在自己的家里边舒服。守着守着,就再也不愿走了。
62岁的章星光顶住了几轮说服。他认为自己的地方是安全的。他说死也要死在马公,“不管咋个都不走”。他还告诉乡里的干部,如果要强搬,他就跑。
有的老人是无法接受两手空空地离开,家里什么都带不走。强炳煜说,村里有一个80多岁的老人,每天从房子的废墟里往外掏东西,掏出来就坐在一边守着。老人说,那是一辈子的心血,他没有时间重新开始了。
老人不走,家里的年轻人也走不了。镇里的政策是整体搬迁,必须整家整家地走。有的老人被说服了,因为挂念着孙子还要上学。也有的一家人瞒着老人报了名,户主先迁过去,再回来接老人。
马公现在是生存条件最差的一个乡,当初的计划是全部搬迁。现在还有300多人留下来。乡党委书记黄兴文说只能等以后逐步往外搬了。人越走越少,坚持的人就会顶不住了。不通电,不通路,人也就没法呆下去了。不肯出来,是以前的日子过惯了,有药材、有矿,虽然不富,“生活质量好”。
还有灾民在临走的那一刻下车了,不肯再走。
选择与观望
更多的犹疑,不是搬与不搬,而是搬到哪里。
当初知道移民的地方有两个,元坝和剑阁,几乎所有申请外迁的灾民都填了元坝。两个地方都属于广元,他们知道元坝比剑阁富裕。
元坝接收1000人,剑阁接收2000人。有的灾民在临走前还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石坝乡有人迁到剑阁,有人迁到元坝。乡领导用第一批和第二批来区分,不提迁往地。有的灾民为了能迁到元坝,自己背着行李去找当地政府,被劝了回来。
在灾民安置点,话题都和搬迁有关。石坝乡的一个村民讲他的理论,“就是嫁 人,也要看看那家条件怎么样,哪能随便就跟了人家。”马公乡村民刘思均则认为,争也没用,不是争就能争得到的。他被分到了剑阁,可以选择乡。他看了看三个乡名,选了一个叫公兴镇的地方。“他名字里有公,马公乡也有个公字,算是缘分吧。”
青川移民办副主任王方明说,灾民安置的原则是重灾区优先。也就是受灾越重,安置的地方越好。但是很多人受灾差不多,移民办也只能随机安置。对于剑阁和元坝的各个乡镇的情况,他们也了解得并不清楚。
“不排除有的灾民在等待更好的地方。”关庄镇移民工作负责人王治说,很多灾民在观望。曾经有消息传出要迁往浙江,激起了灾民很大的热情。“浙江是个好地方。”村民何自三说,那边条件好,自己还可以学着做小生意。
观望的同时,灾民也会心慌,也许没下一次了呢?也许下一次地方更差呢?
衔接的难题
对于剑阁县来说,接收2000移民并不轻松。
剑阁也是地震的受灾区。剑阁县副县长贾剑生说,在这次地震中剑阁有近20万人无家可归,接近万人要在县内完成移民。他说,县里压力很大,但本着轻灾帮重灾的原则,他们必须接受,“这是一个政治任务”。
广元市副市长张兴德说,之所以选择剑阁和元坝,是因两地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可以腾出土地给灾民。青川3000移民当时情况危急,必须移出,只能先在本市范围内解决。而广元境内的其他区县或承担着大量的水库移民任务,或土地资源不够,没有移民的条件。
从地震发生到青川县第一次移民,中间只有10多天的时间。最开始的工作,显得有些慌乱。“双方衔接的问题,是难点之一。”剑阁和青川双方,都对此印象深刻。
统计人数是青川移民办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地震发生后,三个乡的交通和通讯都被阻断,乡村干部只能步行进入,最远的乡要步行9个多小时。有灾民投亲靠友,不知去向,无法联系统计移民意向。
青川第一次移民本定在5月27日出发,但由于可能下暴雨,提前到25日。统计工作并未完成,有的灾民没有来得及赶到。当时的政策就是“谁在谁上”。
由于没有一份明确的名单,剑阁县接移民的时候,没有办法了解移民具体情况。大多数灾民身份证件丢失,到达剑阁后只能依靠口述来确定身份。
第一批移民到剑阁后,先集中安置在一起,两天后由各乡镇领走。
6月3日第二次移民,则直接由车拉到了各乡镇。“减少了中间环节。”王治说,第一次太仓促,显得无序。由于剑阁方面没准备好,本来打算一次性完成3000移民的工作,叫停了几天。第二次直接采取了乡镇点对点的方式。
对于这批移民,王治认为,现在只能说是安而未置。这些灾民只是暂时生活在了那个地方,他们以后会怎样,还要看政策下来后他们自己的选择。
贾剑生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说,剑阁只能算暂时性地管起了这些灾民,让他们有水喝有饭吃。之后灾民也许会重新打主意,双方是否接纳彼此,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土地和房屋
吃饭和暂住的问题,当地政府的安置,都让灾民比较满意。
当地的百姓特意煮鸡蛋给灾民,有的村子还凑钱给分到本村的灾民买电视。“老百姓对我们没话说。”石坝乡的王开文觉得很感动。
在帐篷短缺的情况下,每户灾民都得到一顶帐篷。但是对于土地和永久房屋,就不那么简单了。
2000名灾民被分到了剑阁的30个乡镇,采取分散安置的办法。剑阁县规定,给每个灾民分一亩田地和0.5亩以上的林地。“从村民手里往外划土地比较困难。”凉山乡的徐建富书记说,村民对灾民都比较同情,但是牺牲利益,就另当别论了。有土地承包法,村民不肯出让土地是受法律保护的,徐建富说不能强制。另外,靠村民出让土地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让出来的土地过于分散,“每家让一分,灾民怎么来种?”
凉山乡接收了9户灾民,共39人。乡里开始的方案是,把村里一块集体土地划分出来,给9户居民做宅基地、土地和林地。由于这块地已经没有人种,解决起来相对容易。后来,凉山乡一个木材厂的厂长提出,39人都可以到厂里打工。村里划给厂里一块地,灾民可以在此建房。那个厂长提出,可以帮灾民出一半的钱建房,另外的钱可以先从厂里借,之后在工资里扣。村呈同时还会给每户2到3亩的土地。
9户灾民商量后,一致同意了后面的方案。这也是得到剑阁和青川双方肯定的一个成功安置案例。
更多灾民首先要选择的是被安排在哪个村。几乎所有的灾民,都希望能靠集镇。垂泉乡的书记郭龙宝带着灾民到各村逛,让他们看好哪个村子。有人为了挨近集镇,放弃了好的土地。
郭龙宝说,有些灾民到一起就不愿意分开了,本来帐篷已分到了各村,灾民们又偷偷聚到了一起。郭龙宝说他理解灾民的心情,但是全分到一个村是不可能的,毕竟一个村的土地是有限的。
对于分配灾民土地,更多的乡把希望寄托在全家外出打工的人身上。他们希望灾民把这些人的房子租或买下来,就可以种他们闲置的地了。
对于移民关注的子女上学问题,剑阁已出台了相应政策,公办的中小学作为接受移民子女的主渠道,无条件接收移民子女入学。并规定了就近入学的原则。
刘思均知道这个政策后松了口气,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好一点的学校里读书。
而对于永久性房屋的建造,剑阁县认为更加头疼。因为国家的政策还没有出来,县里的压力比较大。他们担心,如果没有政策支持,建房会不会成为剑阁县的“无私奉献”。另外,剑阁也有几万人的房子需要重建,如果因为青川灾情重,青川灾民的政策更优惠,那同样需要重建房的剑阁老百姓,会不会有怨言?
顾虑与回流
还是有人离开了移民地,虽然是少数。据青川移民办统计,比例在百分之二三左右。
王治认为这是正常的,有的人去时就是单身一人,去看看情况,觉得不错再把家人接去,不好就继续等待。
贾剑生认为,回流的原因首先是生活环境不习惯。其次是期望值太高了。有的灾民要求很高,但好的地方肯定以前已有老百姓了。
马公乡的董天桃就选择了回乡。他背着行李回到了关庄,准备再走回马公。“还是家里好。”他说,分到的乡里,百姓对他不错,但是他觉得不适应。在马公他种的是玉米,到剑阁要种水稻,他不习惯。另外他不喜欢那边的水,喝惯了家里的山泉。他还认为到了旱季,他被分的那个乡会缺水。
还有的人不愿接受租或买别人房子的建议:谁知道那个房子是不是危房?但又担心如果不买,在村里就不会有地。
另外一些人是“请假”回乡的。他们还不确定要不要继续留在剑阁。他们准备先在家里把东西看好,收收庄稼,等国 家的建房政策出来,再做打算。
对于他们的回头,和他们同时迁移的一些灾民不认同。“再差也比原来地方好。”王开学说,人不能太不知足。
广元市负责三个乡移民的一位副组长李智说,市政府正在研究灾民的永久性房屋的问题。他们希望除了国家补助外,还能从金融和贷款上解决灾民的建房资金问题。市政府还在讨论,建房资金是否可由当地政府先行补助。
王治说,最重要的还是看国家对灾民房屋的补助政策。很多观望的灾民就在等待这个政策,政策一下来,他们就会根据自己家里的情况,来做最后的决断,留还是走。
青川移民办的何国明说,移民工作到现在才仅仅是开了个头,“以后肯定有很多问题出来”。他说时间长了,灾民难免和当地的百姓有摩擦,他们的心理是否能够承受?双方能否融入彼此?另外善后工作如何跟上,比如户口身份证办理等等问题。
他说以前移民的经验是,过了10年,还会有人往回跑。不过,灾民和一般的水库移民有着不同的地方。首先是时间紧急,没有给灾民选择的余地,他们只能听从分配。另外灾民已经一无所有,他们的心态可能和普通的移民不同,容易接受安排。
缺口与等待
3000移民只是青川移民的一小部分。县长陈正永说,青川需要移民两、三万人。
移民小组负责人李智告诉记者,面对这么大的灾情,广元市已无能为力了。四川这次大规模受灾,省内移民的可能性也不大。而四川已承担了很多水库移民的任务,难以再有大的移民容量。
对之前的移民一万人到浙江的说法,李智称,当时只是地市这一级对外的一厢情愿。跨省移民需要国家的协调,他希望国家能尽快协调省外移民的计划。另外,他认为国家应尽快制定灾民的移民和安置政策,只有国家政策出台了,省市才好对接,下一步的移民工作才好开展。
在王治看来,既然国家在灾难中鼓励投亲靠友,那也可以制定相应的移民投亲靠友的政策,这样有利于缓解移民的压力。
目前在青川关庄镇的临时安置点里,还有许多人在等待,等待下一批移民。
村民刘思均说,他永远忘不了马公乡,他希望有一天自己在外面富了,能开车回来看看自己的家。
马公乡书记黄兴文坐在前往剑阁的客车上,看了看车里,说,人还在,不管到哪里,都忘不了我们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