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时期,美国为支援中国抗日,曾送给我们两台发电机,藏在云贵地区的崇山峻岭之处。由于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知道的人很少,不久前被人重新找到,发现它们闪闪发亮仍在继续为当地发电。人们惊讶地看到,从1942年到现在,70多年过去了,这两台发电机连轴承都没有换过。如此高的质量和可靠性,令人感叹,值得中国制造业借鉴。
在过去某个历史时期,我们总是不敢、不愿意说外国货通常就是比国货质量好,认为那是“长别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是“崇洋媚外”。改革开放后,我们开阔了眼界,了解到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坦然面对我们的落后和不足,这是一种进步。于是我们励精图治,在很短时间内,在许多方面缩小、超赶着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之间的距离。中国制造扬眉吐气。
然而,我们在内心深处也知道,缩小差距并非完全依靠速度,而仍然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一时好不算好,一直好才算真的好。”这就是品牌意识。
中国的企业都在努力培养自己的品牌,而品牌的本质含义正是:在良好的基础上拥有持续不断的美誉。
我国的基础工业曾经相当薄弱,改革开放后至今,实力明显加厚和增强,但是,一些重要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仍不如人,比如汽车发动机等还在依赖进口,更为令人担忧的是,甚至许多常用的汽车配件,在质量上也仍然落后于人。我们的许多工业用品和消费日用品,有一个共同弱点是:可靠性和耐久性差。这导致我们不仅许多关键技术设备仍然需要进口,就连许多很小、很常见的日用消费品,国人也更愿意购买洋货,尽管其价格昂贵,但对于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来说,除了我们要宣传和鼓励人们爱国货买国货,在全球已开放的市场条件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也是一种很正常和无可阻挡的事实和趋势。问题是,如果这种现象长此下去,必然会对国内市场产生消极影响,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后顾之忧。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抛开假冒伪劣问题,在正常同等同类的商品质量方面,我们也必须承认,目前国货与洋货仍然普遍存在差距,这种差距除了前面说到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之外,还有美观、创意、人性化、趣味化等多个方面。而究其深层原因,与我们的文化教育和思想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还与我们经常提到的政策导向有关。
中国的“工二代”,绝大部分都来自农村和小城镇,他们普遍缺乏系统知识和专业培训,以北京为例,目前310万“北漂”务工青年近半是初中学历。这是一个很严峻的现实。而城市中的年轻人,随着中国高考制度改革扩招,大学生人数骤然猛增,然而,愿意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却越来越少,在浮躁的现实面前,许多高校理工科甚至砍掉了物理学、化学等基础课程,学理工科专业但不学四大力学,人们更热衷于学金融、外贸等时髦专业,没有几个是纯理工科专业学生,如材料、冶炼、石油,更不说去安心学习基础理论如数学、物理、化学等专业了。这才是中国经济、中国工业、中国产品、中国质量的真正后顾之忧。
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基础,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实业、制造业支撑;那么,中国制造的下一代,再下一代,将会如何升级和怎样持续发展呢?
在过去某个历史时期,我们总是不敢、不愿意说外国货通常就是比国货质量好,认为那是“长别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是“崇洋媚外”。改革开放后,我们开阔了眼界,了解到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坦然面对我们的落后和不足,这是一种进步。于是我们励精图治,在很短时间内,在许多方面缩小、超赶着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之间的距离。中国制造扬眉吐气。
然而,我们在内心深处也知道,缩小差距并非完全依靠速度,而仍然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一时好不算好,一直好才算真的好。”这就是品牌意识。
中国的企业都在努力培养自己的品牌,而品牌的本质含义正是:在良好的基础上拥有持续不断的美誉。
我国的基础工业曾经相当薄弱,改革开放后至今,实力明显加厚和增强,但是,一些重要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仍不如人,比如汽车发动机等还在依赖进口,更为令人担忧的是,甚至许多常用的汽车配件,在质量上也仍然落后于人。我们的许多工业用品和消费日用品,有一个共同弱点是:可靠性和耐久性差。这导致我们不仅许多关键技术设备仍然需要进口,就连许多很小、很常见的日用消费品,国人也更愿意购买洋货,尽管其价格昂贵,但对于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来说,除了我们要宣传和鼓励人们爱国货买国货,在全球已开放的市场条件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也是一种很正常和无可阻挡的事实和趋势。问题是,如果这种现象长此下去,必然会对国内市场产生消极影响,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后顾之忧。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抛开假冒伪劣问题,在正常同等同类的商品质量方面,我们也必须承认,目前国货与洋货仍然普遍存在差距,这种差距除了前面说到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之外,还有美观、创意、人性化、趣味化等多个方面。而究其深层原因,与我们的文化教育和思想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还与我们经常提到的政策导向有关。
中国的“工二代”,绝大部分都来自农村和小城镇,他们普遍缺乏系统知识和专业培训,以北京为例,目前310万“北漂”务工青年近半是初中学历。这是一个很严峻的现实。而城市中的年轻人,随着中国高考制度改革扩招,大学生人数骤然猛增,然而,愿意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却越来越少,在浮躁的现实面前,许多高校理工科甚至砍掉了物理学、化学等基础课程,学理工科专业但不学四大力学,人们更热衷于学金融、外贸等时髦专业,没有几个是纯理工科专业学生,如材料、冶炼、石油,更不说去安心学习基础理论如数学、物理、化学等专业了。这才是中国经济、中国工业、中国产品、中国质量的真正后顾之忧。
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基础,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实业、制造业支撑;那么,中国制造的下一代,再下一代,将会如何升级和怎样持续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