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多少城市可以重来?”年已古稀的阮仪三教授的发问声声撞击人们的心灵。
重来,往往被赋予“从零开始”的“起点”之意,可阮教授的发问却激起人们对城市开发、发展的新思考。
从前的古镇啊,可真是讨人喜欢。周庄的温润从容,让张爱玲离别时热泪盈眶——“周庄,我还会回来的”;同里的淡然安详,让余秋雨感慨“大隐隐于市,最好就是隐在这江南小镇”;水乡的一弯双桥的巧笑弯眉,让陈逸飞身在美国仍不忘画那幅《故乡的回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站到一个新起点,很多事情需要从零开始,其中有些做法让我们多交了学费。例如,老城墙古建筑怎么办?拆!老北京率先拆除了老城墙,全国各地纷纷追随首都的步伐,准备从“零”开始起步。当时还在同济大学读书的阮仪三跟着建筑系的一些教授来到苏州,提出保护老城墙的具体方案,但还是没能挡住人们回到“起点”从“零”起步的决心。
“起点”真的全都需要从“零”起步吗?非也。20世纪40年代,接连的战争使得欧洲不少古城受到破坏。从50年代起,欧洲就同时兴起了两个运动:一个是以伦敦为首的“新城建设运动”,另一个就是以巴黎为核心的“古城保护运动”。“古城保护运动”的蓬勃兴起让巴塞河以内的古建筑得以保全。欧洲的起点,做到了新的出发——不是从“零”起步出发。
阮仪三教授深谙“起点”和“零”的内涵,并一辈子奔波、劝说、书谏,“刀下救平遥,舍命保周庄”的故事广为传颂。可是急功近利的政绩观使“零”思维至今还有市场,让“零”思维“归零”还有一段路要走。君不见,“十里上塘到虎丘”的十里早被摊贩挤满,同里的深巷卖花声早就被酒吧吉他声掩盖。如果一直从“零”起步重构“起点”,还有多少古镇能给人展示历史的积淀与韵味?
著名文化学者冯骥才执着地写《老街的价值》系列文,为的就是警示人们“起点并不完全意味着从‘零’开始”。执政者们的确到了反思“零”思维,重新考虑“起点”内涵,以科学辩证观谋划古镇重新出发的时候了。当古镇都能够不再“從零开始”,而是在原先面貌上开始新的出发,才是明白了“起点”的真正内涵。
到那时,我相信阮教授就无需不断诘问:“‘起点’,就是‘零’起步吗?”“有多少城市可以重来?”
【作者系江苏省如东中学学生】
点评
这是一篇以“起点”为话题的考场议论文。作者避开“起点就是从零起步”这一共性思维,另立新论——古城镇的改造开发不可“重来”,不适合用“零”思维,必须“在原先面貌上开始新的出发”,一个“零”字关乎全篇。作者综合运用例证法、引证法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使新论得到有力支撑。善于变化句式、首尾紧密呼应也是本文的亮点之一。
重来,往往被赋予“从零开始”的“起点”之意,可阮教授的发问却激起人们对城市开发、发展的新思考。
从前的古镇啊,可真是讨人喜欢。周庄的温润从容,让张爱玲离别时热泪盈眶——“周庄,我还会回来的”;同里的淡然安详,让余秋雨感慨“大隐隐于市,最好就是隐在这江南小镇”;水乡的一弯双桥的巧笑弯眉,让陈逸飞身在美国仍不忘画那幅《故乡的回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站到一个新起点,很多事情需要从零开始,其中有些做法让我们多交了学费。例如,老城墙古建筑怎么办?拆!老北京率先拆除了老城墙,全国各地纷纷追随首都的步伐,准备从“零”开始起步。当时还在同济大学读书的阮仪三跟着建筑系的一些教授来到苏州,提出保护老城墙的具体方案,但还是没能挡住人们回到“起点”从“零”起步的决心。
“起点”真的全都需要从“零”起步吗?非也。20世纪40年代,接连的战争使得欧洲不少古城受到破坏。从50年代起,欧洲就同时兴起了两个运动:一个是以伦敦为首的“新城建设运动”,另一个就是以巴黎为核心的“古城保护运动”。“古城保护运动”的蓬勃兴起让巴塞河以内的古建筑得以保全。欧洲的起点,做到了新的出发——不是从“零”起步出发。
阮仪三教授深谙“起点”和“零”的内涵,并一辈子奔波、劝说、书谏,“刀下救平遥,舍命保周庄”的故事广为传颂。可是急功近利的政绩观使“零”思维至今还有市场,让“零”思维“归零”还有一段路要走。君不见,“十里上塘到虎丘”的十里早被摊贩挤满,同里的深巷卖花声早就被酒吧吉他声掩盖。如果一直从“零”起步重构“起点”,还有多少古镇能给人展示历史的积淀与韵味?
著名文化学者冯骥才执着地写《老街的价值》系列文,为的就是警示人们“起点并不完全意味着从‘零’开始”。执政者们的确到了反思“零”思维,重新考虑“起点”内涵,以科学辩证观谋划古镇重新出发的时候了。当古镇都能够不再“從零开始”,而是在原先面貌上开始新的出发,才是明白了“起点”的真正内涵。
到那时,我相信阮教授就无需不断诘问:“‘起点’,就是‘零’起步吗?”“有多少城市可以重来?”
【作者系江苏省如东中学学生】
点评
这是一篇以“起点”为话题的考场议论文。作者避开“起点就是从零起步”这一共性思维,另立新论——古城镇的改造开发不可“重来”,不适合用“零”思维,必须“在原先面貌上开始新的出发”,一个“零”字关乎全篇。作者综合运用例证法、引证法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使新论得到有力支撑。善于变化句式、首尾紧密呼应也是本文的亮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