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改革方向是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根据机械类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是一门与实践联系密切的专业基础课程,选择、设计好合理的项目模式有利于建立以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能力培养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项目教学是以具有相对独立的客观存在的工作任务模块,驱使学生和教师整合理论和实践,从而促进学生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满足就业的需要。本课程的内容和结构特点为项目教学提供了条件。笔者认为要将项目教学法更好地应用于《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中的就应先了解项目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示范项目、练习项目、实训项目的学习,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在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可以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辩解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同时,构建一个开放性、研究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按自己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
二、在《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中如何利用项目教学法
在认识了项目教学法之后就可以把项目教学法应用到《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的课堂教学中。对于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有了一定的思考和认识。
1.要确保项目任务的可行性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的每个章节或部分具有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即每个章节讲解了一种加工方法。各个知识体系的容量及实践性具有各自的特点,由于教学条件和时间的限制,项目的设定必须考虑其低成本性和可操作性,否则将会把所设项目变成说书式、逐步脱离实践的理论说教,弄巧成拙,消耗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以车削为例考虑学校的设备、时间和耗材,笔者没有要学生加工较大的零件而是采用了一个较小的零件(但是这个较小的零件包含了车削这一个大项目的所有内容),如图:
这个简单的零件包含了车削所有的内容,有外圆的加工、台阶的加工、沟槽的加工、锥面的加工、孔的加工和螺纹的加工等本项目中的6种加工方法。即以这个简单可行的零件作为一个项目完成车削这部分的教学。
2.要注意利用项目的发散性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项目结构中除了要有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模块主体外,还需要有拓展知识、培养创新、创造能力的发散点。这些发散点有的是新知识的起点,有的则是学生思维的敏感点。例如在车削每一个加工子项目中都要向同学们提出是否还有其他加工方法,或者可以事先列出多种加工方法,让同学们试试看能采用几种加工方法。如在车削外圆后要进行倒角处理。
3.要重视学生对项目任务的实感性
项目教学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项目任务的引入与学生的认知距离过远,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的激情,减低学生对新知识的领悟深度。针对课程内容的特点及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思考。首先,项目设计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或生产实际。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要仔细研究和检索其应用情况,筛选出更合适的项目素材。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取得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其次,项目设置要有渐进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将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逐步引向新的高度。以轴的结构知识点为例,选择减速器中轴上零件的装拆为项目内容,随着学生对每个零件的安装及拆卸方法的应用,在教师有步骤的提醒下,学生逐步理解零件轴向和周向定位,轴与零件的配合特点,轴的加工工艺,等等。逐步达到了教学目标,非常贴近生产实际,缩短了教育与就业的距离。
4.要适当增加同一知识目标的项目数,推动不同类型学生能力的提升
针对学生智能、兴趣的差异,教师在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教学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设计多个项目扩大学生的选择空间,增强学生项目实践的主动性。
5.要做好项目教学的过程控制
项目教学的过程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发展而言,是学生运用和寻找新理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学生面对新问题情境、新知识的应用时机及如何选取适当知识进行解决问题的思路较为狭窄。其次,因学生认知能力的限制,知识和能力并未真正上升到理性的层次,在实际问题面前,本来似乎清晰的规律和方法受到各种环境干扰后又变得模糊不清,从而渐离教学目标。另外,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的发生需要随项目展开的时间节奏和内容的序向进行调动和调节,否则会干扰项目目标的实现。针对以上两方面的情况,笔者将项目教学过程分为教学内容投放节奏控制和教学评价节奏的控制两个部分。通过知识获取节奏的控制使学生能较深刻地把握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性、准确性。再以金属材料的热处理项目为例,根据零件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将金属材料的热处理知识分成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进行细化投放,具体操作时以加热温度的控制为投放时刻,从而注意了知识和技能的层次性和连续性,有效地构建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体系。项目过程中的评价是帮助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提高、自我激励的有效途径,评价要有多样性,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更要注意项目评价的节奏,通过有节奏的评价机制为学生的项目任务的完成提供动力,而不是打乱正在运行的动力体系。另外,做好项目过程控制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有助于教师不断完善项目体系的设计,拓展项目设计的思路,这样教师产学研结合的能力会更快地得到锻炼和提高,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
[2]谢传兵.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演变与课程考查的维度.职教通讯,2007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能力培养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项目教学是以具有相对独立的客观存在的工作任务模块,驱使学生和教师整合理论和实践,从而促进学生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满足就业的需要。本课程的内容和结构特点为项目教学提供了条件。笔者认为要将项目教学法更好地应用于《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中的就应先了解项目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示范项目、练习项目、实训项目的学习,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在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可以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辩解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同时,构建一个开放性、研究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按自己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
二、在《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中如何利用项目教学法
在认识了项目教学法之后就可以把项目教学法应用到《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的课堂教学中。对于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有了一定的思考和认识。
1.要确保项目任务的可行性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的每个章节或部分具有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即每个章节讲解了一种加工方法。各个知识体系的容量及实践性具有各自的特点,由于教学条件和时间的限制,项目的设定必须考虑其低成本性和可操作性,否则将会把所设项目变成说书式、逐步脱离实践的理论说教,弄巧成拙,消耗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以车削为例考虑学校的设备、时间和耗材,笔者没有要学生加工较大的零件而是采用了一个较小的零件(但是这个较小的零件包含了车削这一个大项目的所有内容),如图:
这个简单的零件包含了车削所有的内容,有外圆的加工、台阶的加工、沟槽的加工、锥面的加工、孔的加工和螺纹的加工等本项目中的6种加工方法。即以这个简单可行的零件作为一个项目完成车削这部分的教学。
2.要注意利用项目的发散性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项目结构中除了要有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模块主体外,还需要有拓展知识、培养创新、创造能力的发散点。这些发散点有的是新知识的起点,有的则是学生思维的敏感点。例如在车削每一个加工子项目中都要向同学们提出是否还有其他加工方法,或者可以事先列出多种加工方法,让同学们试试看能采用几种加工方法。如在车削外圆后要进行倒角处理。
3.要重视学生对项目任务的实感性
项目教学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项目任务的引入与学生的认知距离过远,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的激情,减低学生对新知识的领悟深度。针对课程内容的特点及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思考。首先,项目设计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或生产实际。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要仔细研究和检索其应用情况,筛选出更合适的项目素材。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取得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其次,项目设置要有渐进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将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逐步引向新的高度。以轴的结构知识点为例,选择减速器中轴上零件的装拆为项目内容,随着学生对每个零件的安装及拆卸方法的应用,在教师有步骤的提醒下,学生逐步理解零件轴向和周向定位,轴与零件的配合特点,轴的加工工艺,等等。逐步达到了教学目标,非常贴近生产实际,缩短了教育与就业的距离。
4.要适当增加同一知识目标的项目数,推动不同类型学生能力的提升
针对学生智能、兴趣的差异,教师在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教学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设计多个项目扩大学生的选择空间,增强学生项目实践的主动性。
5.要做好项目教学的过程控制
项目教学的过程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发展而言,是学生运用和寻找新理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学生面对新问题情境、新知识的应用时机及如何选取适当知识进行解决问题的思路较为狭窄。其次,因学生认知能力的限制,知识和能力并未真正上升到理性的层次,在实际问题面前,本来似乎清晰的规律和方法受到各种环境干扰后又变得模糊不清,从而渐离教学目标。另外,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的发生需要随项目展开的时间节奏和内容的序向进行调动和调节,否则会干扰项目目标的实现。针对以上两方面的情况,笔者将项目教学过程分为教学内容投放节奏控制和教学评价节奏的控制两个部分。通过知识获取节奏的控制使学生能较深刻地把握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性、准确性。再以金属材料的热处理项目为例,根据零件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将金属材料的热处理知识分成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进行细化投放,具体操作时以加热温度的控制为投放时刻,从而注意了知识和技能的层次性和连续性,有效地构建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体系。项目过程中的评价是帮助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提高、自我激励的有效途径,评价要有多样性,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更要注意项目评价的节奏,通过有节奏的评价机制为学生的项目任务的完成提供动力,而不是打乱正在运行的动力体系。另外,做好项目过程控制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有助于教师不断完善项目体系的设计,拓展项目设计的思路,这样教师产学研结合的能力会更快地得到锻炼和提高,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
[2]谢传兵.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演变与课程考查的维度.职教通讯,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