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时常会因为学生犯下一些“低级错误”而哭笑不得。例如:“一头大象重4千克”“爷爷今年36岁”“每套西装用布3.2米,100米布可以做(31.25)套西装。”“黄豆的发芽率为108%。”……类似的失误还有许多。为什么学生头脑中的“数”游离于生活经验之外,脱离了生活实际呢?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为什么不能自觉地将“数”与已有的生活常识建立联系呢?这与学生解题的不良习惯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学生缺乏数学的数感。
数感是数的抽象意义与数的具体意义的统一, 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十大核心素养,其中“数感”摆在核心素养的首要位置,可见其重要性。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呢?具体有哪些方式呢?下面我简要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在数的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理解数的含义,建立数的概念,是形成数感的最基础的一步。而学生对數概念的建立是需要经历一个从“迷茫”到“醒悟”的过程,即新课标提到的既有感知成分又有思维成分的“感悟”过程。如何在概念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数感呢?在教学实践中,借助直观形象、采用数形结合、利用生活经验、运用已有数感是四种比较有效的培养方式。
1.借助直观形象
借助直观形象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是利用儿童善于形象思维的本能,通过实物的展示、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来帮助学生建立数概念、形成数感的做法。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对数的感悟是从数数、辨认各组实物对象的多少开始建立的,教师可以制作“鸭子卡片”让学生来做“数鸭子”游戏;可以让学生数一数教室里面某些物品的个数,如黑板擦、扫帚、粉笔等等这些实物。在数数的过程中,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字的意义和大小关系,逐步了解数字与客体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形成对自然数的初步感悟。又如,利用摆小棒来认识100以内的数,学生通过一捆一捆地数,一根一根地数,真切地理解100以内的数的构成。而万以内数的认识、大数的认识,都可以借助计数器来学习,学生通过拨珠子、数珠子来理解多位数的意义。由于计数器与数位顺序表一一对应,通过计数器的演示,又让学生看到“满十进一”的过程,感悟十进制的计数规则。由于数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教师在进行数概念教学中,应尽量让数依附于具体实物、教具或学具,让学生借助直观形象来认识数,并通过建立实物与数的对应观念,进一步形成鲜明的计数表象,从而体会数的意义、理解数的本质,达到培养数感的目的。
2.采用数形结合
分数的初步认识 ,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的知识,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理解分数的意义,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假如采用直观形象、实践操作的方法来理解分数,虽也能实现教学目标,但在组织教学中会遇到一些麻烦,例如“分月饼”活动,有教师把月饼带到课堂上来切分,发现要实现对月饼“平均分”还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因此,教学中常常把月饼抽象为一个圆,然后对这个圆平均分成四份,取出其中一份,以此来表示分数1/4。当然,各种不同的单位“1”还可以利用不同的图形来代替,譬如学生熟悉的长方形、正方形等等,在对图形进行平均分、取出若干份的操作中,学生可以更为准确地理解各种常见的分数(如图一),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假分数和带分数意义的理解,以及区分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图二)。
可以看出,教师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能克服理解上的偏差,提升用数学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从而更有效地培养“数感”。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数学发展的全局着眼,从具体的教学过程着手,有目的地进行数形结合的渗透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形结合思想,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利用生活经验
在六年级《负数》的教学中,认识负数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重要扩展,在此之前学生学习的数都是“算术数”,这些数往往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感受这些数的含义比较容易。而“负数”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生活经验,但直接应用较少,概念还比较模糊。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感悟负数的具体意义。例如,课前教师组织学生收听天气预报、查阅银行存折记载的收支情况,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课中创设坐电梯的情境,通过动画演示电梯下降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电梯下降到地面层之下,出现用负数记录层数的生活现实;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温度计液柱的下降过程,让学生发现温度除了有零上温度、零度,还有零下温度。教学中,教师通过引用生活实例,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感悟正负数的现实意义,这样抽象的正、负数概念便逐渐清晰,原有的数概念范围就得以扩充,相应的数感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所以,教师在数概念教学中,要善于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他们了解其中的内在联系,从而为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概念和形成数感提供经验支撑。
4.运用已有的数感建立新的数感
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后一个知识的学习往往建立在前一个知识的基础上。数感的建立也是如此,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数感出发,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数感。以“万”的教学为例,考虑到学生已经有“千”的数感,教学时可以结合身边的例子展开。例如,某校约有一千名学生,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回忆升旗仪式的情景,展示全体学生举行升旗仪式的全景照片,然后让学生思考一万名学生有多少呢?一个学校一千,一千一千地数,数十次,十个一千就是一万。这也就是说,十个这样的学校的学生集合在一起就大约是一万名学生了。又如,四年级学生在学完《大数的认识》之后,教材安排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1亿有多大》,像1亿这样庞大的数字,学生很难直观感知它的大小,此时就可以运用已有的数感去建立新的数感。 二、在数的运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对计算方法的选择、对计算结果的估计,都与学生的数感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借助计算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数感也是一种重要途径。
1.利用口算培养数感。口算既是人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又是学习笔算、估算的基础。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口算方法,运用方法进行口算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比较和感受数的大小变化,学习根据数的特点进行凑整运算,同时强化数位意识和计数法的理解,这都有助于学生数感的培养和形成。
2.利用估算培养数感。估算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估算相对于精确计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更广泛的实际应用,更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曾经在一节数学活动课上,尝试让学生开展一项挑战性的估算游戏。例如出示估算题目“234×29”,接着让参赛的学生进行估算,并各自把估计的得数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公布准确得数,并用计算器算出参赛学生估算的得数与准确的得数的差,差值最小的学生说明估得更准就胜出。这样的游戏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探索最佳估算方法,学生在感受运算规律、把握运算得数的活动中,数感得以培养,收到良好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抓住各种有利时机,提高学生对估算的认识,让学生感受估算的魅力,增强估算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在生活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学得很认真、很起劲,但最终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数感,这也是一些教师很苦恼的事情。究其原因,还是学生缺乏应用意识,没有把课堂上学到的数概念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导致数学与生活脱离关系。要摆脱这种“纸上谈兵”的困境,教师一方面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另一方面要做个“有心人”,把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有让“数学应用”成为一种习惯,学生的数感才能在不断的实践应用中得到真正的培养。
教师可以给低年级的学生布置课外实践作业——寻找生活中的数:例如爬楼梯是每天经常做的事,可以让学生留意并数一数学校每层楼台阶的级数,并与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在参加春游或社会实践活动时,让学生寻找和发现身边的数学,回来之后在班里进行交流汇报;学完长度单位之后,让学生到操作上跑一跑50米、100米的距离,周末在家长的陪同下走一走1000米的距离,以此来感知和体验这些具体数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在学完《克、千克的认识》之后,让学生寻找并掂量1克与1千克的物体,收集并交流哪些物体分别用“克”“千克”作单位;学完小数的意义之后,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超市了解商品的价格,比较同类商品不同品牌价格的高低,并作记录和交流汇报。这些“亲数学”行为,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理解数和运用数,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数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真正地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真正体验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做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明确: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而学生数感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不断渐进、沉淀和积累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提供有助于学生数感培养的情境,通过一些有效的途径和方式来培养学生数感,并追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境界。同时还要创设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数感,并且学会运用数学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光明、范文贵.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童俊文,王洁琪.小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研究[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数感是数的抽象意义与数的具体意义的统一, 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十大核心素养,其中“数感”摆在核心素养的首要位置,可见其重要性。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呢?具体有哪些方式呢?下面我简要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在数的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理解数的含义,建立数的概念,是形成数感的最基础的一步。而学生对數概念的建立是需要经历一个从“迷茫”到“醒悟”的过程,即新课标提到的既有感知成分又有思维成分的“感悟”过程。如何在概念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数感呢?在教学实践中,借助直观形象、采用数形结合、利用生活经验、运用已有数感是四种比较有效的培养方式。
1.借助直观形象
借助直观形象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是利用儿童善于形象思维的本能,通过实物的展示、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来帮助学生建立数概念、形成数感的做法。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对数的感悟是从数数、辨认各组实物对象的多少开始建立的,教师可以制作“鸭子卡片”让学生来做“数鸭子”游戏;可以让学生数一数教室里面某些物品的个数,如黑板擦、扫帚、粉笔等等这些实物。在数数的过程中,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字的意义和大小关系,逐步了解数字与客体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形成对自然数的初步感悟。又如,利用摆小棒来认识100以内的数,学生通过一捆一捆地数,一根一根地数,真切地理解100以内的数的构成。而万以内数的认识、大数的认识,都可以借助计数器来学习,学生通过拨珠子、数珠子来理解多位数的意义。由于计数器与数位顺序表一一对应,通过计数器的演示,又让学生看到“满十进一”的过程,感悟十进制的计数规则。由于数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教师在进行数概念教学中,应尽量让数依附于具体实物、教具或学具,让学生借助直观形象来认识数,并通过建立实物与数的对应观念,进一步形成鲜明的计数表象,从而体会数的意义、理解数的本质,达到培养数感的目的。
2.采用数形结合
分数的初步认识 ,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的知识,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理解分数的意义,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假如采用直观形象、实践操作的方法来理解分数,虽也能实现教学目标,但在组织教学中会遇到一些麻烦,例如“分月饼”活动,有教师把月饼带到课堂上来切分,发现要实现对月饼“平均分”还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因此,教学中常常把月饼抽象为一个圆,然后对这个圆平均分成四份,取出其中一份,以此来表示分数1/4。当然,各种不同的单位“1”还可以利用不同的图形来代替,譬如学生熟悉的长方形、正方形等等,在对图形进行平均分、取出若干份的操作中,学生可以更为准确地理解各种常见的分数(如图一),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假分数和带分数意义的理解,以及区分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图二)。
可以看出,教师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能克服理解上的偏差,提升用数学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从而更有效地培养“数感”。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数学发展的全局着眼,从具体的教学过程着手,有目的地进行数形结合的渗透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形结合思想,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利用生活经验
在六年级《负数》的教学中,认识负数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重要扩展,在此之前学生学习的数都是“算术数”,这些数往往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感受这些数的含义比较容易。而“负数”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生活经验,但直接应用较少,概念还比较模糊。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感悟负数的具体意义。例如,课前教师组织学生收听天气预报、查阅银行存折记载的收支情况,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课中创设坐电梯的情境,通过动画演示电梯下降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电梯下降到地面层之下,出现用负数记录层数的生活现实;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温度计液柱的下降过程,让学生发现温度除了有零上温度、零度,还有零下温度。教学中,教师通过引用生活实例,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感悟正负数的现实意义,这样抽象的正、负数概念便逐渐清晰,原有的数概念范围就得以扩充,相应的数感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所以,教师在数概念教学中,要善于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他们了解其中的内在联系,从而为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概念和形成数感提供经验支撑。
4.运用已有的数感建立新的数感
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后一个知识的学习往往建立在前一个知识的基础上。数感的建立也是如此,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数感出发,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数感。以“万”的教学为例,考虑到学生已经有“千”的数感,教学时可以结合身边的例子展开。例如,某校约有一千名学生,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回忆升旗仪式的情景,展示全体学生举行升旗仪式的全景照片,然后让学生思考一万名学生有多少呢?一个学校一千,一千一千地数,数十次,十个一千就是一万。这也就是说,十个这样的学校的学生集合在一起就大约是一万名学生了。又如,四年级学生在学完《大数的认识》之后,教材安排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1亿有多大》,像1亿这样庞大的数字,学生很难直观感知它的大小,此时就可以运用已有的数感去建立新的数感。 二、在数的运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对计算方法的选择、对计算结果的估计,都与学生的数感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借助计算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数感也是一种重要途径。
1.利用口算培养数感。口算既是人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又是学习笔算、估算的基础。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口算方法,运用方法进行口算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比较和感受数的大小变化,学习根据数的特点进行凑整运算,同时强化数位意识和计数法的理解,这都有助于学生数感的培养和形成。
2.利用估算培养数感。估算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估算相对于精确计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更广泛的实际应用,更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曾经在一节数学活动课上,尝试让学生开展一项挑战性的估算游戏。例如出示估算题目“234×29”,接着让参赛的学生进行估算,并各自把估计的得数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公布准确得数,并用计算器算出参赛学生估算的得数与准确的得数的差,差值最小的学生说明估得更准就胜出。这样的游戏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探索最佳估算方法,学生在感受运算规律、把握运算得数的活动中,数感得以培养,收到良好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抓住各种有利时机,提高学生对估算的认识,让学生感受估算的魅力,增强估算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在生活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学得很认真、很起劲,但最终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数感,这也是一些教师很苦恼的事情。究其原因,还是学生缺乏应用意识,没有把课堂上学到的数概念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导致数学与生活脱离关系。要摆脱这种“纸上谈兵”的困境,教师一方面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另一方面要做个“有心人”,把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有让“数学应用”成为一种习惯,学生的数感才能在不断的实践应用中得到真正的培养。
教师可以给低年级的学生布置课外实践作业——寻找生活中的数:例如爬楼梯是每天经常做的事,可以让学生留意并数一数学校每层楼台阶的级数,并与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在参加春游或社会实践活动时,让学生寻找和发现身边的数学,回来之后在班里进行交流汇报;学完长度单位之后,让学生到操作上跑一跑50米、100米的距离,周末在家长的陪同下走一走1000米的距离,以此来感知和体验这些具体数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在学完《克、千克的认识》之后,让学生寻找并掂量1克与1千克的物体,收集并交流哪些物体分别用“克”“千克”作单位;学完小数的意义之后,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超市了解商品的价格,比较同类商品不同品牌价格的高低,并作记录和交流汇报。这些“亲数学”行为,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理解数和运用数,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数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真正地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真正体验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做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明确: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而学生数感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不断渐进、沉淀和积累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提供有助于学生数感培养的情境,通过一些有效的途径和方式来培养学生数感,并追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境界。同时还要创设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数感,并且学会运用数学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光明、范文贵.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童俊文,王洁琪.小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研究[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