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疯狂英语·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ydal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境创设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英语课堂教学本身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因此,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创设使得教学充满活力元素,激发学生已有认知,提高他们的思维度、参与性与合作性,让学生在情境中掌握新知,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体验成功,促成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新课标所提出的三维目标。
  关键词:情境创设;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思考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6)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是在高中教学阶段贯彻党的全面发展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载体,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衔接、进一步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课程。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学习英语语言及其运用的课程,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格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具有工具性和人为性融合统一的特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帮助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综合运用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他们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学会学习,加深对多元世界的认识,形成开放、包容的态度,深刻体会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阶段开设英语课程,是为学生用英语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吸取世界文化精华、传播中华文化创造必要的条件,也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职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学习高中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为他们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奠定基础。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努力优化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提供多种选择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在日常教学公开课或教学比赛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活动、任务型学习、整体性教学等形式在热身课(Warming up)和阅读课(Reading)中尤为突出,课堂气氛活跃,节奏流畅,学生的参与性较高。然而,纵观课堂流程,笔者发现教师对于教学情境的创设,重形式的比较多。为活跃而活跃,为讨论而讨论,情景设计上缺乏实用性、交际性、真实性等,有些活动甚至偏离了主题。这些所谓的活动、讨论只是摆设而已,没有真正给学生提供运用语言、培养能力、体验成功、激发动机和兴趣实践的活动。
  作为新课程教学的实践者,笔者一直努力寻找适合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的学业发展。为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合适他们学习的情景,而情景教学正合乎我们课堂教学的需要。
  1.教学情境的理论基础
  教学情境是教学的突破口,情境创设不仅有助于学生在不自觉中达到认知活动与情境活動有机的“渗透”与“融合”,而且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狀态。
  1 . 1 构建主义理论
  构建主义(Constructivism)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构建主义的学习就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交流活动而实现的意义构建过程,其中,“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构建”是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
  基于这些构建主义核心思想,我国学者何克抗对构建主义理论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概括,即“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构建的目的”。
  1 . 2 新课程教学观
  从教师教学侧面来看,新课程倡导教学是生成的、互动的、体验的过程。其次,新课程又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同时,新课程下的教学重在体验、参与,重在过程。正如新课标所要求的那样,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是学生在问题体验中发挥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获得创新成果的过程。
  从学生学习层面来看,新课程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标提出,要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新的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知识传授通过发现、探究与合作等认识活动予以渗透,使学生自然习得语言知识,有效地实现语言输入。另外,学习方式的转变,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间操作能力。通过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已有认知与活动内容结合起来,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语言的有效输出。同时,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双向交流,情境创设多媒体展示,能够使学生感受氛围,提高人文素养。
  2.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操作
  教学情境是“情”与“境”的融合,是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师生共同营造的课堂情感氛围。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有利于教师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同时也帮助学生实现知行统一的有效学习方式。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一直着力于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取得了些许实践经验,在此与各位同仁交流探讨。
  2 . 1 创设问题情境,激活思维与培养能力
  一堂成功的教学课,不仅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更要在问题的设置上下功夫。教学要以问题为载体,这样才能抓住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这个“魂”,也就是抓住课堂教学内涵这个“本”。教师通过感性材料做铺垫,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和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类比,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参与、思考和体验,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 1 Unit 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教学中,当学生了解了Nelson Mandela和Elias之后,笔者提出如下问题:Why was Nelson Mandela chosen as the example of a modern great man?由于有了课文这个载体,加上学生对于这段历史有所了解,为学生的讨论做好了很好的铺垫,所以讨论非常活跃,几乎每个同学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位学生发言说:Nelson Mandela was chosen
  as the example of a modern great man because of his fight for fairness in South Africa and his far-sighted and generous ideas to those white people who were against him. His idea on how to resolve conflict can be found in the teachings of Gandhi, which he put into practice. After many years’hard struggle he helped his people get the same rights as white people in his country.
  從学生的陈述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利弊中做出了选择,辩证的思考了曼德拉为自由奋斗的不屈精神,客观地阐述了曼德拉的斗争精髓,有理有据。通过对这个问题的交流,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知识的理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用英语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次,笔者觉得,教师不仅要精心创设好教学情境,同时,教师的设问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这种层次性提问,一方面保护了广大学生的自尊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提问的广度和深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2 . 2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与体验新知
  生活情境关注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相关性,能够打开学生已有的生活库,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强化学生体验,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笔者注意到,在日常教学中,如果教师让学生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知识,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增强参与和体验的欲望。
  众所周知,学生比较喜欢灵活多变的课堂活动形式。所以,笔者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总是考虑到形式的变化。例如,人教版 2 Unit 1 Cultural Relics前,笔者就利用课文内容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Some of you think we should donate the treasures to the government while others hold the view that they should keep it by themselves. If you were one of the finders, how should you deal with this problem?在活動前,根据学生建议,将学生分成两组,支持组和反对组。再将大组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小组活动,讨论与整理各方观点。
  在双方各自酝酿好观点的基础上,笔者引入下一环节:Now we have discussed how we should deal with this problem. Here we will hold an informal class debate. First I’d like to invite one as the chairperson.话音刚落,有一学生自告奋勇走上讲台。通过chairperson的一番陈述,学生不仅能阐述他们支持或反对的理由,同时也能较好地组织好自己的语言,使得双方的论辩异常激烈,高潮迭起。在辩论结束阶段,举手表决了优胜小组和最佳辩手,作为本次活动的最终评价。教师对学生们的表现作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当然也指出了一些错误和不足。然后对此次辩论作了总结,指出了开展小组辩论的一些须知:
  ★There must be a question with two possible answers.
  ★There must be a chairperson.
  ★There must be two sides in the class—“for”or “against” the question.
  ★Each side takes turn to debate and gives reasons for their opinion.
  ★At the end there should be a class vote.
  一个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通过活动,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且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肯定。这样的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了“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此同时,通过教师的评价和总结,学生对于今后开展类似的辩论活动就会有的放矢。这类交往互动活动,既盘活了知识储备,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
  2 . 3 创设探究情境,升华欲望与内化迁移
  探究教学作为一种新的课程理念,主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教学呈现一种开放式的结构,以类似研究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进行学习,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笔者在语法教学中,经常采用呈现与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人教版6 Unit 1中,为了给If虚拟语气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总结,笔者预设学生可能会用到的句式,事先打在幻灯上将其展示出来,分小组讨论其潜在规律,发现这些语句的特点和规则。
  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 now, I would buy a flat near the West Lake.
  If the school buildings had been built much more firmly, there would not have been destroyed in the earthquake.   If I were to become president of America in 2050, I would develop a better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基于教学活动的层层铺垫,此时让学生探究if虚拟语气的规则已经不再是难题。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极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笔者注意到,在随后的练习中,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握语言的准确性。
  又如,为了切实减轻教师的批改压力,笔者尝试改革寫作教学模式,采用小组合作形式批改作文。每次活动,落实好活动组长,由组长牵头组织好4-5人小组,对本组内学生作文以探究性评价的方式,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究可选词汇、短语、句型,及时修改方案。笔者观察到,通过探究式小组学习,学生的主体意识有了增强,主动地参与写作分析与信息反馈。在分析问题时,主动吸取知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给其他同学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2 . 4 创设合作情境,体验成功与张扬个性
  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其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在什么层面上参与其中,直接影响到认知结果。在开展合作学习时,要有适当的教学铺垫,教师对活动的要求要简单明了,对活动内容、形式设计,活动目的定位都要准确,小组成员分工要具体、合理。同时,教师要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参与到活动中去,目的是要保证全员参与以及话语质量,不至于造成小组活动成为摆设、走过场或放任自流。在完成小组活动后,不仅要进行组内成员的互评,还要根据各组表现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互评,真正做到合作学习,人人参与,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 8 Unit 2 Cloning时,笔者设计了如下情境:要求学生6人一组开展讨论:What might b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eveloping cloning technology?由于有了课文的铺垫,各小组组长很快将小组成员分工做好了落实:a leader, a reporter, a note-taker, an agitator and all are listeners and idea-presenters。从小组活动的热烈程度,笔者感觉到,小组成员之间的话轮转换是充裕的,成员参与是积极的,语言输出是有效的。教师在整个小组活动过程中是小组活动的聆听者、帮助者,也是小组活动情况的监控者。
  在汇报阶段,各小组汇报员陈述了克隆技术的有利与不利因素,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懂得如何辩证地看待问题。有小组这样描述了他们的观点:
  We think cloning will do bad to our human beings. As we know, the present cloning technology has not been well developed; maybe some evil leaders may want to make use of it to clone themselves like Bin Laden. In addition, there are some moral objections to cloning human being. Further more, because of immature technology, we may produce some monsters like the Green Giant.
  笔者认为,虽然只是个人代替小组进行陈述,然而从话语输出质量来看,这些观点很显然是小组成员共同参与的结果,而且还和全班同学进行了分享。我们开展小组活动的目的是让所有学生,不管是优秀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都能在互动与帮助中实现语用能力的提高。小组成员的积极参与,教学评价机制的介入,都保证了互动活动的有效性,弥补了大班教学的不足。
  3.教学情境创设的思考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根据课时确定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创造一个适时的应用所学内容的实践环境,最大限度激活学生已有认知,提高语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3 . 1 教学情境创设应关注学生的整体和个体层面
  新课程所提倡的学生整体观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完整的人;每一个学生都要全面发展。从各个层面来讲,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生命体,要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整体角度而言,教学要面向全体,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到小组活动、同伴活动、集体活动对于学生个体和整体的发展有利与否,合理整合教材,有效利用学生相关教学资源,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动起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同时也要宽容对待,尊重差异。
  3 . 2 教学情境创设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教育者,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审美,这对于人的一生发展都是很有裨益的。在创设教学情境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辩证地看待问题的习惯,例如,在学习人教版 4 Unit 1时提问:What qualities can we learn from Lin Qiaozhi? 帮助学生树立励志信念,促进学习动力;在学习人教版 8 Unit 2时提问:How do you assess the present cloning technology?帮助学生多角度辩证地看待问题,学会明辨是非。同时,在开展教学评价时,多鼓励,少批评,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
  3 . 3 教学情境创设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新课程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关注学习主体。为此,教师要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主动权,使他们主动地进入生活,体验生活,创造生活。因此,在设计教学情境时,应着眼于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需要等,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例如,在人教版 5 Unit 5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Warming up环节开展对急救知识的诊断,对蛇咬、流血、扭伤等常见事故进行自我急救。之后,推荐人员到前台阐述各自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3 . 4 教學情境的创设要以“三维”目标为准绳
  课堂教学总是要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必须要始终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本课教学中落实与否。否则,教师只关注自己想象中的生活化,而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生活,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相应经验,那样的教学情境只能是走秀和摆设,学生的语言产生必然是有限的、孤立的。所以,创设“三维”目标下的教学情境,必须要考虑为学习者构建起关于知识理解和语言输出的概念支架,并在情境活动中予以体现和深入。笔者认为,情境只有在为教学服务的时候才能称之为好情境。
  4.结束语
  教学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实际,创设符合学生认知、兴趣、年龄特点等合理、有效的情境。在遵循新课标“三维”目标的同时,不仅要预设相应的情境任务,也要创造性地生成情境。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学生的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最终达到发展人的目的,实现教学的深层次渗透和学生的有效参与。
  参考文献
  何克抗.1997.构建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3).
  教育部.2016.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欧阳芬.2005.新课程下教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能力培养与提升[M].北京:新华出版社.
  徐瑞.2005.新课程下的学生观[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大均.2004.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高中政治思维能力运用有利于学生理解高中政治知识点,对政治学、哲学知识框架体系掌握更透彻.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
自唐代实行“诗赋取士”制度,辞赋与科举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应试赋所代表的王权话语,在秉承前科举时代所树立的辞赋经典的同时,又形成了对辞赋经典的重构与偏离.唐代应试律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近年来,一些知名跨国企业高层频频访华,无疑都是冲着利润而来.不过,今年5月底跨国化工巨头杜邦公司全球副总裁Ellen J.kullman来华
数形结合作为数学学科领域重要的思想,教师合理引进数形结合思想组织课堂教学,能够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效培养,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的有效.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数形结
安全问题,永远是企业的核心问题。四川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处,是专门为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压裂酸化、固井、连续油管作业工程服务,以及研制 Security issues will alway
在现阶段的英语考试中,不断的将考试的侧重点集中在了应用的阅读理解能力考虑评上.虽然考试的形式不一样,但是基础的考试原型还是主要集中在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测试上.因此,
小学英语是基础,必须要打好基础.在教学中要善于开展情境教学,使枯燥抽象的课本语言变得形象、生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锻炼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当今社会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经济水平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素质也在不断提升.在这样的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教育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社会中对教育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它是适应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发展所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
摘 要:“动态生成”理念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体现出来的重要教学理念,是在生成性思维关照下发展形成的教学理论。本文试图将动态生成性教学的观念引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结合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构建出一种关注学生主体性、关注表现性目标、关注教学过程的非线性的、动态性的阅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动态生成性教学;阅读教學;教学模式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主张在教学中关注和体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