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处理农村发生的一起狂犬病疫情,分析农村狂犬病疫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防控对策。
[关键词] 狂犬病 疫情发生原因 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5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1-0270-01
2014年4月25日,景洪市勐龙镇畜牧兽医站接到景洪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通知,勐龙镇坝卡村委会叭罕黄村民小组发生一例疑似人感染狂犬病死亡病例。接到通知后,勐龙镇畜牧兽医站组织技术人员赶赴该村调查疫情,在形成疫情调查处置报告交镇政府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后,政府立即组织兽医站、卫生院按照疫情处置方案采取行动,包括封锁、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措施。
一、调查情况
1.辖区内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在2013年1月,勐龙镇发生首例人感染狂犬病的病例,家在勐龙镇曼别村委会曼迷村民小组的村民于2012年9月被流浪犬咬伤右下肢腓肠肌外侧,伤口较深,暴露程度为III级,暴露后未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未注射狂犬病免疫蛋白或抗血清,发病后送往医院,经市人民医院专家组会诊,确定为狂犬病临床诊断病例。
2014年3月9日,勐龙镇坝卡村委会叭罕黄村民小组发生一起家犬伤人事件,4位村民和10余条狗被同一只流浪犬不同程度咬伤。在接到村委会上报后,勐龙镇畜牧兽医站立即派出2名技术人员和3名村级防疫员到该村进行调查和处置,由于伤人犬已被村联防扑杀并深埋,技术人员未能观察到伤人犬的临床症状,根据被咬村民描述,初步推断为疑似犬狂犬病。勐龙镇畜牧兽医站开展了狂犬病疫苗注射和相关知识宣传工作,扑杀被咬伤犬11只,接种狂犬病疫苗67只,并劝说被咬村民立即前往医院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和疫苗注射。
2.患者被犬咬伤及发病情况 这次(2014年4月25日)报告的狂犬病病例同样是发生在勐龙镇坝卡村委会叭罕黄村民小组。患者,女,39岁,农民。在2014年3月初向亲戚领养了一只幼犬,该幼犬只有一个月大,所以之前未注射过狂犬病疫苗。3月22日,在患者给幼犬洗澡的过程中,手指不慎被幼犬咬伤,由于伤口不深,患者只作了简单的冲洗,未到医院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4月20日左右,患者感觉身体不适,到医院就诊,确诊为狂犬病病例,不治身亡。
3.疫情发生地基本情况 疫情发生地位于勐龙镇与嘎洒镇交界处,紧邻景大公路。全村国土面积16.39平方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26公里。该村现有农户148户,人口712人。全村无养犬专业户,均为家庭散养,疫情发生前全村共养犬114只,平时农户以拴养为主,用于看家护院,个别犬只在自家门口附近自由活动。由于该疫点交通便利且人员、车辆流动性很大,故安排部署好疫情处置工作显得十分紧迫。
二、疫情处置情况
勐龙镇立即启动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对疫点内的所有犬只进行扑杀,共扑杀114只,扑杀后的犬采取深埋焚烧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做好该疫点的卫生消毒工作。启动疫情日报制度。在全镇开展狂犬病防控知识宣传,对辖区内的犬只进行普查、登记、紧急免疫,共免疫狂犬病疫苗2392只。
三、农村狂犬病疫情发生原因
1.传染源数量庞大,免疫密度低 我国饲养的犬、猫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近年来,农村地区饲养犬只看家护院更为普遍,犬只数量大大增加。调查表明,我国南方农村地区犬密度可高达15至20只/100人,猫密度可高达5至10只/100人,平均每户至少养有1只以上犬或猫。然而,犬、猫散养现象非常普遍,农村地区几乎都是散养(90%至95%),极易发生动物间传播及动物致伤情况。此外,调查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犬、猫免疫率低,农村地区犬只免疫率仅为10%至20%,猫则几乎没有进行过免疫,形成不了免疫屏障。
2.防范狂犬病意识不强,未及时处理伤口 许多人对狂犬病的严重危害性认识不足,部分群众被外观健康的带毒犬、猫等动物咬伤后,往往抱着侥幸麻痹心理,不到正规医院进行及时、有效的伤口处理。另外,防治费用偏高,使有些村民被犬咬伤以后,主动放弃接种狂犬疫苗等防治措施。据了解,目前狂犬疫苗价格在280元/份以上,如需接种抗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治疗费用高达上千元,这在边远山区和农村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
3.农村犬只管理不规范,犬只登记家底不清 农村养犬登记、免疫档案不健全,犬只免疫和拴养率低,而野犬、流浪犬却大量增加,易发生动物间传播、致伤甚至动物间疫情向人间扩散的情况。部分养犬者本人依法养犬意识淡漠,不支持配合防控工作。狂犬病防制经费缺乏,灭犬工具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控措施落实。
四、防控对策
1.宣传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 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狂犬病危害、犬只管理与免疫、被犬咬伤后的处理等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广大群众自我保护意识。一旦被犬或者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到就近医院进行伤口清洗等暴露后处置,争取在24h内接种狂犬病疫苗,必要时应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2.实行强制免疫,提高家犬狂犬病免疫密度 据WHO推荐,一个地区的犬接种狂犬疫苗的免疫率达到80%,就可以切断狂犬病的传染源,有效防止狂犬病流行。因此,防控狂犬病关键是抓好家犬的免疫。要把狂犬病免疫纳入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范围,采取集中免疫、常年补针等方法,对家犬进行预防接种,使犬群保持常年较高免疫保护水平。同时开展犬只免疫抗体检测,确保免疫效果,犬群抗体合格率未达规定要求时,必须进行加强免疫。建立完整的家犬免疫档案,对免疫有效期内的家犬发放《免疫证》,佩带免疫标识。
3.强化农村犬只管理 要求各村委会对本辖区内的犬只进行调查统计,登记造册,通过村规民约等形式规范农村犬只饲养管理,督促农户加强犬只的拴养、圈养,坚持养犬必须免疫的原则定期对犬群实施狂犬病疫苗预防接种,组织联防等人员力量抓好村内犬的管理工作,杜绝村内犬游荡现象,发现可疑犬、流浪犬及时捕杀。让群众形成文明养犬的习惯,努力减少犬伤人事件。
[关键词] 狂犬病 疫情发生原因 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5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1-0270-01
2014年4月25日,景洪市勐龙镇畜牧兽医站接到景洪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通知,勐龙镇坝卡村委会叭罕黄村民小组发生一例疑似人感染狂犬病死亡病例。接到通知后,勐龙镇畜牧兽医站组织技术人员赶赴该村调查疫情,在形成疫情调查处置报告交镇政府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后,政府立即组织兽医站、卫生院按照疫情处置方案采取行动,包括封锁、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措施。
一、调查情况
1.辖区内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在2013年1月,勐龙镇发生首例人感染狂犬病的病例,家在勐龙镇曼别村委会曼迷村民小组的村民于2012年9月被流浪犬咬伤右下肢腓肠肌外侧,伤口较深,暴露程度为III级,暴露后未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未注射狂犬病免疫蛋白或抗血清,发病后送往医院,经市人民医院专家组会诊,确定为狂犬病临床诊断病例。
2014年3月9日,勐龙镇坝卡村委会叭罕黄村民小组发生一起家犬伤人事件,4位村民和10余条狗被同一只流浪犬不同程度咬伤。在接到村委会上报后,勐龙镇畜牧兽医站立即派出2名技术人员和3名村级防疫员到该村进行调查和处置,由于伤人犬已被村联防扑杀并深埋,技术人员未能观察到伤人犬的临床症状,根据被咬村民描述,初步推断为疑似犬狂犬病。勐龙镇畜牧兽医站开展了狂犬病疫苗注射和相关知识宣传工作,扑杀被咬伤犬11只,接种狂犬病疫苗67只,并劝说被咬村民立即前往医院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和疫苗注射。
2.患者被犬咬伤及发病情况 这次(2014年4月25日)报告的狂犬病病例同样是发生在勐龙镇坝卡村委会叭罕黄村民小组。患者,女,39岁,农民。在2014年3月初向亲戚领养了一只幼犬,该幼犬只有一个月大,所以之前未注射过狂犬病疫苗。3月22日,在患者给幼犬洗澡的过程中,手指不慎被幼犬咬伤,由于伤口不深,患者只作了简单的冲洗,未到医院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4月20日左右,患者感觉身体不适,到医院就诊,确诊为狂犬病病例,不治身亡。
3.疫情发生地基本情况 疫情发生地位于勐龙镇与嘎洒镇交界处,紧邻景大公路。全村国土面积16.39平方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26公里。该村现有农户148户,人口712人。全村无养犬专业户,均为家庭散养,疫情发生前全村共养犬114只,平时农户以拴养为主,用于看家护院,个别犬只在自家门口附近自由活动。由于该疫点交通便利且人员、车辆流动性很大,故安排部署好疫情处置工作显得十分紧迫。
二、疫情处置情况
勐龙镇立即启动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对疫点内的所有犬只进行扑杀,共扑杀114只,扑杀后的犬采取深埋焚烧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做好该疫点的卫生消毒工作。启动疫情日报制度。在全镇开展狂犬病防控知识宣传,对辖区内的犬只进行普查、登记、紧急免疫,共免疫狂犬病疫苗2392只。
三、农村狂犬病疫情发生原因
1.传染源数量庞大,免疫密度低 我国饲养的犬、猫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近年来,农村地区饲养犬只看家护院更为普遍,犬只数量大大增加。调查表明,我国南方农村地区犬密度可高达15至20只/100人,猫密度可高达5至10只/100人,平均每户至少养有1只以上犬或猫。然而,犬、猫散养现象非常普遍,农村地区几乎都是散养(90%至95%),极易发生动物间传播及动物致伤情况。此外,调查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犬、猫免疫率低,农村地区犬只免疫率仅为10%至20%,猫则几乎没有进行过免疫,形成不了免疫屏障。
2.防范狂犬病意识不强,未及时处理伤口 许多人对狂犬病的严重危害性认识不足,部分群众被外观健康的带毒犬、猫等动物咬伤后,往往抱着侥幸麻痹心理,不到正规医院进行及时、有效的伤口处理。另外,防治费用偏高,使有些村民被犬咬伤以后,主动放弃接种狂犬疫苗等防治措施。据了解,目前狂犬疫苗价格在280元/份以上,如需接种抗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治疗费用高达上千元,这在边远山区和农村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
3.农村犬只管理不规范,犬只登记家底不清 农村养犬登记、免疫档案不健全,犬只免疫和拴养率低,而野犬、流浪犬却大量增加,易发生动物间传播、致伤甚至动物间疫情向人间扩散的情况。部分养犬者本人依法养犬意识淡漠,不支持配合防控工作。狂犬病防制经费缺乏,灭犬工具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控措施落实。
四、防控对策
1.宣传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 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狂犬病危害、犬只管理与免疫、被犬咬伤后的处理等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广大群众自我保护意识。一旦被犬或者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到就近医院进行伤口清洗等暴露后处置,争取在24h内接种狂犬病疫苗,必要时应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2.实行强制免疫,提高家犬狂犬病免疫密度 据WHO推荐,一个地区的犬接种狂犬疫苗的免疫率达到80%,就可以切断狂犬病的传染源,有效防止狂犬病流行。因此,防控狂犬病关键是抓好家犬的免疫。要把狂犬病免疫纳入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范围,采取集中免疫、常年补针等方法,对家犬进行预防接种,使犬群保持常年较高免疫保护水平。同时开展犬只免疫抗体检测,确保免疫效果,犬群抗体合格率未达规定要求时,必须进行加强免疫。建立完整的家犬免疫档案,对免疫有效期内的家犬发放《免疫证》,佩带免疫标识。
3.强化农村犬只管理 要求各村委会对本辖区内的犬只进行调查统计,登记造册,通过村规民约等形式规范农村犬只饲养管理,督促农户加强犬只的拴养、圈养,坚持养犬必须免疫的原则定期对犬群实施狂犬病疫苗预防接种,组织联防等人员力量抓好村内犬的管理工作,杜绝村内犬游荡现象,发现可疑犬、流浪犬及时捕杀。让群众形成文明养犬的习惯,努力减少犬伤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