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它对课内语文教学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对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首次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的量的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初中学生)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在此基础上,《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7~9年级学生提出了课外阅读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在当前情况下,有效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实施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师而言,任重而道远。在当前情况下,如何有效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走进阅读世界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驱冲动”
1.营造读书氛围,明确读书目的。在班级、在学校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人有主动适应环境的意识,所以,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环境对人的改造作用。当一个班级形成人人要读书、人人乐读书、人人会读书的氛围时,这个班级整体的语文素养就会不断地自动“升级换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如:“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患。”“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并书写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在教室内张贴,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
2.培养课外阅读兴趣。阅读兴趣不是天生就存在的,而是通过外界环境影响,特别是学校现代化教育条件和家庭生活的作用,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而产生的,它是学生积极的阅读意识的表现,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定期举办读书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丰富的阅读活动,从而培养自己浓厚的阅读兴趣,使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有较高的提高和发展。当然,阅读意识的培养也必须努力克服那些消极的因素,这样才能在精神上蓬勃向上,保证阅读兴趣的稳定发展。
二、让学生领略阅读的“精彩世界”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好的推荐书目和正确的阅读指导对健全中学生的心灵、提高中学生的素质有重大作用,社会各方面已经形成共识。《中学语文活动教材》从宏观上向中学生推荐了七类应多读的书籍:哲学、政治类通俗读物;伟人传略;中外文学名著;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学习方法类书籍;艺术、体育类读物和实用类读物。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的《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则具体地向中学生推荐了40部阅读书籍。其中初中有15种,除了《大纲》规定的以外,还增加了《培根随笔》《名人传》等中外书籍。这些书籍应该成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主流。
拓宽课外阅读内容,引导学生去读原著。有课文如《智取生辰纲》等是长篇名著的节选,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原著,指导学生从阅读的深度上分层次反复阅读。还可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书报期刊、读书网站,如《中学生阅读》《窗前的青春》和 “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网”等。
三、让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
加强方法指导,提高课外阅读质量。方法指导是重点。观念转变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就能比较顺利地开展,但是课外读物浩如烟海,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往往无从下手,盲目的阅读,其效果要大打折扣。有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为了消遣,还有些是为了猎奇,“猎奇心理”在中学生当中更为突出,一部分学生总是“唯奇是取”余者不顾。比如读长篇小说,一些学生一般只追求离奇的情节;读报纸杂志,总是对林林总总的奇谈怪论感兴趣。因此,教师要加强指导,提高课外阅读质量,使他们转向为求知、思考、剖析、欣赏、运用、创新而进行课外阅读。
1.以节选文为基点,向整部著作扩展。为了让学生对古典名著有所了解,初中语文教材节选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杨修之死》等课文。教学这些课文时,一定要把对原著的介绍确定为教学重点之一,课文学完后,一定要留有足够的课后扩展训练,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促使学生将课外阅读变成自觉的行为。
2.以某篇名作为基点,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语文教材中,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入选一个作家的多部作品,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对一些重要作家进行较详细的介绍,以引起学生对阅读该作家其他作品的兴趣。
3.以某篇作品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同类题材的作品往往因写作目的的不同,表达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另外,作者生活的经历不同、写作风格不同,也会给作品带来很大的不同。如教授鲁迅的《社戏》后,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叶君健的《看戏》。
当然,这些扩展的一个前提是学生都能找得到书看。鉴于农村中学现有的图书条件,建议在扩展阅读教学时,尽可能介绍《自读课本》入选的编目。
四、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优良习惯”
1.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1)读一读,圈一圈。要求学生阅读时,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查阅,弄懂了再读。(2)画一画,想一想。一是画出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二是画出文章的重点句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3)抄一抄,写一写。人手一个读书笔记本,摘抄好词佳句,熟读成诵,这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课外书,还可以练练笔,写下心得体会,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断进行句子仿写和语段仿写。
2.以写促读。语文教学提倡以读促写,学生阅读量大了,知识面丰富了,写作水平就易于提高。但是,在学生还不能将课外阅读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时,以写促读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即教师通过布置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文、日记等来促使学生去阅读。教师可以布置诸如“我最爱读的一本书” “书本给我带来了……”“向你推荐一本好书”等作文题;还可以要求学生每天以日记的形式写下一定量的读书笔记。时间长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语文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积累是运用的前提,运用是积累的升华。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注意积累。学生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在作文中就可以得到运用。
五、让学生在多元有效评价的基础上“乐此不疲”
1.课前3~5分钟演讲,课前演讲用时虽少,但只要持之以恒,对学生的读、说能力的提高都是很有帮助的。每一轮的课前几分钟演讲,都可以确立一个主题,要求学生带着主题去检索资料,广泛阅读,每节课前让2~3个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交流阅读经验,教师要及时鼓励表扬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手抄报活动。手抄报是一种很好的语文课外活动,它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写字能力都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同时它对条件的要求不高,在农村中学可以广泛地开展。制作手抄报时,几个同学可以组成一个小组,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3.开展读书比赛。定期公布学生阅读的进度、篇目、笔记篇数、字数,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作品研讨会、经常组织优秀习作的投稿等。这些多种多样的检测评价给学生创造了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既看到了别人的优点,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势必会引发你追我赶、百家争鸣的局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的成就感。
总之,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要提高认识、加强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读书的目的,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以课内促课外、以课外补课内,将学生的课外阅读由盲目随意引向目标明确、由肤浅引向深刻。让我们行动起来,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奋斗。
参考资料:
1.王湛《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中国教育报》2007年7月。
2.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
课外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它对课内语文教学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对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首次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的量的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初中学生)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在此基础上,《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7~9年级学生提出了课外阅读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在当前情况下,有效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实施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师而言,任重而道远。在当前情况下,如何有效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走进阅读世界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驱冲动”
1.营造读书氛围,明确读书目的。在班级、在学校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人有主动适应环境的意识,所以,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环境对人的改造作用。当一个班级形成人人要读书、人人乐读书、人人会读书的氛围时,这个班级整体的语文素养就会不断地自动“升级换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如:“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患。”“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并书写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在教室内张贴,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
2.培养课外阅读兴趣。阅读兴趣不是天生就存在的,而是通过外界环境影响,特别是学校现代化教育条件和家庭生活的作用,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而产生的,它是学生积极的阅读意识的表现,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定期举办读书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丰富的阅读活动,从而培养自己浓厚的阅读兴趣,使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有较高的提高和发展。当然,阅读意识的培养也必须努力克服那些消极的因素,这样才能在精神上蓬勃向上,保证阅读兴趣的稳定发展。
二、让学生领略阅读的“精彩世界”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好的推荐书目和正确的阅读指导对健全中学生的心灵、提高中学生的素质有重大作用,社会各方面已经形成共识。《中学语文活动教材》从宏观上向中学生推荐了七类应多读的书籍:哲学、政治类通俗读物;伟人传略;中外文学名著;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学习方法类书籍;艺术、体育类读物和实用类读物。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的《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则具体地向中学生推荐了40部阅读书籍。其中初中有15种,除了《大纲》规定的以外,还增加了《培根随笔》《名人传》等中外书籍。这些书籍应该成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主流。
拓宽课外阅读内容,引导学生去读原著。有课文如《智取生辰纲》等是长篇名著的节选,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原著,指导学生从阅读的深度上分层次反复阅读。还可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书报期刊、读书网站,如《中学生阅读》《窗前的青春》和 “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网”等。
三、让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
加强方法指导,提高课外阅读质量。方法指导是重点。观念转变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就能比较顺利地开展,但是课外读物浩如烟海,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往往无从下手,盲目的阅读,其效果要大打折扣。有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为了消遣,还有些是为了猎奇,“猎奇心理”在中学生当中更为突出,一部分学生总是“唯奇是取”余者不顾。比如读长篇小说,一些学生一般只追求离奇的情节;读报纸杂志,总是对林林总总的奇谈怪论感兴趣。因此,教师要加强指导,提高课外阅读质量,使他们转向为求知、思考、剖析、欣赏、运用、创新而进行课外阅读。
1.以节选文为基点,向整部著作扩展。为了让学生对古典名著有所了解,初中语文教材节选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杨修之死》等课文。教学这些课文时,一定要把对原著的介绍确定为教学重点之一,课文学完后,一定要留有足够的课后扩展训练,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促使学生将课外阅读变成自觉的行为。
2.以某篇名作为基点,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语文教材中,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入选一个作家的多部作品,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对一些重要作家进行较详细的介绍,以引起学生对阅读该作家其他作品的兴趣。
3.以某篇作品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同类题材的作品往往因写作目的的不同,表达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另外,作者生活的经历不同、写作风格不同,也会给作品带来很大的不同。如教授鲁迅的《社戏》后,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叶君健的《看戏》。
当然,这些扩展的一个前提是学生都能找得到书看。鉴于农村中学现有的图书条件,建议在扩展阅读教学时,尽可能介绍《自读课本》入选的编目。
四、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优良习惯”
1.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1)读一读,圈一圈。要求学生阅读时,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查阅,弄懂了再读。(2)画一画,想一想。一是画出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二是画出文章的重点句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3)抄一抄,写一写。人手一个读书笔记本,摘抄好词佳句,熟读成诵,这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课外书,还可以练练笔,写下心得体会,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断进行句子仿写和语段仿写。
2.以写促读。语文教学提倡以读促写,学生阅读量大了,知识面丰富了,写作水平就易于提高。但是,在学生还不能将课外阅读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时,以写促读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即教师通过布置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文、日记等来促使学生去阅读。教师可以布置诸如“我最爱读的一本书” “书本给我带来了……”“向你推荐一本好书”等作文题;还可以要求学生每天以日记的形式写下一定量的读书笔记。时间长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语文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积累是运用的前提,运用是积累的升华。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注意积累。学生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在作文中就可以得到运用。
五、让学生在多元有效评价的基础上“乐此不疲”
1.课前3~5分钟演讲,课前演讲用时虽少,但只要持之以恒,对学生的读、说能力的提高都是很有帮助的。每一轮的课前几分钟演讲,都可以确立一个主题,要求学生带着主题去检索资料,广泛阅读,每节课前让2~3个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交流阅读经验,教师要及时鼓励表扬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手抄报活动。手抄报是一种很好的语文课外活动,它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写字能力都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同时它对条件的要求不高,在农村中学可以广泛地开展。制作手抄报时,几个同学可以组成一个小组,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3.开展读书比赛。定期公布学生阅读的进度、篇目、笔记篇数、字数,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作品研讨会、经常组织优秀习作的投稿等。这些多种多样的检测评价给学生创造了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既看到了别人的优点,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势必会引发你追我赶、百家争鸣的局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的成就感。
总之,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要提高认识、加强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读书的目的,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以课内促课外、以课外补课内,将学生的课外阅读由盲目随意引向目标明确、由肤浅引向深刻。让我们行动起来,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奋斗。
参考资料:
1.王湛《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中国教育报》2007年7月。
2.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