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梦寅《朝天录》“明朝完美化”认知论析

来源 :东疆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朝鲜朝中期诗人柳梦寅为官期间曾三次出使中国,其汉诗作品集中收录于《於于集》中,表露出对中国自然风貌和人文社会的无限向往之情。柳梦寅是朝鲜朝为数不多的始终对中国存有“完美化”认知的文人,与同时代其他朝鲜朝文人相比,柳梦寅对明朝的意识形态极力赞扬。从柳梦寅汉诗中体现的对中国的崇拜、柳梦寅“朝天”过程中的见闻与感悟及其“乌托邦”式不切实际的向往等方面,可以明显地认知柳梦寅“明朝完美化”视角的意义指向,并由此揭示出当时朝鲜朝文人“朝天”思想的某种状况。
其他文献
“转向”是日本思想史上拥有特殊含义的用语,最早出现于大正时代末期。它发轫于有关无产阶级运动方向转换的讨论,由福本和夫提出,后被统治阶级逆用,用来指称共产主义者、社会
针对低品位锰矿石与锰粉料在铁合金生产中难利用的问题,采用预热处理技术,对低品位锰矿石与锰粉料进行预处理,富集成块后再入炉,解决了低品位锰矿石和锰粉料难利用的问题,在
大数据是世界互联网发展的新动能,它在国际社会发展中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大数据的不当应用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网络安全的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