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儿骨科发展历程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t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前小儿骨病和外伤均由成人骨科医师兼治,无现代小儿骨科专著。以后在大城市中,少数骨科医师根据小儿特点接受了国外当时的理论和疗法。世界小儿骨科发展对我国小儿骨科医师的深造起了明显作用。我国现代骨科先驱孟继懋、陈景云、冯传汉、杨克勤、屠开元、叶衍庆、方先之教授等都为我国培养了不少骨科人才。方先之教授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天津骨科医院正式建立小儿骨科专业和病房。我国小儿骨科初期服务内容大致相似,如急性骨髓炎的治疗、骨关节结核的病灶清除、骨关节损伤和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正等。随着抗生素的普遍应用和防痨工作的开展,骨关节感染性疾病日渐减少,脊髓灰质炎的免疫接种使其发病率明显降低。因此大家都以难于预防的外伤、先天性畸形及神经肌肉疾患为主要工作内容。1981年,潘少川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小儿矫形外科学》;1998年吉士俊、潘少川、王继孟主编了《小儿骨科学》。1986年,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成立了小儿骨科学组。先后在成都、沈阳、重庆、中山、苏州、西安、北京和香港举办了小儿骨科的学术会议,从代表们的踊跃参加不难看出我国小儿骨科队伍的成长和发展小儿骨科的高度热情。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大学英语教育中听力的地位以及现状出发,以提升听力在大学英语教育体系中地位为目标展开讨论,并给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听力;教学;大学;英语;地位  英语听力,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从小学开始就得到了整个教育体系的充分重视。而大学阶段的英语教育,由于更多指向应用,因此听力的地位又具有了更为鲜明的特征。  一、大学英语教育中听力的地位及现状  听说读写,一直都
严格来说,近视眼算不上一种病,但却能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目前中国中小学生当中的近视发病率高居世界前列,不少大城市的中小学当中竟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都是近视眼,不能不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过去大家普遍认为近视是用眼过度造成的,教育部因此出台了很多针对这一点的预防措施:比如不要躺在床上看书,不要在摇晃的车上看书,看书时应该经常抬起头来看看远方等等。1963年,当时的北京医学院体育教研室主任刘世铭根据经络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