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灵芝是一种珍贵的大型子实体真菌,具有很高的药用、营养保健价值。其中,多糖类、三萜类、甾醇类、微量元素等是灵芝中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这些生物活性成分进入机体后会对肠道菌群产生影响,从而缓解由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相关疾病。本文主要综述了“灵芝活性成分-肠道菌群-机体代谢”三者之间的关系,总结了灵芝活性成分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相关代谢疾病的研究进展,为灵芝在保健品和临床应用中提供理论
【基金项目】
: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No.KFA18056A);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No.KFA1805A); 福建农林大学国际合作交流项目(No.KXG15001A);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芝是一种珍贵的大型子实体真菌,具有很高的药用、营养保健价值。其中,多糖类、三萜类、甾醇类、微量元素等是灵芝中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这些生物活性成分进入机体后会对肠道菌群产生影响,从而缓解由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相关疾病。本文主要综述了“灵芝活性成分-肠道菌群-机体代谢”三者之间的关系,总结了灵芝活性成分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相关代谢疾病的研究进展,为灵芝在保健品和临床应用中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各种新兴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人们对高带宽的需求日益旺盛。目前城镇接入网已经基本实现“光纤到户”全覆盖,但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来说,实现全面“光纤到户”仍存在许多困难。由于农村地区住户聚集度较低,且村与村之间距离较长,光纤建设成本较高,难度较大,并且和城镇用户相比,农村用户居住一般比较分散,光分配网(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的规划难度很大,比如对分光点进行
基于行波理论,通过仿真计算不同分段情况下27.5 kV电缆分布式参数等效模型上雷电流波传播的速度,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通过理论计算确定金属护层装设护层保护器的必要性和护层保护器装设在首端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采用仿真软件研究雷电流波经接触网入侵电缆线芯时电缆长度、金属护层末端接地电阻和线芯末端阻抗对金属护层雷击感应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度约为800 m的电缆其金属护层雷击感应电压最大值的平均值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为维生素D缺乏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169例在本院接受儿童保健的儿童进行25-羟维生素D3 [25-(OH)D3]的检测,≥30 ng/L为充足,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169名儿童血清25-(OH)D3平均水平为(20.72±8.83)ng/L,充足784例,占15.17%;不足1498例,占28.98%;缺乏2887例,占55
近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印发《2020年度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意见》的通知"。其中,在重点工作版块,临淄区将培育稀土新材料集群等特色产业集群,借助加华新材料、包钢灵芝稀土等搬迁改造,提升装备管理、优化技术工艺、完善产品体系、延伸产业链条,保持稀土冶炼分离产能国内领
稀土是我国优势资源,中国拥有资源、生产、消费、出口四个世界第一。稀土已经成为我国在国际上具有话语权和较大影响力的优势产业之一。我国稀土应用的主要材料,如稀土永磁、稀土储氢、稀土发光、稀土催化、稀土其他功能材料方面,近年来又有了新的进展和品质提升,我国已经当之无愧的成为世界稀土功能材料生产大国。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咳喘顺丸中迷迭香酸、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和橙皮苷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4.6mm×250 mm,5μm)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甲醇-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1 nm(迷迭香酸、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和287 nm(橙皮苷);进样量是10μL。结果:4种成分在各自线性范围内关系良好(r2≥0.999),平均加
2016年以来太湖总磷浓度高位波动而总氮浓度持续下降,藻细胞内源性磷释放是湖泊水体总磷的重要来源,而多聚磷酸盐作为藻细胞内磷的储存库,其含量变化会显著影响藻细胞内源性磷的释放量. 针对上述现象,开展了不同硝态氮浓度影响野外水华蓝藻及实验室纯培养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利用磷特别是合成多聚磷酸盐(PolyP)的研究,并通过测定低硝态氮浓度下铜绿微囊藻的光合活性以及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八珍益智合剂中甘草苷、芹糖甘草苷和橙皮苷3种成分的含量,并对八珍益智合剂3种成分的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HPLC-DAD法,以橙皮苷为参照物,测定其他2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和相对保留时间,并计算各成分含量;以外标法为对照,比较一测多评法(singlemarker,QAMS)与外标法(externalstandard method,ESM)实测值的差异,探讨一测多评法的可
2017年6月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黄蓍胶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根据"委员会条例(EU)"第257/2010号(EFSA ANS Panel,2014)重新评估某些食品添加剂的风险,并得出以下结论 :1.本评估仅限于报告的用途(70个食品类别中的5个)和使用量;2.黄蓍胶不太可能被完整的吸收,并被肠道微生物部分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