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到全国经济的发展。目前,在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不完善的情况下,土地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土地承包期限较短却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有较多弊端。土地承包期限延长30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政策未落实前还存在一定弊端。
关键词 土地承包期;延长;原因;益处;弊端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32.026
为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现对十九大提出的土地承包期限再延长30年这一政策进行研究,分析政策落实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政策落实后带来的益处与影响。
1 土地承包期限较短的弊端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是一种具有价值增值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稀缺资源。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耕地资源稀缺,优质耕地少,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保护土地资源已刻不容缓。当前,我国农村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土地问题。而土地问题核心则是农村土地制度[1]。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实行土地承包制度,但土地承包期限较短,这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阻碍。
第一,土地承包期限较短,导致地力逐渐减弱。农民不珍惜土地、种地不养地,加剧对土地使用,不注重休养生息,对土地进行粗放式、掠夺式经营现象普遍。使得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肥力下降。
第二,土地承包期限较短,不利于生产。土地承包期限较短,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使土地使用率较低。农民没有稳定的预期和信心,不敢做长期性投入,不利于提高生产水平。
第三,土地承包期限较短,不利于农地使用制度的稳定。农业生产的长周期性,要求农用土地制度的稳定性;农村土地制度完善,也需要农用土地制度稳定的基础。土地承包期限较短,土地承包经营权频繁变动,不利于农用土地制度稳定,不利于社会稳定。
土地承包期限较短,虽有较多弊端,但也有一定的益处,如使得土地流转更加灵活等。总的来说,是弊大于利。
2 延长土地承包期限的原因
第一,土地承包期限较短有较多弊端,延长土地承包期限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些缺陷。第二,农民的需求。农民盼望政策稳定,不希望政策多变,延长土地期限适应农民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承包期限经历了几次调整。第一轮于1983年开始,承包期为15年[2];第二轮于1997年开始,承包期30年。土地承包期限再次做出调整,延长30年意味着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不变,对于稳定农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 土地承包期限延长的益处
保持土地承包制度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到期后在延长30年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益处。
3.1 提高生產力
土地承包期限的延长,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土地使用率,农民有了一定的预期与信心,对土地进行精细化生产,对土地做长期性投入,规划农业经营行为,投入较多的人、财、物,对农地进行保护利用,这种长期行为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水平,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3.2 提高土地肥力
拥有稳定长期的土地产权,农民更加爱护土地,更愿意使用农家肥、生物农药、喷灌、滴灌等方式耕种土地,减少化肥的使用,放弃大水漫灌的方式等。这种行为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土地的破坏,提高了土地肥力,有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3.3 增加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信心
土地承包期限“延长30年”成定局之前,关于土地承包权的担忧几乎未间断过。土地承包期限延长,农民对土地产权有了明确的预期,有利于形成农村土地市场。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对土地价值的认识更高,他们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的回报更高,有利于农业企业与农户交易。
3.4 现有土地经营模式,需要延长土地承包期限
在一些地区,农民最主要的收入不是农业收入,而是打工或其他经营收入。土地收入较低,绝大部分农民将土地流转出去或承包给农业企业,再到企业人打工。土地承包期限的延长,为现有的经营模式吃了定心丸。
4 政策未落实前的弊端
第一,不少年轻人不愿留在农村从事农业,大量青壮年离开土地走向城市。农村剩余人口多为老年人与留守儿童,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趋势严重,如何吸引年轻人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经营成为一个严峻问题。第二,城市化大规模发展有可能吞并一些优质土地资源。政策未落实,农民从土地那里获得收益较少,城市化发展推动社会发展,为人民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因此,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政府、企业等可能会征用土地资源,越来越多的优质土地资源有可能被无限吞并。第三,若有政府推动,土地流转会有较好收益,但农民不知是否能拿到确保的收益。通过土地流转看不到长期收益,所以大多数人不愿对土地做太多投入。
期待政策的落实,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综合预期和更多平等的发展机会,能让人们更多分享国家发展的收益。农村面临土地问题是联动的,土地区域是不平衡的、差异化很大的市场,未来需要更多配套设施。
5 政策实行后的后续影响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多数农村地区出现了“人去屋空”的空心村现象。土地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大量土地资源闲置,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延长土地承包期限的政策落实实行后极有可能吸引走出去的人们走回来,使失去生机的村落重新焕发生机,土地资源重新得到利用。
延长土地承包期限政策实行后,土地资源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利用。相关的农业企业也会发展起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吸引外出人员回到农村,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趋于平缓,城市市场趋于饱和,农村市场广阔,发展机会较多,应制定相关配套设施,推动农村发展。
参考文献
[1]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薄一波.若干重大问题与事件的回顾[M].上卷.北京:中国党史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刘昀)
关键词 土地承包期;延长;原因;益处;弊端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32.026
为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现对十九大提出的土地承包期限再延长30年这一政策进行研究,分析政策落实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政策落实后带来的益处与影响。
1 土地承包期限较短的弊端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是一种具有价值增值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稀缺资源。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耕地资源稀缺,优质耕地少,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保护土地资源已刻不容缓。当前,我国农村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土地问题。而土地问题核心则是农村土地制度[1]。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实行土地承包制度,但土地承包期限较短,这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阻碍。
第一,土地承包期限较短,导致地力逐渐减弱。农民不珍惜土地、种地不养地,加剧对土地使用,不注重休养生息,对土地进行粗放式、掠夺式经营现象普遍。使得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肥力下降。
第二,土地承包期限较短,不利于生产。土地承包期限较短,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使土地使用率较低。农民没有稳定的预期和信心,不敢做长期性投入,不利于提高生产水平。
第三,土地承包期限较短,不利于农地使用制度的稳定。农业生产的长周期性,要求农用土地制度的稳定性;农村土地制度完善,也需要农用土地制度稳定的基础。土地承包期限较短,土地承包经营权频繁变动,不利于农用土地制度稳定,不利于社会稳定。
土地承包期限较短,虽有较多弊端,但也有一定的益处,如使得土地流转更加灵活等。总的来说,是弊大于利。
2 延长土地承包期限的原因
第一,土地承包期限较短有较多弊端,延长土地承包期限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些缺陷。第二,农民的需求。农民盼望政策稳定,不希望政策多变,延长土地期限适应农民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承包期限经历了几次调整。第一轮于1983年开始,承包期为15年[2];第二轮于1997年开始,承包期30年。土地承包期限再次做出调整,延长30年意味着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不变,对于稳定农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 土地承包期限延长的益处
保持土地承包制度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到期后在延长30年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益处。
3.1 提高生產力
土地承包期限的延长,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土地使用率,农民有了一定的预期与信心,对土地进行精细化生产,对土地做长期性投入,规划农业经营行为,投入较多的人、财、物,对农地进行保护利用,这种长期行为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水平,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3.2 提高土地肥力
拥有稳定长期的土地产权,农民更加爱护土地,更愿意使用农家肥、生物农药、喷灌、滴灌等方式耕种土地,减少化肥的使用,放弃大水漫灌的方式等。这种行为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土地的破坏,提高了土地肥力,有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3.3 增加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信心
土地承包期限“延长30年”成定局之前,关于土地承包权的担忧几乎未间断过。土地承包期限延长,农民对土地产权有了明确的预期,有利于形成农村土地市场。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对土地价值的认识更高,他们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的回报更高,有利于农业企业与农户交易。
3.4 现有土地经营模式,需要延长土地承包期限
在一些地区,农民最主要的收入不是农业收入,而是打工或其他经营收入。土地收入较低,绝大部分农民将土地流转出去或承包给农业企业,再到企业人打工。土地承包期限的延长,为现有的经营模式吃了定心丸。
4 政策未落实前的弊端
第一,不少年轻人不愿留在农村从事农业,大量青壮年离开土地走向城市。农村剩余人口多为老年人与留守儿童,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趋势严重,如何吸引年轻人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经营成为一个严峻问题。第二,城市化大规模发展有可能吞并一些优质土地资源。政策未落实,农民从土地那里获得收益较少,城市化发展推动社会发展,为人民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因此,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政府、企业等可能会征用土地资源,越来越多的优质土地资源有可能被无限吞并。第三,若有政府推动,土地流转会有较好收益,但农民不知是否能拿到确保的收益。通过土地流转看不到长期收益,所以大多数人不愿对土地做太多投入。
期待政策的落实,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综合预期和更多平等的发展机会,能让人们更多分享国家发展的收益。农村面临土地问题是联动的,土地区域是不平衡的、差异化很大的市场,未来需要更多配套设施。
5 政策实行后的后续影响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多数农村地区出现了“人去屋空”的空心村现象。土地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大量土地资源闲置,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延长土地承包期限的政策落实实行后极有可能吸引走出去的人们走回来,使失去生机的村落重新焕发生机,土地资源重新得到利用。
延长土地承包期限政策实行后,土地资源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利用。相关的农业企业也会发展起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吸引外出人员回到农村,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趋于平缓,城市市场趋于饱和,农村市场广阔,发展机会较多,应制定相关配套设施,推动农村发展。
参考文献
[1]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薄一波.若干重大问题与事件的回顾[M].上卷.北京:中国党史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