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的一些民营企业已经通过成功的资本运营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成长,而有些却因资本运营失误而陷入了困境。资本运营问题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本文以河南服装业为研究对象,运用企业资本运营的相关理论,结合河南省服装业企业的资本运营现状,剖析资本运营问题,提出宏观发展对策!
关键词:河南服装业;资本运营;发展,宏观政策
0 引言
近年来,基于“中原经济区”及“航空港”建设,河南服装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企业和具备相当知名度的品牌,在全国服装业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关乎河南服装业发展的资金链和资本运营,依然遇到诸多难题,笔者基于对资本运营的相关理论分析和描述,力图避免资本运营的高级论、膨胀论以及多元经营论的常见误区,并提出以下宏观发展对策。
1 资本运营的宏观政策
1)优化企业融资渠道,完善资本市场
资本是企业发展的命脉,资本运营行为的顺利开展需要载体和平台:资本市场。资本链的有效链接可以有效保证企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河南80%以上的服装企业得不到银行贷款,企业的发展仅靠企业自身原始资本的积累滚动,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设备更新、产品的研发、企业扩容。成熟的资本市场能够推动企业并购等资产重组活动,提高企业运营的透明度,促进资产保值增值。
政府应该发挥宏观调控的力量,出台相应的融资政策,以促成企业的资本运营融资,此外,要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上具有活力和创新力的新行业,投资银行是资金融通的中介机构。商业银行自身要保证资产流动性,因此,对贷款申请的质量乃至期限上要求很高,资本运营所需的资金数额较大,时间较长,普通的商业银行很难满足融资需求,只能求助于投资银行或者民间借贷。
就资本运营模式来看,股份回购、分拆上市等在部分服装企业上市公司中运用的较少,实际上,还有不少比较灵活的资本运营模式在整个上市公司范围内都很少见到,这和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滞后有很大关系;在上市公司之外,河南服装企业中还有着大量的非上市公司,这些企业也需要通过上市,借助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来帮助它们谋求更好的发展,因此资本市场的完善是势在必行的。
2)完善产业链,产业集群,合理布局产业园区
一个完整资本运营为基础的产业集群除了有配套的硬件设施之外,产业上游和下游企业的入住对集群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河南省是一个服装大省,但是在面料研发创新上却十分落后,日前在全省服装产业集群内还没有具有影响力的面料生产厂家,企业所用面料90%以上依赖外省供应,中间需要经过面料经销商转手。同时,全省缺少自己的辅料生产厂家,辅料经销商成了全省服装企业辅料的主要供应渠道,这些要素的缺失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服装业的价格竞争优势。为此,合理设置产业园区结构布局,各地在建设服装工业园的时候,应重点考虑服装生产链的完整设置,尽量把上中下游产业集中在一个产业园区内。以郑州女裤产业园区为例,服装生产加工区域和面料、辅料、洗水、绣花、包装、运输物流、产品研发、销售推广等服装生产过程中相互关联的产业分散在相距甚远的范围内,这使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不耗费大量的时间在各个相关的产业区域内来回奔波,无形中就会拉长生产周期,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如能把这些相关的产业安置在一个产业园内,使产业园区的结构布局形成一条龙模式,不但能降低企业的综合成本,使上下游产业之间得到相互促进,也将会大大提高产业园区的功能性和竟争力,这样缩短产业链的产业集群,可以达到企业联盟的效果,服装企业在原材料的使用上能够缩短采购时间和成本,优化资本的配置。
3)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培育服装行业协会组织
资本运营是企业重大的经营决策,明晰产权边界,塑造出理性的资本运营主体,是实施资本运营的重要前提。我国企业传统产权边界模糊,资本运营中主体缺位,而政府的行政干预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使责任制度落实明晰,激励与约束共存,才能提高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提高组织的效率。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产权主体的激励和约束功能,明晰主体利益和责任边界,激励产权主体的尽职尽责,同时把原本外在的责任内在化,落实到具体个人;完善产权主体的风险收益机制,使产权主体重视风险管理,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尽可能的增加利润时,应该获得相应的收益,而相反时,应该受到罚没,以鼓励合理化的风险管理;完善产权的流动重组机制,保证资产的流动性,以细化的社会分工为基础,加强企业之间合作,企业间的合作要建立在双方平等自愿的基础之上,资产的流动重组应该是市场行为,而不能过多受到行政因素的干预,产权流动的灵活性应该在合法范围內得到加强。
之外,政府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河南服装业还应积极培育链接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行业协会组织,服务于服装业,有助于充分发挥整体行业的集群经济效应。对所有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来说,行业中的服务体系是否完善已经成为新一轮吸引投资的核心。引导中介服务机构提高为产业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已经成为河南服装业的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建立健全,对于政府和企业间的沟通、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秩序、协调行业纠纷、保证行业公正等方面都具备独有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很多政府管不了、管不好、也不好管的事情可以交给行业协会去做,使之起到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2 小结
近年来,政府寄望于中原经济崛起,“中原经济区”与“航空港”等区域性概念提出,河南服装业有了新的发展机遇,面临新的挑战,从宏观上,也为河南服装业资本运营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趋势,笔者希望本文的分析对策,能为政府宏观指导策略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 陈慧谷,张训苏.资产经营与重组.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56-57
[2] 王为民.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25-27
[3] 李诗样.民营经济竞争力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62-63.
[4] 齐明义.投资融资.资本运营百科全书[M].北京: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4-5
作者简介:王曼,女,1982.3,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关键词:河南服装业;资本运营;发展,宏观政策
0 引言
近年来,基于“中原经济区”及“航空港”建设,河南服装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企业和具备相当知名度的品牌,在全国服装业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关乎河南服装业发展的资金链和资本运营,依然遇到诸多难题,笔者基于对资本运营的相关理论分析和描述,力图避免资本运营的高级论、膨胀论以及多元经营论的常见误区,并提出以下宏观发展对策。
1 资本运营的宏观政策
1)优化企业融资渠道,完善资本市场
资本是企业发展的命脉,资本运营行为的顺利开展需要载体和平台:资本市场。资本链的有效链接可以有效保证企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河南80%以上的服装企业得不到银行贷款,企业的发展仅靠企业自身原始资本的积累滚动,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设备更新、产品的研发、企业扩容。成熟的资本市场能够推动企业并购等资产重组活动,提高企业运营的透明度,促进资产保值增值。
政府应该发挥宏观调控的力量,出台相应的融资政策,以促成企业的资本运营融资,此外,要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上具有活力和创新力的新行业,投资银行是资金融通的中介机构。商业银行自身要保证资产流动性,因此,对贷款申请的质量乃至期限上要求很高,资本运营所需的资金数额较大,时间较长,普通的商业银行很难满足融资需求,只能求助于投资银行或者民间借贷。
就资本运营模式来看,股份回购、分拆上市等在部分服装企业上市公司中运用的较少,实际上,还有不少比较灵活的资本运营模式在整个上市公司范围内都很少见到,这和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滞后有很大关系;在上市公司之外,河南服装企业中还有着大量的非上市公司,这些企业也需要通过上市,借助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来帮助它们谋求更好的发展,因此资本市场的完善是势在必行的。
2)完善产业链,产业集群,合理布局产业园区
一个完整资本运营为基础的产业集群除了有配套的硬件设施之外,产业上游和下游企业的入住对集群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河南省是一个服装大省,但是在面料研发创新上却十分落后,日前在全省服装产业集群内还没有具有影响力的面料生产厂家,企业所用面料90%以上依赖外省供应,中间需要经过面料经销商转手。同时,全省缺少自己的辅料生产厂家,辅料经销商成了全省服装企业辅料的主要供应渠道,这些要素的缺失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服装业的价格竞争优势。为此,合理设置产业园区结构布局,各地在建设服装工业园的时候,应重点考虑服装生产链的完整设置,尽量把上中下游产业集中在一个产业园区内。以郑州女裤产业园区为例,服装生产加工区域和面料、辅料、洗水、绣花、包装、运输物流、产品研发、销售推广等服装生产过程中相互关联的产业分散在相距甚远的范围内,这使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不耗费大量的时间在各个相关的产业区域内来回奔波,无形中就会拉长生产周期,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如能把这些相关的产业安置在一个产业园内,使产业园区的结构布局形成一条龙模式,不但能降低企业的综合成本,使上下游产业之间得到相互促进,也将会大大提高产业园区的功能性和竟争力,这样缩短产业链的产业集群,可以达到企业联盟的效果,服装企业在原材料的使用上能够缩短采购时间和成本,优化资本的配置。
3)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培育服装行业协会组织
资本运营是企业重大的经营决策,明晰产权边界,塑造出理性的资本运营主体,是实施资本运营的重要前提。我国企业传统产权边界模糊,资本运营中主体缺位,而政府的行政干预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使责任制度落实明晰,激励与约束共存,才能提高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提高组织的效率。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产权主体的激励和约束功能,明晰主体利益和责任边界,激励产权主体的尽职尽责,同时把原本外在的责任内在化,落实到具体个人;完善产权主体的风险收益机制,使产权主体重视风险管理,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尽可能的增加利润时,应该获得相应的收益,而相反时,应该受到罚没,以鼓励合理化的风险管理;完善产权的流动重组机制,保证资产的流动性,以细化的社会分工为基础,加强企业之间合作,企业间的合作要建立在双方平等自愿的基础之上,资产的流动重组应该是市场行为,而不能过多受到行政因素的干预,产权流动的灵活性应该在合法范围內得到加强。
之外,政府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河南服装业还应积极培育链接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行业协会组织,服务于服装业,有助于充分发挥整体行业的集群经济效应。对所有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来说,行业中的服务体系是否完善已经成为新一轮吸引投资的核心。引导中介服务机构提高为产业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已经成为河南服装业的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建立健全,对于政府和企业间的沟通、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秩序、协调行业纠纷、保证行业公正等方面都具备独有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很多政府管不了、管不好、也不好管的事情可以交给行业协会去做,使之起到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2 小结
近年来,政府寄望于中原经济崛起,“中原经济区”与“航空港”等区域性概念提出,河南服装业有了新的发展机遇,面临新的挑战,从宏观上,也为河南服装业资本运营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趋势,笔者希望本文的分析对策,能为政府宏观指导策略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 陈慧谷,张训苏.资产经营与重组.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56-57
[2] 王为民.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25-27
[3] 李诗样.民营经济竞争力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62-63.
[4] 齐明义.投资融资.资本运营百科全书[M].北京: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4-5
作者简介:王曼,女,1982.3,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