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推进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落实提质增效工作的具体举措,结合工作实际,分析目前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项目管理标准化、组织结构专业化、要素管控集约化、劳务管理刚性织化、经营承包责任化、监管协作全程化等六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企业管理 项目精细化 推进举措 思考
项目精细化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提升的重大改革实践和管理性创新,是落实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工作的具体举措和本质需求,是对建筑企业整体管理的一次系统性的规范与升级。从目前推进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和项目都高度重视项目精细化管理工作,但推进中仍不同程度存在思想不清、认识模糊等问题,“不主动”、“不适应”、“不到位”和“不配套”等现象始终存在,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项目精细化管理真正“落地生根”。
一、项目精细化管理目前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标准”不落地。一些单位和项目在落实标准化管理方面,特别是对“四个标准化”的理解认识与执行落实中存在差距,没有紧密结合各自实际,直接照搬照抄、简单套用,存在“拿来主义、囫囵吞枣”的现象,没有达到“取其精华、去其杂糅、为我所用”的目的。
2.“组织结构”不合身。在专业化公司与综合作业队的设置方面,一些单位没有充分盘活企业各方面资源,组织结构不能够很好满足专业化施工的需要,甚至很大程度停留在项目经理管项目的初级管理阶段,项目法施工与专业化施工之间缺乏有效对接,组织结构不能充分适应项目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3.“集中管控”不给力。集约化管理是落实“规模经营”和“后台管控”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通过推进资金、物资、机械设备、劳务资源、商业保险等“五大集中”,企业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并取得较好效益,但是在推进方案集中评审、合同集中管理、索赔集中组织、债务集中管控、税务集中筹划等方面,还存在着认识不深、措施不强、推进不力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对项目的集中掌控能力。
4.“劳务管理”不严格。从一些亏损项目的分析来看,劳务队伍管理已经成为项目管理中最为薄弱的一环,这主要是各项管理制度没有得到不折不扣地执行落实,存在着“有法不依、虚假执行”和“执法不严、选择执行”等问题,必须加快健全完善劳务队伍的竞价准入、考核评价、优胜劣汰等刚性机制。
5.“经营激励”不配套。从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推进来看,最重要的就是把项目经营责任层层传递下去,要下决心解决目前经营考核存在的“机制不活、动力不足、奖惩不明”等突出问题,形成更加适用、更具操作性的经营考核机制,使经营责任与价值贡献、薪酬分配等紧密结合起来。
6.“监管协作”不到位。项目精细化管理最关键的要形成各个方面的整体推进合力,目前有的单位推进项目精细化还仅仅局限在项目部层面,各管理层级、各业务系统间缺乏整体联动和协作,必须强化全程监管、全程协作与全程对接。
二、深化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初步建议与措施
项目精细化管理是整个企业组织的前后台、全系统的管理升级,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1.推进项目管理标准化,形成严定严行的运行机制。推动项目管理标准化的有效运行,必须结合实际将“四个标准化”的理念与要求“落地生根”。一是制度管理标准化要重在解决制度建设的系统化。要按照“上下衔接,整体配套”的要求,处理好部门之间、系统之间、业务之间、层级之间的管理接口,本着“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持续微调完善项目管理制度,真正让制度能落地、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二是人员配备标准化要重点解决人员素质的配套化。项目部要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认真落实项目定员定编要求,合理设定项目岗位及人员编制标准,将懂技术、会管理、善协调的骨干人员配備到一线项目。对于富余人员要全部编入内部劳务中心,通过内部劳务的方式安排到生产一线岗位,不能随意安置到项目部滥竽充数。三是现场管理标准化要重在解决行为养成的固态化。公司在新开项目进场时就要对应做好营销交底、管理交底,提前到现场定方案、定要素、定成本、定创效目标、定经济责任;项目管理层要及时编制项目管理策划书,签订分包合同、建立健全日常的各项管理制度,时刻铭记创效创誉责任。四是过程控制标准化要重在解决工序管理的实名化。要大力推行责任互检验收制度,探索推行工序实名确认,每道关键工序都要开展自检、互检和抽检,确认合格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真正做到责任可传递、质量可追溯、问题可追究。
2.推进组织结构专业化,形成专业分工的生产体系。要全面推行以项目部为“主体”,以专业化分公司和作业队为“两翼”的“一体两翼”项目组织模式。一是固定化的建制。项目部是相对稳定的临时机构,要实现与专业化分公司和作业队的紧密对接。专业化分公司要由子分公司组建、负责专业化经营管理的一级经营核算单位,是实现资产集中管理和内部市场化配置与服务的责任主体。自建型作业队是由子分公司组建且有固定番号的一级组织,是负责施工生产中安全、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等责任主体。劳务型作业队是与企业签订劳务分包合同,且在企业有良好评价的外部劳务队伍,它也是企业的一类组织,主要从事一般工程的施工任务。二是单元化的架构。目前专业化分公司主要有混凝土、机械、钢结构、试验检测、测量、物资分公司等。作业队分为综合作业队和专业作业队,主要由“管控层+作业班组”组成,作业班组主要分为自建型、混编型、劳务型三种。根据项目情况,公司可以从综合施工和专业施工两个角度,从作业队与班组两个层次,对作业层实行“集中式调遣、单元式管理、积木式组合”。三是规范化的作业。专业化分公司根据生产职能定位进行分工协作,比如机械设备分公司,负责隧道出碴、土石方施工等;混凝土分公司负责混凝土生产;钢结构分公司负责各种模板、预制构件的加工等,提高施工生产的规范化程度。作业队可以按工程、专业和工序,来组建成土石方、桥梁等专业作业队,充分满足专业化施工的要求,最终实现施工生产的规范化作业。四是多元化的成长。专业化队伍搭建了人员成长的平台,队长、技术人员不仅直接从事现场管理,对现场施工最有发言权,而且也将成为选拔项目管理骨干的第一梯队人选。同时,作业班组掌握着企业的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通过设计不同的成长方向,作业班组可以成长为作业队,作业队依托管控层和作业班组可以成长为项目部或专业化分公司,专业化分公司可以根据专业化发展方向成长为实体公司。 3.推进要素管控集约化,形成整体统筹的后台管控。要素管控集约化是落实“法人管项目”的具体要求,也是强化项目后台管控的重要手段。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集中管控:一是方案集中评审。项目部要本着“方案指导全程、全程优化方案”的原则,把方案优化贯穿施工全程,根据单项工程技术难度、规模、安全风险等级、工期等要素和技术规范要求编制方案,并报公司集中评审。公司业务部门要全面推行施组三级分解,强化方案的经济比选、评审、执行及优化,切实提高方案对各类风险的预控能力。二是合同集中管理。要加大对合同的深层次评估力度,切实履行好谈判、评审、签订、履行、变更索赔等关键环节,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行为,防范因合同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经济纠纷、导致成本失控等问题的发生。三是索赔集中组织。要把索赔的集中组织作为企业创效的重要工作,从项目进场之初、施工图未出之前就要开始策划组织,把变更索赔作为项目创效的重要方向来抓,过程中要持续强化与业主单位的沟通协调,不断完善基础资料的积累,通过全面落实索赔责任,最大限度地保证项目的合理收益。要结合目前清概索赔和项目收尾的需要,对于完工但未完成索赔的项目,要强化工程档案的统一归档,对归档未涉及的相关资料在销毀前必须进行鉴定,防止有关重要资料的损毁。四是债务集中管控。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保函、承兑汇票、信用证等金融工具代替现金支付,切实通过债务集中管控来降低项目财务成本。在财务档案管理方面,要更加注重相关财务来往、资金拨付等资料的归档,对于各类财务台账都要统一纳入归档范围。五是税务集中筹划。要充分利用税法提供的优惠和差别待遇,优化选择纳税方案,减少或延缓税款的支付,特别是在办公设备采买、房屋租赁、业务招待、水电燃气油料费购买等方面都要严格招待增值税的规定,努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4.推进劳务管理刚性化,形成严格规范的履约监管。一是资格准入程序化。项目部要负责收集拟准入分包方“五证一照一书”,调查分包方业绩和信誉情况,对各方推荐的分包队伍要实行实名推荐备案制;公司负责审查有关证照,考察队伍综合实力,调查队伍业绩与信誉;集团公司负责准入申请的最终审批,建立合格分包方名录。二是队伍选用竞标化。项目部根据工程项目类型和专业特点,在项目管理策划书编制时,拟定分包方案,作为选用分包方的基础。三是星级评价常态化。要对分包方资源配置、工程进度、施工安全、工程质量、现场文明施工等履约情况开展定期考核评价,确定劳务队伍星级评价等级,并定期通报“黑名单”名录。四是利益风险契约化。要通过合同约定等方式,将项目生产经营、安全质量的目标与风险向劳务队伍传递,劳务合同要采用“单价控制、总量包死”,不允许签订“敞口合同”。
5.推进经营承包责任化,形成分层分级的考核激励。要通过目标责任激励、经济杠杆撬动等方式,建立分层分级的责任考核机制。一是子分公司层面:全面建立落实以专业化分公司为主体的资产经营责任制,以项目部为主体的项目责任承包制,明确经营目标和管理要求,根据实际开展定期考核和期末考核。二是项目部层面:对专业化分公司实行内部承包责任制,其中:对服务型分公司实行业务管理承包制,对生产型分公司实行“工、料、机、现场经费”全费用承包制;对作业队实行责任成本承包制。三是专业化分公司层面:对下属的站、厂、室、队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实行不同的经济责任承包制,其所属站、厂、室、队对班组实行工费加材料费节超奖惩承包制。四是作业队层面:作业队对工班实行工费加材料费节超奖惩承包制。五是班组层面:班组对作业人员实行内部计件工时制。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化,关键是要体现考核标准的可执行和可量化。
6.推进监管协作全程化,形成执行有力的管理常态。一是目标责任岗位化。要根据目标责任矩阵,将管理职责进行层层分解,分解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名员工,实现岗位精确定位到人,确保岗岗有责任、人人有指标。办公系统要主动对接施工现场的需要,在项目部的综合业务管理方面,要将工作过程细化为工序流程,进行分析、简化、改进、整合、优化,做到每个工序、每个环节有机衔接。二是费用管理预算化。要严格执行现场管理费定额制度,充分结合项目所在地域、工程规模、人员数量等实际情况,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编制预算,预算定额一旦下达必须严格执行。要通过预算定额有效控制办公费用、商务接待等各类费用支出,办公系统要充分运用公开集采、商旅服务等网络平台来有效降低企业的办公与商旅费用。三是督查稽查立体化。督查稽查是办公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确保各项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加强与各业务系统的整体联动,建立业务监督、督查监管、审计监管、监察监管、反腐监管“五位一体”的督查稽查体系,构建“上下联动、横向互动、重点监控、齐抓共管”的立体化格局。四是管理手段信息化。办公系统要切实肩负起办公现代化的重要责任,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企业决策和调度的高效化、沟通与控制的实时化、资料存储与检索的条理化,在保证自动办公、财务、物资、电子公文和档案等应用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大力加强BIM技术、大数据分析、电子商务等的推广与应用,努力提升办公现代化水平,进而实现项目精细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全面对接、整体配套、本质融合、高效运行”。
关键词:企业管理 项目精细化 推进举措 思考
项目精细化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提升的重大改革实践和管理性创新,是落实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工作的具体举措和本质需求,是对建筑企业整体管理的一次系统性的规范与升级。从目前推进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和项目都高度重视项目精细化管理工作,但推进中仍不同程度存在思想不清、认识模糊等问题,“不主动”、“不适应”、“不到位”和“不配套”等现象始终存在,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项目精细化管理真正“落地生根”。
一、项目精细化管理目前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标准”不落地。一些单位和项目在落实标准化管理方面,特别是对“四个标准化”的理解认识与执行落实中存在差距,没有紧密结合各自实际,直接照搬照抄、简单套用,存在“拿来主义、囫囵吞枣”的现象,没有达到“取其精华、去其杂糅、为我所用”的目的。
2.“组织结构”不合身。在专业化公司与综合作业队的设置方面,一些单位没有充分盘活企业各方面资源,组织结构不能够很好满足专业化施工的需要,甚至很大程度停留在项目经理管项目的初级管理阶段,项目法施工与专业化施工之间缺乏有效对接,组织结构不能充分适应项目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3.“集中管控”不给力。集约化管理是落实“规模经营”和“后台管控”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通过推进资金、物资、机械设备、劳务资源、商业保险等“五大集中”,企业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并取得较好效益,但是在推进方案集中评审、合同集中管理、索赔集中组织、债务集中管控、税务集中筹划等方面,还存在着认识不深、措施不强、推进不力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对项目的集中掌控能力。
4.“劳务管理”不严格。从一些亏损项目的分析来看,劳务队伍管理已经成为项目管理中最为薄弱的一环,这主要是各项管理制度没有得到不折不扣地执行落实,存在着“有法不依、虚假执行”和“执法不严、选择执行”等问题,必须加快健全完善劳务队伍的竞价准入、考核评价、优胜劣汰等刚性机制。
5.“经营激励”不配套。从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推进来看,最重要的就是把项目经营责任层层传递下去,要下决心解决目前经营考核存在的“机制不活、动力不足、奖惩不明”等突出问题,形成更加适用、更具操作性的经营考核机制,使经营责任与价值贡献、薪酬分配等紧密结合起来。
6.“监管协作”不到位。项目精细化管理最关键的要形成各个方面的整体推进合力,目前有的单位推进项目精细化还仅仅局限在项目部层面,各管理层级、各业务系统间缺乏整体联动和协作,必须强化全程监管、全程协作与全程对接。
二、深化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初步建议与措施
项目精细化管理是整个企业组织的前后台、全系统的管理升级,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1.推进项目管理标准化,形成严定严行的运行机制。推动项目管理标准化的有效运行,必须结合实际将“四个标准化”的理念与要求“落地生根”。一是制度管理标准化要重在解决制度建设的系统化。要按照“上下衔接,整体配套”的要求,处理好部门之间、系统之间、业务之间、层级之间的管理接口,本着“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持续微调完善项目管理制度,真正让制度能落地、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二是人员配备标准化要重点解决人员素质的配套化。项目部要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认真落实项目定员定编要求,合理设定项目岗位及人员编制标准,将懂技术、会管理、善协调的骨干人员配備到一线项目。对于富余人员要全部编入内部劳务中心,通过内部劳务的方式安排到生产一线岗位,不能随意安置到项目部滥竽充数。三是现场管理标准化要重在解决行为养成的固态化。公司在新开项目进场时就要对应做好营销交底、管理交底,提前到现场定方案、定要素、定成本、定创效目标、定经济责任;项目管理层要及时编制项目管理策划书,签订分包合同、建立健全日常的各项管理制度,时刻铭记创效创誉责任。四是过程控制标准化要重在解决工序管理的实名化。要大力推行责任互检验收制度,探索推行工序实名确认,每道关键工序都要开展自检、互检和抽检,确认合格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真正做到责任可传递、质量可追溯、问题可追究。
2.推进组织结构专业化,形成专业分工的生产体系。要全面推行以项目部为“主体”,以专业化分公司和作业队为“两翼”的“一体两翼”项目组织模式。一是固定化的建制。项目部是相对稳定的临时机构,要实现与专业化分公司和作业队的紧密对接。专业化分公司要由子分公司组建、负责专业化经营管理的一级经营核算单位,是实现资产集中管理和内部市场化配置与服务的责任主体。自建型作业队是由子分公司组建且有固定番号的一级组织,是负责施工生产中安全、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等责任主体。劳务型作业队是与企业签订劳务分包合同,且在企业有良好评价的外部劳务队伍,它也是企业的一类组织,主要从事一般工程的施工任务。二是单元化的架构。目前专业化分公司主要有混凝土、机械、钢结构、试验检测、测量、物资分公司等。作业队分为综合作业队和专业作业队,主要由“管控层+作业班组”组成,作业班组主要分为自建型、混编型、劳务型三种。根据项目情况,公司可以从综合施工和专业施工两个角度,从作业队与班组两个层次,对作业层实行“集中式调遣、单元式管理、积木式组合”。三是规范化的作业。专业化分公司根据生产职能定位进行分工协作,比如机械设备分公司,负责隧道出碴、土石方施工等;混凝土分公司负责混凝土生产;钢结构分公司负责各种模板、预制构件的加工等,提高施工生产的规范化程度。作业队可以按工程、专业和工序,来组建成土石方、桥梁等专业作业队,充分满足专业化施工的要求,最终实现施工生产的规范化作业。四是多元化的成长。专业化队伍搭建了人员成长的平台,队长、技术人员不仅直接从事现场管理,对现场施工最有发言权,而且也将成为选拔项目管理骨干的第一梯队人选。同时,作业班组掌握着企业的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通过设计不同的成长方向,作业班组可以成长为作业队,作业队依托管控层和作业班组可以成长为项目部或专业化分公司,专业化分公司可以根据专业化发展方向成长为实体公司。 3.推进要素管控集约化,形成整体统筹的后台管控。要素管控集约化是落实“法人管项目”的具体要求,也是强化项目后台管控的重要手段。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集中管控:一是方案集中评审。项目部要本着“方案指导全程、全程优化方案”的原则,把方案优化贯穿施工全程,根据单项工程技术难度、规模、安全风险等级、工期等要素和技术规范要求编制方案,并报公司集中评审。公司业务部门要全面推行施组三级分解,强化方案的经济比选、评审、执行及优化,切实提高方案对各类风险的预控能力。二是合同集中管理。要加大对合同的深层次评估力度,切实履行好谈判、评审、签订、履行、变更索赔等关键环节,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行为,防范因合同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经济纠纷、导致成本失控等问题的发生。三是索赔集中组织。要把索赔的集中组织作为企业创效的重要工作,从项目进场之初、施工图未出之前就要开始策划组织,把变更索赔作为项目创效的重要方向来抓,过程中要持续强化与业主单位的沟通协调,不断完善基础资料的积累,通过全面落实索赔责任,最大限度地保证项目的合理收益。要结合目前清概索赔和项目收尾的需要,对于完工但未完成索赔的项目,要强化工程档案的统一归档,对归档未涉及的相关资料在销毀前必须进行鉴定,防止有关重要资料的损毁。四是债务集中管控。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保函、承兑汇票、信用证等金融工具代替现金支付,切实通过债务集中管控来降低项目财务成本。在财务档案管理方面,要更加注重相关财务来往、资金拨付等资料的归档,对于各类财务台账都要统一纳入归档范围。五是税务集中筹划。要充分利用税法提供的优惠和差别待遇,优化选择纳税方案,减少或延缓税款的支付,特别是在办公设备采买、房屋租赁、业务招待、水电燃气油料费购买等方面都要严格招待增值税的规定,努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4.推进劳务管理刚性化,形成严格规范的履约监管。一是资格准入程序化。项目部要负责收集拟准入分包方“五证一照一书”,调查分包方业绩和信誉情况,对各方推荐的分包队伍要实行实名推荐备案制;公司负责审查有关证照,考察队伍综合实力,调查队伍业绩与信誉;集团公司负责准入申请的最终审批,建立合格分包方名录。二是队伍选用竞标化。项目部根据工程项目类型和专业特点,在项目管理策划书编制时,拟定分包方案,作为选用分包方的基础。三是星级评价常态化。要对分包方资源配置、工程进度、施工安全、工程质量、现场文明施工等履约情况开展定期考核评价,确定劳务队伍星级评价等级,并定期通报“黑名单”名录。四是利益风险契约化。要通过合同约定等方式,将项目生产经营、安全质量的目标与风险向劳务队伍传递,劳务合同要采用“单价控制、总量包死”,不允许签订“敞口合同”。
5.推进经营承包责任化,形成分层分级的考核激励。要通过目标责任激励、经济杠杆撬动等方式,建立分层分级的责任考核机制。一是子分公司层面:全面建立落实以专业化分公司为主体的资产经营责任制,以项目部为主体的项目责任承包制,明确经营目标和管理要求,根据实际开展定期考核和期末考核。二是项目部层面:对专业化分公司实行内部承包责任制,其中:对服务型分公司实行业务管理承包制,对生产型分公司实行“工、料、机、现场经费”全费用承包制;对作业队实行责任成本承包制。三是专业化分公司层面:对下属的站、厂、室、队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实行不同的经济责任承包制,其所属站、厂、室、队对班组实行工费加材料费节超奖惩承包制。四是作业队层面:作业队对工班实行工费加材料费节超奖惩承包制。五是班组层面:班组对作业人员实行内部计件工时制。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化,关键是要体现考核标准的可执行和可量化。
6.推进监管协作全程化,形成执行有力的管理常态。一是目标责任岗位化。要根据目标责任矩阵,将管理职责进行层层分解,分解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名员工,实现岗位精确定位到人,确保岗岗有责任、人人有指标。办公系统要主动对接施工现场的需要,在项目部的综合业务管理方面,要将工作过程细化为工序流程,进行分析、简化、改进、整合、优化,做到每个工序、每个环节有机衔接。二是费用管理预算化。要严格执行现场管理费定额制度,充分结合项目所在地域、工程规模、人员数量等实际情况,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编制预算,预算定额一旦下达必须严格执行。要通过预算定额有效控制办公费用、商务接待等各类费用支出,办公系统要充分运用公开集采、商旅服务等网络平台来有效降低企业的办公与商旅费用。三是督查稽查立体化。督查稽查是办公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确保各项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加强与各业务系统的整体联动,建立业务监督、督查监管、审计监管、监察监管、反腐监管“五位一体”的督查稽查体系,构建“上下联动、横向互动、重点监控、齐抓共管”的立体化格局。四是管理手段信息化。办公系统要切实肩负起办公现代化的重要责任,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企业决策和调度的高效化、沟通与控制的实时化、资料存储与检索的条理化,在保证自动办公、财务、物资、电子公文和档案等应用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大力加强BIM技术、大数据分析、电子商务等的推广与应用,努力提升办公现代化水平,进而实现项目精细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全面对接、整体配套、本质融合、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