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博弈分析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wenh_0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双语教学与博弈论的关系出发,通过对博弈模型中参与教学双方的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就教师层面,教师的英语水平、学校对教师的课程评价、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影响GIS课程双语教学的关键;就学生层面,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和理解能力是制约GIS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教学改革;博弈论;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4-0001-03
  一、双语教学与博弈论的关系
  “双语教学”是教师综合运用两种语言完成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它不是语言教学与专业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相融的教学过程。双语教学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使学生在获得课程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外语的运用能力[1]。开展双语教学最直接、最主要的作用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满足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汲取本学科和领域信息的需要,为促进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奠定基础[2],这也正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课程从2006年立项以来,在GIS双语教学的全过程特别是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中,均蕴含了双语教师“如何教、教什么”和听课学生“如何学、学什么”的沖突、争论及均衡。科学准确地认识影响双语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实现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师教学满意度的双重最大化,不仅是GIS双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期望,也是博弈论(Game Theory)所蕴含的基本思想。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理论和方法。它假定参加博弈的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是理性的,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能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选择策略并加以调整和实施,最后各自从中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3]。
  GIS双语课程教学由双语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组成。在教学过程中,双语教师和学生都是有理性的个人,都想使各自的收益最大化。教师把自己拥有的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通过一定的授课技巧传递给学生并影响着学生,而学生的听课反应也反馈给教师,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身份和教学过程均符合博弈论的“游戏规则”。双语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是学生对教师授课结果的反映,也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它可以通过学生考试通过率、优秀率或学生取得的成果以及学生评教结果之间的比较(其中,任意的二者或更多主体都可以形成一个博弈活动),衍生出多方面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策略互动关系,构成一个很复杂的博弈系统。然而,目前将这一思想运用于教学过程,特别是双语教学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本文在总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GIS双语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用博弈思想分析双语教学过程,以期为双语课程教育教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二、博弈模型构建与分析
  前提条件:参与博弈的双语教师和学生都是理性的。教师在有限教学投入情况下希望教学效益即预期学生满意(或接受)程度最大化;学生在以往听课经验和知识积累基础上希望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多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即预期学习效果最大化。从狭义角度看,师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提高各自认知水平,广泛接触真实的双语教学环境,努力克服双语文化互换的复杂性来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从广义角度看,双语教学又是一个参与者众多的,由众多小博弈交汇而成的大博弈,不仅包括学生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双语社会文化活动的博弈,还包括学生之间的两人或多人博弈、学生和老师之间学与教的博弈、老师间有关教授方法等的博弈、老师和理论家有关双语实践和理论方面的博弈[4]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GIS双语课程教学过程包含了博弈所需的全部要素,充满了博弈逻辑思维。双语教学就是在学生、教师、教学环境之间直接相互影响作用、相互竞争合作的博弈中得以实现的。
  三、结语与讨论
  GIS双语课程教学集专业教育与英语教育于一体。开展双语教学过程中的博弈分析,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有助于参与教学各方包括教师、学生和学校明确各自在教学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从而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促进双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实现。在博弈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等方面的信息,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博弈活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动态、合作和完全信息博弈的局面,从而达到双语课程教学博弈的最优化结果。
  依据博弈论原理,博弈双方在整个教与学博弈的过程中,各自的效益均受彼此的制约与均衡,双方为了使得各自的效益最大化,均会考虑选择对另一方更有利的教或学方式,而这种制约与均衡策略的选择,往往忽视各自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由博弈决策模型可知,U和U′分别由第三方(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所规定,其值的确定及大小对模型的运行和教学均衡的实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学监管部门,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必要的干预,同时合理确定对教学双方要求的标准,以更好地发挥其教学“指挥棒”的作用。
  遵从博弈论原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GIS双语课程从2006年立项以来,课程组教师就双语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途径和方法、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讨论,通过国外进修访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任课教师的英语水平,并以教材的选择、学生英语能力、师资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四个方面为切入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经过10年的双语教学实践,构建了GIS课程渗透式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体系,主编完成了《Fundamenta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双语教材一部,建立了“学习与研究并进”的教学框架,学生应用GIS的能力、科研能力、就业能力和考研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生评教成绩均在98分以上,达到了教与学的高度统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博弈论分析结果对推动GIS双语课程的教育教学,探索双语教学过程中的人才培养规律,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參考文献:
  [1]袁小庆,史仪凯.高校双语教学环境建设探索[J].高教探索,2007,(S1):182-183.
  [2]张青峰,高义民,刘京.开展GIS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7):83-84.
  [3]莫祖英.基于博弈分析的信息检索课程双语教学探讨[J].情报探索,2015,(9):4-8.
  [4]冯银虎,董杰,马田媛.大学生考试作弊及防范策略的博弈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03):35-38.
  [5]古玲,李艳.教学评估博弈模型及其均衡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5,22(2):33-35.
  [6]Kiridaran Kanagaretnam,Robert Mathieu,Alex Thevaranjan.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use of student evaluations:implications for universities [J].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2003,(24):1-13.
  Abstract:This paper researches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ilingual course in GIS and game theory.A game theory model was built to carry out analyses of the performanc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factors in their own performances.Results show that in terms of teaching the level of proficiency in English language,evaluation by the university boards and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ability in their field are the key factors in bilingual teaching;in terms of learning,the student’s mastery of basics in their areas,their level of proficiency in listening,speaking and comprehension skills are the crucial factors.
  Key words:teaching reform;game analysis theory;education and teaching
其他文献
摘要:分析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升本学生及教学的特点及现状,提出了一种具有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的适合专升本学生的教学方法——真实学习法。该方法在两门课中进行了实践,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真实学习法可以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升本学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专升本学生;教学方法;真实学习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0-
[摘 要] 结合财经类院校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目前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形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适用于财经类院校的教学改革思路。并且在全国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及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数学建模课程有序融合。  [关键词] 数学建模;财经类院校;教学改革;课程思政  [作者简介] 吴 远(1987—),女,河南人,理学博士,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讲师
摘要:高职毕业实践环节教育一直以来都困扰着不少高职院校领导、教师,在现代高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如何协调择业、就业、毕业顶岗实习与毕业实践环节教学的矛盾日趋突出,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案是推行可行的项目化教学,提前完成毕业实践环节教学。  关键词:实践环节;现状;对策;提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2-0253-03  一
摘要:目前支持高校教师创新创业的政策制度相对完备,但地方本科院校高校教师创业积极性不够。本文从人才管理视角出发,分析了高校教师创业的现状,指出了教师本身和高校目前面临困境,从政府和高校两个层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创业管理、激励高校教师参与创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师;创业;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8-0
[摘 要]在人工智能学科发展大背景下,重点探索在地方应用型本科大学实施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建设与改革,以山东交通学院部分专业作为试点,实施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人工智能 ”的专业通识课程内容,通过在通识教育层次实现专业内人工智能课程内容的嵌入,进一步推进我校传统工科专业的“人工智能 ”的新工科改造。  [关键词]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地方应用型本科;新工科改造  [基金项目]2018年山东省高等教
摘要: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管理的对象。加强农业高等院校农业自然资源科学的教学与研究,是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满足农业高校开课需要,编著了《农业自然资源导论》。本文介绍了教材编写的背景和目的,阐述了教材的体系结构和主要内容,讨论了教材特点,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自然资源;农村区域发展;可持续发展;教材建设  中圖分
摘要:近年来各大高校引入eClass网络教学平台,本文以《制药化工过程及设备》课程为例,多渠道搜集教学素材和试题,利用该平台进行教学资源库和试题库建设。  关键词:eClass;试题库;教学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5-0049-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传统教学模式在新形势下发生了重大变革,以传统课堂教育为主,线下延伸教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探索信息化技术和教育的融合,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以电工技术课程为例,总结分析基于微课的翻转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情况,为今后教学模式改革提供经验。  [关键词] 微课;翻转课堂;电工技术  [基金项目] 2018年度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慕课的电工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本文从指导教师的角度出发,通过总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一项大学生创新项目,阐述了大学生创新项目在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严谨的科研作风、培养科研思维和抗挫折的能力以及培养团队分工和协作精神等方面的作用。指导教师在大学生创新项目中应充分承担起把握项目方向、安全执行、有效管理和经费支持的作用,该方式也是一条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之路。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项目;科研能力;创新精神;指导心得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生命,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在互联网教学迅速发展的今天,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学生通过线上实验课程的学习极大提高了预习效率,实现了线上学习和线下操作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和实践能力。本文以“醋酸电离度与电离常数的测定”为例,学生使用超星学习通在线上预习、测试,测试合格后再进实验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了师生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