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混凝土浇筑材料的选择和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分类,然后分别分析了多、高层框架结构、剪力墻和大体积混凝土等三种混凝土浇筑技术,最后探讨了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
【关键词】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技术分类;一般要求
1 混凝土浇筑材料的选择
1.1水泥
当今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水泥品种较多,根据水泥的性能和用途不同可以将水泥分为特种水泥、专用水泥和通用水泥。建筑工程中使用的主要是通用水泥,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水泥首先要了解水泥的品种、水泥的性能、水泥的强度等级和水泥的使用方法。水泥的选择要与实际工程项目的操作方案一致,选择合适性能和类型的水泥进行浇筑施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先使用散装水泥,减少水泥的浪费,提高混泥土浇筑工程的质量。水泥的运输和存放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防水,将结块的水泥及时的清理出去,并送去检验,检验合格后才可以用于施工工程中。水泥需要存放到通风干燥并且有排水管道的库房中,根据水泥的性能、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和出厂编号等分类进行存放。
1.2水
混凝土的制作离不开水,水的选择很重要,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人们使用的所有饮用水都可以用作混泥土的拌制,在混泥土的制作过程中坚决杜绝使用不加任何处理的工业污水和工业废水。在钢筋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绝不可以使用海水,防止海水对钢筋腐蚀作用,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1.3掺合物
在混凝土的制作工程中对粉煤灰的使用量有明确的要求,粉煤灰的含量不可以超过25%,并且在预防应急混凝土的工程项目中,粉煤灰的含有量要求更加的严格。除了粉煤灰以外,混凝土中还可以添加一定数量的外加剂,降低水化热,保持混凝土的流动性,避免混凝土热风现象的出现。
1.4骨料
混凝土的骨料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细骨料主要是砂子,而粗骨料指的是石子。建筑施工中需掺加细骨料,选择优质的河砂和江砂,混凝土工程要选择粗骨料,混凝土中砂的含量需保持在39~43%之间。
2 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分类
2.1全面分层浇筑
全面分层浇筑技术,就是指在混凝土浇筑时采取分层浇筑方法,当第一层混凝土浇筑结束之后,在凝桩之前进行第二层混凝土的浇筑,然后依次开展剩余混凝土层面的浇筑工作,直至混凝土浇筑工作结束。全面封层浇筑方案,能够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施工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确保结构的整体使用效果。采用全面封层浇筑技术的混凝土结构不宜太大,施工时应该由结构的短边开展顺着长边方向开展浇筑工作,同时,也可以由中间向两端进行浇筑,具体由现场条件来决定。
2.2分段分层浇筑
分段分层浇筑技术,一般应用于施工面积较大的工程项目,当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浇筑强度较大,现场所准备的运输设备无法满足混凝土浇筑要求,这时就可以采用分段分层浇筑技术。首先,将混凝土浇筑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按照顺序开展浇筑工作。指定区域开展浇筑工作时,混凝土由底层开展浇筑,待第一层浇筑完毕,在凝桩前开展第二层的浇筑,以此类推,浇筑混凝土结构的以上几层。分段分层浇筑技术是由全面分层浇筑技术延伸而来的,适用于厚度较小,但面积较大的混过凝土结构浇筑工作。
2.3余面分层浇筑
余面分层浇筑技术,一般适用于结构长度超过厚度3倍的混凝土结构。余面分层浇筑技术一次浇筑到顶,浇筑过程中会自然形成浇筑斜面,斜面的坡度大约为1:3,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振捣工作必须要从浇筑层的底部开展实施,然后逐渐向上移动,以确保振捣工作的有效性,从而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
3 多高层框架结构的混凝土浇筑技术
框架结构的主要构件包括基础、柱、梁、板等,其中框架结构时沿垂直方向重复出现。应按竖向结构层分层施工。若平面尺寸较大,还应在横向上划施工段。对每一施工层中施工段中施工段的划分,则须考虑工序数量、技术要求、结构特点等,尽可能组织分层分段流水施工。施工层与施工段确定后,即可求出每班或每小时应完成的工作量,据此选择施工机具和设备并计算其数量。
在每层每段的施工中,应先浇柱,后浇梁、板。柱基础浇筑时,应先边角后中间,按台阶分层浇筑,确保混凝土充满模板各个角落。柱子宜在梁板模板安装后钢筋未绑扎前浇筑,以利于梁板模板作为横向支撑和柱浇筑操作平台;一个施工段内每排柱子的浇筑顺序,应由外向内对称地逐根浇筑,以防柱模板受推倾斜造成误差积累不易纠正。柱子浇筑应分段进行,断面在400mmx400mm以内,或有交叉箍筋时,可在柱模板侧面开孔以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不超过2m;断面在400mmx400mm以上,且无交叉箍筋时,每段的高度不应大于3.5m。柱子与柱基础的接触面,用50~100mm与混凝土相同和水泥砂浆铺底,以避免底部出现蜂窝现象。
在浇筑与柱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或墙浇筑完毕后1~1.5h,再继续浇筑,使柱混凝土充分沉实。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其顺序是先根据梁高分成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当梁高大于1m时,可先单独浇筑梁的混凝土,施工缝可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
4 剪力墙的混凝土浇筑技术
剪力墙浇筑应采用长条流水作业,分段浇筑,均匀上升。新浇筑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地面均匀浇筑50m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600mm左右。墙体混凝土的施工缝一般宜设在门窗洞口上,接槎处混凝土应加强振捣,保证接槎严密。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应保证钢筋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并经常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预埋件的牢固程度和位置的准确性。
5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工业建筑中多为设备基础,在高层建筑中多为厚大的桩基承台或基础底板等,承受上部较大的荷载,因而整体性要求较高,一般不允许留设施工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量大,水化热剧集在内部不易散发,混凝土温度显著升高,而表面散热较快,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易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纹,同时,混凝土内部逐渐降温产生收缩时,收到基底或已浇筑的混凝土的约束,会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会产生裂缝。为了有效地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必须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延缓降温速率,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改善约束条件和设计构造等方面全面考虑。其中应优先采用水热化低的水泥,降低水泥用量,掺入适量的掺合料,改善配筋,降低浇筑速度和减少浇筑层厚度,设置后浇缝消减温度应力等。 6 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
第一,混凝土浇筑前仓面要清理干净,浇筑面进行检验,合格之后,才能够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第二,为了使新混凝土和老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有良好的缝面,在进行第一层浇筑之前,应该保证水泥砂浆的厚度为2~3cm,水泥浆和混凝土应该有相同的标号,浇筑混凝土的强度应该和砂浆的面积相一致,保证在铺设过程中有均匀的厚度,减少铺设过薄或铺设过厚的现象。第三,应该使用台阶法和平铺法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禁止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滚浇法,应该按照分层、方向、次序和厚度进行,在浇筑施工的过程中,保持层面的平整,在墙体浇筑的过程中,应该保持均匀上升,浇筑厚度一般为30~50cm。第四,应该首先进行平仓然后进行振捣,提高混凝土澆筑的施工质量,避免使用振捣代替平仓的现象。振捣时间应该控制在粗骨料没有明显下沉的时候,同时粗骨料产生泛浆,振捣出混凝土内部的气泡,减少振捣时间长短难以把握的问题,避免过阵、欠振和漏振的现象,在振捣完成之后,应该慢慢、匀速的拔出,减少速度过快的情况。混凝土进行振捣的时候,半径应该控制在有效半径的2倍左右,使振捣器在下层混凝土之中的5厘米左右,不应该插入太深,避免在下层的混凝土中出现过振的现象。第五,控制浇筑混凝土的溢水现象,一旦产生表面溢水过多的现象,应该尽快清除,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溢水现象的发生。第六,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尤其是浇筑顶板,应该设置变形位移观测点,聘请专门的人员进行定期检查,观测模板是否偏移,设专人检查、加固模板。
7 结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不仅影响着工程质量的好坏,甚至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所以,在搅拌混凝土时必须要切实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的粘聚性,避免离析混凝土,并且在浇筑时要尽可能的浇筑均匀。总之,混凝土浇筑技术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起决定性作用,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下,依据实际工程施工情况,采取妥善的解决办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外界因素的不良影响,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完整性。
参考文献:
[1]陈洁.浅谈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陈宇,李国伟.论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J].科技资讯,2006,(19).
[3]张鹏.浅析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关键词】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技术分类;一般要求
1 混凝土浇筑材料的选择
1.1水泥
当今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水泥品种较多,根据水泥的性能和用途不同可以将水泥分为特种水泥、专用水泥和通用水泥。建筑工程中使用的主要是通用水泥,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水泥首先要了解水泥的品种、水泥的性能、水泥的强度等级和水泥的使用方法。水泥的选择要与实际工程项目的操作方案一致,选择合适性能和类型的水泥进行浇筑施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先使用散装水泥,减少水泥的浪费,提高混泥土浇筑工程的质量。水泥的运输和存放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防水,将结块的水泥及时的清理出去,并送去检验,检验合格后才可以用于施工工程中。水泥需要存放到通风干燥并且有排水管道的库房中,根据水泥的性能、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和出厂编号等分类进行存放。
1.2水
混凝土的制作离不开水,水的选择很重要,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人们使用的所有饮用水都可以用作混泥土的拌制,在混泥土的制作过程中坚决杜绝使用不加任何处理的工业污水和工业废水。在钢筋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绝不可以使用海水,防止海水对钢筋腐蚀作用,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1.3掺合物
在混凝土的制作工程中对粉煤灰的使用量有明确的要求,粉煤灰的含量不可以超过25%,并且在预防应急混凝土的工程项目中,粉煤灰的含有量要求更加的严格。除了粉煤灰以外,混凝土中还可以添加一定数量的外加剂,降低水化热,保持混凝土的流动性,避免混凝土热风现象的出现。
1.4骨料
混凝土的骨料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细骨料主要是砂子,而粗骨料指的是石子。建筑施工中需掺加细骨料,选择优质的河砂和江砂,混凝土工程要选择粗骨料,混凝土中砂的含量需保持在39~43%之间。
2 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分类
2.1全面分层浇筑
全面分层浇筑技术,就是指在混凝土浇筑时采取分层浇筑方法,当第一层混凝土浇筑结束之后,在凝桩之前进行第二层混凝土的浇筑,然后依次开展剩余混凝土层面的浇筑工作,直至混凝土浇筑工作结束。全面封层浇筑方案,能够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施工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确保结构的整体使用效果。采用全面封层浇筑技术的混凝土结构不宜太大,施工时应该由结构的短边开展顺着长边方向开展浇筑工作,同时,也可以由中间向两端进行浇筑,具体由现场条件来决定。
2.2分段分层浇筑
分段分层浇筑技术,一般应用于施工面积较大的工程项目,当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浇筑强度较大,现场所准备的运输设备无法满足混凝土浇筑要求,这时就可以采用分段分层浇筑技术。首先,将混凝土浇筑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按照顺序开展浇筑工作。指定区域开展浇筑工作时,混凝土由底层开展浇筑,待第一层浇筑完毕,在凝桩前开展第二层的浇筑,以此类推,浇筑混凝土结构的以上几层。分段分层浇筑技术是由全面分层浇筑技术延伸而来的,适用于厚度较小,但面积较大的混过凝土结构浇筑工作。
2.3余面分层浇筑
余面分层浇筑技术,一般适用于结构长度超过厚度3倍的混凝土结构。余面分层浇筑技术一次浇筑到顶,浇筑过程中会自然形成浇筑斜面,斜面的坡度大约为1:3,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振捣工作必须要从浇筑层的底部开展实施,然后逐渐向上移动,以确保振捣工作的有效性,从而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
3 多高层框架结构的混凝土浇筑技术
框架结构的主要构件包括基础、柱、梁、板等,其中框架结构时沿垂直方向重复出现。应按竖向结构层分层施工。若平面尺寸较大,还应在横向上划施工段。对每一施工层中施工段中施工段的划分,则须考虑工序数量、技术要求、结构特点等,尽可能组织分层分段流水施工。施工层与施工段确定后,即可求出每班或每小时应完成的工作量,据此选择施工机具和设备并计算其数量。
在每层每段的施工中,应先浇柱,后浇梁、板。柱基础浇筑时,应先边角后中间,按台阶分层浇筑,确保混凝土充满模板各个角落。柱子宜在梁板模板安装后钢筋未绑扎前浇筑,以利于梁板模板作为横向支撑和柱浇筑操作平台;一个施工段内每排柱子的浇筑顺序,应由外向内对称地逐根浇筑,以防柱模板受推倾斜造成误差积累不易纠正。柱子浇筑应分段进行,断面在400mmx400mm以内,或有交叉箍筋时,可在柱模板侧面开孔以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不超过2m;断面在400mmx400mm以上,且无交叉箍筋时,每段的高度不应大于3.5m。柱子与柱基础的接触面,用50~100mm与混凝土相同和水泥砂浆铺底,以避免底部出现蜂窝现象。
在浇筑与柱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或墙浇筑完毕后1~1.5h,再继续浇筑,使柱混凝土充分沉实。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其顺序是先根据梁高分成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当梁高大于1m时,可先单独浇筑梁的混凝土,施工缝可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
4 剪力墙的混凝土浇筑技术
剪力墙浇筑应采用长条流水作业,分段浇筑,均匀上升。新浇筑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地面均匀浇筑50m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600mm左右。墙体混凝土的施工缝一般宜设在门窗洞口上,接槎处混凝土应加强振捣,保证接槎严密。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应保证钢筋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并经常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预埋件的牢固程度和位置的准确性。
5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工业建筑中多为设备基础,在高层建筑中多为厚大的桩基承台或基础底板等,承受上部较大的荷载,因而整体性要求较高,一般不允许留设施工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量大,水化热剧集在内部不易散发,混凝土温度显著升高,而表面散热较快,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易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纹,同时,混凝土内部逐渐降温产生收缩时,收到基底或已浇筑的混凝土的约束,会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会产生裂缝。为了有效地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必须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延缓降温速率,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改善约束条件和设计构造等方面全面考虑。其中应优先采用水热化低的水泥,降低水泥用量,掺入适量的掺合料,改善配筋,降低浇筑速度和减少浇筑层厚度,设置后浇缝消减温度应力等。 6 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
第一,混凝土浇筑前仓面要清理干净,浇筑面进行检验,合格之后,才能够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第二,为了使新混凝土和老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有良好的缝面,在进行第一层浇筑之前,应该保证水泥砂浆的厚度为2~3cm,水泥浆和混凝土应该有相同的标号,浇筑混凝土的强度应该和砂浆的面积相一致,保证在铺设过程中有均匀的厚度,减少铺设过薄或铺设过厚的现象。第三,应该使用台阶法和平铺法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禁止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滚浇法,应该按照分层、方向、次序和厚度进行,在浇筑施工的过程中,保持层面的平整,在墙体浇筑的过程中,应该保持均匀上升,浇筑厚度一般为30~50cm。第四,应该首先进行平仓然后进行振捣,提高混凝土澆筑的施工质量,避免使用振捣代替平仓的现象。振捣时间应该控制在粗骨料没有明显下沉的时候,同时粗骨料产生泛浆,振捣出混凝土内部的气泡,减少振捣时间长短难以把握的问题,避免过阵、欠振和漏振的现象,在振捣完成之后,应该慢慢、匀速的拔出,减少速度过快的情况。混凝土进行振捣的时候,半径应该控制在有效半径的2倍左右,使振捣器在下层混凝土之中的5厘米左右,不应该插入太深,避免在下层的混凝土中出现过振的现象。第五,控制浇筑混凝土的溢水现象,一旦产生表面溢水过多的现象,应该尽快清除,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溢水现象的发生。第六,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尤其是浇筑顶板,应该设置变形位移观测点,聘请专门的人员进行定期检查,观测模板是否偏移,设专人检查、加固模板。
7 结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不仅影响着工程质量的好坏,甚至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所以,在搅拌混凝土时必须要切实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的粘聚性,避免离析混凝土,并且在浇筑时要尽可能的浇筑均匀。总之,混凝土浇筑技术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起决定性作用,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下,依据实际工程施工情况,采取妥善的解决办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外界因素的不良影响,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完整性。
参考文献:
[1]陈洁.浅谈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陈宇,李国伟.论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J].科技资讯,2006,(19).
[3]张鹏.浅析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