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冰,是成功的商人,又是收藏界的传奇人物。他以锐利的眼光做成一笔又一笔生意,积累下丰厚的财富;又坚信“最大的慈善是传承文化”,他以满腔热忱收藏艺术品,完整地存放在自己的私人艺术馆里,待其泽被今人,传诸后世。
经济价值并不是艺术收藏的终极追求,文化属性才是它最终价值的体现。中国尚没有像外国那样建立起美学体系,孩子们从小缺乏美学教育,艺术视野无法拓宽,在美育上先输给外国孩子一着。所以说,最大的慈善就是传承文化。
李冰的家位于通州宋庄。一栋外观呈几何形状、现代感极强的灰白色建筑坚定而淡然地坐落于此,散发着强烈的艺术原生态气息。进入庭院,豁然开朗,格局四通八达。落地窗通明敞亮,从客厅纵目远瞩,穿过一片茵茵绿草和其上几位笑容满面的人物雕塑,可见对面幽然屹立的和静园艺术馆——那座当代艺术的私人殿堂,犹如洞天福地。作为馆长,李冰就像他的艺术馆一样,拥有国际化的开放视野,而其内心世界又像这座围合式庭院,独立尘世自成一体,只与自然相通。
私人艺术馆,为中国当代美术史立传
“接手第一批藏品,我就立下志愿,完整地保存并梳理中国当代艺术脉络,等待艺术史重新书写的那一天。”
开馆已近6年,李冰的这座和静园艺术馆作为第一家有当代艺术藏品固定展示的私人美术馆,逐渐成为了探索中国当代美术史和私人美术馆运作可能性的一面旗帜。这座斥资千万、总面积3000平方米的美术馆,陈列着陈丹青、张晓刚、岳敏君、杨飞云等当代艺术家上世纪九十年代创作爆发期的代表作品。正如著名策展人栗宪庭先生所说:“它的意义在于,艺术品不再是收藏家藏在自己家里的宝贝,而成为一种面向大众的公益事业。”
李冰生于20世纪60年代,有着那个年代人们特有的热情与责任感。早在15岁参军时起,自小热爱艺术的李冰就拿起画笔,热情地描绘部队生活,赞美雷锋、朱伯儒那样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他个人第一幅作品《深情》,就是为其部队中一位甘于奉献的战友所作。军旅生涯,时代的烙印,使得他内心始终有着强烈的英雄情结与家国情怀。正是这种情怀,使得李冰有了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接力者的机缘。
那是2005年,沈阳东宇美术馆有一批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待售,其中包括众多一线艺术家上世纪90年代的重要作品。凭着早年从事装潢设计积累下的大笔财富,怀抱着梳理中国当代艺术史脉络的理想,李冰找到美术馆馆长,诚恳地表达接手这批作品的希望,承诺自己会接力跑,给这批作品一个完好的归宿。馆长被他的诚意打动,以600万元的价格出售全部作品。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要知道,现在仅张晓刚一人的作品,就动辄几千万元。
自从接手这批艺术品,国内外无数艺术经纪人和拍卖行联系李冰,探讨出手可能性。英国劳工基金会愿出价8000万元收购,他也只是轻轻吐出两个字:“不卖。”因为在李冰眼里,这批藏品绝不仅仅是一项投资,而更是一种责任。“中国当代艺术品价值在不断攀升,许多人拿它作价值投资,对于个人来说,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我觉得经济价值并不是艺术收藏的最终价值,文化属性才是它最终价值的体现。”在李冰看来,做当代艺术收藏不仅是面向当代,更是面向未来,为了子孙。“我有位朋友,曾经收获了几张世界名画,正好他有位外国友人来访,他就兴冲冲地请这位外宾去展廊参观,面有得色。谁知这位外国朋友看过却很平静,淡然说道,这几幅画自己小时候就已见过。由此就可以看出,中国尚没有像外国那样建立起美学体系,孩子们从小缺乏美学教育,艺术视野无法拓宽,在美育上先输给外国孩子一着。所以说,最大的慈善就是传承文化。”
然而,时至今日,在中国做私人美术馆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没有国家支持,仅靠个人力量,谁都知道这并不是一条坦途。可是,面临未知问题和风险的挑战,李冰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勇敢地走着,以一种最中国的方式,做一次中国当代艺术理想主义的实验。“国内似乎总有一种论调,认为中国当代艺术远逊于西方。我觉得这有些荒唐,且不说二者的评价体系不一,单就作品价值攀升势头来看,现在下结论也为时尚早。”
通过私人美术馆,李冰就是要实现这份“为中国当代艺术立传”的抱负,“艺术品的市场价值,要通过学术与历史的考量。伟大的艺术品都是属于历史的,所以它才会有一段时间的‘寂寞’。比如岳敏君、曾梵志、方力钧等艺术家的作品,近作少有高价,价格最高者皆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所创作,已经过历史检验,这些作品的价值重估可谓‘迟到的幸福’。那么,在其作品的寂寞期,总要有人来守卫并守候。”李冰以及他的和静园艺术馆,就甘于扮演这个角色。在李冰看来:“中国艺术家们不必随西方潮流亦步亦趋,也该有勇气创造并坚持自己的风格,打造有我们民族个性的作品,待到合适的时机,完全可以重写艺术史。”
中国哲学尊崇“上善若水”,意在“水滴石穿”。李冰所作的努力亦可作如是观,静默地酝酿、积累、奔流,眼见水漫之处,抚润万物。就像他家餐厅角落里一株枯萎半年的未名植物,不经意间,它竟然又开花了。
丰富的宁静
“他们热衷的是‘炒’,我坚持用的是‘炖’,少了些速度,但多了些味道。”
面对眼前这位从容、自在的收藏家,恐怕谁也不会想到,他曾经是一位脾气暴躁的“霹雳火”。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李冰,有着那个火红时代特有的英雄情结与无我精神,早年参军的经历赋予他雷厉风行的作风,以及不容丑恶横行的性格。后来退伍进入鲁迅美术学院,青春气盛,意气风发,再加上性情急躁,李冰多次因为打架而受处分。直至婚后,他还会因为看不惯小混混的作风而在公交车上与其大打出手。谁知,李冰心头这团熊熊燃烧近三十年的烈火,却因为他与茶的结缘而归于沉静、圆融。
上世纪90年代初,李冰第一次认认真真地泡茶、品茶,旋即被茶那份容纳万方的气质所征服。在一提一放之间,茶让他的心静了下来,凉了下来。从此,李冰把品茶当作每天必修的功课,在氤氲的茶气中,涵泳着,陶冶着。
有茶道涵泳,有艺术滋养,曾经壮怀激烈的李冰收获了更多的平和与宁静。不再急躁,不再莽撞,然而,其和善的外表下依然隐藏不住那份耿介与率真。所以,当你与李冰交谈,总能随情境不同而体会到他多层次、多棱角的性格,忽而“骏马秋风冀北”,忽而“杏花春雨江南”。用英国诗人萨松的诗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In me the tiger sniff the rose)。”
心灵的丰富,使得李冰的思想以及生活方式迥于常人,拔尘脱俗。他喜欢平凡而优雅的“慢生活”,不慕“快乐”,只享“慢乐”。套用赵本山小品里的一句台词:“你们说的是‘炒’,我们用的是‘炖’。”李冰觉得,只有这种“慢炖”才能熬出生活的芳香和滋味儿。对于收藏家来说,“慢”更是必不可少的,忆昔收藏界巨擘张伯驹、袁克文、傅增湘,哪个不是有钱且有闲,因纵情于“玩”而成名家?只有放慢节奏沉潜下来,才得以静心投入,凝视每件艺术品,从而收获最大的快乐。故此,李冰厌倦快节奏的都市,不管在外面忙多晚,都要回归安宁的宋庄,静坐一室,聆听空灵、素净的古琴,或是捧读《地藏经》,宁心安神。
如今,每逢闲暇,李冰就会沏上一壶上好的普洱茶,安心品茗。飘雨时节,李冰约二、三好友对谈,听雨品茶,雨滴落到茶室玻璃屋顶时发出的有节奏的韵律,会让茶味儿、茶心与自然浑然天成。时而落雪时品茗,饮下清心的热茶,胸怀澄澈,他仿佛能听见雪花飘落时安静的声音,不自觉竟做了现世神仙。
《淑媛》对话李冰
艺术馆局部
《淑媛》:您认为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该如何建立文化自信?
李冰:西方文明是火的文明,中国文明是水的文明,前者重逻辑,后者重感性。以绘画为例,西方重色彩、线条,中国重意境。有人总说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有多么大的差距,其实这是个伪命题,因为两者的评价体系就不一样。二战后,美国兴起的“波普艺术”,就已经抛弃了西方传统艺术标准,可这并不妨碍沃霍尔、劳申伯格、西格尔等创造者成为艺术家。我们不必对西方艺术过于谦虚,而是努力创造出有我们民族个性的作品,我们有这个能力。举家具为例,明代的家具风格抽象、简约,极具现代感,甚至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与明代同期,可是他们的家具设计风格还在追求繁复。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淑媛》: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收藏,作为一位过来者,您能否提供一些收藏经验?
李冰:有一条捷径,就是跟着最好的画廊买画。可以选择一些画廊,它们推哪个艺术家的展览,你就买谁的作品,因为画廊属于一级艺术市场,好的画廊在挖掘艺术家方面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如果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可以聘请几位艺术顾问来整理收藏的线索,提供收藏建议;单凭个人的判断,需要长时间地学习与积累,必须对世界当代史、世界美术史以及世界著名美术馆、著名艺术家做出学术性分析,周期会比较长。
《淑媛》:您曾经说艺术家心灵要有丰富的层次感,能否具体阐述?
李冰:一个人如果想有所作为,尤其是志在成为艺术家,内心必须有这种丰富的层次感,这样他的作品才能富有思想和深度。拿我身边的朋友来说,比如张晓刚,他平时对待朋友总是和善亲切,周到备至,然而他的作品中始终有一种着强烈的批判精神;再比如夏小万,骨子里很传统,爱喝浓烈白酒,爱听古典音乐,可是他的作品又最有国际眼界,最具创新精神。实际上,好的艺术家能够用心来思考他个人对一个时代的感受。作家用几十万字呈现的内容,艺术家往往用一幅画就可以。
李冰特别推荐:
沈周《庐山高》
沈周的山水画以北方画风特有的遒劲、浑厚之气,表现南方山水秀美之韵,使南北画风有机融合,又各尽其妙。《庐山高》是沈周为其师陈宽70岁生日祝寿所作。画面上所画崇山峻岭,层层高叠,危峰列岫,长松巨木,起伏轩昂,雄伟瑰丽。近处一人迎飞瀑远眺,比例虽小,却起着点题的作用。
李唐《万壑松风图》
画面山峰高峙,峭壁悬崖间有飞瀑鸣泉,山腰间白云缭绕清岚浮动。从山麓至山巅,松林高密,郁郁葱葱。山脚下乱石珠连,水流奔涌。大自然雄壮之气扑面而来,给人以气势磅礴的感觉。李唐布局中取近景,突出主峰和崖岸,以造成迫在眉睫的视觉感受。
经济价值并不是艺术收藏的终极追求,文化属性才是它最终价值的体现。中国尚没有像外国那样建立起美学体系,孩子们从小缺乏美学教育,艺术视野无法拓宽,在美育上先输给外国孩子一着。所以说,最大的慈善就是传承文化。
李冰的家位于通州宋庄。一栋外观呈几何形状、现代感极强的灰白色建筑坚定而淡然地坐落于此,散发着强烈的艺术原生态气息。进入庭院,豁然开朗,格局四通八达。落地窗通明敞亮,从客厅纵目远瞩,穿过一片茵茵绿草和其上几位笑容满面的人物雕塑,可见对面幽然屹立的和静园艺术馆——那座当代艺术的私人殿堂,犹如洞天福地。作为馆长,李冰就像他的艺术馆一样,拥有国际化的开放视野,而其内心世界又像这座围合式庭院,独立尘世自成一体,只与自然相通。
私人艺术馆,为中国当代美术史立传
“接手第一批藏品,我就立下志愿,完整地保存并梳理中国当代艺术脉络,等待艺术史重新书写的那一天。”
开馆已近6年,李冰的这座和静园艺术馆作为第一家有当代艺术藏品固定展示的私人美术馆,逐渐成为了探索中国当代美术史和私人美术馆运作可能性的一面旗帜。这座斥资千万、总面积3000平方米的美术馆,陈列着陈丹青、张晓刚、岳敏君、杨飞云等当代艺术家上世纪九十年代创作爆发期的代表作品。正如著名策展人栗宪庭先生所说:“它的意义在于,艺术品不再是收藏家藏在自己家里的宝贝,而成为一种面向大众的公益事业。”
李冰生于20世纪60年代,有着那个年代人们特有的热情与责任感。早在15岁参军时起,自小热爱艺术的李冰就拿起画笔,热情地描绘部队生活,赞美雷锋、朱伯儒那样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他个人第一幅作品《深情》,就是为其部队中一位甘于奉献的战友所作。军旅生涯,时代的烙印,使得他内心始终有着强烈的英雄情结与家国情怀。正是这种情怀,使得李冰有了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接力者的机缘。
那是2005年,沈阳东宇美术馆有一批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待售,其中包括众多一线艺术家上世纪90年代的重要作品。凭着早年从事装潢设计积累下的大笔财富,怀抱着梳理中国当代艺术史脉络的理想,李冰找到美术馆馆长,诚恳地表达接手这批作品的希望,承诺自己会接力跑,给这批作品一个完好的归宿。馆长被他的诚意打动,以600万元的价格出售全部作品。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要知道,现在仅张晓刚一人的作品,就动辄几千万元。
自从接手这批艺术品,国内外无数艺术经纪人和拍卖行联系李冰,探讨出手可能性。英国劳工基金会愿出价8000万元收购,他也只是轻轻吐出两个字:“不卖。”因为在李冰眼里,这批藏品绝不仅仅是一项投资,而更是一种责任。“中国当代艺术品价值在不断攀升,许多人拿它作价值投资,对于个人来说,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我觉得经济价值并不是艺术收藏的最终价值,文化属性才是它最终价值的体现。”在李冰看来,做当代艺术收藏不仅是面向当代,更是面向未来,为了子孙。“我有位朋友,曾经收获了几张世界名画,正好他有位外国友人来访,他就兴冲冲地请这位外宾去展廊参观,面有得色。谁知这位外国朋友看过却很平静,淡然说道,这几幅画自己小时候就已见过。由此就可以看出,中国尚没有像外国那样建立起美学体系,孩子们从小缺乏美学教育,艺术视野无法拓宽,在美育上先输给外国孩子一着。所以说,最大的慈善就是传承文化。”
然而,时至今日,在中国做私人美术馆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没有国家支持,仅靠个人力量,谁都知道这并不是一条坦途。可是,面临未知问题和风险的挑战,李冰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勇敢地走着,以一种最中国的方式,做一次中国当代艺术理想主义的实验。“国内似乎总有一种论调,认为中国当代艺术远逊于西方。我觉得这有些荒唐,且不说二者的评价体系不一,单就作品价值攀升势头来看,现在下结论也为时尚早。”
通过私人美术馆,李冰就是要实现这份“为中国当代艺术立传”的抱负,“艺术品的市场价值,要通过学术与历史的考量。伟大的艺术品都是属于历史的,所以它才会有一段时间的‘寂寞’。比如岳敏君、曾梵志、方力钧等艺术家的作品,近作少有高价,价格最高者皆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所创作,已经过历史检验,这些作品的价值重估可谓‘迟到的幸福’。那么,在其作品的寂寞期,总要有人来守卫并守候。”李冰以及他的和静园艺术馆,就甘于扮演这个角色。在李冰看来:“中国艺术家们不必随西方潮流亦步亦趋,也该有勇气创造并坚持自己的风格,打造有我们民族个性的作品,待到合适的时机,完全可以重写艺术史。”
中国哲学尊崇“上善若水”,意在“水滴石穿”。李冰所作的努力亦可作如是观,静默地酝酿、积累、奔流,眼见水漫之处,抚润万物。就像他家餐厅角落里一株枯萎半年的未名植物,不经意间,它竟然又开花了。
丰富的宁静
“他们热衷的是‘炒’,我坚持用的是‘炖’,少了些速度,但多了些味道。”
面对眼前这位从容、自在的收藏家,恐怕谁也不会想到,他曾经是一位脾气暴躁的“霹雳火”。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李冰,有着那个火红时代特有的英雄情结与无我精神,早年参军的经历赋予他雷厉风行的作风,以及不容丑恶横行的性格。后来退伍进入鲁迅美术学院,青春气盛,意气风发,再加上性情急躁,李冰多次因为打架而受处分。直至婚后,他还会因为看不惯小混混的作风而在公交车上与其大打出手。谁知,李冰心头这团熊熊燃烧近三十年的烈火,却因为他与茶的结缘而归于沉静、圆融。
上世纪90年代初,李冰第一次认认真真地泡茶、品茶,旋即被茶那份容纳万方的气质所征服。在一提一放之间,茶让他的心静了下来,凉了下来。从此,李冰把品茶当作每天必修的功课,在氤氲的茶气中,涵泳着,陶冶着。
有茶道涵泳,有艺术滋养,曾经壮怀激烈的李冰收获了更多的平和与宁静。不再急躁,不再莽撞,然而,其和善的外表下依然隐藏不住那份耿介与率真。所以,当你与李冰交谈,总能随情境不同而体会到他多层次、多棱角的性格,忽而“骏马秋风冀北”,忽而“杏花春雨江南”。用英国诗人萨松的诗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In me the tiger sniff the rose)。”
心灵的丰富,使得李冰的思想以及生活方式迥于常人,拔尘脱俗。他喜欢平凡而优雅的“慢生活”,不慕“快乐”,只享“慢乐”。套用赵本山小品里的一句台词:“你们说的是‘炒’,我们用的是‘炖’。”李冰觉得,只有这种“慢炖”才能熬出生活的芳香和滋味儿。对于收藏家来说,“慢”更是必不可少的,忆昔收藏界巨擘张伯驹、袁克文、傅增湘,哪个不是有钱且有闲,因纵情于“玩”而成名家?只有放慢节奏沉潜下来,才得以静心投入,凝视每件艺术品,从而收获最大的快乐。故此,李冰厌倦快节奏的都市,不管在外面忙多晚,都要回归安宁的宋庄,静坐一室,聆听空灵、素净的古琴,或是捧读《地藏经》,宁心安神。
如今,每逢闲暇,李冰就会沏上一壶上好的普洱茶,安心品茗。飘雨时节,李冰约二、三好友对谈,听雨品茶,雨滴落到茶室玻璃屋顶时发出的有节奏的韵律,会让茶味儿、茶心与自然浑然天成。时而落雪时品茗,饮下清心的热茶,胸怀澄澈,他仿佛能听见雪花飘落时安静的声音,不自觉竟做了现世神仙。
《淑媛》对话李冰
艺术馆局部
《淑媛》:您认为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该如何建立文化自信?
李冰:西方文明是火的文明,中国文明是水的文明,前者重逻辑,后者重感性。以绘画为例,西方重色彩、线条,中国重意境。有人总说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有多么大的差距,其实这是个伪命题,因为两者的评价体系就不一样。二战后,美国兴起的“波普艺术”,就已经抛弃了西方传统艺术标准,可这并不妨碍沃霍尔、劳申伯格、西格尔等创造者成为艺术家。我们不必对西方艺术过于谦虚,而是努力创造出有我们民族个性的作品,我们有这个能力。举家具为例,明代的家具风格抽象、简约,极具现代感,甚至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与明代同期,可是他们的家具设计风格还在追求繁复。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淑媛》: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收藏,作为一位过来者,您能否提供一些收藏经验?
李冰:有一条捷径,就是跟着最好的画廊买画。可以选择一些画廊,它们推哪个艺术家的展览,你就买谁的作品,因为画廊属于一级艺术市场,好的画廊在挖掘艺术家方面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如果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可以聘请几位艺术顾问来整理收藏的线索,提供收藏建议;单凭个人的判断,需要长时间地学习与积累,必须对世界当代史、世界美术史以及世界著名美术馆、著名艺术家做出学术性分析,周期会比较长。
《淑媛》:您曾经说艺术家心灵要有丰富的层次感,能否具体阐述?
李冰:一个人如果想有所作为,尤其是志在成为艺术家,内心必须有这种丰富的层次感,这样他的作品才能富有思想和深度。拿我身边的朋友来说,比如张晓刚,他平时对待朋友总是和善亲切,周到备至,然而他的作品中始终有一种着强烈的批判精神;再比如夏小万,骨子里很传统,爱喝浓烈白酒,爱听古典音乐,可是他的作品又最有国际眼界,最具创新精神。实际上,好的艺术家能够用心来思考他个人对一个时代的感受。作家用几十万字呈现的内容,艺术家往往用一幅画就可以。
李冰特别推荐:
沈周《庐山高》
沈周的山水画以北方画风特有的遒劲、浑厚之气,表现南方山水秀美之韵,使南北画风有机融合,又各尽其妙。《庐山高》是沈周为其师陈宽70岁生日祝寿所作。画面上所画崇山峻岭,层层高叠,危峰列岫,长松巨木,起伏轩昂,雄伟瑰丽。近处一人迎飞瀑远眺,比例虽小,却起着点题的作用。
李唐《万壑松风图》
画面山峰高峙,峭壁悬崖间有飞瀑鸣泉,山腰间白云缭绕清岚浮动。从山麓至山巅,松林高密,郁郁葱葱。山脚下乱石珠连,水流奔涌。大自然雄壮之气扑面而来,给人以气势磅礴的感觉。李唐布局中取近景,突出主峰和崖岸,以造成迫在眉睫的视觉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