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设计理念
1.时代背景
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今天,教育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作为教育组织的学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对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如何实现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各种基本矛盾和制约因素如何进行权衡……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应,便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理性思考和理想追求,也是教育工作者所秉持的学校教育哲学。
2.政策依据
集团化办学是破解择校难,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尝试。2016年2月下旬,教育部正式印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指出对于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学校要加快推进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重庆市大渡口区教委审时度势,印发了《重庆市大渡口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实施方案的通知》,旨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更多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切实提升区域教育整体水平,打造区域教育新名片,为“新区品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
3.办学思想
办学思想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是教育集团发展的灵魂。重庆市大渡口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对集团总校和分校的办学思想、历史沿革进行了详细梳理,并将集团总校办学思想“启迪智慧,化育生命”、分校办学思想“阳光雨露,润泽生命”进行统整后发现,两者虽然“殊途”,但却“同归”。“同归”体现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的一致性,都指向了学生的生命发展,为学生的自由生长、幸福人生奠基;“殊途”表现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校本化理解与表达上的侧重点不完全相同,在课程开发、课堂范式、课堂评价上有差异。在充分尊重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以及办学现状的基础上,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确定了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为突破口,推动集团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学校发展的旨归和方向,对学校发展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结合时代背景,根据集团办学思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拟定了学校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是使大渡口区新工小学办成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学生向往的好学校,逐步树立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品牌,提升区域教育的整体水平。
2.阶段目标
一是2016年8月—2016年9月,教育集团正式成立并授牌。在集团成员学校开展前期调研活动,确定集团工作突破口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拟定具体工作方案。二是2016年10月—2017年8月,教师的教育集团意识增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具体工作有效开展,教师专业成长初显成效。三是2017年9月—2018年6月,教师专业成长卓有成效,集团标识日益显现,集团品牌逐渐形成。
三、运行模式
1.运行模式
以大渡口区实验小学为集团总校,与新工小学、庹家坳小学组建成立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加入教育集团的学校为集团分校,保留原有校名,增挂教育集团分校校牌。集团内各分校法人不变,领导机构、学校日常管理保持相对独立,但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实现基本统一。集团总校安排中层干部或骨干教师到分校挂任业务副校长或中层干部,协助各分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分校的管理干部定期到总校跟岗培训。建立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牵头、集团分校跟进,在集团总校引领下自主发展的模式,引领集团学校健康优质成长。
2.工作原则
(1)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结合总校和新工小学教育现状,充分调研,系统设计,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方向,逐步推进。
(2)搭建平台,全员融入。教育集团将搭建多个教师交流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全体教师认同、接受并积极融入到活动中,从而引领教师队伍专业成长,提升新工教师团队教育教学水平。
(3)协同创新,共同成长。在办学目标、教育理念等方面充分尊重,相互认同;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相互协同,遵循学段教育规律,遵从学校个性发展,彰显办学特色,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3.工作办法
通过统一管理、文化相融、师资调训、统一业务要求以及统一考核评价等方面开展工作。拟定大型活动方案与计划,以及加强对各项活动实施的评估与监测,确保集团活动顺利进行。
四、主要任务
教育集团工作的突破口是教师专业化成长,围绕教师专业化成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确定了以下主要任务。
1.文化共融,增强教师凝聚力
集团总校与分校就教育集团的文化核心达成共识,在尊重各分校办学个性的基础上,凝练以“生命”为核心的集团办学理念,并以此为出发点统整教育集团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增强集團所有教师的凝聚力与归属感。
2.课程共享,提升教师执行力
集团总校与分校教师共同建构集团课程体系,共享优质学科课程资源与德育活动资源,共议课程实施途径与策略,提升教师课程执行力。
3.课堂共建,提升教师研究力
集团总校与分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生命质量的提升,通过教学共研讨、课题共研究、经验共分享、成果共提炼等课堂教学共建方式,提升教师研究力。
4.评价共轨,提升教师反思力
研制教育集团评价体系,总校与分校统一评价标准、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激励功效与导向作用,引领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与改进,从而提升教师反思力。
五、主要措施
1.组建集团化办学工作机构
(1)集团管理中心。由教育集团校长室负责,成员包括教育集团总校长(任组长)、集团总校常务副校长、集团分校校长以及集团办公室主任,负责集团的日常运行。 (2)教师发展中心。由集团总校教学副校长负责,成员包括教育集团总校教学副校长(组长)、集团分校副校长以及分管主任、各学科教研组长,语文、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等,其下设名师工作室、培训管理办公室、课程研发办公室。其中名师工作室主要进行师徒结对,重在种子教师培养;培训管理办公室重在师德修养、人文审美、境界格局的培养;课程研发办公室重在课程开发、教研设计以及教师专业发展。
(3)学生成长中心。由集团总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长负责,成员包括集团总校德育主任、分校德育副校长或中层,以及班主任名师工作室成员等,重在学生活动的组织、实施。
(4)通讯服务中心。由集团总校校长室负责,成员包括教育集团办公室主任以及分校辦公室主任等。主要负责宣传报道、联络以及资料搜集存档等。
2.搭建集团化办学教师发展平台
(1)搭建集团教师成长平台。注重新教师职前培训,帮助青年教师转变角色,尽快适应新岗位。一是每年9月,集团总校结合集团各学校的具体实情,根据新进教师的特点及所教学科进行科学策划、系统性设计,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前培训;二是实施新教师“三个100”工程,即新教师进入学校第一年需完成100篇教案、100篇反思、100篇读书笔记,注重实践反思、阅读积淀;三是实施两年一循环任务驱动模式,即骨干教师引领、百堂献课、35岁以下青年教师赛课以及学科组教师赛课,每期一主题,两年一循环;四是采取师徒结对方式,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集团总校为青年教师指定有经验的教师帮带,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2)搭建“启慧”讲坛智慧共生平台。集团总校充分利用“启慧”讲坛,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一方面,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到校传经送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另一方面,让集团教师登上讲坛讲述自己或身边的教育故事,发挥模范引领作用。
(3)搭建一体化教研活动平台。集团总校统一设计规范、科学、高效的教研活动,集团分校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对于教研活动的前期准备、主题确定、过程研讨、反思总结,集团分校教师全程参与其中。集团总校还筹建每年一次的教师学术年会。
(4)搭建干部教师换岗交流平台。根据区教委相关文件精神,切实确保换岗交流活动顺利开展,在轮岗交流中提升集团教师的整体水平。
3.丰富德育活动,增强育人功能
共同探索实施“2346”工程:“2”指两次评选,即六一全员评选与元旦“十佳少年”评选;“3”指三大典礼,即“入学礼”“入队礼”“毕业礼”;“4”指四大节日,即阳光体育节、缤纷艺术节、美文美读节、奇思创意节;“6”指六大主题,即一年级“规则”、二年级“文明”、三年级“感恩”、四年级“诚信”、五年级“责任”、六年级“理想”。组织集团教师集中观摩、研讨,逐步形成“活动设计—实践体验—研讨总结—固化经验”的德育活动实施机制,提高德育实效。开发德育资源,整合德育平台,创新德育途径,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丰富学生阅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创新管理模式,增强干部领导力
加强干部队伍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组织、策划以及执行能力,增强干部凝聚力和服务意识,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努力使学校管理逐渐从传统经验型转向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综合型,从事务型转向文化型、内涵型。条块并举,纵横贯通。行政瘦身,转变职能。尝试用课程整合的思路实现学校各部门职能由管理向治理转变,提升干部领导力。
5.完善评价体系,增强导向功能
制定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符合教育集团实际的评价制度,注重多维评价、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努力探索科学的评价体系,重点从统一管理、文化引领、师资互派、深入课堂、做亮德育以及集团成效等六大板块进行评价,推动教育集团健康运行。
6.保障经费投入,确保健康运行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实施专项经费预算管理方式,其经费主要用于集团工作经费、管理津贴、考核奖励,以确保集团高效运行。
(责任编辑
1.时代背景
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今天,教育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作为教育组织的学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对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如何实现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各种基本矛盾和制约因素如何进行权衡……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应,便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理性思考和理想追求,也是教育工作者所秉持的学校教育哲学。
2.政策依据
集团化办学是破解择校难,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尝试。2016年2月下旬,教育部正式印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指出对于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学校要加快推进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重庆市大渡口区教委审时度势,印发了《重庆市大渡口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实施方案的通知》,旨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更多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切实提升区域教育整体水平,打造区域教育新名片,为“新区品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
3.办学思想
办学思想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是教育集团发展的灵魂。重庆市大渡口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对集团总校和分校的办学思想、历史沿革进行了详细梳理,并将集团总校办学思想“启迪智慧,化育生命”、分校办学思想“阳光雨露,润泽生命”进行统整后发现,两者虽然“殊途”,但却“同归”。“同归”体现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的一致性,都指向了学生的生命发展,为学生的自由生长、幸福人生奠基;“殊途”表现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校本化理解与表达上的侧重点不完全相同,在课程开发、课堂范式、课堂评价上有差异。在充分尊重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以及办学现状的基础上,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确定了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为突破口,推动集团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学校发展的旨归和方向,对学校发展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结合时代背景,根据集团办学思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拟定了学校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是使大渡口区新工小学办成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学生向往的好学校,逐步树立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品牌,提升区域教育的整体水平。
2.阶段目标
一是2016年8月—2016年9月,教育集团正式成立并授牌。在集团成员学校开展前期调研活动,确定集团工作突破口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拟定具体工作方案。二是2016年10月—2017年8月,教师的教育集团意识增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具体工作有效开展,教师专业成长初显成效。三是2017年9月—2018年6月,教师专业成长卓有成效,集团标识日益显现,集团品牌逐渐形成。
三、运行模式
1.运行模式
以大渡口区实验小学为集团总校,与新工小学、庹家坳小学组建成立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加入教育集团的学校为集团分校,保留原有校名,增挂教育集团分校校牌。集团内各分校法人不变,领导机构、学校日常管理保持相对独立,但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实现基本统一。集团总校安排中层干部或骨干教师到分校挂任业务副校长或中层干部,协助各分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分校的管理干部定期到总校跟岗培训。建立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牵头、集团分校跟进,在集团总校引领下自主发展的模式,引领集团学校健康优质成长。
2.工作原则
(1)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结合总校和新工小学教育现状,充分调研,系统设计,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方向,逐步推进。
(2)搭建平台,全员融入。教育集团将搭建多个教师交流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全体教师认同、接受并积极融入到活动中,从而引领教师队伍专业成长,提升新工教师团队教育教学水平。
(3)协同创新,共同成长。在办学目标、教育理念等方面充分尊重,相互认同;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相互协同,遵循学段教育规律,遵从学校个性发展,彰显办学特色,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3.工作办法
通过统一管理、文化相融、师资调训、统一业务要求以及统一考核评价等方面开展工作。拟定大型活动方案与计划,以及加强对各项活动实施的评估与监测,确保集团活动顺利进行。
四、主要任务
教育集团工作的突破口是教师专业化成长,围绕教师专业化成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确定了以下主要任务。
1.文化共融,增强教师凝聚力
集团总校与分校就教育集团的文化核心达成共识,在尊重各分校办学个性的基础上,凝练以“生命”为核心的集团办学理念,并以此为出发点统整教育集团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增强集團所有教师的凝聚力与归属感。
2.课程共享,提升教师执行力
集团总校与分校教师共同建构集团课程体系,共享优质学科课程资源与德育活动资源,共议课程实施途径与策略,提升教师课程执行力。
3.课堂共建,提升教师研究力
集团总校与分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生命质量的提升,通过教学共研讨、课题共研究、经验共分享、成果共提炼等课堂教学共建方式,提升教师研究力。
4.评价共轨,提升教师反思力
研制教育集团评价体系,总校与分校统一评价标准、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激励功效与导向作用,引领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与改进,从而提升教师反思力。
五、主要措施
1.组建集团化办学工作机构
(1)集团管理中心。由教育集团校长室负责,成员包括教育集团总校长(任组长)、集团总校常务副校长、集团分校校长以及集团办公室主任,负责集团的日常运行。 (2)教师发展中心。由集团总校教学副校长负责,成员包括教育集团总校教学副校长(组长)、集团分校副校长以及分管主任、各学科教研组长,语文、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等,其下设名师工作室、培训管理办公室、课程研发办公室。其中名师工作室主要进行师徒结对,重在种子教师培养;培训管理办公室重在师德修养、人文审美、境界格局的培养;课程研发办公室重在课程开发、教研设计以及教师专业发展。
(3)学生成长中心。由集团总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长负责,成员包括集团总校德育主任、分校德育副校长或中层,以及班主任名师工作室成员等,重在学生活动的组织、实施。
(4)通讯服务中心。由集团总校校长室负责,成员包括教育集团办公室主任以及分校辦公室主任等。主要负责宣传报道、联络以及资料搜集存档等。
2.搭建集团化办学教师发展平台
(1)搭建集团教师成长平台。注重新教师职前培训,帮助青年教师转变角色,尽快适应新岗位。一是每年9月,集团总校结合集团各学校的具体实情,根据新进教师的特点及所教学科进行科学策划、系统性设计,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前培训;二是实施新教师“三个100”工程,即新教师进入学校第一年需完成100篇教案、100篇反思、100篇读书笔记,注重实践反思、阅读积淀;三是实施两年一循环任务驱动模式,即骨干教师引领、百堂献课、35岁以下青年教师赛课以及学科组教师赛课,每期一主题,两年一循环;四是采取师徒结对方式,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集团总校为青年教师指定有经验的教师帮带,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2)搭建“启慧”讲坛智慧共生平台。集团总校充分利用“启慧”讲坛,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一方面,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到校传经送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另一方面,让集团教师登上讲坛讲述自己或身边的教育故事,发挥模范引领作用。
(3)搭建一体化教研活动平台。集团总校统一设计规范、科学、高效的教研活动,集团分校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对于教研活动的前期准备、主题确定、过程研讨、反思总结,集团分校教师全程参与其中。集团总校还筹建每年一次的教师学术年会。
(4)搭建干部教师换岗交流平台。根据区教委相关文件精神,切实确保换岗交流活动顺利开展,在轮岗交流中提升集团教师的整体水平。
3.丰富德育活动,增强育人功能
共同探索实施“2346”工程:“2”指两次评选,即六一全员评选与元旦“十佳少年”评选;“3”指三大典礼,即“入学礼”“入队礼”“毕业礼”;“4”指四大节日,即阳光体育节、缤纷艺术节、美文美读节、奇思创意节;“6”指六大主题,即一年级“规则”、二年级“文明”、三年级“感恩”、四年级“诚信”、五年级“责任”、六年级“理想”。组织集团教师集中观摩、研讨,逐步形成“活动设计—实践体验—研讨总结—固化经验”的德育活动实施机制,提高德育实效。开发德育资源,整合德育平台,创新德育途径,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丰富学生阅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创新管理模式,增强干部领导力
加强干部队伍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组织、策划以及执行能力,增强干部凝聚力和服务意识,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努力使学校管理逐渐从传统经验型转向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综合型,从事务型转向文化型、内涵型。条块并举,纵横贯通。行政瘦身,转变职能。尝试用课程整合的思路实现学校各部门职能由管理向治理转变,提升干部领导力。
5.完善评价体系,增强导向功能
制定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符合教育集团实际的评价制度,注重多维评价、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努力探索科学的评价体系,重点从统一管理、文化引领、师资互派、深入课堂、做亮德育以及集团成效等六大板块进行评价,推动教育集团健康运行。
6.保障经费投入,确保健康运行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实施专项经费预算管理方式,其经费主要用于集团工作经费、管理津贴、考核奖励,以确保集团高效运行。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