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再观察》节目是由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策划制作,2016年3月3日正式开播的深度报道类电视节目。“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图像、声音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做的解释性、调查性分析,具有思想内容深度的报道。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资讯节目不满足于向受众提供简单的新闻事实,而是对新闻要素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处理,要求一方面剖析新闻事实的内部要因,另一方面展示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对新闻事实进行综合、立体反映,从总体上把握其真实性。”①
该节目作为一个深度报道类节目,以关注百姓热点,关注我区社会发展中的焦点问题,紧追问题的发展动态,对热点和焦点展开深度追访、进行分析和评论为创办理念。节目中融合记者的寻访调查、新闻背景的深度挖掘,主持人与相关专家的访谈评论、多媒体受众互动等形态。
《新闻再观察》节目组在2016年1月22~29日策划了两会报道的特别节目《新闻再观察——两会再观察》一共四期节目。这四期节目从贴近百姓的问题入手,深入阐释了自治区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紧盯热点话题,力求把复杂问题以好理解、易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四期节目对于如何有效的进行主旋律宣传、会议报道和深度报道,如何办好一部电视新闻杂志等都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而上述问题也恰恰是内蒙古新闻媒介面临的瓶颈或者可以说是短板。通过观看和分析,可以看到此次节目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选题策划到位
选题策划强调了问题从身边发现,办法从两会上寻找,努力让两会和百姓拉近距离。从选题角度来看,这四期节目都是以民生问题作为切入点,从两会现场找答案,最后进行了政策解读,达到了两会报道的宣传目的。节目内容是近几年大家非常关注的“雾霾”、“房价”、“朋友圈”等热点问题。
节目组在上述选题的基础上设置了“小石新发现”和“两会发言席”等连线两会现场和专访两会代表的板块儿,从两会现场把握政策要点,进行了相关新闻背景的描述和政策解读。节目最后提升到了绿色发展、对外开放、供给侧改革、现代城市发展等有分量的重点议题上,紧扣住了两会的重要思想,传达了两会的重要内容。
二、节目编排有新意
《新闻再观察》这个节目的定位是以深度报道为特色的电视杂志类节目。节目编排中进行多板块设置,层层展开,进行深入的讨论,可以说是深度报道节目的优点。这几期节目正好利用了深度报道的这个优势。每期节目设置了五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演播室主持人简单介绍两会现场的最新动态,引出本次节目的讨论主题,对本期节目进行了导入。第二板块是《小石新发现》,这部分由两会现场主持人传达最新的会议信息,并且交代此次节目选题的相关新闻现场与背景资料,对选题进行进一步讨论作了很好的铺垫。第三板块设置了“两会刷刷刷”等通过微博、微信与网友互动的环节,搜集互联网等新媒体受众的两会关注点,对节目中所讨论问题的观点和解决措施的建议等民意信息。第四板块是用简单易懂的图文和活泼生动的新闻画面进行了相关新闻材料与政策的解读。第五板块是《两会发言席》,邀请两会代表来到节目现场,进行两会相关议题的解读与政策分析,节目的最后对节目进行总结式的评述。整个节目中主持人的评论穿插在各个板块间,把多个板块所有内容串联成一个整体,对节目的选题进行了多维度的讨论与分析。
节目的这种多板块设计能够将不同结构体裁和表现形式交替出现,制造了不同的兴趣点和新鲜感,这样可以使结构更趋丰满和合理,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报道方法有创意
这几期节目在会议议题和政策解读中,用便捷直观的图文,展示了相关数据和背景材料。相比以前会议文件的长篇表述与材料的罗列,会将信息更加直观的传播给受众。这也是传统媒体打破局限性、赢得受众关注度的最佳途径。
节目的标题也有可读性,当然没有像“标题党”那样夸大其词,但也包含了吸引眼球的因素在里面。比如《政协委员死磕雾霾》《经营好咱们的朋友圈》《换个角度看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等标题都做到了与受众零距离接触,有了心理接进性。节目报道中还巧妙的运用了故事化新闻讲述里最有效果的办法之一,悬念设置方法。比如在《换个角度看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期节目中,主持人手里拿着《鄂尔多斯儿女》这一部剧本开始了两会的报道。这个剧本会与两会产生怎样的一个关联,这就提起了观众接着看下去的兴趣,成功的带领受众进入到相关议题的讨论与分析环节中。
四、主持人屏幕形象吻合节目定位
节目中演播室主持人需要组织和把握整个节目,进行不同风格板块之间的自然转换,因此需要较大的亲和力。该节目的演播室主持人形象设计稳重、自然,其妆容、着装和发型显大气,与两会报道的整体氛围非常吻合,其语言表达通俗易懂,有亲和力,对整个节目不同板块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自然转换的重要作用。例如在第三期《政协委员死磕雾霾》节目中转达网友对空气污染治理的怨言时,主持人亲切的语调,把一些犀利的言辞转入到了平和的语境里,对下一步政策的解读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两会会场主持人进行两会会场报道时严谨、端庄,连线相关新闻事件时相对生动、活泼。
五、网络新媒体参与互动,拓展报道空间
《两会再观察》节目中设置了与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互动的环节,给受众提供了发声平台的同时还给节目组提供了互动的场地。通过融媒体来征集民意、收集民声,进行多平台互动,既展现了节目的多种元素,又使节目内容与形式更加的丰富和生动。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这几期节目做得很成功,值得其他同类节目学习借鉴,也对新闻专业教学和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媒体案例。
媒体融合,融媒体新闻报道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问题,也是很难攻克的难题。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理念和思路上都跟得上了,但是新闻报道实践中依然有提升的空间。运用融媒体来征集民意、收集民声,提高受众的参与积极性。利用新思路、新办法进行多媒体新闻报道,拓展宣传平台等方法可以提高节目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提高有效传播力,提升受众的影响力是进行重大主题宣传策划、会议报道改进和创新时面临的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新媒体和大数据的环境中,包括在校大学生在内的年轻一代的受众群体有很多阅读和收看的选择。会议报道与主题宣传怎样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将报道信息有效的传播给他们,可以说是现在的权威媒体共同考虑的问题。调查了解他们的信息接触行为和习惯,通过多种互动,提升他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利用他们习惯运用的新媒体形式和传播渠道进行报道,都可以提升会议报道的有效传播力。
注释:
①史可扬.电视栏目和频道辨析[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70
该节目作为一个深度报道类节目,以关注百姓热点,关注我区社会发展中的焦点问题,紧追问题的发展动态,对热点和焦点展开深度追访、进行分析和评论为创办理念。节目中融合记者的寻访调查、新闻背景的深度挖掘,主持人与相关专家的访谈评论、多媒体受众互动等形态。
《新闻再观察》节目组在2016年1月22~29日策划了两会报道的特别节目《新闻再观察——两会再观察》一共四期节目。这四期节目从贴近百姓的问题入手,深入阐释了自治区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紧盯热点话题,力求把复杂问题以好理解、易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四期节目对于如何有效的进行主旋律宣传、会议报道和深度报道,如何办好一部电视新闻杂志等都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而上述问题也恰恰是内蒙古新闻媒介面临的瓶颈或者可以说是短板。通过观看和分析,可以看到此次节目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选题策划到位
选题策划强调了问题从身边发现,办法从两会上寻找,努力让两会和百姓拉近距离。从选题角度来看,这四期节目都是以民生问题作为切入点,从两会现场找答案,最后进行了政策解读,达到了两会报道的宣传目的。节目内容是近几年大家非常关注的“雾霾”、“房价”、“朋友圈”等热点问题。
节目组在上述选题的基础上设置了“小石新发现”和“两会发言席”等连线两会现场和专访两会代表的板块儿,从两会现场把握政策要点,进行了相关新闻背景的描述和政策解读。节目最后提升到了绿色发展、对外开放、供给侧改革、现代城市发展等有分量的重点议题上,紧扣住了两会的重要思想,传达了两会的重要内容。
二、节目编排有新意
《新闻再观察》这个节目的定位是以深度报道为特色的电视杂志类节目。节目编排中进行多板块设置,层层展开,进行深入的讨论,可以说是深度报道节目的优点。这几期节目正好利用了深度报道的这个优势。每期节目设置了五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演播室主持人简单介绍两会现场的最新动态,引出本次节目的讨论主题,对本期节目进行了导入。第二板块是《小石新发现》,这部分由两会现场主持人传达最新的会议信息,并且交代此次节目选题的相关新闻现场与背景资料,对选题进行进一步讨论作了很好的铺垫。第三板块设置了“两会刷刷刷”等通过微博、微信与网友互动的环节,搜集互联网等新媒体受众的两会关注点,对节目中所讨论问题的观点和解决措施的建议等民意信息。第四板块是用简单易懂的图文和活泼生动的新闻画面进行了相关新闻材料与政策的解读。第五板块是《两会发言席》,邀请两会代表来到节目现场,进行两会相关议题的解读与政策分析,节目的最后对节目进行总结式的评述。整个节目中主持人的评论穿插在各个板块间,把多个板块所有内容串联成一个整体,对节目的选题进行了多维度的讨论与分析。
节目的这种多板块设计能够将不同结构体裁和表现形式交替出现,制造了不同的兴趣点和新鲜感,这样可以使结构更趋丰满和合理,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报道方法有创意
这几期节目在会议议题和政策解读中,用便捷直观的图文,展示了相关数据和背景材料。相比以前会议文件的长篇表述与材料的罗列,会将信息更加直观的传播给受众。这也是传统媒体打破局限性、赢得受众关注度的最佳途径。
节目的标题也有可读性,当然没有像“标题党”那样夸大其词,但也包含了吸引眼球的因素在里面。比如《政协委员死磕雾霾》《经营好咱们的朋友圈》《换个角度看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等标题都做到了与受众零距离接触,有了心理接进性。节目报道中还巧妙的运用了故事化新闻讲述里最有效果的办法之一,悬念设置方法。比如在《换个角度看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期节目中,主持人手里拿着《鄂尔多斯儿女》这一部剧本开始了两会的报道。这个剧本会与两会产生怎样的一个关联,这就提起了观众接着看下去的兴趣,成功的带领受众进入到相关议题的讨论与分析环节中。
四、主持人屏幕形象吻合节目定位
节目中演播室主持人需要组织和把握整个节目,进行不同风格板块之间的自然转换,因此需要较大的亲和力。该节目的演播室主持人形象设计稳重、自然,其妆容、着装和发型显大气,与两会报道的整体氛围非常吻合,其语言表达通俗易懂,有亲和力,对整个节目不同板块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自然转换的重要作用。例如在第三期《政协委员死磕雾霾》节目中转达网友对空气污染治理的怨言时,主持人亲切的语调,把一些犀利的言辞转入到了平和的语境里,对下一步政策的解读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两会会场主持人进行两会会场报道时严谨、端庄,连线相关新闻事件时相对生动、活泼。
五、网络新媒体参与互动,拓展报道空间
《两会再观察》节目中设置了与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互动的环节,给受众提供了发声平台的同时还给节目组提供了互动的场地。通过融媒体来征集民意、收集民声,进行多平台互动,既展现了节目的多种元素,又使节目内容与形式更加的丰富和生动。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这几期节目做得很成功,值得其他同类节目学习借鉴,也对新闻专业教学和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媒体案例。
媒体融合,融媒体新闻报道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问题,也是很难攻克的难题。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理念和思路上都跟得上了,但是新闻报道实践中依然有提升的空间。运用融媒体来征集民意、收集民声,提高受众的参与积极性。利用新思路、新办法进行多媒体新闻报道,拓展宣传平台等方法可以提高节目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提高有效传播力,提升受众的影响力是进行重大主题宣传策划、会议报道改进和创新时面临的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新媒体和大数据的环境中,包括在校大学生在内的年轻一代的受众群体有很多阅读和收看的选择。会议报道与主题宣传怎样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将报道信息有效的传播给他们,可以说是现在的权威媒体共同考虑的问题。调查了解他们的信息接触行为和习惯,通过多种互动,提升他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利用他们习惯运用的新媒体形式和传播渠道进行报道,都可以提升会议报道的有效传播力。
注释:
①史可扬.电视栏目和频道辨析[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