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巴渝文化是历代巴渝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发掘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本文通过在中职学校挖掘巴将军故事,传承忠信文化精神;赏析巴渝古诗词,品味诗意文化底蕴;打卡巴渝旧景新貌,感受地域文化情怀;祭奠巴渝红岩魂,发扬抗战文化精髓;传承巴渝非遗技艺,延续民俗文化基因等五个方面的具体策略呈现了以“巴渝文化”引领中职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探究过程。
关键词:巴渝文化;中职学校;文化素养;文化自信
巴渝文化是历代巴渝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发掘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立足重庆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发展历程,结合中职学校学生发展的特点,如何在中职学校开展根植“巴渝文化”的文化引领和思政教育,是“巴渝文化”教育落地中职学校的重要抓手。
1挖掘巴将军故事,传承忠信文化精神
在重庆,凡是涉及到巴渝文化主题的景观作品中,都有巴蔓子将军的形象雕塑。在渝中区七星岗林立的高楼底下有一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巴蔓子将军墓。千百年来,巴蔓子将军以头留城、以身殉国、忠信两全的英雄故事,在巴渝大地上广为传颂。
从小听巴将军故事、传承巴将军精神,做忠勇耿直的重庆人,似乎已成为土生土长重庆人童年的标配理想,巴蔓子将军已然成为了忠勇诚信精神的化身,成为了护国爱民、舍生取义等传统道德风尚的人格代表。挖掘巴将军故事素材、讲巴将军故事、参观巴将军墓、参演巴将军割头留城的小剧目等,不管哪一种方式的参与,都是巴渝文化的侵染和忠信文化精神的傳承。
2 赏析巴渝古诗词,品味诗意文化底蕴
一首唐代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写出了巴渝山雨的婉约之美。“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歌借“巴山夜雨”中“秋池”的上涨之景抒发思归之切,又以“共剪……”“却话……”激发未来之乐。四句诗,引人入境,曲折深婉,含蓄隽永,堪为诗词经典名篇。
巴渝诗词文化资源丰富,有唐代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唐代元稹《离思》中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亦有三峡一带有名的竹枝词。如唐代刘禹锡《竹枝词》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明代何景明《竹枝词》中的“十二峰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等等。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提到:“诗对于人生世相必有取舍,有剪裁,有取舍剪裁就必有创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1],王国维先生也说过:“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经典作品是作家心中“真善美”之情在外之象的投射,以诗情画意内化学生的身心世界进行情感的浸染和人格熏陶,进而达成文化素养的提升。
以美育美,滋养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中职学校通过巴渝书社、巴渝诗社等学生社团的形式,聘任专职语文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巴渝诗词分享、赏析,提升学生对于巴渝诗词艺术美的感受和文化修养,发掘巴渝诗歌背后的人文故事,品味诗意背后浓厚的文化底蕴。
3打卡巴渝旧景新貌,感受地域文化情怀
3.1寻访“九开八闭十七门”,会讲老重庆故事
有首广为流传的船工号子,对着依山傍水的重庆城门加以歌吟:“长江之上码头要数重庆,闭八门开九门十七道门。迎客接圣是朝天门,花包子雪白如银是千厮门,卖木材树料齐整是临江门,锣鼓响抬埋死人是通远门,菜蓝子涌出涌进是南纪门,对着那府台衙门是金紫门,卖药材供人医病是储奇门,海味山珍是太平门,四方古井是东水门,面对那真武山是鱼跳龙门。”[2]号子言不多,却把古重庆的城门建筑及风土人情活淋漓尽致的描述出来。纵观历史变迁,回望重庆的昨天,十七道门所发生的市政变迁、经济发展、市井生活、文脉流转传承等,都承载了老重庆的个性与嬗变、灵魂与根源。
中职学校结合所在地域位置与学校发展历程,链接相关的老重庆故事,如开展“重庆母城记忆”游学活动、“重庆老城门故事会”等活动,拾捡起散落在母城记忆中的时光印记,经历时光中的文化浸润。
3.2 感受“古巴渝十二景”,增强对家乡家景的热爱
清乾隆年间的《巴县志》中详细记录了“古巴渝十二景”,其中“金碧流香”、“洪崖滴翠”与“佛图夜雨”之景就在渝中区。区域内的中职学校围绕这三个古巴渝景观开展以巴渝文化为基础的区域研学活动,寻访古景的前世今生,了解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加深对重庆历史情怀和精神的探寻。
例如,重庆洪崖洞历史风貌区一带,旧时是因清代曾是临嘉陵江的一片巨大山崖,每遇暴雨来临城内雨水积聚于此如同山洪爆发、倾崖而下,故名“洪崖”,是“洪崖滴翠”的所在,亦是重庆古城门之一的“洪崖门”所在,如今已被打造成巴渝传统建筑和民俗风貌特色兼具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游客来渝首当其冲的打卡圣地。游学洪崖洞,一是了解它前世今生发展变迁,二是身临其境感受巴渝特色建筑——吊脚楼。
吊脚楼是极具特色的地域建筑文化遗产。重庆两江环抱、依山而建,因地势缘故,或临坎吊脚,或依附悬崖,只能“凌空飞绝壁”建起吊脚楼。吊脚楼如悬空走廊,美似仙境,而这婀娜多姿的山城独特民居风貌,是重庆人民智慧的体现,是重庆人顽强精神和不屈不挠意志的体现。
4 祭奠巴渝红岩魂,发扬抗战文化精髓
红岩,原是嘉陵江边的一块红色的、坚硬的大岩壁;而后《红岩》成了一本讲述以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抗击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的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如今“红岩”成了一种用崇高信仰铸就时代忠诚的革命精神。
重庆是一座红色的城市,不仅有火红的太阳、热情的重庆人民,还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丰厚的红色文化基因。重庆是抗战时期的陪都,是当时全中国的中心城市,在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先进人士,所以到现在也保留了大量的抗战历史踪迹。在渝中区,有一条著名的“抗战文化街”,这里保留了抗日战争时期大量文物建筑如周公馆、戴公馆、张骧公馆、国民政府总统府旧址等,在这里既能领略当时的建筑风情,又能感受到当时抗战的风云诡谲。 此外重庆的红岩村、红岩革命纪念馆、烈士墓、白公馆、渣滓洞等红色景点众多。中职学校有效的依托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访学游红岩景点、看红岩展览、听红岩故事、办红岩诗会、写红岩收获、演红岩片段等诸多形式,祭奠红岩英魂、传承“红岩精神”,发扬抗战文化的思想精髓,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文化认同,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做好学生思政引领。
5传承巴渝非遗技艺,延续民俗文化基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濒临消亡的民俗文化的抢救性保护,核心是以人为。非遗保护的重点之一是找到合适的传承人,来继承、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项目中可听的如川江号子、木洞山歌等;可看的如铜梁龙舞、土家摆手舞等;可赏的如四川清音、四川评书等;可玩的如面塑、蜀绣等。这些非遗文化都是劳动人民的心血和结晶,是代表着巴渝地区的文化传承与命脉,是更可学、可传的巴渝文化。
中职学校可以借助市、区文化委的牵线搭桥,邀请非遗传承人将非遗项目带进校园,以课程化的形式开展社团活动或非遗民俗课堂,让学生能近距离的接触非遗项目,学习非遗的技法,如面塑中面团的制作、捏面的技巧、色彩搭配等等,既豐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兴趣中、活动中学习,又是对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让巴渝文化入脑入心入髓的深度浸润,也使优秀的民俗文化技艺得以更好的传承、民俗文化基因得以延续。
6结语
《易经》有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巴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巴渝文化之广博与精妙,本文仅究其一斑。在中职学校尝试通过对“巴渝文化”引领中职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实践探究,以期传承巴渝历史文脉,实现对学生的文化润养,也推进重庆中职教育形成鲜明的特色文化底蕴和张力。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诗论[M].广西:漓江出版社,2011.
[2]周刘波.家国情怀:历史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与实现路径——以“巴渝文化探究”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例[J].中国教师,2019(09):57-60.
[3]阳畅,赵幸,陈思.诗词中的巴渝文化[J].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2019(03):40-43.
[4]项之圆,托马斯·米格尔,孙俊桥.基于“三个生态”的清代“巴渝十二景”分析[J].中国园林,2019,35(02):120-124.
[5]王小恒.“文化自信”与巴渝地域文化研究[N]. 社会科学报,2018-07-05(006).
关键词:巴渝文化;中职学校;文化素养;文化自信
巴渝文化是历代巴渝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发掘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立足重庆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发展历程,结合中职学校学生发展的特点,如何在中职学校开展根植“巴渝文化”的文化引领和思政教育,是“巴渝文化”教育落地中职学校的重要抓手。
1挖掘巴将军故事,传承忠信文化精神
在重庆,凡是涉及到巴渝文化主题的景观作品中,都有巴蔓子将军的形象雕塑。在渝中区七星岗林立的高楼底下有一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巴蔓子将军墓。千百年来,巴蔓子将军以头留城、以身殉国、忠信两全的英雄故事,在巴渝大地上广为传颂。
从小听巴将军故事、传承巴将军精神,做忠勇耿直的重庆人,似乎已成为土生土长重庆人童年的标配理想,巴蔓子将军已然成为了忠勇诚信精神的化身,成为了护国爱民、舍生取义等传统道德风尚的人格代表。挖掘巴将军故事素材、讲巴将军故事、参观巴将军墓、参演巴将军割头留城的小剧目等,不管哪一种方式的参与,都是巴渝文化的侵染和忠信文化精神的傳承。
2 赏析巴渝古诗词,品味诗意文化底蕴
一首唐代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写出了巴渝山雨的婉约之美。“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歌借“巴山夜雨”中“秋池”的上涨之景抒发思归之切,又以“共剪……”“却话……”激发未来之乐。四句诗,引人入境,曲折深婉,含蓄隽永,堪为诗词经典名篇。
巴渝诗词文化资源丰富,有唐代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唐代元稹《离思》中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亦有三峡一带有名的竹枝词。如唐代刘禹锡《竹枝词》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明代何景明《竹枝词》中的“十二峰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等等。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提到:“诗对于人生世相必有取舍,有剪裁,有取舍剪裁就必有创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1],王国维先生也说过:“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经典作品是作家心中“真善美”之情在外之象的投射,以诗情画意内化学生的身心世界进行情感的浸染和人格熏陶,进而达成文化素养的提升。
以美育美,滋养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中职学校通过巴渝书社、巴渝诗社等学生社团的形式,聘任专职语文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巴渝诗词分享、赏析,提升学生对于巴渝诗词艺术美的感受和文化修养,发掘巴渝诗歌背后的人文故事,品味诗意背后浓厚的文化底蕴。
3打卡巴渝旧景新貌,感受地域文化情怀
3.1寻访“九开八闭十七门”,会讲老重庆故事
有首广为流传的船工号子,对着依山傍水的重庆城门加以歌吟:“长江之上码头要数重庆,闭八门开九门十七道门。迎客接圣是朝天门,花包子雪白如银是千厮门,卖木材树料齐整是临江门,锣鼓响抬埋死人是通远门,菜蓝子涌出涌进是南纪门,对着那府台衙门是金紫门,卖药材供人医病是储奇门,海味山珍是太平门,四方古井是东水门,面对那真武山是鱼跳龙门。”[2]号子言不多,却把古重庆的城门建筑及风土人情活淋漓尽致的描述出来。纵观历史变迁,回望重庆的昨天,十七道门所发生的市政变迁、经济发展、市井生活、文脉流转传承等,都承载了老重庆的个性与嬗变、灵魂与根源。
中职学校结合所在地域位置与学校发展历程,链接相关的老重庆故事,如开展“重庆母城记忆”游学活动、“重庆老城门故事会”等活动,拾捡起散落在母城记忆中的时光印记,经历时光中的文化浸润。
3.2 感受“古巴渝十二景”,增强对家乡家景的热爱
清乾隆年间的《巴县志》中详细记录了“古巴渝十二景”,其中“金碧流香”、“洪崖滴翠”与“佛图夜雨”之景就在渝中区。区域内的中职学校围绕这三个古巴渝景观开展以巴渝文化为基础的区域研学活动,寻访古景的前世今生,了解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加深对重庆历史情怀和精神的探寻。
例如,重庆洪崖洞历史风貌区一带,旧时是因清代曾是临嘉陵江的一片巨大山崖,每遇暴雨来临城内雨水积聚于此如同山洪爆发、倾崖而下,故名“洪崖”,是“洪崖滴翠”的所在,亦是重庆古城门之一的“洪崖门”所在,如今已被打造成巴渝传统建筑和民俗风貌特色兼具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游客来渝首当其冲的打卡圣地。游学洪崖洞,一是了解它前世今生发展变迁,二是身临其境感受巴渝特色建筑——吊脚楼。
吊脚楼是极具特色的地域建筑文化遗产。重庆两江环抱、依山而建,因地势缘故,或临坎吊脚,或依附悬崖,只能“凌空飞绝壁”建起吊脚楼。吊脚楼如悬空走廊,美似仙境,而这婀娜多姿的山城独特民居风貌,是重庆人民智慧的体现,是重庆人顽强精神和不屈不挠意志的体现。
4 祭奠巴渝红岩魂,发扬抗战文化精髓
红岩,原是嘉陵江边的一块红色的、坚硬的大岩壁;而后《红岩》成了一本讲述以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抗击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的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如今“红岩”成了一种用崇高信仰铸就时代忠诚的革命精神。
重庆是一座红色的城市,不仅有火红的太阳、热情的重庆人民,还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丰厚的红色文化基因。重庆是抗战时期的陪都,是当时全中国的中心城市,在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先进人士,所以到现在也保留了大量的抗战历史踪迹。在渝中区,有一条著名的“抗战文化街”,这里保留了抗日战争时期大量文物建筑如周公馆、戴公馆、张骧公馆、国民政府总统府旧址等,在这里既能领略当时的建筑风情,又能感受到当时抗战的风云诡谲。 此外重庆的红岩村、红岩革命纪念馆、烈士墓、白公馆、渣滓洞等红色景点众多。中职学校有效的依托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访学游红岩景点、看红岩展览、听红岩故事、办红岩诗会、写红岩收获、演红岩片段等诸多形式,祭奠红岩英魂、传承“红岩精神”,发扬抗战文化的思想精髓,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文化认同,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做好学生思政引领。
5传承巴渝非遗技艺,延续民俗文化基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濒临消亡的民俗文化的抢救性保护,核心是以人为。非遗保护的重点之一是找到合适的传承人,来继承、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项目中可听的如川江号子、木洞山歌等;可看的如铜梁龙舞、土家摆手舞等;可赏的如四川清音、四川评书等;可玩的如面塑、蜀绣等。这些非遗文化都是劳动人民的心血和结晶,是代表着巴渝地区的文化传承与命脉,是更可学、可传的巴渝文化。
中职学校可以借助市、区文化委的牵线搭桥,邀请非遗传承人将非遗项目带进校园,以课程化的形式开展社团活动或非遗民俗课堂,让学生能近距离的接触非遗项目,学习非遗的技法,如面塑中面团的制作、捏面的技巧、色彩搭配等等,既豐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兴趣中、活动中学习,又是对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让巴渝文化入脑入心入髓的深度浸润,也使优秀的民俗文化技艺得以更好的传承、民俗文化基因得以延续。
6结语
《易经》有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巴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巴渝文化之广博与精妙,本文仅究其一斑。在中职学校尝试通过对“巴渝文化”引领中职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实践探究,以期传承巴渝历史文脉,实现对学生的文化润养,也推进重庆中职教育形成鲜明的特色文化底蕴和张力。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诗论[M].广西:漓江出版社,2011.
[2]周刘波.家国情怀:历史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与实现路径——以“巴渝文化探究”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例[J].中国教师,2019(09):57-60.
[3]阳畅,赵幸,陈思.诗词中的巴渝文化[J].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2019(03):40-43.
[4]项之圆,托马斯·米格尔,孙俊桥.基于“三个生态”的清代“巴渝十二景”分析[J].中国园林,2019,35(02):120-124.
[5]王小恒.“文化自信”与巴渝地域文化研究[N]. 社会科学报,2018-07-0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