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胰管多发结石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jiea875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管结石是慢性胰腺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可以引起慢性腹痛,甚至急性胰腺炎的反复发作,针对胰管结石治疗的目标是彻底取净结石,解除胰管梗阻,保持胰液引流的通畅⑴。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胰管多发结石简便有效,现报道我院内镜联合ESWL治疗胰管多发结石一例。

其他文献
近年来,食管癌管胃成形术逐渐在国内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术后吻合口瘘是胸外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胸外科从2005年8月开始行右胸上腹径路食管癌切除和胃管状成形术共1562例,术后发生食管吻合口瘘34例,内窥镜室根据管胃成形术后吻合口呈管状的解剖特点,从2008年5月起采用定制的上端杯口和下端球头加大加长且支架中间直径变小的可回收支架,对本院34例中的17例以及外院转入的15例患者进行了治疗,疗效满意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因解剖学的改变易受到多种因素的攻击,导致残胃发生出血,甚至发生危及患者生命的大出血.及时诊断和止血治疗是关键所在。我院消化内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内镜下直视止血技术共诊治残胃出血患者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随着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大肠黏膜病变可在内镜下得到满意的治疗,切除肿瘤的直径和深度不断的得到突破。当然,在ESD治疗消化道病变的过程中,出血及穿孔的发生率也明显的增加。我们用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电热活检钳、钛夹等治疗ESD术中、术后引起的明显出血,疗效
患者男,63岁,因“上腹痛1周,黑便2d”入院。1周前出现上腹及左上腹痛,无反酸、烧心。2d前黑便,每日1次,每次量约500g,伴乏力,无头晕,无心悸。患者平素大便正常,无腹痛、腹泻及便秘,无发热及盗汗,无明显消瘦。
我院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采用纵轴超声诊断后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25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5例患者,男14例、女11例,年龄25~70岁,平均47.5岁。因腹胀、腹痛、反酸等上消化道消化道症状而行胃镜检查,
随着胃肠镜检查的普及,其相关并发症日益受到重视。现回顾我院近年收治的与内镜检查相关的急性消化道穿孔病例情况,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