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儿读书乐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qk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能丰富人的心灵,开阔人的视野,也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多姿多彩。成人如此,孩子也是这样。对于孩子来说,阅读是一扇窗,可以让他们了解广袤的大千世界。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如果说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那么一个不爱读书的人也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人。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让孩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呢?
  作为一名家长,我对孩子的阅读向来是比较重视的。以下我仅从家长的角度来谈谈我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方面所做的一点点工作。
  了解你的孩子。在培养孩子好的习惯方面,很多家长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有的可以借鉴,有的却很难用在别的孩子身上。因为每个孩子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安静,坐得住,那么坐下来看书对这些孩子来说就不太难;而有些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坐不住,那么相对要求能静下来的活动对这些孩子则比较困难。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讲的“气质”的不同。
  其次,你可以通过观察孩子每天说的话、做的事、关注的对象来了解孩子的兴趣。如果孩子本身对阅读感兴趣那就好办,如果不感兴趣,那就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不爱读书?是因为选择的书晦涩难懂,还是根本就没有书可读,或者是因为作业和游戏而没有时间读书。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探讨一下游戏与读书的关系。谁也不敢说,自己的孩子不爱玩游戏,尤其是男孩。游戏已经成为很多孩子生活中一件很重要的事了。拿我的孩子来讲,他最喜欢的事情是玩游戏。既然不能阻止孩子玩游戏,那还不如有效地引导孩子合理节制地玩游戏。游戏和读书都是孩子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处理得当的话,它们并不矛盾和冲突。作为家长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将游戏和读书截然对立起来。我常听到有些朋友抱怨孩子,“你每天就知道玩游戏游戏,为什么不晓得看看书?”或者“游戏能当饭吃啊?你要是像某某某一样爱读书就好了!”等等。道理谁都明白,但是家长这样说,会强化给孩子一个错误的观念,“游戏和读书是对立的,游戏是有趣的,那读书肯定没有意思”、“读书就不能玩游戏了”等等。还有一部分孩子会因为厌烦家长的唠叨而产生逆反心理,“你要我读书,我偏不喜欢读书”。所以只有先了解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兴趣,孩子才有可能接受你的引导,和你做到有商有量。
  创设氛围,培养爱读书的孩子。这里的氛围,主要指家庭氛围。首先,家里的家具摆放等尽量考虑到方便孩子的读书学习,而不是方便孩子看电视、上网玩游戏。比如可以考虑客厅、餐厅、卧室里都摆放着方便孩子坐下来读书的桌子、椅子等。桌子上放置孩子近期喜欢阅读的书籍。古人云“厕上、马上、枕上”,我们没有“马上”,但可以是“厕上、枕上、桌上、车上”。总之,要让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书的影子,伸手就可以拿起一本书来看。我个人认为不必要求家中的书都必须放进书柜,可以随意放置。只是每隔一段时间要求孩子对近期看的书进行一次清理。
  其次,家长和孩子在一起时,可以经常围绕读书而展开话题。即使当时孩子没有参与话题的讨论,但只要是有趣的,孩子总有一天会参与进来。比如,《鲁宾逊漂流记》这本书很多人看了,但还有一本好看的童话《蓝色海豚岛》不一定有很多人看。我觉得后者比前者更有趣,因为主人公是一个小女孩,而且作者对这个小女孩的心理描写更细致,更打动人。再比如英国奇幻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一生写过很多作品,包括《007》的剧本、《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都被改编成电影)等,但孩子也许不知道,这位著名的作家还是一位参加过二战的战斗机飞行员,是战斗英雄呢。这对于那些有着英雄情结的男孩们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哦。家长可以故意当着孩子的面津津有味地谈论着书里精彩的故事情节、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和有着传奇色彩的作家生平,很难不打动孩子。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孩子也会捧起一本好看的书来给你讲一讲书中的精彩之處了。一旦孩子捧起一本书,家长要做的就是鼓励、鼓励再鼓励,要给孩子表现的舞台。当然除了创设家庭氛围外,家长可以经常带着孩子逛逛书店、博物馆、纪念馆之类的场所,这些场所可以随时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也可以激发起孩子更强烈的读书兴趣。
  授之以渔,培养会读书的孩子。孩子有了读书的兴趣就好办了。接下来就要考虑怎样让孩子会读书。这就涉及到几个问题:选择什么样的书?到哪里去购买需要的书?怎样来读书?
  选择什么样的书?一要看孩子的年龄特点。低年级的孩子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选择的书应注重形象是否活泼生动,故事是否有趣,情节发展是否符合逻辑等;高年级的孩子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除了趣味性,还要考虑作品本身的思想性。二要看孩子的兴趣。我孩子的阅读兴趣比较广泛,童话类、科幻类、历史类、名人传记类等都有兴趣。一般说来,可以考虑选择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因为儿童的阅读不在于获取多少知识,而在于获得思考与启迪。可以关注一些著名的儿童文学获奖作品。比如国外的有美国的“纽伯瑞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瑞典的“林格伦儿童文学奖” 获奖作品(仅次于诺贝尔文学奖)、丹麦的“国际安徒生童话大奖” 作品,国内的“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国最权威的儿童文学奖项)获奖作品。这些获奖作品代表着儿童文学的最高水平,无论是奇幻的,还是写实,都从少年儿童的视角出发,内容紧紧围绕启蒙与成长,对少年儿童在现代社会中德智、情感、与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深远意义和重要影响。
  到哪里去购买需要的书?可以考虑去书店购买或者在网上购买。我一般会在当当网购买需要的书籍,种类齐全、价格实惠,如果是VIP的话,价格就更优惠了。当然除了购买外,还有更好的方式,比如学校组织的“淘书乐”活动,一个班的同学们捐献的书数量是很可观的,这足够孩子一个学期的阅读量了,还可以为孩子办理图书馆的借阅证。
  怎样读书?孩子得到一本感兴趣的书后,通常会迫不及待地走马观花、随意浏览完故事情节后就抛至一边。对于这样的问题该怎样看待。我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其一,可能因为有些书的确简单通俗,没有太多的思想性,仅供娱乐消遣而已。比如像《机器猫多拉A梦》、《奥特曼》卡通漫画之类的书。其二,可能是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一些作品的思想性,只能先浅读一遍就放下了。比如孩子在读到《世界经典幽默讽刺小说》中的《穷儿汤》(捷克 哈谢克)时,他会认为罗波尔特公爵还算是个仁慈的人,最多就是脾气有些暴躁而已,而不太容易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仁慈。碰到这种情况就要求家长给孩子领悟的时间,可以推荐孩子去读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认识桑娜这样一位仁慈的母亲。其三,孩子读书还有可能是先解解馋,然后再慢慢地欣赏。比如我孩子有一本《男孩的冒险书》,据我观察这本书他不止看过五遍,每一次看,他好像都有新的发现。《三杯茶》他看过无数遍。林格伦童话最著名的《长袜子皮皮》、   《淘气包埃米尔》他至少也看了三遍。《西顿动物故事集》也常出现在枕边。最喜欢的莫过于樱雪丸的《日本史》系列,说起日本的历史笑料,如数家珍。一本书好不好,不是家长说的算,而是孩子说的算。所以怎样读,一要相信孩子的品味与鉴别力;二是家长应善于问问题,不是居高临下的考孩子,而是拜师学艺式的求问。比如读了《日本史》与《美国通史》,这两个国家的文化究竟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呢?郑渊洁的童话与林格伦的童话的风格有什么区别呢?通过向孩子求教,使得孩子在读书时更多了一份思考与责任。
  读说写结合,培养会学习的孩子。阅读并不是学习的全部,然而学习上的全部问题都是从阅读开始的。小学学习最重要的莫过于语文的学习,而语文的学习莫过于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通过阅读,培养孩子的语言理解力、思维能力,这对于其他学科如数学的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阅读,孩子可以接受和理解别人的思想,可以获得广博的知识面;通过写作,则可以让别人理解接受自己的思想,成功的写作更能让孩子产生成就感。
  先谈谈读与说结合。当孩子读一本好书时,家长可以向孩子请教这本书精彩之处在哪里?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只要感受到家长的诚意,孩子一般会大方而自豪地告诉你哪里写得好、写得精彩、为什么精彩等,长期坚持下来,既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培养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大约十岁过后,孩子的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思维阶段,这意味着孩子可以思考假想问题,可以进行细密的逻辑推理,可以从多角度多方位辩证地分析问题了。因此可以开展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家庭辩论赛来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有一个辩题,正方观点是“因为讨厌日本人,所以要拒绝日本的一切东西(包括产品、技术、文化等)”,反方观点相反“正因为讨厌日本人,所以更要學习日本先进的技术与文化”。受爱国情结驱使,孩子当然会选择正方辩题。可反方通过列举大量的事实论据证明只有虚心学习敌人的长处,才可能超越并最终击败敌人,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敌人的尊敬,而敌视与逃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样的道理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同样适用。因此孩子在辩论赛后阅读了大量的《日本史》系列书籍,通过阅读让孩子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与民族性格,对于战争也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再说说读与写。写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写作可以全面反映一个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及语言应用能力。没有阅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小学儿童的习作主要还是处于模仿阶段,看到一段精彩的描写,就不免多念几遍。如果凑巧碰到相类似的命题作文,就会下意识地去借鉴引用。这些都是很好的开始。随着孩子的阅读量越来越大,你会发现,他借鉴的不再是别人的好句子好词语,而是开始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方法了。比如说人物心理描写,孩子刚开始可能只会通过模仿一篇课文来描写(动作表情描写)。到后来你发现孩子可能还会运用环境描写、内心独白、梦境幻觉等方法来刻画人物心理了。古语讲“厚积薄发”,大概讲的就是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吧。我的体会是只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孩子、鼓励孩子、等待孩子,所有的孩子都会爱上读书的。
其他文献
【摘要】因为小学数学这门学科具有抽象性、逻辑性以及科学性这些特点。所以,对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比较复杂和枯燥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便会产生一些数学后进生。为了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教师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转化这些后进生。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数学后进生的定义,分析了小学数学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并对如何转化这些后进生提出了一些具体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后进生;成因;对策  小学数学这门
期刊
【摘要】《文化生活》模块从整体上描述了文化现象,其内容涉猎的领域非常广。借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全方位的呈现文化现象的表象,阐释其内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多媒体滥用的现象,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针对《文化生活》模块特点,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去伪存真、删繁就简、移花接木、取长补短等原则精选素材,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  【关键词】文化生活;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笔者自身的多
期刊
【摘要】随着新一轮教育热潮的日渐兴起,教育这一话题也日渐的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由于幼儿在其心理方面以及年龄方面都十分的特殊,因此这也就决定了幼儿教育的特殊性,需要将其同普通的教育加以区别。面临当前的新形势,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搞好幼儿教育的工作已经成为了摆在每一个幼儿家长和幼儿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影响幼儿教育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国外儿童文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幼儿教育的现实进
期刊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起初感觉到英语教学费时费力、学生进步缓慢、效果差。尤其是农村的英语教学,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通过十余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摸索,我逐渐认为到:英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情感和体验,以求得共同发展。不过要求得更好的发展,教师要正确把握教育时机,激发学生兴趣,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建立平等
期刊
借合格化学校建设之东风,以“三满意”活动为契机,达岚中学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您看,教育局领导高度关怀,出谋划策,倾力投入,伴随机器轰鸣,五十年老校旧貌换新颜;  您听,教师们幸福的教导,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家长们满意的称赞,五十年老校呈现一派和谐的景象;  您走一走,标准的运动场正传来孩子们拼搏的呐喊声,现代化的功能室正飘出孩子们快乐探究的惊叹声,五十年老校正焕发勃勃生机;  您闻一闻,校园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期刊
因为挂科而延期毕业的B生因异地女友提出分手而情绪失控,出现了一系列试图伤害对方和自己的过激行为。学院辅导员和学生工作组及时介入,在与家长和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密切配合下,历时半年多,对该生的身心进行了成功改造。  事件本末  (一)老师介入,初探原委  2012年7月某日,我和同事接到紧急电话,说B生在公寓宿舍有“大动作”,试图对分手女友进行报复。我们赶至宿舍,在门口便听到喊着打电话,且伴有摔打桌子
期刊
小学数学易教难学,实施分层教学是有效方法,而抓好小学数学分层家庭作业,同样对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大有好处。  在小学生中,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普遍,造成这 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而统一的作业目标与学生个体的差异的不 统一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环节,但是传统的数学家庭作业都是做习题,做试卷,不仅枯燥无味,而且容易導致学生对家庭作业的厌烦,因
期刊
有效的课堂,首先当然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精心备课。现在我们都提倡备课不只是备内容,还要备学生。备课一定要备学生,问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度,要尽量贴近学生,贴近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样才容易被他们接受和理解。教师有时候为了原理的巩固,习惯用一些实例,这些实例的选择要精心准备,有的问题一旦超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的事例再好,也要抛弃掉,否则效果事与愿违。备好学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期刊
问题意识是思维能力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具备了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才有可能关注知识方法及其研究过程。因此,我认为要使在没有现代教学设备的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真正的活起来,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激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进行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面谈谈我多年来在农村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好奇心,使学生想问  “好奇”是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