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犯与过失犯的客观归责——德国刑法中客观归责理论对我国的借鉴

来源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o2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意被认为是对实现构成要件的知与欲,行为人必须认识到客观上有实现构成要件可能的事实,即有可能侵害法益的风险。如果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不是客观上可能实现构成要件的事实,故意就不成立。否定客观构成要件,即否定了故意,客观归责理论使得故意犯认定的重心移转到客观构成要件上。针对过失责任,客观归责论提出较有体系的限制标准。违反注意义务在传统过失理论当中是和过失划上等号的概念。相对于注意义务的违反,客观归责理论有较详细的具体内容,且其提出有说服力的标准,有助于一般人清楚理解构成要件要素的内涵。注意义务这个用语在法律上不
其他文献
由于线性摩擦焊在整体叶盘,特别是双性能叶盘的制造及修复方面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因此,深入、系统地开展线性摩擦焊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掌握整体叶盘线性摩擦焊的接头组织演
目的从数理统计系统研究六纲辨证的客观化、规范化.方法在义诊中收集病例734例,然后应用sas软件编程对我课题的诊断学专家反复编制的170个八纲量表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所要聚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