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必由之路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www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深度学习不是个新概念,但是运用到科学教学中,却是一个新生的概念。很多教師不能较快地接受这个新理念,使科学课堂仅仅停留在表层的学习,而没有深入地探究。深度学习能改变课堂的现状,能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幸福和快乐。
  [关键词]科学素养 多元思维 深度学习
  科学教学中的深度学习不仅仅是指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世界特征和现象变化,在具体和有意义的探索中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让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样就能不断地提高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以提升学生科学学习素养。
  一、重组教学内容,孕育深度学习的发生
  深度学习其实也受教材的限制,教师能够重组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做到真探究。可是教师往往受陈旧教学理念的影响,导致教学的内容缺少意义,从而致使深度学习无法实现。因此,教师自身要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应该站在深度学习的高度,努力突破陈旧教学理念的影响。
  1,教材重组,让教学内容充盈着活力
  科学教材虽然都是精选的内容,但是教材内部的知识结构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进行重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而应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创设情境来完成。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变成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使教材的重难点得以突破,有梯度地进行教学,让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科学的快乐。
  2,素材替换,让教学内容更能贴近学生
  从教材的内容上来看,教材体现的就是编者和其假想学生的对话。虽然教材的内容安排上体现灵活性和现实性,可是由于地域的差异,可能会使教材设计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能根据学生的实际,以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轻松地走进教材,将教材所呈现的内容进行生活化,这样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储备上,学习教材的内容就会感觉容易多了。
  3,教材丰厚,让教材内容散发乡土味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被重视,教师必须具有教材整合能力,以及开发资源的能力。因此,科学教师要能合理地利用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多种资源丰富教材的内容,以不断地帮助学生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
  例如,在教学《植物的一生》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可利用校园的环境,补充一些“校园的植物”;在教学《食物与消化》这部分内容时,利用学校的资源补充“学校午餐的研究”,让学生有话题可说,也有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在学习了《植物的一生》后,班里很多学生为了研究植物的生活,他们在市场上买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在精心养育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有的植物水分不缺,土壤不缺,温度适宜,可是都渐渐枯萎,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把这些植物的生长周期都一一记录下来了,这就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核心素养。课程改革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能认清自己的角色,让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就要选取有意义的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科学的核心素养。
  二、探究理性科学,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科学学习的目标就是科学的探究,可是在科学课上很多时候只是流于形式,学生仅仅动手却不动脑,科学的探究只是表层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就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多元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做到真正的探究。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在科学课上能够学到自己想学的知识,笔者经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计划的制定
  科学探究的目标就是探究出发点和落脚点,可是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很可能受外界的影响,容易忘记探究的目的,只是拿着材料盲目地去做。结果学生探究时,玩得热火朝天,可是所有的操作只是浅尝辄止,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这样学生在课堂就不能进行有效的探究。
  在科学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强调探究的目的,更要指明探究的方向。引导学生选择探究意义在于,让学生能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和具体解决的问题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持久的信念。
  2,科学记录
  科学记录是科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个环节贯穿于学生探究的整个过程。科学记录是学生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记录科学探究的足迹,更是评价的依据,能有力地提升学生进行理性探究的科学性。
  三、观察课堂,助力深度学习的发生
  从学生学习投入的角度来看,深度学习中知识技能的获得,应该通过思维、情感、社交等全方位的投入。从情感的角度来看,深度学习给予学习者学习的热情、学习内驱力和积极状态,最终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热爱对科学的学习。从学习成效看,深度学习能形成复杂的认知结构,且能促进学习结果发生质变和思维能力的深入发展。深度学习的课堂最主要的就是教师能够时时掌控着学生学习情况,以此来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
  1,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的结果,简单地说就是学生走进课堂前和课后学习发生的变化,教师可以提问:“这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你在课堂上有什么变化?”“本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们上的课不论是常态课还是公开课,都不应该把目光放在教师的“表演”上,而应该关注学生,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传统的观念认为学生讨论得热烈,发言的积极性高就是好课。反之,学生出现“卡点”,课堂上出现冷场,就被认为是不出彩的课。其实课堂的本质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是预设与生成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唱得精彩就是好课。一堂好课的标准,就是能够关注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2,学生的学习态度
  教师调整自己课堂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学习状态。深度学习的科学课堂首先是在课堂上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包括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以及长度。广度就是学生有着强烈自我需要,全班的学生都能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深度就是指学生能积极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注意力集中,不会轻易被周围的事物所吸引。长度就是学生以积极的热情自愿参与学习,而且持续的时间较长,在课堂上多数是学生能自主学习。其次,深度学习就是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思路,不断地质疑,不断地有自己的见解,想法独特,能够深层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如教学《植物的一生》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想到生活中植物的嫁接,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能够把植物的繁殖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给予系统归类,最后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兴趣,课后不断地拓展课程以外的知识。在教学《不同材料的餐具》时,学完本节课的内容,为了让学生课后能够主动地探究,教师课后布置作业:“你还知道哪些物品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后搜集了大量的材料,不仅能把物品画出来,而且还对物品用的材料进行详细介绍。
  3,教师的行动
  课堂就是焕发教师生命活力的场所,课堂上的教学不完全受课前准备的制约,它是一个动态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经常会生成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等。因此,在深度学习的科学课堂,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捕捉学生的“灵光一现”,根据学生的内在需求,巧妙利用生成资源,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成就课堂无法预设的精彩瞬间。
  深度学习科学的课堂是滋润生长的课堂,也是学生回归自然的课堂。深度学习的课堂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能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所需的知识,学生在深度学习中享受着学习的幸福和快乐,能有效提升科学的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更难。他们不能为社会作出应有贡献,这不仅是人才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也影响了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还会给社会稳定带来新的压力。因此,大
正在参加20国集团气候变化、清洁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第四届部长级对话会的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3月15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政府应该在节能和减排技术的开发和
王甲不是什么科学家,不是什么传奇明星,但他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人。他创造的是自己残缺身体里新的生命状态,他创造的是一个群体新的希望与存在价值。很多时候,我们过于关注创
期刊
针对传统高职汽修专业发动机拆装过程中出现的随大流,不动手,瞎掺和、乱搅和、稀里糊涂拆、稀里糊涂装等现象,从过程考核进行督促、团队捆绑得分记录、小组互评考核机制等方面进
以Zr0.8 Sn0.2 TiO4作为主配方,以ZnO,La2 O3,Fe2 O3和NiO作为改性剂,采用传统陶瓷制备工艺,对其进行了掺杂改性的初步探索.在优选的配方和工艺条件下,得到Zr0 8Sn0.2TiO4添
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正式出现在大众视线中的时间为20 世纪90 年代,于是一种全新的舆论类型-网络舆论应运而生,这种新类型不仅打破了传统媒介对社会舆论的相对垄断、改变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诊断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此次研究中的128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病例选择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19
自2001年7月13日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以来,如何抓住奥运机遇,大力发展经济就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问题。奥运经济已经成为最近30年世界经济发展中一种独特的经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培育成功的棉花新品种“中棉所47”,近日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取得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中棉所47”是我国第一个双价转基因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