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台的广播节目,以主持人为中心,“采编播合一”的体制仍在大行其道。在笔者看来,一个主持人应该同时具备采编播的能力,也就是说系统内各行业不要“隔行如隔山”,但他并不必做采编播的所有工作,事实上也不可能同时做好所有工作。以“采编播合一”的理论作为广播节目发展的方向用以指导当前的工作,至少是以下几方面不足:
不利于节目质量的提高
1. 节目信息含量少
广播历来以信息传播的多、快、新、短取胜,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家电台的每个主持人被每天少则一小时,多则两到三小时的“采编播合一”的直播节目拴得动弹不得,即便是满负荷工作,他们采写制作的新闻与听众的需求也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更何况由于各地方台交通、通讯和录音设备等不配套,使得记者们工作效率低,真正自采的、鲜活的东西寥寥无几,其余时间全靠剪报、杂志、热线电话堆砌。独家报道少之又少,拿什么来吸引听众的耳朵?又拿什么与其他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抗衡。
2. 缺少前期策划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者,策划也,节目策划是节目制作的蓝图,优秀的节目无一不需要进行周密的策划。播出周期较短的栏目如采用“采编播合一”和体制,紧锣密鼓的工作安排是很难谈到主持人对节目的前期策划的,主持人节目很容易做成“拼盘节目”。
3. 主持人精力有限,难以天天出精品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精力有限,知识储备有限,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做出高质量的节目。一个人负责一档节目的,带着机器搞采访,自己写稿自己播,自己控制机器、放音乐,每日苦于应付,疲于奔命,无力精编细审,精益求精,更无暇深入采访、潜心研究。
不利于广播节目整体形象地塑造及主持人个人的继续发展
我们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碰到主持人带病坚持直播时管理者的左右为难,明知这种工作状态对主持人、节目质量和听众都是一种损害,确不得已而为之。这种运作方式往往使主持人易于自我滿足而难以自我超越;重于修饰而轻于修养、重于记忆而疏于艺德。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采用“采编播合一”的体制必须有高素质的主持人作为必要条件,对于大多数地市级电台的主持人,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是很难适应这一高标准的。
“采编播合作”的优势
对于另外大多数需要精心策划而又周期较短的节目,则应坚持“采编播合作”。“采编播合作”并不是说采、编、播各环节完全脱节,而是主持人要尽量参与到节目的采、编、播各环节制作中去,同时还需要几名副手进行前期策划,对节目的播出形式、采访提问等进行谋划,同时协助主持人采访、编辑、录制。记者、编辑、主持人都应该在“多能”的基础上做到“一专”,一个栏目组的几个人分工细致明确而又并非隔离生疏,反而融会贯通,这样既有利于节目风格的统一,又有利于精品节目的推出,还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这样才会形成一个理想、上进的社会工作状态。
有学者早就提出,主持人应该是一个群体的代表,这样才能使主持人向权威型、思辨型、学者型过渡。广播电视节目本身就是集体协作、共同制作的过程,单凭主持人一人之力是不足以办好一档栏目的,一些名牌栏目、高品位栏目背后都凝聚着大批记者、编辑的心血和汗水。因此,一档优秀的栏目不应当只有主持人一个“智多星”,而应该有一个“智囊团”为栏目集思广益、出谋划策。
采访、编辑、播音各成体系,各有自身特点,记者、编辑、主持人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专业领域的学习是十分细致的,专业领域的实践更是需要长期的坚持。没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即便是“八能”、“十能”,做起节目来也会显得力不从心。
(作者单位:包头人民广播电台)
不利于节目质量的提高
1. 节目信息含量少
广播历来以信息传播的多、快、新、短取胜,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家电台的每个主持人被每天少则一小时,多则两到三小时的“采编播合一”的直播节目拴得动弹不得,即便是满负荷工作,他们采写制作的新闻与听众的需求也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更何况由于各地方台交通、通讯和录音设备等不配套,使得记者们工作效率低,真正自采的、鲜活的东西寥寥无几,其余时间全靠剪报、杂志、热线电话堆砌。独家报道少之又少,拿什么来吸引听众的耳朵?又拿什么与其他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抗衡。
2. 缺少前期策划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者,策划也,节目策划是节目制作的蓝图,优秀的节目无一不需要进行周密的策划。播出周期较短的栏目如采用“采编播合一”和体制,紧锣密鼓的工作安排是很难谈到主持人对节目的前期策划的,主持人节目很容易做成“拼盘节目”。
3. 主持人精力有限,难以天天出精品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精力有限,知识储备有限,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做出高质量的节目。一个人负责一档节目的,带着机器搞采访,自己写稿自己播,自己控制机器、放音乐,每日苦于应付,疲于奔命,无力精编细审,精益求精,更无暇深入采访、潜心研究。
不利于广播节目整体形象地塑造及主持人个人的继续发展
我们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碰到主持人带病坚持直播时管理者的左右为难,明知这种工作状态对主持人、节目质量和听众都是一种损害,确不得已而为之。这种运作方式往往使主持人易于自我滿足而难以自我超越;重于修饰而轻于修养、重于记忆而疏于艺德。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采用“采编播合一”的体制必须有高素质的主持人作为必要条件,对于大多数地市级电台的主持人,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是很难适应这一高标准的。
“采编播合作”的优势
对于另外大多数需要精心策划而又周期较短的节目,则应坚持“采编播合作”。“采编播合作”并不是说采、编、播各环节完全脱节,而是主持人要尽量参与到节目的采、编、播各环节制作中去,同时还需要几名副手进行前期策划,对节目的播出形式、采访提问等进行谋划,同时协助主持人采访、编辑、录制。记者、编辑、主持人都应该在“多能”的基础上做到“一专”,一个栏目组的几个人分工细致明确而又并非隔离生疏,反而融会贯通,这样既有利于节目风格的统一,又有利于精品节目的推出,还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这样才会形成一个理想、上进的社会工作状态。
有学者早就提出,主持人应该是一个群体的代表,这样才能使主持人向权威型、思辨型、学者型过渡。广播电视节目本身就是集体协作、共同制作的过程,单凭主持人一人之力是不足以办好一档栏目的,一些名牌栏目、高品位栏目背后都凝聚着大批记者、编辑的心血和汗水。因此,一档优秀的栏目不应当只有主持人一个“智多星”,而应该有一个“智囊团”为栏目集思广益、出谋划策。
采访、编辑、播音各成体系,各有自身特点,记者、编辑、主持人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专业领域的学习是十分细致的,专业领域的实践更是需要长期的坚持。没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即便是“八能”、“十能”,做起节目来也会显得力不从心。
(作者单位:包头人民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