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大学生实习实践新体系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ip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实习实践是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文章探讨了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大学生实习实践新体系,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促进大学生更好就业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实习;实践;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213-02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比以往大大增加,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这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国家已相继出台了一些措施,试图从学校、社会和学生等各方面着手,来解决这个难题,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最终还要以提高大学生实习实践能力为切入点,构建大学生实习实践新体系。
  一、当前大学生实习实践现状
  (一)政府和社会在大学生实践实习方面重视不够
  大学生社会实习实践的关键与根本就是把大学生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相对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很重视大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就业见习,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大学德育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变化,大学生社会实习实践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的推动作用和社会的支持力度十分有限,相关政策目前尚缺乏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的支撑;社会实践的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善,社会缺少为大学生社会实习实践提供岗位、公布信息、双向交流的社会服务体系等,大学生实习实践对促进就业所发挥的作用并不突出。
  (二)用人单位从效益和企业资源角度不愿意接受实习生
  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企业而言,企业的首要目标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接受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实习,从培训、管理、使用、留用等方面给企业带来各种麻烦和负担,势必会打乱本单位正常工作秩序,还会浪费许多企业资源。高校给予实习单位的管理经费非常有限,难以支付实习单位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付出。加上实习生与用人单位双方存在责权不明晰等问题,使得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不愿意接收实习生以免承担巨大风险,一旦发生安全等事故,单位承受的压力会更大。
  (三)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类高级人才,我国的大学教育仍普遍采用的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应用和创新能力、重专业轻复合”的教育发展模式。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相对滞后于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人才的培养严重滞后于瞬息万变的社会,教学观念没能与时俱进,教材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学校对学生就业所需要的职业观念、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缺乏系统性培养,形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供需脱节,而供需脱节根本原因是高校培养的人才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和工作技能,动手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无法满足社会的真实需求。
  (四)学生对实践实习的目的和重要性认识不够
  大学生们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但部分学生却忽视对社会知识的学习和思考,忽视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总体不高,没有形成理性的实习实践观念,往往简单地认为实践就仅仅指动手能力,忽略对于其他诸如人际协调,团队沟通,职业素养的养成等多方面实践能力的锻炼。有些学生根本就不去认真地进行实践,大学生的实习实践往往沦为形式,很难达到实习实践的真正目的。
  实习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就业,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
  二、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大学生实习实践新体系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功能,宏观指导协调
  政府应当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在大学生社会实习实践教育上,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各级政府加快建立健全各项政策、法规、制度和奖励机制,提高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促成校企合作,保障高校实习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和长期发展。政府要经常深入高校进行调研,与高校共同研究如何建立高校社会实习实践运行机制[1]。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特点和就业形势,整体考虑学校、学生与社会、用人单位利益,形成健康、规范的市场运作和管理模式。既保证高校实践环节高质量地完成,又为企业培养了毕业后即刻上岗的后备军,解决就业问题,实现高校、大学生、企业、社会多方受益。
  (二)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营造氛围
  1.高等学校重视加强培养大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注重人才素质的结构调整和社会适应性,以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为导向,重视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丰富个性的培养,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鼓励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利用通识教育打破传统专业教育的局限,逐步建立培养目标多层次、培养方式多样化、培养内容综合性等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教育和发展。
  2.高等学校要积极开展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培养,有计划地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有效化的基本保证[2]。高等学校利用实习实践基地促进学教结合、学产结合、学研结合、学社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形成。加大对实习基地建设的投入,为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必要的保障。学校可以通过基地实习实践环节增进对社会、用人单位的了解,掌握其人才需求状况,不断拓宽实践教学的内容及规模,丰富学生的实践途径,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在知行方面达到真正的统一、和谐的发展。
  3.高等学校要完善大学生社会实习实践活动考核评价机制,制定科學的评价方案。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重视实习,大力开展实习基地建设,建立有效的实习考评体系,不要让学生的实习流于形式[3]。要围绕社会需求、学生需要和人才培养要求等方面,完善大学生社会实习实践活动考核评价机制,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对学生进行具体可行的考核细节要求。用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引导学生自觉投入社会实践,确保实践的实际效用。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用人单位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整个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应该有足够的认识,企业家更要高瞻远瞩,现在大学正在培养的人,是四年以后要进到公司工作的人,不为这样的教育去做事,那将来培养出的人还是不符合企业的需求。所以用人单位要转变经营和管理理念,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关注社会效益,为大学生实习实践、就业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服务和回报社会。利于用人单位从高校选聘到符合要求的毕业生,从而降低人力资源培训成本,让毕业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即能进入工作角色。
  (四)提高大学社会实践的自觉性,积极参与,切实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大学生应树立全方位的教育理念,带着明确目标来培养自己的就业能力。工作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是当前各个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一项条件,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获得工作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确保顺利就业的有效途径。大学生通过参加实习实践活动,不仅能提高大学生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可以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正确认识自己,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和对自身成长产生紧迫感,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还是完善和提升大学生个人素养和知识能力的有效平台,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大学生社交能力的有效形式,为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校的社会实习实践活动要想做好做实,真正能提高学生实习经历和实践经验,这就需要政府的主导、协调与参与,充分发挥高校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在学生、社会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和协调下,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特点和就业形势,全盘考虑政府、学校、学生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利益,形成健康、规范的市场运作和管理模式,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大学生实习实践新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王言锋.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解决高校教学实践难题[J].职业时空,2010,6(2):37.
  [2]梅丽君.社会实践与大学就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0,(8):490.
  [3]斐宇.以实践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科教导刊,2009,(11):(229-230).
  (责任编辑:范秀利)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普及,微博已经成为当下发展迅速最快的新媒体形式。基于对吉登斯现代性的分析,阐述了微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信任关系,指出微博是现代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其
高职院校实用英语教师团队由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师组成,团队建设以培养实用英语教师的集体观念、大局意识、协作精神为基本要求。团队建设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同步进行,可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适应时代需求的角度,以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为例,探讨了将儒商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可能,并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提出了三个把两者进行融合的可行
社区文化建设是当代中国进行现代化城乡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有效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工具,是维持社会长治久安的有力保障。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又民族地区具有
随着岗位对人才素养要求的不断提升,传统教学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项目教学法以其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设计,打破了传统教学法单一、枯燥的教学风格,侧重职场工作情境在
1949年取得全国政权后,中国共产党在体现世界政治文明重要成果——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指导下,在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巨大挑战的基本国情,
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反动统治的民主革命斗争史。其中抗日战争在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近代中国反帝斗争由
高校管理中最基础的单元是班级管理,班级管理中最基础的是班级信息管理,班级信息的传递、保存、反馈等至关重要,辅导员对班级信息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辅导员通过了解大学生的基本
"两课"实践教学能够极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辅导员具备"两课"实践教学能力和组织活动的优势,可以成为实践教学的主力军。从辅导员课堂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实践教学、
大学生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阶段是学生从高中纯学习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