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UHDTV

来源 :传播与制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在大家都把1080p监视器作为高清标准时,对更高分辨率监视器(包括消费产品)的关注正不断增加。制定分配乃至广播此更高分辨率内容的下一代标准的标准组织是推波助澜者。
  此技术的正式名称为“超高清电视”(UHDTV),其基础并不新鲜:早在2006年NAB展览会上,NHK就展示了UHDTV。
  新鲜的是近来若干厂商发布了几款4K摄像机以及观看这些摄像机输出必需的监视器。这些4K监视器构成了UHDTV显示器的开路先锋,更多的产品可能即将接踵而至。
  不只是专业设备制造商把他们的注意力转向UHDTV显示器,消费组织也正在密切关注此技术,并且时刻了解最新发展。
  “4K是为下一时代家庭观看体验铺平道路的最新创新,”美国消费电子协会(CEA)主席盖里·夏皮罗表示,“对4K感兴趣的各方都在CEA的领导下联合起来,组成4K工作组,它将有助于增强所有消费者的观看体验。”
   4K无线广播
  CEA关注的是消费产品,但它并非关注4K显示器在家庭中的可能未来的唯一组织。ATSC正在考虑把UHDTV作为其ATSC 3.0倡议的一部分。
  “此时此刻我们还没有做出任何决定,”ATSC主席马克·瑞巧表示,“对4K和8K UHDTV的兴趣正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一个盛行的观点是3.0标准聚焦移动和手持应用,不可能需要UHDTV。”
  在短期内,真1080p广播可能是UHDTV的一块垫脚石。
  “ATSC 2.0将采用MPEG-4 AVC编码支持1080px1920(60Hz),”瑞巧称,“对于实时应用,它将引用现有的A/72标准,在ATSC DTV系统内使用AVC。”
  如果UHDTV显示器成为重要的消费物品,就需要分发UHDVTV信号到家中的方式。当前的蓝光碟使用新压缩和编码手段可能适用于UHDTV,而通过其它层上的标准化,像USB闪存和SD存储卡这样的固态存储器也能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可能适用于UHDTV分发,当然,前提是这些存储媒介的价格足够低。
  不过,UHDTV分发到家掌握把精品高端显示设备转化为主流产品的钥匙。
  “我认为某些国家的某些广播机构可能会播出4K UHDTV,”瑞巧表示,“推测所需的带宽为时尚早,但一些UHDTV内容可以非实时分发。”
  非实时分发的一个例子是在晚上下载一部影片,笠日播放。至于UHDTV广播的国际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在审查高分辨率系统,最近它提出了UHDTV质量标准,着眼于地面广播。
  “迄今为止所做的U H D T V测试采用了现有的M P E G压缩系统——M P E G-2和AVC,”ITU-R 6C工作组第六研究组(处理基带系统和质量评测)主席大卫·伍德表示,“新压缩技术HEVC(高效率视频编码)将在今后几年可用,如果UHDTV推广相当快,它肯定将用于UHDTV。”
  “最近,NHK演示了采用AVC的8K系统,使用先进调制和180Mb/s的总码率传输两个地面电视频道,”伍德说,“也许若使用HEVC,总码率可能降至90Mb/s。我们可以断言8K地面广播还要等待几年,等待新调制系统的出现,但通过卫星广播8K将是相当可行的,眼下的注意力在22GHz卫星波段。”
  “对于4K系统,情况则不同,采用HEVC和如DVB-T2的调制系统,4K地面广播肯定是可行的,”伍德表示,“因此,4K广播将是切实可行的。我猜测采用HEVC后4K要求的码率将是每秒二十几兆比特。”
  厂商兴趣
  若干厂商已经展示了专业和消费UHDTV显示器。JVC、松下和索尼等都展示了4K原型监视器以及他们各自的4K摄像机,而LG、夏普和东芝在2012年CES展览会上展示了4K电视机。至少一家公司,TVLogic已出货一款4K监视器一年多,而Astro Design有好几款4K监视器。
  TVLogic LUM-560W为一款56英寸LCD显示器,3840x2160分辨率,10比特处理。该公司把它瞄准高端电影后期、行业、军事和医疗应用。
  Asteo Design有4款4K LCD监视器,尺寸从28英寸到60英寸不等。60英寸的DM 3412有10比特处理和3840x2160像素分辨率。
  Viewsonic演示了一款原型4K 32英寸平板计算机监视器,甚至给予产品型号为VP3280-LED。Viewsonic称此监视器将针对电影厂、广播机构和摄影师,可能于2012年底出货。
  几乎在各国把1080显示器作为标准时,研究人员跳过了1080线到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UHDTV显示可能被节目制作者和电影摄制者迅速接受,这将推动富有消费者采用UHDTV显示器。
  向UHDTV地面广播标准推进现在还为时尚早,但在消费者购买了这种显示器后用其它方式分配几乎是肯定的。
  你现在所用的1080p显示器会变成新的不为人所爱的模拟显像管电视机吗?时间会证明一切,而该时间还不会太短,可能要几年。
其他文献
摘要:当下的传播生态随着互联网区域性流量与粉丝数量增长变缓,原有的圈层化、个性化和小众化的精准式传播效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扩大传播的范围、跨入其他圈层去获取新的粉丝,“出圈”传播成了目前比较热的传播现象。主流媒体的深度融合应当抓住“出圈”的契机,从内容供给侧改革入手,提升内容产品的需求维度,多生产具有跨领域、多元化的内容产品,在利用爆款产品“出圈”吸引用户的基础上,利用新兴技术为融合
期刊
米博华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新闻评论家,有着长达四十多年的一线新闻评论工作经历。尤其是,他曾长期在人民日报社从事新闻评论工作,领导并参与撰写人民日报社大量重大社论、要论,这些文章产生过重要的社会影响。2017年,从业界转身学界,出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之后,他开始更深入地思考如何做好新闻评论教学工作,如何为党的新闻工作培养优秀的评论员。这部《新闻评论实战教程》正是米博华先生结合自己丰富的新闻评论经验
期刊
每届NAB展览会都有值得记忆的热点和亮点,今年看来是第二屏。在NAB 2012研讨会和许多参展商的展台上,都在谈越来越多的观众在看电视的同时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寻找更多的信息,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让每个人都可以是新闻记者和广播业者。  因此,NAB 2012对广播机构如何经济和人性化地把他们的新闻内容作为点播片段、社交媒体会话、民意调查内容等推送出去给予了很大关注。很多参展商展示的解决方案是不用重
期刊
全新的媒体环境、多元的媒介形式,促进了高校思政教育路径的变革与创新,也形成了思政教育的挑战与压力。全媒体时代,思政教育的平台载体更多元、教育内容更丰富、舆论氛围更优越,有利于构建教育新格局。全媒体时代的海量信息冲击,带来的是新生代学生的思想波动,无形中也增加了教育的难度。高校思想政治层面的教导,理应紧抓全媒体的优越之处,应对负面信息的冲击,理应巩固主流思想,夯实舆论阵地,将先进思想的灌输与正确观念
期刊
刚刚闭幕的欧洲杯,中央电视台对所有赛事进行了全程转播,不仅用体育频道,还动用了高标清同播的综合频道、高清频道、网络频道、风云足球频道以及3D试验频道对重要场次进行直播,对家中有高清电视、3D电视并且已开通高清与3D信号的球迷而言可谓一大幸事!过段时间看高清、3D奥运想必更加爽。今年这两大体育盛事势必对我国高清电视、3D电视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欧洲杯的3D直播也丰富了3D试验频道,也为有关技术
期刊
个性化:BBC数字奥运报道的关键  深度数据、社交特征和个性化将为BBC报道其称为“首届真正数字奥运会”的关键。  BBC表示将通过多达24个直播HD码流和2500小时的转播,报道每一个项目、现场直播赛事、点播和在线互动,为受众提供比以往更多的选择。  报道将贯穿4个屏幕:PC、手机、平板电脑和网络电视机(包括智能电视、游戏机和BBC Red Button)。还将有3D转播和超高清格式的试验。  
期刊
新媒体改变观赛体验  今年的伦敦奥运会,网络直播、网络社区、微博等新媒体将又一次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微博、网络电视、视频直播等彻底改变我们的观赛体验。  目前全球转播机构和各大门户网站都非常重视新媒体,并根据其特点设立了多种形式的自制节目、体育明星的跟踪报道等,积极搭建互动交流平台,给予大众畅所欲言的机会。  在国外,越来越多的在线视频服务商接入到体育赛事的直播领域,YouTube已经与美国奥
期刊
设备部署    NBC将使用两个演播室和相关控制室,在IBC报道中心将搭建成一个视频采集中心,一个播出/传输中心和多个编辑房。  “我们的制作场所包括远程场地,伦敦和NBC总部洛克菲勒中心各占百分之五十,特里·亚当斯告诉我们。“理论上,我们可以在美国做大部分的工作,之所以在伦敦做这么多是让我们的工作人员有机会接触运动员,去现场感受这一盛事。这是一种激情,不能一切回到纽约才做。”(有些内容将在纽约进
期刊
随着伦敦奥运会的临近,体育广播电视产业已经成为各大产业目光的焦点。毫无疑问,类似奥运会这样的大型现场体育盛会永远都会为全世界亿万观众带来文化上的超级体验。通过互联网专家和多个渠道平台,人们的所见所闻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人们可以自由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观看比赛内容。  新一代观众在收看节目时已经不再仅仅依靠电视机了,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智能电视等与网络连接在一起的终端设施,他们
期刊
摘要:“群众办报”一直是我国新闻研究学界的一个焦点话题,但大部分研究是以新闻媒体为研究对象,忽视了基层非专业性媒体的传播形式。本文以延安时期毛泽东群众办报思想与群众读报组为研究对象,挖掘延安时期部分报纸的一手资料,通过一个微观的窗口回观历史,试图从媒介实践、组织功能、传播模式等多角度具象的方式复原“群众办报”的一种实现路径,使“毛泽东原创的传受互动与‘受众中心论’”显得更加立体,从而丰富毛泽东群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