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帕金森病是一种进展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和脑干神经元内α突触核蛋白积聚形成路易体.其病因主要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该病主要会引起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僵直等一系列的运动症状.然而其发病机制并不明确,主要可能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蛋白质改变及炎症反应相关.小胶质细胞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而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是帕金森病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血清炎症因子升高与帕金森病有关,可用于早期诊断并预测疾病预后.目前抗炎治疗成为帕金森病新的研究热点.该文主要综述帕金森病的
【机 构】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老年神经内科,云南 昆明 65003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帕金森病是一种进展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和脑干神经元内α突触核蛋白积聚形成路易体.其病因主要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该病主要会引起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僵直等一系列的运动症状.然而其发病机制并不明确,主要可能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蛋白质改变及炎症反应相关.小胶质细胞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而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是帕金森病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血清炎症因子升高与帕金森病有关,可用于早期诊断并预测疾病预后.目前抗炎治疗成为帕金森病新的研究热点.该文主要综述帕金森病的炎症机制、相关的炎症因子及抗炎药物的研究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在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应用快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9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结果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快速康复训练.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指标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 低于对照组的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排气时间(19.94±3.98)min、进食时间(19.95±2.04)h、排便时间(1.51±0.68)d、下床活动时间(4.57±1.16)d,
目的 探讨多巴丝肼片(商品名:美多芭)、普拉克索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对老年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56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参照组患者采用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衡能力、运动能力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平衡能力评分、运动能力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患者平衡能力评分(49.93±2.20)分、运动能力评分(50.02±2.13)分高于参照组的(41.02±2.87)、(43.
目的 评估美国放射协会的超声造影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LI-RADS)分类标准在肝细胞癌(HC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具有HCC高危风险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163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超声造影图像,并依据超声造影LI-RADS标准进行分类.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计算该分类标准诊断HCC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以此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患者,均在氢氯噻嗪、阿德福韦酯胶囊、拉米夫定片、恩替卡韦分散片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鳖甲软肝片及自拟中药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脾厚度、脾静脉内径、门静脉内径、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水平.结果 80例患者中,治疗显效57例(71.25%),有效15例(18.75%),无效8例(10.00%),总有效率为90.00%.治疗后,脾厚度(3.03±
目的 分析综合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吞咽障碍改善效果及干预前后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吞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VFSS评分为(8.86±1.57)分,高于对照组的(5.83±2.7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实时三维超声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进行不孕症治疗的88例患者,依据检查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44例.常规组患者予以X射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实验组患者予以实时三维超声下经阴道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持续掌握造影剂显影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检查所需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97.73%)高于常规组患者(77.27%)(P<0.05);实验组患者
目的 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血管内超声显像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2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为对照组,5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为研究组.所有患者行血管内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斑块破裂发生情况、血栓形成、斑块性质,以及血管重构指数、偏心指数、外弹力膜面积等超声显像特征的差异,同时检测两组患者血
心外膜脂肪组织是围绕在心肌与冠状动脉周围的一种特殊内脏脂肪组织,可产生内源性促炎因子,通过旁分泌途径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CT测量的心外膜脂肪组织密度可能为早期识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分层提供影像学依据.该文主要就CT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密度的方法及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 探讨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表达及Smoothened(SMO)抑制剂Jervine对MUTZ-1细胞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3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经骨髓细胞形态学、染色体R显带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流式细胞术检查确诊的53例MDS患者.依据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对患者预后分组,低危组2例,中危1组16例,中危2组21例,高危组14例.将低危组和中危1组归为相对低危组,中危2组和高危组归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