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优秀生培养问题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menchu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因农村整体社会文化水平、思想观念和学校教育环境条件的基础相对落后,与学生随时代元素而进步成长的差距超大,导致农村优秀生或埋没、夭折,或偏向、堕落。本文从家庭、学校、教师等影响农村优秀生成长的主要方面对农村优秀生培养中的问题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农村 优秀生 培养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79-01
  农村优秀生的培养问题可归结到影响他们成长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教师教育、家校协同教育问题等四个方面,具体如下:
  一、家庭教育问题
  家庭、家长对学生的情况更了解,受地点、时间的限制更少,教育的目的更明确,方法更灵活、更贴近、更有实效,更有利于孕育个性发展。农村学生家庭对教育问题的认识、教育水平、相关资源等与学生的现代成长需求差距很大归结如下:
  1.对学校教育存在错误认识。农村学生父母的培养目标、志向较浅近,只要求学生睁睁眼就行了,摆脱眼前物质条件就可以了,不求甚远。“供书嘛,提供经费支撑——拿学费、生活费就行了”。并且认为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忽视或者方式方法简单,不计后果实效。
  2.对教育环境影响的认识有缺陷。家庭对教育环境的巨大影响不重视或重视不够,不懂得创建和维护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氛围,对品德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重视不够。应重视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注意回避,努力避免家庭矛盾等不良因素对他们的影响。
  3.家庭监护缺乏。农村学生家庭留守人员多属监管不力或无效人员,可不能因优秀而放松关注、了解,让他们长期在浸泡在荣誉当中也并不是好事!监护必须是家庭中“说一不二”的成员。家庭要满足学习方面物质环境需求,更要满足精神、品质方面的需求,要尽力避免缺教少护或教而不当。
  二、学校教育问题
  学校教育的影响是有限的,更多的是说理、说教和学习训练。不仅学校教育难以顾及每个学生的需求,而且主要精力不能够从应试教育的成绩中心转回到学生发展上来。
  1.学校教育功能的行为“偏向”。更准确地说是身不由己的、正确认识下的行为偏向,只要应试教育、“一刀切”评价体系占主导地位,学校和教师融合家庭教育的家访、家长会等活动和行为少之又少,或越来越趋于形式化。学校层面更好的最有效的认知、素质教育在于教育实践过程而不是结果。“环境留人,活动育人,以德树人”是科学的学校办学理念。
  2.学校不能“以生为本”。不应让优秀生坐等,失去自主学习的动力需求,分层施教,首选优秀,因为他们更有潜力,对群体更有带动力,是现成的活的教育资源,又是教师可以利用来指导、帮助后进生的有生力量。对待农村优秀生培养往往是“见好”、“到此为止”,既没有更好地教导,也没有更好利用和锻炼。在策略上,要既让尖子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吃得了”,后进生也能“吃”,又要使全体学生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个性得到尽情展示,尤其是农村优秀学生。
  3.忽略中等生。中等学生缺少的只不过是信心和机会,参与到眼前优秀生行列,超常努力,不管结果怎样,其集中所能的一试本身就是一次宝贵的财富,大多因为在“冲刺”活动中发现自己的潜能而自豪、奋进。应该“选中进优,选中带后”,即一要做好优秀生选培工作,二要做好后进生的帮带工作,让优秀生帮带后进生不明智,后进生可能因与优秀生的落差大而敬而远之,起不了作用。
  4.自以为是,进步不了。优秀生应 “虚腹待进”,永不满足,不需要自己过多地刻意追求分数至上,始终让自己感觉到前面有的是强人,有的是路可以走就行,学会了谦虚和对自己已有成绩的正确认识,就能够轻松地将“优”保持下去。
  三、教师教育问题
  1.缺乏反思。教师创设良好的谈话情境导入新课,会在学生从情趣向实践、探知、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起到桥梁的作用,是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探索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中来。
  “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苏霍姆林斯基语)。——学生有学生群体的特点,也有其个体的特点,思想处于可塑性阶段,思维处于逐渐成熟的过程。
  2.缺乏好学、好教。因普九需要大量补充教师队伍,岗位培训学习又跟不上,一经录用不用忧愁,退不到家里嘛!专业知识技能不高、不实,方法停留在自己学习的时代。做不到“好”学、“好”教、“好”品德,做不到协作、研究、共享。教育教学过程随意、不精心,收效甚微。学生从教育者身上感受不到一丝引以敬仰的“元素”,不感兴趣,拜拜!!
  3.课堂效率低下。平等和谐的课堂有利于解放学生心中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情趣课堂应是伴随着认识的情感交流活动场所,首先要求教师是富有情趣的,才会有教与学当中和学生的情趣谈话、交流,才能随机地让他们根据身边发生的事物去认知、发表看法,去训練思维,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学生不喜欢语言层次不清的教师上课”!——师者该如何做?
  学校、教师围绕自己的“教”任劳任怨,紧紧围绕学业成绩转,没有围绕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来指导自己工作实践而转,事与愿违,学校教师基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应针现实问题改进教育策略、措施来培养优秀生,发挥优秀生积极到动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层级分化现象非常严重。同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开展的教育尚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科学的模式和体系。为此,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所开展的分层教学模式成为当前高职分层教学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关键词】高职英语;分层教学  一、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及其现状  高职院校由于受生源质量因素影响,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异性较大,从教学实践状况来看,高职英语教育的对象可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低等生三类。
为研究发酵液对梨渣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本试验使用梨渣制作发酵液,并以5mL/kg和10mL/kg分别喷洒于梨渣中,以5mL/kg蒸馏水为对照组,青贮45d。期间对其营养成分等进行测定,45d
由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的适用,植物品种保护已迫在眉睫.它特别提及了对植物品种的法律保护形式.27,3(b)规定成员国要通过专利、有效的基因保护制度或任何综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光学部分的重点知识,也是中考的一个热点,熟练地理解和记忆凸透镜成像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但学生在这一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感觉较为难学,特别是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容易混淆。为增强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与记忆,笔者认为利用光路作图法凸透镜成像的作图方法,更能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也就更便于学生对这一内容的记忆。  凸透镜成像的作图法,就是利用两条特殊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找到它们的会聚
8月16日,中国奶业协会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了《中国奶业质量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5%;生鲜乳中乳蛋白、乳脂肪两大营养成分平均值都已高于国家
技术和法律是推动社会信息化的两种外部力量,但这两种力量不是同步增长的.技术是个人价值追求的结果,变化迅速,而法律却是不同利益集团妥协的结果,常常落后于技术变化.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