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13日,农历除夕上午,记者跟随陕西西安市的朱强一家赶回位于宝鸡市眉县的老家过年。汽车沿着平坦宽阔的环山旅游路行驶,途经西安市周至县、宝鸡市眉县,这一线是我国的猕猴桃优势产业带,沿途水泥柱林立的猕猴桃园连绵不断。朱强感慨着:“‘要想富先修路’真不假,这条路的确带富了不少村。”
穿过一片猕猴桃园,汽车驶上一条水泥路,进入了眉县青化乡风池村。家家户户大门上新贴的春联、门神,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锣鼓声,把这个典型关中农村的年味渲染得分外浓烈。
这是一个有着近500户1800多口人、180多公顷耕地的大村。是省级一村一品(猕猴桃)示范村,村西南两公里就是整齐划一的国家级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村里10多年前就通了自来水,2003年铺了水泥路,传统的高屋大院、新建的红瓦白墙二层楼挨挨挤挤。
朱强的弟弟朱加全一家和父母亲住在村里,老母亲腊月二十八之前就炒了臊子、蒸好了馍,盼着家人团圆。丰盛的年饭在农村不稀罕了,村民你来我往拜年时谈论的稀罕事也不少:谁家新买了大液晶电视、冰箱,谁家新起了二层楼,谁家的老人60岁就能每年领到200元养老保险金……话题不离“致富”主题。
当被问起去年的收入时,朱加全给记者取来个账本,上面工整地记着"2009年粜陈麦1000斤,950元;粜新麦2095斤,1928元;卖玉米291元;卖辣子3892元;打工7000元;粮补570元……”朱加全说:“这些年的收人在稳定增加。”
全家8亩7分地,去年3亩多小麦套种辣椒,收了4000多斤鲜辣椒,价格能达到1元/斤,收入比2008年只卖五六毛钱一斤时翻了一番:2亩地的4000多棵大叶女贞树苗,年前有人来看过,愿意按每棵6~7毛钱左右收购;2006年建起的2亩“海沃德”猕猴桃也要挂果了。
“这两年,种辣子主要是稳定收入,等2011年到猕猴桃盛果期了,收入就能大大增加。”朱加全说,去年猕猴桃的平均收购价达到了1.5元/斤,比往年高出五六毛钱,按卣产5000斤算,毛收入就能达到七八千元,比种辣椒、种苹果都划算。他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家里种了2亩多“秦冠”苹果,价格最好的一年共卖了7000多块钱,当时全村大概有1/3的人家有苹果园,家里现在的6问大屋就是1988年前后卖苹果盖起来的。但是,到了1995年以后,苹果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在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工作过的朱强接过话茬说,上世纪90年代前后,渭北的苹果优势产区逐渐发展起来了,品质、规模都超过关中老产区,关中苹果优势渐微。但秦岭野生猕猴桃资源丰富,1978年开始,科技人员开展了猕猴桃种质资源调查和品种选育工作,90年代起,不少农民通过种植猕猴桃发家致富,猕猴桃种植逐步在周至、眉县推广开来。
朱加全说,现在村里80%的人家都种有两三亩猕猴桃。记者问,是否担心猕猴桃也像苹果一样兴几年就不行了?他很干脆地回答:“咱眉县、周至是优势产区,是‘猕猴桃之乡’,连新西兰人都在咱们这里建猕猴桃基地,听说以后要建大型的猕猴桃深加工厂,种猕猴桃肯定行。”
记者了解到,2005年新西兰环球园艺公司就与眉县人民政府签订了30年的猕猴桃产业开发协议,投资2000多万元,在青化乡建设100公顷猕猴桃出口示范基地。据眉县农业局资料硅示,该县已初步建成了渭河以南、秦岭以北涉及8个乡镇、115个村的猕猴桃优势产业区,猕猴桃总面积发展到17.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0%,全县6.86万户农户中有4.38万户从事猕猴桃产业生产。计划到2012年,全县猕猴桃总面积突破1.33万公顷,产量达到23万吨,产值达到10亿元,农民人均产业收入3000元以上,把该县建设成国家级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区和全国最大的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
穿过一片猕猴桃园,汽车驶上一条水泥路,进入了眉县青化乡风池村。家家户户大门上新贴的春联、门神,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锣鼓声,把这个典型关中农村的年味渲染得分外浓烈。
这是一个有着近500户1800多口人、180多公顷耕地的大村。是省级一村一品(猕猴桃)示范村,村西南两公里就是整齐划一的国家级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村里10多年前就通了自来水,2003年铺了水泥路,传统的高屋大院、新建的红瓦白墙二层楼挨挨挤挤。
朱强的弟弟朱加全一家和父母亲住在村里,老母亲腊月二十八之前就炒了臊子、蒸好了馍,盼着家人团圆。丰盛的年饭在农村不稀罕了,村民你来我往拜年时谈论的稀罕事也不少:谁家新买了大液晶电视、冰箱,谁家新起了二层楼,谁家的老人60岁就能每年领到200元养老保险金……话题不离“致富”主题。
当被问起去年的收入时,朱加全给记者取来个账本,上面工整地记着"2009年粜陈麦1000斤,950元;粜新麦2095斤,1928元;卖玉米291元;卖辣子3892元;打工7000元;粮补570元……”朱加全说:“这些年的收人在稳定增加。”
全家8亩7分地,去年3亩多小麦套种辣椒,收了4000多斤鲜辣椒,价格能达到1元/斤,收入比2008年只卖五六毛钱一斤时翻了一番:2亩地的4000多棵大叶女贞树苗,年前有人来看过,愿意按每棵6~7毛钱左右收购;2006年建起的2亩“海沃德”猕猴桃也要挂果了。
“这两年,种辣子主要是稳定收入,等2011年到猕猴桃盛果期了,收入就能大大增加。”朱加全说,去年猕猴桃的平均收购价达到了1.5元/斤,比往年高出五六毛钱,按卣产5000斤算,毛收入就能达到七八千元,比种辣椒、种苹果都划算。他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家里种了2亩多“秦冠”苹果,价格最好的一年共卖了7000多块钱,当时全村大概有1/3的人家有苹果园,家里现在的6问大屋就是1988年前后卖苹果盖起来的。但是,到了1995年以后,苹果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在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工作过的朱强接过话茬说,上世纪90年代前后,渭北的苹果优势产区逐渐发展起来了,品质、规模都超过关中老产区,关中苹果优势渐微。但秦岭野生猕猴桃资源丰富,1978年开始,科技人员开展了猕猴桃种质资源调查和品种选育工作,90年代起,不少农民通过种植猕猴桃发家致富,猕猴桃种植逐步在周至、眉县推广开来。
朱加全说,现在村里80%的人家都种有两三亩猕猴桃。记者问,是否担心猕猴桃也像苹果一样兴几年就不行了?他很干脆地回答:“咱眉县、周至是优势产区,是‘猕猴桃之乡’,连新西兰人都在咱们这里建猕猴桃基地,听说以后要建大型的猕猴桃深加工厂,种猕猴桃肯定行。”
记者了解到,2005年新西兰环球园艺公司就与眉县人民政府签订了30年的猕猴桃产业开发协议,投资2000多万元,在青化乡建设100公顷猕猴桃出口示范基地。据眉县农业局资料硅示,该县已初步建成了渭河以南、秦岭以北涉及8个乡镇、115个村的猕猴桃优势产业区,猕猴桃总面积发展到17.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0%,全县6.86万户农户中有4.38万户从事猕猴桃产业生产。计划到2012年,全县猕猴桃总面积突破1.33万公顷,产量达到23万吨,产值达到10亿元,农民人均产业收入3000元以上,把该县建设成国家级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区和全国最大的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