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打造“树屋”图书馆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edg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保持在东南亚地区科技和金融等领域的领先地位,新加坡政府一直很重视读书和学习。城市虽然很小,但是图书馆众多。除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外,还有3家区域图书馆、20家社区图书馆、10多家社区儿童图书馆和一些电子图书馆。据统计,去年借阅的图书大约2796万册,读者数量为3236万人次(新加坡总人口数才490多万)。

璧山公共图书馆营造绿色氛围


  璧山公共图书馆位于璧山中心区域一个人口密集的地块,周围分布着像购物中心、住宅、社区中心、公交车站和政府大楼等建筑物。建筑师兼顾全局,高屋建瓴,通过高度理性的空间设计策略,满足了视线方向、太阳光控制和根据消防安全规定调整没有保护的洞口等相互矛盾的要求。他们在设计中加入了一个大型的中庭,引入的自然光线能照射到馆舍内部的主要区域以及图书馆的大部分楼层。图书馆西立面处坚固的核心筒不但给后勤部门提供了办公场所,还能为建筑物遮挡刺眼的阳光。通过科学设计和精心布局,璧山公共图书馆在使用最少材料的同时拥有最大的内部空间,节省了建筑成本,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玻璃“盒子”酷似树屋
理想的阅读环境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多个被称为“POD”的方形蓝绿黄色玻璃“盒子”从主建筑临街的立面上悬挑而出,错落有致地形成一个个独立的空间,成为璧山公共图书馆颇具特色的识别性标志,令人叹为观止。“POD” 如同各种各样的树屋,外表具有迷人的魅力,室内则形成独特的空间。它们不但是个人阅读和研究的理想场所,而且还是举行小型研讨会、开展读书活动和进行学术讨论的绝佳地点。斑驳的光线透过“POD”的彩色玻璃墙壁映射进里面,使读者倍感温暖,活力无限。身处拥有绝佳视线和趣味的方形“盒子”里,人们可以忘记世间的繁琐,生活的烦恼,完全放松心情,静心沉寂在书籍的阅读和学习中。设计师介绍说,“POD”这个可提升人们阅读兴趣的创作火花来自对大自然的体验,源于“在树上的房子居住”这种返璞归真和想法。在安装“POD”时,先用膨胀螺钉将镀锌低碳钢支架锚固在上下层的地面结构层上,再在支架外伸的部分安装“POD”的大幅彩色玻璃,并作好与地板和天花板的衔接处理。
  璧山公共图书馆从周围混合用途的小区中脱颖而出,引起居民和游客的好奇心。前来参观游览和借阅图书的人群络绎不绝,真是门庭若市,热闹非凡。人们一进入馆内,便开始了踏上体验的旅程。在竖向开敞的大型中庭里,一条呈Z字形的和缓坡道连贯上下,宽阔舒展,同时也把4个楼层的阅览室有机地连接起来,在分散大批人群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整个馆舍的空间丰富多变,动靜结合,张弛相宜。人们可以利用阅读的间隙踱步至露天而设的小型庭院,在观赏葱翠的植物中使因看书而疲惫的眼睛得到舒缓。
  图书馆还和社区联手,根据读者的不同年龄和使用的不同语言,成立读书俱乐部或者读书会,这些组织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主办专题讲座、阅读指导课和书籍讨论会。有时还邀请作家介绍创作心得,亲自解读自己的作品,与读者进行现场交流互动,效果很好。
  为了培养儿童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孩子爱读书的习惯,璧山公共图书馆正在实施一项儿童启蒙阅读计划。为儿童专设的阅读区安置在地下层,形成了一个地下洞穴般的区域,从而避免了来自上部区域的噪音干扰,给孩子们创造最好的学和玩的条件。从迎合儿童的好奇心理和阅读习惯出发,座椅设计成花瓣图案并配以活泼的糖果色,地面则采用具有动感的线条。在这种充满趣味的环境里,孩子们可以尽情放飞自己的想象,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我的树屋”儿童图书馆提升孩子环保意识


  新加坡“我的树屋”儿童图书馆由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NLB)和新加坡城市发展有限公司(CDL)联手创建,专为4—12岁儿童打造,旨在让孩子们熟悉有关绿色环境的实践活动,将他们塑造成新一代的自然爱好者。绿色儿童图书馆富有创意,别具特色,把生态设计、可持续藏书和绿色项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绿色空间。虽然美国等国家也建造有一些类似的生态友好型图书馆,但是像“我的树屋”那样,不但鼓励少年儿童通过阅读丰富多彩的图书和浏览直观生动的视频满足好奇心,而且去探索和发现周围精彩的世界,在全球还是独一无二,堪称首创。
孩子们的乐园
徜徉于知识的海洋
查找图书目录
好玩的儿童乐园

  在“我的树屋”里,没有一般图书馆的肃静环境。不少孩子能够安静地在里面找书和看书,而有的却在嬉戏玩耍,显得特别开心活泼,图书管理员一般不会上前阻止。真正想要阅读的孩子,在任何环境都能阅读。而不想阅读的孩子,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都不会乖乖地坐下来。而“我的树屋”这样有趣的图书馆既能够阅读也可以玩耍,完全符合孩子们好动的心理特点,称得上是真正的儿童乐园。说起来也许令人难以想象,它还有一间育婴室,以满足需要喝奶宝宝的特别需求。
  “我的树屋”一楼大厅入口处的左边耸立着一棵全部使用回收纸板制作的“大树”,十分引人注目,整棵“大树”要传达的就是环保的概念,“我的树屋” 的馆名便是以这个中心装饰品命名的。它有3米高,由一些回收纸板建筑师组成的志愿者团队悉心制作,是他们建造的有史以来最大的纸板结构。由3000多个回收塑料瓶叠成的“树冠”别具一格,蔚为壮观,是公众、学校师生和城市广场购物中心的游客收集的。“大树”的周围还有几辆适合小朋友玩耍的环保汽车,不少孩子喜欢在那里玩耍。
  “我的树屋” 绿色儿童图书馆荣获新加坡国家发展部所属建设局(BCA)所颁发的“绿色建筑标志白金奖”(Green Mark Platinum Award)。绿色建筑标志白金奖是享誉全新加坡的设计大奖,旨在肯定和表彰那些高性能绿色建筑物的优秀设计、建造和运作表现。此奖项是按照绿色建筑的特定标准来选拔获奖者的,其中“白金奖”是最高奖项,每年颁发给获得遴选的机构或团体。
其他文献
从1901年开始的清末新政,虽然在政治方面乏善可陈,在教育改革方面却可圈可点:兴学堂、鼓励留学、废除科举,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大书特书.
期刊
雨天巴斯一日游  在澳大利亚读博的女孩儿,到这边来合作一个项目,与我租住在同一楼里。女孩总是来去匆匆,早出晚归,忙着做实验、出数据,可谓是一个惜时如金的人。周六她正好空闲一天,我俩一拍即合,做好攻略,坐火车去巴斯。  巴斯大教堂  早晨6:40我俩准时出门,往车站走的时候,天还是黑的。等到到达目的地,出了车站,外面已经在下雨。英国的排水系统很好,一般情况下没有积水。风雨挡不住我们游览的兴致,我们商
期刊
告别了上海超长的梅雨季节,我终于在深圳见到了久违的阳光.在秀丽的南海之滨,风光旖旎的大鹏湾畔,在朵朵白云点缀的青山绿水之间,我驾驶着丰田在国内市场投放的第一款纯电动
期刊
“大家”阅读rn互联网时代,读者并不缺乏信息,但一些真正具有传播价值的内容,却往往淹没于信息洪流之中.力求将最有价值的信息,最有锐度、温度、深度和多维度的思考与表达,最
期刊
印度之行的第七天是去曼达瓦小镇。  曼达瓦位于印度拉贾斯坦邦琼丘努县沙卡瓦蒂区的核心地带,是个半沙漠化的小镇。因为太小,在地图上都找不到它,可曼达瓦又是闻名遐迩、不可以被忽略的很重要的小镇。  在加尔各答和孟买崛起之前,沙卡瓦蒂地区在印度古代是一条连接阿拉伯海港口和恒河山谷的商贸要道,从德里出发的骆驼队,需要一路走向西南,几乎是斜穿塔尔沙漠才能到达口岸,而骆驼队进入沙漠之前,必须在沙卡瓦蒂地区补充
期刊
2020年意大利成为全球感染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意大利也是欧洲最早封国的国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