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推进高效课堂的背景下,作文教学更需追求高效。我的尝试是教会学生从生活中、阅读中积累材料,注重改革作文指导的方法,不断变换作文训练形式,将写作训练与听、说训练相结合,进行佳作鉴赏与再创,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同时,大胆采取了以学生集体评改和互改为主、教师抽查和点评为辅的作文评改方式。
【关键词】 多方积累;改革指导;多样训练;改变评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积累是作文的源泉,兴趣是作文的翅膀,指导是作文的路灯。在追求高效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我做了如下几点尝试。
一、多方积累写作材料
对于作文教学,生活积累永远是第一要素。
(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比如班级中的偶发事件,课间的很多趣事,课前同学的很多表现等。指导学生留心家庭生活,从家庭生活中积累素材。注意收集家庭成员间发生的种种事情。从社会生活中积累,鼓励学生注意观察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问题和一些重大的社会现象。
(二)教会学生从阅读中获取文字材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的同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我指定几本书籍让学生必读,推荐一些读物让学生选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积累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从阅读中学习命题、开头、结尾、主体结构、过渡照应等写作技巧。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
二、注重改革作文指导
传统的作文指导,都是一读范文,二给题目,三作讲解,四提要求。如此指导,学生写出的作文从立意到构思,甚至遣词造句,都大同小异。我的做法是少指导,让学生先直接进行写作。具体说,就是将作文指导分两次进行。作前,结合阅读教学,精要简明地介绍一点写作基础理论知识,侧重文体知识;作中,再根据学生写作情况具体提出修改加工意见。比如,写议论文,就简要地说说议论文的思路,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至于应当提出什么论点,应当选择哪些论据,应当从哪些方面论证等等,大可不必统一指导。
三、不断变换训练形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训练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尝试将写作训练与听、说训练相结合
作文与说话不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现代中学生爱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听、说训练,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如学完某课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可以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发言,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及时指导。
(二)尝试佳作鉴赏与再创
在作文训练课上,我注重了导语的设计、写作意境的渲染与写作的指导。针对一些不好写的训练题目,尝试了“佳作引路——学生评价——教师点拨——学生再创”的作文训练形式。学生在例文的引导下,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在品评鉴赏中,学到了有利于写作的语言技巧、写作方法等。在教师的启发、鼓励下,学生进行了迁移思维,写出了自己的作品。这样,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难题,在训练中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如此训练,学生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
(三)以课文为依托,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文命题设计应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作文教学以课文为范例,可谓就地取材,两全其美。如,学过《社戏》一文后,设计以“童年”为话题进行作文,很多学生无形中就模仿了《社戏》的写作风格,以质朴的语言表现童年时的天真烂漫、纯真无私。以课文为范文,迁移思维,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去写作,为学生更好的展现自我架构了桥梁,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四、大胆改变评改方式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不但课堂教学如此,就是在写作及其批改活动中,也同样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一改过去自己全批全改的做法,采取了以学生集体评改和互改为主、教师抽查和点评为辅的作文评改方式。采取这种方式,就是将主动权交给学生,确认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者,以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操作如下:
(一)教师初改
我将学生分成四组,每次只需详批一组,就可以对学生此次作文中存在的优劣问题有个基本了解,这样,下一步集体评改,就做到了心中有数。
(二)集体评改
集体评改是作文评改的关键一步,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从初阅的作文中共抽出好中差各一本。同时,确定此次作文要求及评改等级标准,将范文及评比标准一并打印,上课时发给学生,然后由学生对照标准,评议出每篇文章的等级及原因。对于中等水平文章就重点评议,因为此类文章有代表性,它有中心,结构也清楚,语句也通顺,学生往往不能准确把握它的等级。教师允许学生对此类文章有等级争议,问题越辩越明,在争论中,学生的思维会更加周密,认识问题的能力也会加强。
(三)课后互批
集体评改后,大家情绪高涨,我就趁热打铁,将学生4人分为一小组,要求学生依据品评的经验及标准进行互批,写出评语,评出具体等级,并签上评者姓名。同学们都想让自己写的评语最中肯,等級最合乎实际,因此,态度十分认真,批阅格外仔细。由此,品评文章的能力又一次得到训练和提高。
(四)教师点评
学生互改后,教师再从每班抽出四分之一检查一下,看同学们评定的是否合乎客观实际,评定的等级能否让被评者心服口服。对于评定优秀者,给予表扬;对于评定有出入者,找其面谈,指出问题所在。
总之,追求高效作文教学,需要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进行改革,更需要进行尝试。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 多方积累;改革指导;多样训练;改变评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积累是作文的源泉,兴趣是作文的翅膀,指导是作文的路灯。在追求高效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我做了如下几点尝试。
一、多方积累写作材料
对于作文教学,生活积累永远是第一要素。
(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比如班级中的偶发事件,课间的很多趣事,课前同学的很多表现等。指导学生留心家庭生活,从家庭生活中积累素材。注意收集家庭成员间发生的种种事情。从社会生活中积累,鼓励学生注意观察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问题和一些重大的社会现象。
(二)教会学生从阅读中获取文字材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的同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我指定几本书籍让学生必读,推荐一些读物让学生选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积累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从阅读中学习命题、开头、结尾、主体结构、过渡照应等写作技巧。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
二、注重改革作文指导
传统的作文指导,都是一读范文,二给题目,三作讲解,四提要求。如此指导,学生写出的作文从立意到构思,甚至遣词造句,都大同小异。我的做法是少指导,让学生先直接进行写作。具体说,就是将作文指导分两次进行。作前,结合阅读教学,精要简明地介绍一点写作基础理论知识,侧重文体知识;作中,再根据学生写作情况具体提出修改加工意见。比如,写议论文,就简要地说说议论文的思路,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至于应当提出什么论点,应当选择哪些论据,应当从哪些方面论证等等,大可不必统一指导。
三、不断变换训练形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训练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尝试将写作训练与听、说训练相结合
作文与说话不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现代中学生爱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听、说训练,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如学完某课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可以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发言,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及时指导。
(二)尝试佳作鉴赏与再创
在作文训练课上,我注重了导语的设计、写作意境的渲染与写作的指导。针对一些不好写的训练题目,尝试了“佳作引路——学生评价——教师点拨——学生再创”的作文训练形式。学生在例文的引导下,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在品评鉴赏中,学到了有利于写作的语言技巧、写作方法等。在教师的启发、鼓励下,学生进行了迁移思维,写出了自己的作品。这样,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难题,在训练中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如此训练,学生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
(三)以课文为依托,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文命题设计应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作文教学以课文为范例,可谓就地取材,两全其美。如,学过《社戏》一文后,设计以“童年”为话题进行作文,很多学生无形中就模仿了《社戏》的写作风格,以质朴的语言表现童年时的天真烂漫、纯真无私。以课文为范文,迁移思维,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去写作,为学生更好的展现自我架构了桥梁,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四、大胆改变评改方式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不但课堂教学如此,就是在写作及其批改活动中,也同样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一改过去自己全批全改的做法,采取了以学生集体评改和互改为主、教师抽查和点评为辅的作文评改方式。采取这种方式,就是将主动权交给学生,确认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者,以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操作如下:
(一)教师初改
我将学生分成四组,每次只需详批一组,就可以对学生此次作文中存在的优劣问题有个基本了解,这样,下一步集体评改,就做到了心中有数。
(二)集体评改
集体评改是作文评改的关键一步,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从初阅的作文中共抽出好中差各一本。同时,确定此次作文要求及评改等级标准,将范文及评比标准一并打印,上课时发给学生,然后由学生对照标准,评议出每篇文章的等级及原因。对于中等水平文章就重点评议,因为此类文章有代表性,它有中心,结构也清楚,语句也通顺,学生往往不能准确把握它的等级。教师允许学生对此类文章有等级争议,问题越辩越明,在争论中,学生的思维会更加周密,认识问题的能力也会加强。
(三)课后互批
集体评改后,大家情绪高涨,我就趁热打铁,将学生4人分为一小组,要求学生依据品评的经验及标准进行互批,写出评语,评出具体等级,并签上评者姓名。同学们都想让自己写的评语最中肯,等級最合乎实际,因此,态度十分认真,批阅格外仔细。由此,品评文章的能力又一次得到训练和提高。
(四)教师点评
学生互改后,教师再从每班抽出四分之一检查一下,看同学们评定的是否合乎客观实际,评定的等级能否让被评者心服口服。对于评定优秀者,给予表扬;对于评定有出入者,找其面谈,指出问题所在。
总之,追求高效作文教学,需要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进行改革,更需要进行尝试。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