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的成长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sen87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理念精神的实践过程中,作为学科教师,都有着自己结合学科本位对于课改理念的解读和实践,都有着自己对于本学科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式方法。在这过程中,我们敢于创新,敢于突破,使新课程理念精神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此同时,我们在一味地追求“新”的同时,却忽略了对“旧”的继承和发展,而课改的初衷,不是对传统理念、传统教材、传统教学方式的全盘否定,而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关键词】课改;理念精神;高中政治教师;专业;成长
  贵州省的新课改已进行三年了,在这三年的教学实践中,作为一名年轻的政治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精神的引领下,在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反思中,感觉上下探索,路虽漫漫,却犹如插上了一双隐形的翅膀,可以在新课改的探索中飞得更高,看得更远,思考更深。新课程核心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总是在潜移默化中指引我教学前进的方向,同时也让我对高中政治课改有了新的解读和认识。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主渠道,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轻松学习和主动学习。”新课程的课程理念表达了政治教学的追求,也提出了如何开发和利用高中政治课程资源的课题。很多老师,为刻意的追求“新”,却在实践中与课改理念渐行渐远,形式大于内容,所以面对课改,敢“爱”,也要敢“恨”,善于“创新”,也要善于“守旧”,这就是我对专业认识的成长。
  (下转第75页)
  (上接第74页)
  一、面对课改,敢“爱”,也要敢“恨”
  在传统理念、传统教材、传统教学方式已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的时候,新课改犹如一缕春风,带来了新理念、新课程、新教材,也给教师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政治学科,由以往的注重知识传授到现在的关注知识运用,教师由以前的一支粉笔一张嘴,一个框题一堂课,到现在的师生民主合作,共同探究解决问题,我们不得不对课改大声说出我们的“爱”。
  我们“爱”课改的理念精神。在传统的“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更多的被定义为传授知识,解决问题的主体。老师上完每一堂课,最喜欢问学生的问题是:“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如果没有,教师认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了。然而,教育的成功,不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应该让学生提出问题。所以,课改将学生放在了本位,让学生作为解决问题的主体。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最喜欢听到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而且这样的问题是我在大量的备课工作中从未想到的。记得《经济生活》的一堂课上,我和学生们在讨论储蓄、国债、股票的风险性和收益性,股票风险最高,收益最高,这没有争议,国债国家财政作担保,风险比储蓄小,收益比储蓄高。但是,有学生就提出了这样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国债比储蓄风险小,收益高,居民却都喜欢选择储蓄,而不选择购买国债呢?”一下子就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我也马上调整了教学计划,和同学们一起探究。最后我们形成一致意见:储蓄作为投资理财,比国债更便捷,更灵活,也更为居民所了解,而国债有发行时间,不固定,居民对这方面的投资不熟悉。这就有了新的知识生成,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体,教师也是与“生”共进,共同感受学习的乐趣。
  但是,当我们在解读新课改理念精神时,有的教师过于注重学生探究讨论,过多的活动充斥在一堂课中,得不偿失。这三年,听过很多的政治课,在看到亮点的同时,也看到一些值得深思的地方。比如,课前安排痕迹明显,一堂课成为一两个学生的表演课;课堂过于热闹,同学们讨论很多次,却忽略了知识的生成;传统的板书看不见,多媒体教学让教师成为图片、视频的放映员。如此种种,让我们不得不萌生“恨”意,这是对误解课改理念的“恨”,也是对教师迷失自我的“恨”。作为实践课改的教师,应该是善于“创新”,也要善于“守旧”。
  二、面对教学,善于“创新”,也要善于“守旧”
  政治课本身理论性较强,趣味性很少,这也对教师如何提升学科趣味性,同时生成知识提出了一个挑战。而“三贴近”就是一个方向。要把我们的学科知识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让学生从生活体验中生成知识的理解。那对于我们而言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将“教”教科书变成“用”教科书。目前,我们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是情景设置、自主探究、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这些方式我们多半能从现在的政治课堂上看到,这些教学形式也打破了过去政治教学过于僵化的现象,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同时,形式有了,却发现内容有待考究。有的老师选用的情景材料直接就是网络课件的复制粘贴,贵州的教师讲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用的例子都是外省的,图片也是外省的,而忽略了课程资源的本土化开发利用。我们的省政府网页、市政府网页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贵州的教师去学习,作为我们的情景材料,讨论话题,让学生参与到贵州省、贵阳市的建设中,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实践,这也是思想政治课的三维目标。
  我的政治教学,我更乐意用学生的生活,用学生关注的东西,用我们本土化的案例成为我的课程资源。尤其是针对高一高二的学生,在第一次接触教材时,我们老师应该让他对于教材有种亲切感。记得在《文化生活》的授课时,讲到“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有利于人格塑造”,我特意用了我们学校开展社团活动、校运会、舞台剧的资料图片,同学们真是感同身受。而且,当我们在采用新的教学形式时,不要对传统的板书,传统教学注重学科理论讲授给忽略了,特别是在关键词,知识结构生成时,传统板书比多媒体更直观。我们在给与学生知识生活感悟和体验的同时,要注意渗透学科理论的指导,让学生能够运用学科知识分析生活实际,能够提出新的探究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给与学生“话语权”的同时,自己要做好“掌舵人”。
  三、面对学生,给予“话语权”,当好“掌舵人”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作为社会公民,有了更多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平台和机会。新课改的理念精神也让我们作为教师,应当给与我们的学生更多的“话语权”。首先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尤其政治学科本身就会摄入一些时政热点、社会热点的讨论。记得在一次哲学的《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综合探究课上,我采用了吴有松微博谩骂贵州人的案例,提出学生如何看待这一事件的问题。很多学生和当时很多网友一样很不理性,有的学生要以牙还牙,有的学生甚至课堂就言出不逊。这时,我不做任何评论,只是反问了一句:同学们这样的做法,不知道能不能让吴有松心服口服,让以后不会有人再次谩骂贵州人?随后将学生的课堂谈论和学科知识进行联系,让学生能够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片面、孤立、静止的观点。得出作为贵州人,应当理性看待自身问题,提高自身素质,发展好我们的经济,建设好我们的家园,才是对待这样的谩骂真正的良策。
  我们的高中生,年龄和阅历,修养和知识还是一个在不断成长的过程,需要教师适时引导,给予其正确的方向。不要让一堂课只是热闹,只是形式,少了内涵,少了意义,教师应该做好知识海洋航行中的“掌舵人”,让教学变得“曲径通幽,豁然开朗”。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8.
  [2]史维东.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几点反思[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4).
  [3]欧府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凸现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模式研究,2008,(9).
  [4]张凤.对新课改高中政治课教学的一些认识和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1).
  (作者单位:贵州省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IMS可谓是电信行业近来最热的词汇了。这个称为IP多媒体子系统的东西几乎得到了国内外运营商的一致认可,其日渐火爆的根本原因在于IMS顺应了运营商和最终用户的需求,可以说,IMS
图书馆服务质量是决定读者满意程度的关键因素。阐述了读者满意度调查的必要性,指出了影响读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提高读者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些新课程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历,对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探讨。  一、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乐”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
高考是以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技能为载体,以地理基本思维方法为主体,将思辨能力与实验实证能力综合为一,落实在现实的“区域地理”上。考试的指导思想坚持地理要以“理”为主,强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知识结构的质量,注重对材料的理解、分析和阐释,注重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和评价实际问题。  自然地理的原理规律、人文地理的观点方法,是认识地理事物进行思辨的方式。高考试卷中的选择判断,就是思维能力的运用;综合题
分析了忻州市南云中河河道治理工程地基处理中水泥土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过程、工艺控制、质量保证措施,通过不同检测方法对防渗墙的防渗系数进行的检测,证明该处的水泥土连续墙
论述了高校图书馆藏借阅一体化服务模式的特点和优势,探讨了藏借阅一体化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从读者和图书馆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办法。
结合工作体会,介绍了信息咨询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分析了信息参考咨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