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试图借《美国1787年宪法》为课程改革实验对象,以问题教学法和主题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进行课程设计,希望对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完善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问题教学法 主题教学法 《美国1787年宪法》
一、核心素养在于历史教学之中
自21世纪初以来,世界各国相关机构均从理论和实践上试图确立规范的核心素养框架,以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当前,世界共同追求的核心素养即协作、交往、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即“4C’”[1]。有关研究者结合目前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同时立足于我国传统特色文化“立德树人”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提出我国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2]无论以哪种方式界定,“核心素养”都是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带来的巨大转变,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要求教育目标从基本技能3R—读写算向核心素养4C转变。
核心素养的实施要求跨学科、跨教育阶段,但并不否定学科素养,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应为融合与发展。历史学科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受太多科学与理性的束缚,但有其更为独特的学科特点。薛佳龙先生将其归纳为史政性、史趣性、史忆性、史证性、史变性、史鉴性六大特质[3]。鉴于此,对于历史教学的目标要求也与其他学科不尽相同。对此,赵亚夫认为历史课程中的知识与能力应该别与其他学科分为:陈述性知识;规范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价值性知识[4]以及判断能力,理解能力,反思能力[5]。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相互交融,共同实现于教学方法和过程之中,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历史人文情感上的升华。
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可以公式“知识 实践=素养”要求具备一定的知识并表示[6]。打破原有教学中的碎片化教学及灌输式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老师作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把教材当做问题情境的资料,与之对话,与老师一同以专家的身份结合个人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构建,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表达知识,运用知识,感悟知识,在探索过程中实现真实性学习和愉快式学习。
本文尝试利用问题教学法和主题教学法,实现问题情境搭建的同时把握课标基础知识,结合课程环节实现核心素养的形成。关于问题教学法,自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式设问起,一直没有标准的定义,近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将问题教学法格式化,模式化[7]。其运用于教学之中,笔者认为就是教师或学生根据一定的情境提出问题,再由老师或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获取课程知识的教学方法。对于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有以下几点认识:
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主题,搭建课程框架,避免被问题的发散性思维所误导而脱离教学大纲,并结合主题教学法共同实施。
2.构建历史问题情境,利用多种工具和资料搭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在问题中学习知识,表达知识,运用知识。老师作为知识构建的“促进者”[2]。
3.完善提问语言与方式,问题与活动相结合,但不流于“活动主义”。
二、课程设计
本文以人民版中学历史教材《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为例,介绍以问题教学法为主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问题导入。
问题一:面对如此复杂的政体世界,美国如何选择?
过程:播放视频,18世纪末各国的政治体制及发展情况介绍。构建情境,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置子问题:
为何不仿照英国君主立宪,成为下一个“日不落”帝国呢?
过程:构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国家的国情(国体)影响政体。连接有关多媒体,介绍当时美国国情。
第二环节:为“自由”而来。
问题一:美国式资产阶级民主起源何处?
过程:用史料构建五月花号事件以及《五月花条约》。情境介绍:五月花号是一群逃避宗教迫害的人不远千里在新大陆开拓新生活。同时设问:“这群人最渴望的是什么?”老师启发学生在问题中思考,引导学生了解北美大陆人民的最初理想——自由民主。
第三环节:为“自由”而战。
问题一:最初的理想——当时当地人民的自由和民主是否得以实现?
过程:史料构建问题情境,介绍印花税——“自由”受限。并设置子问题:
(1)北美殖民地人民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呢?
过程:学生结合之前的学习内容,老师列出历史事件时间轴,得出“独立战争,以及《独立宣言》——自由民主的呼唤”的答案。
(2)如何实现这份来之不易的北美殖民地人民的自由和民主呢?
过程:展示史料《邦联条例》——自由民主的实现方式。
第四环节:为“自由”而困。
问题一:什么是邦联?
过程:以时间为主线,播放《大国崛起》相关视频,让学生在视频中找到答案——松散联盟。
问题二:邦联制的美国为什么是一场灾难(视频原话)?
过程:结合视频和课文,学生两两合作共同完成,根据课文知识得出结论,邦联政府无权导致及贸易问题,债务问题,安全问题。再提子问题:
(1)问题出现的原因?
思考:邦联政府无权。
(2)如何解決?
结论:强化中央政府权力(课本语言),板书总结为当时
要求一:强化中央政府权力。
(3)如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过程:提供案例,“华盛顿被建议为君主的史料”,构建历史情境。
(4)华盛顿为什么拒绝专制,坚持“民主”?
过程:留给学生时间思考,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回归教学主题——北美殖民地人民自由民主的理想。板书总结为美国当时的第二要求坚持“民主”。 第五环节:为“自由”而议。
问题一:制宪会议在争论什么?
过程:展示美国制宪会议的激烈争论的相关史料,创建问题情境。学生分析史料,自我总结知识。板书总结美国当时的第三個要求——解决制宪会议中的三大争端;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
第六环节:为“自由”而定。
问题一:1787年宪法如何实现美国当时环境下的要求以及解决制宪会议过程中的争端?
过程: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板书问题框架,结合课本和学习资料,小组合作分工解决问题。然后,小组代表分别表述美国1787年宪法如何实现以上要求,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提出子问题:
(1)如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过程:制定联邦制原则,同时分析中央与地方争端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解决争端的方法——
妥协,展现美国式民主政治的智慧。
(2)如何坚持“民主”?
过程:实行三权分立,权力分散维持平衡。
(3)中央三者权力如何防止专权?
过程:权力之间实现制约,达到平衡。
(4)什么样的形状是最能实现平衡的?——三角形。
(5)怎样体现美国中央权力的三角形形态?”
过程:学生完成三权制约平衡三角图,老师归纳总结,并板书实施民主的原则——权利的制约与平衡原则。
第七环节:为“自由”而变。
问题一:如何正确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过程:展示板书,小组讨论美国宪法的进步性和落后性,并说明理由,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然后展示马丁·路德金的史料,最后总结美国宪法的落后性——种族歧视。
问题二:美国1787年宪法如何发展?
问题设置:展示1787年宪法关于可制定修正案和《权利法案》,1865年废除奴隶制的史料。引导学生思考。总结:美国1787年宪法产生的背景为当时的特殊国情,之后美国宪法随时代的变化而面临其它问题。
三、结语
本课教学设计以问题和主题教学法为主,以时间为主要线索,美国式自由民主道路发展为主题,促使学生认清其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鉴于学生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较深,主要互动方式在于教师提问,学生没有主动提问,问题教学法的运用深度不够。同时,对于核心素养理解的层面局限于搭建历史问题框架,而引导学生表达和运用知识不够深入。今后,在教学和研究中应不断探索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实现方式。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3-24.
[2]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0-23.
[3]薛伟强.中学历史学科特质述论[J].历史教学,2016(1):19-25.
[4]赵亚夫.历史教学目标刍议一:怎样理解知识目标[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5):14-18.
[5]赵亚夫.历史教学目标刍议二:怎样理解能力目标[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6):17-22.
[6]李子建,宋萑.建构主义:理论的反思[J].全球教育展望,2007(4):44-51.
[7]井玉玲.问题教学法与高中历史课程的实施[D].东北师范大学,2007.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问题教学法 主题教学法 《美国1787年宪法》
一、核心素养在于历史教学之中
自21世纪初以来,世界各国相关机构均从理论和实践上试图确立规范的核心素养框架,以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当前,世界共同追求的核心素养即协作、交往、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即“4C’”[1]。有关研究者结合目前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同时立足于我国传统特色文化“立德树人”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提出我国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2]无论以哪种方式界定,“核心素养”都是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带来的巨大转变,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要求教育目标从基本技能3R—读写算向核心素养4C转变。
核心素养的实施要求跨学科、跨教育阶段,但并不否定学科素养,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应为融合与发展。历史学科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受太多科学与理性的束缚,但有其更为独特的学科特点。薛佳龙先生将其归纳为史政性、史趣性、史忆性、史证性、史变性、史鉴性六大特质[3]。鉴于此,对于历史教学的目标要求也与其他学科不尽相同。对此,赵亚夫认为历史课程中的知识与能力应该别与其他学科分为:陈述性知识;规范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价值性知识[4]以及判断能力,理解能力,反思能力[5]。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相互交融,共同实现于教学方法和过程之中,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历史人文情感上的升华。
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可以公式“知识 实践=素养”要求具备一定的知识并表示[6]。打破原有教学中的碎片化教学及灌输式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老师作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把教材当做问题情境的资料,与之对话,与老师一同以专家的身份结合个人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构建,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表达知识,运用知识,感悟知识,在探索过程中实现真实性学习和愉快式学习。
本文尝试利用问题教学法和主题教学法,实现问题情境搭建的同时把握课标基础知识,结合课程环节实现核心素养的形成。关于问题教学法,自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式设问起,一直没有标准的定义,近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将问题教学法格式化,模式化[7]。其运用于教学之中,笔者认为就是教师或学生根据一定的情境提出问题,再由老师或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获取课程知识的教学方法。对于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有以下几点认识:
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主题,搭建课程框架,避免被问题的发散性思维所误导而脱离教学大纲,并结合主题教学法共同实施。
2.构建历史问题情境,利用多种工具和资料搭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在问题中学习知识,表达知识,运用知识。老师作为知识构建的“促进者”[2]。
3.完善提问语言与方式,问题与活动相结合,但不流于“活动主义”。
二、课程设计
本文以人民版中学历史教材《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为例,介绍以问题教学法为主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问题导入。
问题一:面对如此复杂的政体世界,美国如何选择?
过程:播放视频,18世纪末各国的政治体制及发展情况介绍。构建情境,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置子问题:
为何不仿照英国君主立宪,成为下一个“日不落”帝国呢?
过程:构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国家的国情(国体)影响政体。连接有关多媒体,介绍当时美国国情。
第二环节:为“自由”而来。
问题一:美国式资产阶级民主起源何处?
过程:用史料构建五月花号事件以及《五月花条约》。情境介绍:五月花号是一群逃避宗教迫害的人不远千里在新大陆开拓新生活。同时设问:“这群人最渴望的是什么?”老师启发学生在问题中思考,引导学生了解北美大陆人民的最初理想——自由民主。
第三环节:为“自由”而战。
问题一:最初的理想——当时当地人民的自由和民主是否得以实现?
过程:史料构建问题情境,介绍印花税——“自由”受限。并设置子问题:
(1)北美殖民地人民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呢?
过程:学生结合之前的学习内容,老师列出历史事件时间轴,得出“独立战争,以及《独立宣言》——自由民主的呼唤”的答案。
(2)如何实现这份来之不易的北美殖民地人民的自由和民主呢?
过程:展示史料《邦联条例》——自由民主的实现方式。
第四环节:为“自由”而困。
问题一:什么是邦联?
过程:以时间为主线,播放《大国崛起》相关视频,让学生在视频中找到答案——松散联盟。
问题二:邦联制的美国为什么是一场灾难(视频原话)?
过程:结合视频和课文,学生两两合作共同完成,根据课文知识得出结论,邦联政府无权导致及贸易问题,债务问题,安全问题。再提子问题:
(1)问题出现的原因?
思考:邦联政府无权。
(2)如何解決?
结论:强化中央政府权力(课本语言),板书总结为当时
要求一:强化中央政府权力。
(3)如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过程:提供案例,“华盛顿被建议为君主的史料”,构建历史情境。
(4)华盛顿为什么拒绝专制,坚持“民主”?
过程:留给学生时间思考,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回归教学主题——北美殖民地人民自由民主的理想。板书总结为美国当时的第二要求坚持“民主”。 第五环节:为“自由”而议。
问题一:制宪会议在争论什么?
过程:展示美国制宪会议的激烈争论的相关史料,创建问题情境。学生分析史料,自我总结知识。板书总结美国当时的第三個要求——解决制宪会议中的三大争端;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
第六环节:为“自由”而定。
问题一:1787年宪法如何实现美国当时环境下的要求以及解决制宪会议过程中的争端?
过程: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板书问题框架,结合课本和学习资料,小组合作分工解决问题。然后,小组代表分别表述美国1787年宪法如何实现以上要求,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提出子问题:
(1)如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过程:制定联邦制原则,同时分析中央与地方争端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解决争端的方法——
妥协,展现美国式民主政治的智慧。
(2)如何坚持“民主”?
过程:实行三权分立,权力分散维持平衡。
(3)中央三者权力如何防止专权?
过程:权力之间实现制约,达到平衡。
(4)什么样的形状是最能实现平衡的?——三角形。
(5)怎样体现美国中央权力的三角形形态?”
过程:学生完成三权制约平衡三角图,老师归纳总结,并板书实施民主的原则——权利的制约与平衡原则。
第七环节:为“自由”而变。
问题一:如何正确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过程:展示板书,小组讨论美国宪法的进步性和落后性,并说明理由,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然后展示马丁·路德金的史料,最后总结美国宪法的落后性——种族歧视。
问题二:美国1787年宪法如何发展?
问题设置:展示1787年宪法关于可制定修正案和《权利法案》,1865年废除奴隶制的史料。引导学生思考。总结:美国1787年宪法产生的背景为当时的特殊国情,之后美国宪法随时代的变化而面临其它问题。
三、结语
本课教学设计以问题和主题教学法为主,以时间为主要线索,美国式自由民主道路发展为主题,促使学生认清其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鉴于学生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较深,主要互动方式在于教师提问,学生没有主动提问,问题教学法的运用深度不够。同时,对于核心素养理解的层面局限于搭建历史问题框架,而引导学生表达和运用知识不够深入。今后,在教学和研究中应不断探索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实现方式。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3-24.
[2]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0-23.
[3]薛伟强.中学历史学科特质述论[J].历史教学,2016(1):19-25.
[4]赵亚夫.历史教学目标刍议一:怎样理解知识目标[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5):14-18.
[5]赵亚夫.历史教学目标刍议二:怎样理解能力目标[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6):17-22.
[6]李子建,宋萑.建构主义:理论的反思[J].全球教育展望,2007(4):44-51.
[7]井玉玲.问题教学法与高中历史课程的实施[D].东北师范大学,2007.